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推荐|高二历史必修二名词解释(建议收藏)

特 别 关 注


高考作文视频讲解(1-10)

2020年高考优秀作文及评析11篇 

历史干货丨 历史必修一至必修三复习资料

历史干货丨2021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难点突破思维导图

历史干货丨高考必备知识——专题贯通与中外关联

历史干货丨一文搞懂美日俄的发展历程

干货丨高中政治易错点——经济篇!

干货 | 高考历史选择题易考易错知识点汇总,考试用的到!

 

   



1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特点

1.曲辕犁: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一种先进的耕作工具,可以控制耕地的深浅

2.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3.南青北白:唐代陶瓷在隋代青、白瓷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南青北白”(即越窑的青瓷,刑窑的白瓷)的局面,并以此引领后世中国瓷器的基本风貌。

4.五大名窑:哥汝定官钧。只有哥窑出产青瓷

5.资本主义萌芽:指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某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6.重农抑商: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7.商帮:明清出现的地域性的商人群体,著名的有徽商和晋商

8.草市:乡村定期集市。

9.扬一益二:除了长安、洛阳这两京,全国工商业经济最繁荣的是扬州,次为成都

10.广州十三行:清代设立于广州的全国唯一的经营对外朝贡贸易的专业商行

11.朝贡贸易:明清时期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的交易,目的不在于获取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12.市舶使:官名,唐朝置,专管对外贸易

13.井田制: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形式。

14.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之一,目的是要抑制土地兼并规定官员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

15.海禁与闭关锁国:明清时期对外政策,海禁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贸易,闭关锁国指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海禁和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使中国逐渐落后世界。

2

 

专题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开辟新航路:是指从欧洲出发,经过大西洋、印度洋或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到达亚洲、美洲的新的航海线路,这主要是相对于新航路开辟前由亚洲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而言

2.地理大发现:西方历史学中对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发现新航路的通称或以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等事件为代表的15~17世纪欧洲国家进行的海上新航路的开辟和对其已知世界以外的地球上新的地理单元的发现。

3.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价格革命:是指15世纪地理大发现后,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5.海上马车夫:形容17世纪荷兰商业贸易繁荣和海上运输能力发达。

6.《航海条例》: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此条约遭荷兰强烈反对。

7.三次英荷战争:1652-1674,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商业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最终获胜,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荷兰从此失去海上殖民霸权。

8.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国打败法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9.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它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19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最终形成。

10.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11.圈地运动:英国新兴的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农民失去土地只能靠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资产阶级获得了发展了资本主义的资金和自由劳动力。

12.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指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阶段。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前身。

13.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14.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在生产和资本加速集中的过程中,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起来的。

3

 

专题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诱导;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本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形成;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财源,民资有了初步发展

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

1927-1949(国民政府前10年-新中国成立)曲折发展;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民资暂时在中国消失

3.《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不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在华取得政治、经济等特权。影响: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使中国资本主义受到来自国外的打击。

 

4


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三年经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到1952年,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3.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4.“八大”: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指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八大”的分析是正确的,但未能坚持下来。

5.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快,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6.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年—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7.“八字方针”: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8.文革中国民经济复苏: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但不久,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刚刚稳定的形势又陷入混乱。

9.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股份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达到政企分开。在所有制方面,变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共同发展的分配方式。

10.南方谈话:1992年邓小平南巡,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本原则,论述社会主义本质,姓“资”姓“社”。这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开好党的十四大,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1.十四大: 1992年召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2.第一批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省也成为经济特区。

13.沿海经济开放区: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

14.浦东新区: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开放成为改革开放进入到第二个阶段的标志。

15.开放体系: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

 

专题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

1.胡佛自由放任经济政策:自由放任主义或无干涉主义,意思就是政府放手让商人自由进行贸易,让市场“无形的手”来调控经济,反对国家干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1929年经济危机前彻底失败。

2.罗斯福新政:

1)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经济全面干预。

2)整顿银行与金融系统

3复兴工业或称对工业的调整(中心措施);

4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

5)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6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政的影响之一,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4.福利国家: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次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法。

5.新经济:“新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6


专题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余粮收集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种,但是苏联为了保护革命成果采取的一种措施,既强行近乎无偿的收集农民的粮食用以保障对外战争。后来从余粮收集制改变为粮食税的决议,标志着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2.战时共产主义: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内战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实行一些临时性政策,这些政策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

3.新经济政策:苏联向社会主义过度的紧急政策。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极其不满。所以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允许外资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这使小农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后因斯大林上台而被逐步取消。

4.农业集体化运动:苏联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

5.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7


专题八: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此体系1973年瓦解。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3.世界银行:面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4.战后世界三大经济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并称战后世界三大经济支柱。

5.北美自由贸易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应对欧洲一体化和日本的挑战,美国加强了与加拿大,墨西哥的合作。三国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6.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即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1989成立1991年《汉城宣言》确立宗旨和目标,同年中国加入

7.《汉城宣言》: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汉城会议,通过《汉城宣言》,正式确定了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8.经济全球化利弊:

利:

(1)它可以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供新的有利条件

(2)它使得世界市场成为一个不断并扩大的统一的整体,客观经济规律将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

(3)它加速了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

(4)它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方针。

弊:

(1)扩大了贫富差距,加深了南北矛盾。

(2)发达国家推行全球化会使本国工业空心化,减少本国就业机会

(3)全球化会损坏发展中国家的农业

(4)发达国家利用全球化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危机,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坏境。

(5)发达国家利用全球化侵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侵蚀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与传统或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的稳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独立。

9.世贸组织:世贸组织(WTO)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该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中国在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往期精彩  

高一历史10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政治10月第一月考试卷

高一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切线法"在证明不等式中到底有多牛???

【高中生物】13大重要规律和公式总结!

【每日一题】 高中历史:思想的产生与社会的变动 

【高中语文】央视国庆晚会隐藏了哪些高考必考点?追星也能提成绩!

整理 | 高中生物必修1-必修3必背知识点,看这个就够了!

近十年高考100个英语作文金句沉淀(上)

近十年高考100个英语作文金句沉淀(下)

高考英语大纲规定的24个语法梳理(一)

高考英语大纲规定的24个语法梳理(二)

高考英语大纲规定的24个语法梳理(三)

高考英语大纲规定的24个语法梳理(四)

高考英语大纲规定的24个语法梳理(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