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档案》2023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历史档案 编辑部 皇史宬 2023-12-20

    【目  录】    




档案史料

张人骏辛丑日记

张守中 辑注

按语:晚清重臣张人骏(1846—1927),字千里,号安圃,直隶丰润人,翰林出身,历任山东布政使、漕运总督、广东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是最后一任两江总督。20世纪80年代,北京张氏后裔旧宅发现一批张人骏手稿,包括家书89封、电报底稿2件,还有癸卯年(1903年)日记稿本1册,经张守中整理,著名清史专家胡绳武做序,取名《张人骏家书日记》,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上述家书、日记的刊行对研究清末政局和丰润张氏家族历史提供了原始资料,受到学界重视。近日,张氏后裔手中又发现一册张人骏辛丑年日记稿本,记事起于该年正月初一日(1901年2月19日),止于同年九月二十八日(11月8日),总计263天,虽系残卷,亦弥足珍贵。张人骏时任漕运总督,日记记述了《辛丑和约》签订前后的两宫动态、京城议和进展、东南督抚对时局的应对、江南漕务以及张氏家族情况等。现将其整理刊布,方便学者与张氏已刊日记书信比对使用。日记中的公历时间系辑注者添加。


晚清民政部设立图志馆档案(上)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按语:清末实行新政,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立巡警部,第二年改设民政部,除接管原巡警部所辖事务外,还将户、礼、工、吏各部一些职能并入,成为掌管民政事务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民政部内设二厅五司,其中疆理司掌核议地方区划,审验经界图志、官民土地,核办测绘,审订图志各事项。此后即开始调取各省通志并府、厅、州、县等志,筹设图志馆。宣统二年(1910年),民政部尚书善耆为搜罗图籍以备续修一统新志,奏准设立图志馆。图志馆设立后,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章程,在图志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有一定贡献。兹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民政部、内务府等全宗中选编相关档案,供研究参考。

——选编者 赵增越




明清丝路

“海上书籍之路”:清前期汉籍入琉与福建书籍的供销网络

孙岩
摘要:17-18世纪,大量汉籍通过闽浙沿海的朝贡活动与海上贸易流播域外,中华文化由此进一步影响了东亚地区。康熙朝开海后,清廷对琉球实行优待政策,大批琉球学人得以常驻福州,并广泛地购买汉籍和刊刻著作。儒学、教化及诗文图书为入琉汉籍之大宗,史籍、医书以及闽纸和闽版也持续输入琉球。当时福建形成了以福州为中心,向内关联建阳、四堡和江南等出版腹地,对外连接琉球、日本等海外市场的书籍供销网络。琉球人遂充分利用福建书业,助力琉球文教和出版业的发展,最终推动了东亚的“书籍环流”及文明互动。可见东亚的海路不仅是朝贡与商贸之路,亦是一条覃敷文教的“书籍之路”。
关键词:琉球   汉籍   福建   供销网络   文化交流




学术论文

明代奏带制度的演变与违法现象探析

程彩萍
摘要:明代镇巡官等奏带随从原属合法举动,奏带人员身份各异,承担不同的职责,包括协助办理军务,医疗、翻译、处理文案等。然而明代中期以来,奏带人员逐渐倾向于权贵势家子弟以及官员亲属,他们大多无实战经验,甚至并未经过军事训练,无法有效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因国家允许奏带人员报功,于是频繁出现超额奏带、冒夺功次的违法现象,导致军事秩序被破坏,边兵之困加剧,甚至搅扰地方安宁。嘉靖时随着对正德朝弊政的整顿,奏带行为受到严厉限制,但并未完全消除。明代镇巡官违例奏带的持续存在与军队考核松懈、功次纪验不实有一定关系,同时还与背后权贵互相结纳、谋取私利有关。
关键词:明代   镇巡官   奏带   制度演变

明代两京文思院考论
崔继来
摘要:明代文思院是工部下属机构,南北两京皆设,掌制造祭祀净衣、官方刻石等造作诸事,人员组成、经费开支、所造器物规格等规制颇严。成化以降,皇帝滥用传奉授官方式,是导致文思院沦为寄禄之所的重要原因。传奉官现象虽以不合理乃至荒诞的方式反映了社会的某些合理需求,但滥用传奉授官方式引发一系列问题,君臣之间就此反复博弈,由此可以窥探明代政治与社会变迁的复杂面相。
关键词:明代   文思院   传奉官   政治体制   社会变迁

清代辽东地区的旗民关系
王妍
摘要:在清代各种社会关系中,旗民关系是最具特色且重要的问题之一。清朝实行旗人与民人分治的管理体制,强调旗民畛域。辽东,作为清朝的“根本之地”,在旗民分治的体制上有着集中体现。但通过对60余件乾嘉朝相关刑科题本的梳理,可以看到辽东旗民之间并不像制度设计那样各有隶属、彼此疏离,而是形成了高度依赖的关系。而这一关系的形成,与辽东旗民既定关系的多重性和复杂性,以及交往关系的频繁、深入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清代   辽东   旗民关系   刑科题本

清朝“佟半朝”祖源新探
杨海英
摘要:学界流行的“佟半朝”之称,在清朝尚未出现。而现存档案对佟养正[真]家族来源的记载也存在歧异。佟养正[真]父、祖在明朝踪迹不显,他本人由明入清也顶着不同的名字。在问题陷入僵局的情况下,有无可能另辟蹊径、推动问题解决?本文尝试从分析明清之际不同来源、背景的史料及满汉文差异的角度入手,围绕“佟半朝”祖源之迷,对文献记载歧异提出一孔之见,以就正于方家。
关键词:佟半朝   佟养正[真]   佟养性   满汉互(音)译   一人多名

清宫高丽布的输入及其用途
孙雨苗
摘要:高丽布作为一种外来面料,很受清廷重视,尤其在皇室丧葬、祭祀以及宗教场合中占重要地位。皇太极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形势的推动下,高丽布输入量呈爆发式增长,其输入途径由强制贸易等方式转化为稳定的朝贡模式。入关后高丽布在服用、赏赐等方面的用途逐渐减少,因此清廷大幅削减朝贡高丽布的数量。但终清一代,清廷强调高丽布在皇室祭祀场合不可替代,体现了宫廷对于传统习俗的坚守。高丽布在清代宫廷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满族文化的吸收调整性和保持传统的坚韧性。
关键词:清代   宫廷   朝贡   高丽布   满族文化

清代中后期重庆武童的备考生活

冯俊
摘要:清代中后期,赴渝应试的武童一般租赁客栈民房居住备考,其住宿空间形成以学院衙门附近的百子巷为中心,围绕较场坝分布的空间结构格局。距离住所较近的较场坝和打枪坝为武童温习武艺提供了便捷。备考武童的经济支出呈现出多样化与日常化的特点,催促家中送钱、携带货物发卖是武童应对高额消费的通行方法。武童的备考生活具有浓厚的集体性色彩,武童住宿操练、消费活动和社会冲突都受到武生员业师的主导和影响。武生不仅会鸠合门下武童进行县域之间的暴力对抗,也突破了籍贯的束缚,集体抗议官府。武生借助业师身份聚合门下武童回击官府的历史现实,可以为检视清代生员反抗官府的举动提供新的理解思路。
关键词:清中后期   巴县档案   武童   备考生活   武生员

冯桂芬学校改革方案及其戊戌反响

谢乐
摘要:咸丰之前,针对儒学教官有师之名、无师之实的状况,士人们提出了诸多整顿建议,不过大多未被当道所采纳。冯桂芬《重儒官议》在沿袭前人相关议论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合书院、学校为一的主张,旨在归并教官于山长,重新整合旧学校系统。此议在清廷之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迨至戊戌变法时期,光绪帝要求廷臣对《校邠庐抗议》进行签注,其中便包括《重儒官议》一篇。然而在下令签注之前,已有改书院为学堂之谕。在此背景下,廷臣们对《重儒官议》提出了纷繁复杂的意见,涉及到学校、书院和学堂的关系厘清,以及教官裁撤和安置等问题。借此或可一探戊戌时期时人对新旧学校的不同认识与对教官的重新定位,进而更全面地理解晚清中国文教体系的转型。
关键词:教官   《重儒官议》   学校   书院   学堂

版权声明:本号文章、档案插图、音视频等版权均归“皇史宬”公众号(ID:mingqingdangan)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

相关链接:

☆ 2023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 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 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 2022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近期文章:

☆ 内务府|都虞司:管理渔猎采捕事务的机构

☆ 馆藏系列|禁卫军训练处全宗档案

☆ 微展厅|《明兵部致守备夏成德劄付》

☆ 清代京师自来水厂的筹办


责任编辑:卢  溪   美术编辑:卢  溪

投稿信箱:HSC1925@126.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