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00后”的深邃思考:关于规则、死亡、人类历史……
1月23日,鲁迅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以“科幻·鲁迅·现代中国”为主题的读书会,主办人中学语文老师凤梨、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早,纠集景山学校初高中年级的同学以及众多科幻爱好者、出版方活字文化编辑,一起围绕刘慈欣、韩松选编的《给孩子的科幻》中的内容,在鲁迅先生深邃目光的注视下,展开了一场关于科幻、现实、未来的精彩讨论。
凤梨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现为中学语文教师,致力于书册阅读教学研究及实践。阅读教学在市级竞赛及公开课展示中获得好评,研究成果发表于全国核心期刊。
杨早
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舆论史与文化史、当代文化研究等,代表作《纸墨勾当》《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今天,我们推送的是景山学校高二年级的主讲人胡可寻同学的发言稿,从胡同学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到景山学校良好的文学训练和“00后”面对现实、历史、未来日益深邃起来的思想。
胡可寻同学发言中
前两位同学已经根据具体的内容讲了一些。我作为一个“老学姐”,就说一点比较“虚”的东西。
首先,我们还是跟两位同学一样,从这本书的书名出发:《给孩子的科幻》。
其实我自己已经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孩子了——联合国15岁以上都算劳动人口了——何况我很快就要成年了。那么,在我看来,我觉得像我这样很快就不是“孩子”的人、包括在场的各位大朋友,我们来读这本“给孩子的书”,是为了要去找回一些所谓“属于孩子”的东西。韩松在序言里把这些东西叫做“来自人类儿童时代的年轻和梦想”。
我想,现在每一个不是孩子的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在儿童时代(至少我自己是这样)我们都天然地相信世界根本就不是我们眼前看到的简单的这些东西,哪里都可以很神奇。但随着我们长大,我们都知道了:世界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相信科学,而不是相信幻想。可是,我们都轻易地忘记了——科学的本质是好奇,而不是个刻板无趣、固步自封的大人;我们也都忘了,技术它本身也是可以创造梦的。
刘慈欣就在序言里写到过这样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思想可能渐渐僵化,这里身体里的血管硬化一样,先构成最大的人生危机。
”所以我想,这本书他说是“给孩子的科幻”,实际上是为了让每一个读者能找回一些属于孩子的东西。
另外,刚才的同学说这本书文不对题,但是我想请你可以看一眼序言,序言里面韩松已经说了“我们并没有特意选择去那些适合孩子看的东西,而是把科幻本身就归结为属于童心,属于人类儿童时代的东西”——这里有个小小的偷换概念,但我觉得还算能解释得通。
凤梨老师主持中
总而言之,我觉得这本书是想让我们把儿童时代的那些东西找回来,并且以一种新的眼光去欣赏他们、思考他们。今天我要说的就是:读这本《给孩子的科幻》,我们应该获得的是什么?或者说这本书带给我了什么?
关于规则
首先,第一个话题,关于规则。就是“法律至上,小女孩被扔出飞船”这样的事情。这个主题主要来自这本书的第一篇,就是《冷酷的等式》,作者汤姆·葛德温。小说非常短,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偷渡,偷偷藏在了一艘紧急派遣飞船里面,飞行员发现了她,他们先是争吵,后来小女孩接受了现实,在飞行员帮助下跟她的哥哥最后联系,结局是小女孩被扔出了飞船。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也并不怎么跌宕起伏。但是,偷偷潜入飞船的那个小女孩让我印象特别深。在她看来,她所上的那艘急遣船不过就是一个正在维护的小飞船,门是大敞着的——虽然旁边竖着一块普普通通的禁止入内的牌子——可,小女孩的无知就是她最大的罪。
这句话哲学家说得挺对:无知是罪。即使她的的确确就真的只是急于去看一看她多年没有见过的哥哥,即使她非常无辜,无辜到从一出场就是一只待宰的羔羊,因为所有人都想把她扔出去。然而这些都不足以让她获得宽恕——她违反了法律,并且她违反的法律不是什么星际政府的星际法律——她违反的是物理定律。
《冷酷的等式》日文版封面
我们都知道,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方程是一个等式。等号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质量M要是大一点点,减速时的速度变化量就不够,就意味着所有人都要死。但是,我们天真可爱的女主人公玛丽林并不知道这一点,书里对她是这样描写的:
玛丽林展现出一种温顺认罪的神态,好像一条小狗在干坏事的时候被抓住了,知道自己必须被惩罚。‘你还没告诉我啊,’她说,‘我错了。现在你要拿我怎么样?交罚款呢还是什么?我情愿交罚款,我们家只有我们兄妹两个,盖瑞和我,我那么久没有见到他,可是我不想等上一年,我现在就想见到她们,尽管我知道我大概违反了某些法规吧。’”到最后,当小姑娘知道自己要被从飞船扔出去,死在宇宙空间里的时候,她是这样说的:“她审视着飞行员的脸,不肯相信的眼神不见了,代之以茫然的恐惧。‘你-知-道!’她一字一顿的说,茫然而又惊奇,‘你要干这事?你要让我去死?你要让我去死!可是我没有干任何该被处死的事,我什么也没有干,我什么也没有做错!’
她说自己什么也没有做错,可在宇宙中,违反了物理规律就是她最大的错。
有位启蒙思想家说:法律应该体现人性,但是科幻作家汤姆·葛德温在这篇文章里给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种想法,那就是:真正统帅整个宇宙的法则,偏偏就是最没有人性的。这,就是“规则”的意义。
如果说,在我们的人类社会中,规则还经常被人所忽视、践踏,法律的面前还不时有人侥幸,我们人类好像很乐于在社会中蔑视各种规则。那么当人类社会变成另一种形态,当人来到远离社会的空间——真正的自然法则可根本不管我们人类这些小心思。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规则就在那里,即使人再骂它冷酷无情也无济于事。毕竟,人类是否存在,其实对于这个规则、对于宇宙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我觉得,作家是想告诉我们,要敬畏规则——不仅是法律,更是自然的法则。并且他用了一种很极端的办法:规则真的可以让人立刻去死。
02
关于死亡
第二个主题好像比刚才更“玄”了一点,是关于死亡。这个是来自于《宇宙墓碑》,是我其实并没完全看懂的一篇。第一个主人公是位星际墓碑的营造者,一生都在为远行的探索者建立各种各样的墓碑,在不同的星球上,那些墓碑都非常壮观。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中对于墓碑的描绘。比如在第一位叙述人第一次见到这些墓碑的时候,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
现在我们知道,那些东西就叫墓碑了。但当时我仅仅被他们的气势震住,一时裹足不前。这是一片辽阔的平原,地面显然经过人工平整,大大小小的丰碑有如雨后春笋一般钻出地面,有着同一的黑色调,发出寒意。与火红色的大地相衬,着实奇异非常。火星的天空如雨点般的行星,神秘的很。我伫立看那些墓碑,达到了入痴入迷的地步。
”他们静谧而荒凉的美,跟寂寞的星球世界吻合的那么融洽,而墓碑本身也的确是那个时代的杰作。地球正从月平线上冉冉升起,墓群沐浴在幻觉般的灰光中,仿佛在微微颤动着,正在纷纷醒来。
”墓碑象征宇航员在宇宙中不可动摇的位置,其形状给人以时空静滞之感,有永恒的态势,死亡现场是一处无垠的平原,我们的碑伫立期间,四周一无阻挡,只有天空湖泊般垂落。万物线条明晰,墓碑唯一的缺憾就是为未能表现出太空人的使命。
”这是文中对于主人公所见到的墓碑的描绘。我们几乎能想象出,墓碑是在星球的平原上,屹立起的各种各样纯黑色,由特制材料建造的几何体,这些材料从地球运过来,能在宇宙中保存上千上万年。那是一个几何造型与宇宙背景特别美的结合,是一种“人类的英雄主义”。我非常喜欢这个场景。
我要说的是,这个场景同时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事情,让我想到我自己曾经见到的墓地。我记得最深的是有一次去北京周边的一个公墓。在陵园里面,我看到那个地方的墓碑是一个紧挨着一个的,像居民楼的一个个窗户。我惊讶他们为什么挨得那么紧,几乎要密不透风了,而且形式也是统一的,都用黑色大理石做成。那些大理石就是很冰凉,很黑,黑得让人感到刺眼。而且,黑色的墓碑上都挂着很多塑料的彩色的大花,那种非常浮夸、廉价的塑料花上面落着灰,跟黑色的墓碑形成特别鲜明的对比。我一面感觉真是俗不可耐, 可一面又意识到,是这些彩色塑料大花成功地中和冲淡了密密麻麻黑色墓碑那种极度的冰冷、压抑、肃穆。
我还记得那是前年的春天,阳光特别好,有微风。陵园路边的桃花也开得特别好,枝头被人系上了黄色的布条,在风里飘动。我就站在墓地里面,听着我旁边走过的人说话——他们都在以一种就像菜市场买菜一样的平淡语气,跟别人聊着哪块墓地更便宜。
那天空气非常好,有杨树花在阳光里面飞舞。我突然就蒙了。那时我发现,现实中的人对待死亡的态度让我有些陌生和诡异。而,死亡这个话题对我们都太陌生了,我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但是,我第一次感觉死亡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就是很多黑色的墓碑上面有很多彩色的塑料大花。有点奇怪。我在我的记事本里面写下了一段话:“没有死亡暴露在暖春的阳光里。”
就是这个场景,跟文中黑色的墓碑群其实很相像,我读到《宇宙墓碑》的时候就想到它。人类修建墓碑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我也回答不了。
这是我的第二个话题,关于死亡。
鲁迅书店的多肉
03
关于人类的历史
第三个问题非常大,是关于人类的历史。刚才有同学也说了,韩松是带有很浓的反思色彩的作家。在这本书里面,除了《星际墓碑》,还有《水星播种》、《巴比伦塔》,这几篇文章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在里面。
比如《星际墓碑》里,一开始先写了这位叙事者的第一个作品:第一个墓建得很好,叙事者目睹一位去世宇航员的遗体被下葬到新墓里面。可之后有人告诉他,那具棺材里其实是空气,什么都没有。还有就是叙事者给他死去的女朋友建了一座墓,然而等他跟他的同事再驾飞船回来的时候,发现星球上空空如也。那么结实,可以保存上千年的墓全都消失了。
如果我没有体会错的话,这里面有一些对人类历史的象征。叙事者本身就是来自未来的历史研究者,他与他的老师一直在研究人类刚刚探索太空时候那些充满英雄色彩的墓。后来随着老师的去世,这门历史研究学科也就逐渐没落了。我想,其实这可能也是在写人类是如何忘记自己的历史。很多历史上的东西无可避免会被一点点遗忘,我们到底能留下什么?
包括另一篇《水星播种》,其实完全就是复刻了一下我们地球的历史,讲的是水星人的文艺复兴,水星人如何发现他们其实是地球人的造物,发现没有神,发现他们的《圣经》其实是发明者给他们留下的线索。这有一种很嘲讽的感觉,活现出在科学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人类处于怎样一种非常蒙昧的状态,以看未来的方式看到人类的历史,更有趣。
后面还有《巴比伦塔》,讲有一座非常高的塔,一个人沿着塔往上爬,超过日月星辰,发现果然有一个白色穹顶连着“上帝的水窖”。他把那个穹顶凿开继续向上爬,上帝家水窖的水就漏了下来。他就在水流里一直向上,最后发现,自己又从这个塔塔基附近的地底下冒了出来。我想这里的世界应该是有个类似莫比乌斯环的结构。
莫比乌斯环
其实这篇文章显示出了人类对于科学探索的一种状态。科幻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惊奇时刻”,就是专门形容当人看科幻到最后高潮部分时,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那叫sense of wonder。这个短篇小说里也有这样一个点。
巴比伦塔就好像象征着人类走过这么多年,人类一直在不断求索,一直在追求着自己心中那个至高无上的真理——甚至无数人为之付出了生命——但到最后突然发现,自己只是个二维生物,自己再怎么往上走,仿佛已经接近了极限,但原来只是回到原点——那一刻真的是惊奇时刻。
04
关于科幻本身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科幻本身的。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说:
第一,关于科学技术
技术其实是可以造梦的。这点最主要体现在这本书对于很多未来场景的塑造。它把场景描写得很唯美、梦幻,让人有身临其境、心驰神往的感觉,比如刚才的同学也提到了《太阳风》这篇文章,对依靠光压行驶的帆船的帆的描写,他说:
帆在失重状态下飘起,布满天空,遮天蔽日。这个五千万平方英尺的风帆靠着近100英里长的系在它的船舱上,当年中国海上运茶的快速帆船曾经穿梭如密云,可是就算把他们所有的帆全捆在一起,也比不上他在阳光下展开的这单单一张帆巨大,可是它其实单薄不过像个肥皂泡,这张约两平方英里的镀铝塑膜仅仅有几百万分之一英寸厚。
”阳光在这面广阔柔韧的镜子上跃动,赏心悦目,风帆起起伏伏,缓缓摆荡,一片片太阳的镜影被推向天空,淡没于风帆的边际。现在地球很快消失不见了,它亏缺成一条狭窄灿烂的弧光不断朝太阳移动。那道明亮的弧光下,大城市磷火般的微光隐约可辨,黑暗的圆形已经遮去一大片星河,再过几分钟,他就会开始蚕食太阳。日光渐渐衰退,一抹紫色暮光,一抹数千英里之下的落日余晖扫落在帆上,戴英娜号悄无声息地滑进地球的阴影,太阳落入看不见的地平线。接下来的时刻就是夜晚。
”很美。作为它的核心原理,光压这个概念现在物理上已经有了,然而我们无法想象单靠光压是如何推动一艘飞船让它逃离地球引力的,这篇文章就是把这个理论极度理想化了。他描述那张几千英里宽的帆,就像一层轻纱一样,在地球的上空飘动,这个场景非常美,更何况这还是主人公人过中年美梦成真的场景。这就是科幻里面所能展现出来的技术的美感了。
另外一个我觉得描写特别好的是《宇宙之春》。这篇文章其实当时看得我有点想哭。按理来说,我年龄这么小的人是不会知道所谓“大人的乡愁”是什么样的。但看这篇时我好像真的能理解几万年之后,一个人类的造物对于地球的那种深深怀恋。
这种乡愁,其实跟年龄无关——孩子们也是能够感受到这种感情的。
里面有一段话写得很好,他说,
兆亿群星划过墨黑的苍穹,天际线上是些闪闪发光的星座,其间点点光芒浩如烟海,汇合照耀着曲线平面,两侧对称的弓形翅膀,滚圆的鸟喙居于正中,仿佛一只展翅飞翔的鸟的数学模型。一座长方形桥梁横亘于塔楼之间,道道群檐,像一道头戴高帽的蜘蛛。一根极为纤长的细柱直插云霄,细柱上一个椭圆形物飘乎而下,犹如锁上的串珠。
”人类,这些宇宙之夏的孩子,喜欢到远方流浪,去父母从未去过的地方居住,而他们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必将他去。”
”这在科幻中其实是很常用的题材,就是人类对于地球的某种乡愁。是一种很大,很共通的乡愁。
第二点,我想说的是关于科幻的“儿童性”(也再次呼应一下书名)。
我认为,科幻最突出的“儿童性”在于其自由和“疯狂”。尤其“疯狂”是最主要的。
举一个书里让我很震惊的例子,是何夕的《异域》里面的:有一个商人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利用最新发现的“时间守衡定律”把他的把农场进行了时间加速,让农场的作物可以在几秒钟之内迅速成熟、结果、产生下一代,源源不断供养全世界。但同时,农场计算机失控了,农场里的时间被不断加快,以至于农作物不再仅仅是简单地快速成熟,而是变成了轻易地快速进化。很快这个农场就失控了,里面不受控制地进化出很多怪兽一样的动物。男主和女主是特警,他们负责修复这个控制时间加速的计算机。可是到后来,他们发现虽然已经除掉了农场里进化出的怪兽,但时间的加速已经不受控制,也就意味着这个物种多样的农场里随时可能会进化出什么他们不知道的、更有杀伤力的东西。一旦新生物突破农场的围墙,就是人类的世界末日。
所以,他们最后做出了一个非常疯狂的决定:他们两个人决定进入到农场里生活,以此在进化的路上把所有动植物都甩在后面。怎么甩呢?就比如我在开车,后面有一个人猛踩油门,他迟早能追上我。怎么让他不能追上我?只有我也一起飙车。主角决定跳入快速进化的疯狂轨道,让自己比那些动物植物抢先一步进化成怪物,这样就能永远站在进化阶梯的顶端,保持人类的优势。这是个非常疯狂、非常迷人的设定。
同时,还有最后一篇,就是《造像者》,讲的是一个男人研发出了拍摄技巧非常高超的相机,这个相机对于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感知似乎胜过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类摄像师是要力求在拍照同时表现出对象的一些情感和特点,但是这个相机依靠它识别生物的算法,却总能做得比人更好。到最后,有一个人潜入了这个相机工作的屋子,在相机对焦的时候在它面前摆上了一面镜子。我们可以设想:相机的拍照就是基于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如果这个相机对着镜子,能够成功对焦,也就是说它能把自己识别为一个生物。那么那个人就能成功地利用让相机自己拍自己这一方式,使这个相机获得对“自我”的概念、产生自我意识——“细思恐极”,也非常疯狂。
然而,我觉得正是这种疯狂,它也是科幻里人类面对自然规律和前所未见的危机时,让人类能一直有前行的力量。
谢谢大家。
HOT RECOMMEND
相/关/图/书
《给孩子的科幻》
刘慈欣 韩松 选编
活字文化 策划出品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0月
🔚
刘慈欣:科学幻想不会破灭,反而会越来越真实
北岛 x 刘慈欣 x 韩松 x 戴锦华:“未来”迫在眉睫,科幻已成为应用文
给孩子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微信公众号ID : tochildren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点亮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