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
特 别 关 注
高考作文视频讲解(1-10)
一、热点素材浏览
1.深圳经济特区宝贵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党对经济特区建设的领导,始终保持经济特区建设正确方向。
二是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三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
四是必须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
五是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
六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七是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法治成为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保障。
八是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九是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
十是必须坚持在全国一盘棋中更好发挥经济特区辐射带动作用,为全国发展作出贡献。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
2.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十大举措
第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广东、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更紧,受到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率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内市场需求。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发挥深圳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大力发展金融、研发、设计、会计、法律、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第二,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
中央经过深入研究,决定以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契机,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一揽子推出27条改革举措和40条首批授权事项。深圳经济特区要扛起责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努力在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要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多策划战略战役性改革,多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民生服务供给体制、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要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进一步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
第三,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复杂挑战,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优化升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在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
第四,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经过40年高速发展,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空间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革,面临城市治理承压明显、发展空间不足等诸多挑战。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发挥深圳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第五,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聚焦到这个目标上来。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经济特区发展的创新创造活力。要把提高发展平衡性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补齐公共卫生短板。
第六,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要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要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抓手,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配合。要继续鼓励引导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充分发挥投资兴业、双向开放的重要作用,在经济特区发展中作出新贡献。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二、典型例题
1.深圳特区自创建以来,一直是改革的“试验田”、开放的“窗口”,承担着为改革开放先行探索的使命。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部署,2019年12月,深圳颁发《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行动方案(2019-2025年)》提出深圳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通过全面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熔铸新时代特区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等举措,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为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城市文明建设提供成功案例、丰富例证。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有关知识,阐释从创建深圳特区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合理性。(10分)
(2)深圳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具有重大意义。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10分)
(3)到2035年,深圳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请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6分)
参考答案
(10分)①改革开放作为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具有能动性。从创建深圳特区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承担着为改革开放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率先探索的历史使命。(4分)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立足于深圳改革开放实践,不断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并为我国各地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提供重要借鉴;基于新时代新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出新的要求,并推动着深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探索、提供新的经验。(6分)
(2)(10分)①城市文明建设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的作用,提高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2分)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提升文化生产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的作用;(2分)③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分)④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为我国社会主义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提供示范和引领作用。(3分)
(3 )(6分)答案示例: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世界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2分)②优化营商环境,搭建国际化的创业平台,吸引各层次人才汇聚发展。(2分)③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现代科技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建设国际一流创意品牌。(2分)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