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里有段莲花落唱词:“走到南,闯到北,京城出了个样式雷,造的桌子会迈腿,修的房子不积灰。样式雷是样式雷,雕梁画柱檐角飞,不用钉子不用锤,全都使用木头堆。”电视剧情虽是虚构,但样式雷确有其人。他们是清代的雷姓家族,凭借超凡的技艺连续几代人担任清宫皇家建筑设计机构样式房的掌案,即皇家建筑设计的总负责人,前后传承200 多年,是清朝最富盛名的“样子匠”,被尊称为“样式雷”。❖ “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证书雷氏家族在选址勘察、规划设计、方案优化、施工修建等阶段所绘制的图样,制作的烫样,以及《旨意档》《堂司谕档》《随工日记》和往来书信等文档被称为样式雷图档。2007年,“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成为其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建筑设计图像资源。过去,国外的建筑学界认为中国古代建筑是靠经验建造,没有设计图、施工图。然而丰富多样的样式雷图档清晰地记录了建筑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展现了中国古代极高的建筑设计水平。据统计,现有2万余件样式雷图档存世,是世界建筑档案存世最多的一种。图样形成于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包含选址勘测图、地盘图、建筑糙样、建筑准底样、已做现做活计图以及具体的施工图等,采用了透视、剖视、俯视等绘图手法,涵盖了投影图、正立面、侧立面、旋转图、等高线图等众多种类的工程图。其中使用的平格法,“用灰打格,见丈五方,按格抄平”,可以精确量化地描述地形地势,原理与现代的地表数字高程模型(DEM)相同,说明当时的中国建筑已具备很高的科学水平。
烫样是在图样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制作的建筑设计模型,包括全分样、个样和细样,以纸板、秫秸、木头为原料,用特制的烙铁熨烫成型,可层层拆卸,能够观看内部结构,一般用来进呈皇帝御览,制作精美,形象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样式雷制作的烫样不仅有房屋建筑,还包括山石、树木、花草、水池、船坞,以及室内装修陈设,可随意拆卸组装,修改房屋样式及室内布局。图样和烫样上还会贴上许多标签,以记录每一个建筑物的详细细节,包括名称、尺寸、用料、施工方法等。
《旨意档》《堂司谕档》。在园林空间的形式、格局乃至装饰形式等方面,皇帝和大臣的意见在设计中占据主导地位,一般情况下,皇帝有关工程的“旨意”通过内务府或太监传给有关机构或官员,再转达给样式雷。皇帝的“旨意”及有关官员的“堂司谕”会被抄录在 《旨意档》或《堂司谕档》中作为备忘和对质的凭据。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一个建成的皇家园林,乾隆帝负责主题规划,样式雷负责具体设计,内务府和工部负责监督施工,耗时14年建成。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放火烧毁了清漪园。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以建设海军的名义责成各省拨解巨款,重修清漪园,光绪十四年(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雷廷昌对颐和园的修建有巨大贡献,设计了颐和园的殿堂建筑,和堤岸、桥梁等园林景观,以及各殿堂的内檐装修,制作了大量的画样和烫样,修建工程一直持续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才勉强完工。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一幅样式雷绘制的颐和园东宫门外涵虚牌楼图。这座牌楼是现存清代最大的过街牌楼,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原为清漪园大宫门外一座四柱三间三楼木质牌坊。牌楼东西两侧各嵌有一块匾额,东侧为“罨秀”,西侧为“涵虚”。后来在重修清漪园时,将大宫门改称东宫门,也将破旧的牌楼拆掉重建。新建的东宫门牌楼由原来的四柱三间三楼变为了四柱三间七楼,仍东西向坐落,前后檐有龙凤透雕花板,两面彩绘有金龙176条、凤36只,顶部变成高低错落的七条脊。但匾额上的字前后调换了位置,东侧改为“涵虚”,西侧改为“罨秀”。“涵虚”出自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罨秀”则为捕捉秀美之意。这座牌楼是进入颐和园的第一道景观,将万寿山、佛香阁等标志性景观巧妙地置于牌楼构成的画框之内。样式雷图档能够躲避战火和动荡留存于世,一方面是样式雷家族的精心保护,另一方面也有赖于有志之士的远见卓识。“样式雷”家族世代服务于皇家内廷,以其辉煌的建筑诠释了清代盛世,也随着清王朝的逐渐解体走向了没落。民国初年,雷家的后人开始变卖祖传的图档和烫样以维持生计。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办人朱启钤先生知道后非常担忧,写信给文化基金会,希望能拨款收购样式雷图档,后来文化基金会拨款5000元,用了十数辆卡车将这批图档运到了北平图书馆,避免了珍贵资料的散佚,使样式雷档案得以基本保存完整,这批档案现在保存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另外中法大学也陆续从雷氏后人手中购入近4000件图档,后来全部移交给了故宫博物院。还有部分清廷留存下来的进呈样式等,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处。
❖《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圆明园卷续编》(书影)样式雷图档以其丰富的设计图样、精致的建筑模型和翔实的工程记录,保留了清朝皇家建筑设计建设的珍贵资料,填补了中国古代建筑缺乏清晰设计过程和方法的空白,彰显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水平,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以及文物建筑的保护和修复有着重大的意义。版权声明:本号文章、档案插图、音视频等版权均归“皇史宬”公众号(ID:mingqingdangan)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
近期文章:
☆ 乾隆帝行围路上过中秋
☆ 珍档展台|嘉庆帝做皇子时书石鼓文
责任编辑:海 鑫 美术编辑:丁 威
投稿信箱:HSC19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