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近平著作选读》中的清代典故|张伯行及《却赠檄文》

皇史宬 皇史宬 2023-10-10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引用了清代著名廉吏张伯行为拒绝送礼者所撰的《却赠檄文》中的有关话语,向广大党员干部提出峻切警思,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和高尚的清廉品格,以及对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一文,总书记在谈到廉洁自律时,引用了被康熙帝誉为“天下清官第一”的张伯行所作的《却赠檄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用以告诫党员干部,要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总书记说:“这些廉政箴言,至今都没有过时,大家要努力学习。”
除《习近平著作选读》中的引用外,总书记还于2014年在河南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全文引用了《却赠檄文》,并明确指出“这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防微杜渐”。
耐人寻味的是,《却赠檄文》的作者张伯行就是清代仪封县(今河南兰考)人,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则将生命奉献给其所任职的兰考县,同一片热土上涌现出古今两位好官。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以古喻今,可以说最为巧妙贴切不过。

❖ 焦裕禄





张伯行(1651-1725),字孝先,号恕斋,河南仪封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历任江苏按察使、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等职务,任官二十余载,以清廉刚直著称。据《清实录》等史料记载,康熙帝曾多次称赞其“操守天下第一”“操守最优”。张伯行去世后,朝廷因其为官清廉、恪尽职守,追赠其为太子太保,谥清恪,并准其从祀贤良祠、文庙。

《清实录》载康熙赞张伯行“操守为天下第一”

❖ 礼部尚书三泰请前任江宁巡抚张伯行入祀贤良事题本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康熙五十年爆发“辛卯江南科考”弊案,江南乡试的副考官赵晋接受考生贿赂,公然买卖举人名额,发榜后士子哗然,数百人将财神抬入文庙以示抗议。张伯行上疏奏明此事后,康熙帝命户部尚书张鹏翮、侍郎赫寿查处,张伯行与噶礼会审。审得举人吴泌、程光奎暗中贿赂的情况,供词中牵连噶礼,张伯行请求解除噶礼之职并严加审讯。噶礼慌了神,随即捏造了张伯行“七条罪状”上奏,康熙帝命其二人一并解任。不久后,张鹏翮等奏报:赵晋与吴泌、程光奎行贿受贿之事均属实,应按刑律治罪;噶礼暗中受贿之事属诬告,应将张伯行革职。康熙帝斥责张鹏翮等为噶礼掩饰,又命尚书穆和伦、张廷枢重新审查,结果仍与此前张鹏翮等人结论一致。与此同时,康熙帝命李煦从侧面打听案件进展情况,搜集舆情信息,并通过奏折秘密呈报,以辅助皇帝判明案情,其事件原委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有详细记载。
❖ 管理苏州织造李煦为科场一案及张伯行参噶礼贿卖举人等事大略情形事奏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断明真相后,康熙帝下旨:“伯行居官清正,天下所知。噶礼才虽有余而喜生事,无清正名。此议是非颠倒,命九卿、詹事、科道再议。”第二天,又召九卿等谕曰:“伯行居官清廉,噶礼操守朕不能信。若无伯行,则江南必受其朘削几半矣。此互参一案,初遣官往审,为噶礼所制,致不能得其情;再遣官往审,与前无异。尔等能体朕保全清官之意,使正人无所疑惧,则海宇升平矣。”可见,康熙帝深知张伯行品行高洁、居官清正,必要主持公道、保全清官,使正直的人没有疑虑和恐惧,方能天下安定。最终,贪官噶礼被革职查办,张伯行官复原职。
张伯行在江苏巡抚任上时,为拒绝送礼之人,特地写了一篇 《却赠檄文》,也称《禁止馈送檄》:“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这篇《却赠檄文》,体现了张伯行廉洁奉公的做人原则与道德操守,表达了张伯行重视个人名节、反对送礼行贿的主张。
张伯行专门将《却赠檄文》张贴于官署、巡抚衙门外,欲送礼者见到如此犀利的檄文,不敢自讨没趣,只好断了跑官要官的念头,悄然离开。这篇檄文的内容也不胫而走,在民间广为传诵,被视作为官清廉的“金绳铁矩”。檄文全篇56个字,用了8个“一”,张伯行也由此赢得了“八一巡抚”“悬檄督抚”的美名。
总书记引用张伯行的《却赠檄文》这一则清代廉政文化典故,旨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要见贤思齐、珍惜名节、严于律己、守持廉德。透过馆藏档案,深入了解张伯行的清正人生,有助于我们从古代优秀廉政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涵养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版权声明:本号文章、档案插图、音视频等版权均归“皇史宬”公众号(ID:mingqingdangan)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
相关链接:

《习近平著作选读》中的清代典故|林则徐及诗联二首

《习近平著作选读》中的清代典故|顾炎武及《日知录》

《习近平著作选读》中的清代典故|龚自珍“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习近平著作选读》中的清代典故|魏源及《默觚》

近期文章:

 清代国家治理|甘肃捐监冒赈案的惩治

 清代国家治理|新疆建省始末

☆ 清代国家治理|伊犁将军的设置及其职掌

☆ 走进一史馆|新时代档案利用工作

责任编辑:海  鑫   美术编辑:丁  威

投稿信箱:HSC1925@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