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栋生:悄悄地,读些古文记在心里

王栋生 给孩子 2022-09-14


“打精神底子”的时期,要能有一些“先放进去”的东西,随着年龄增长,接触纷繁杂乱的世界,一些庸俗的东西会以惊人的强势来挤占精神空间,那时就要看“底子”的宽度和硬度了。


我们来到人世时,这些古文已经被十几代、几十代人读过了,它们被称为“经典”。经典作品是不同时期语文的最高成就,同时体现了不同时代人文精神的高度,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阅读思考获得这样的滋养,只要他始终有阅读和思考的意识。

——王栋生(江苏省特级教师)



王栋生

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名教师,同时也是著名杂文作家,笔名吴非。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大中文系。毕业后一直在南师附中任教。


悄悄地,

读些古文记在心里

王栋生


商伟的《给孩子的古文》一书,编得简约大气,特别是篇章的解说,能培育阅读趣味,引发学生关注与思考,我看了比较喜欢。


与“给孩子”系列的其他书一样,编者能从自身的经验出发,用一种比较长远的眼光,为少年儿童的阅读积累提出建议。按中国语文教育的观念,这些古文都属于“应知应会”的(即使课程标准在变化,学生学力有差异,至少也要做到“应知”),比起时下一些自以为的同类读物,这个选本并不算难。没有具体的学习要求,它是供中小学生在课外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的,而且可以长久地伴随他们。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疑虑:学这些古文,有没有用?


依据经验,我得回答“不知道”。因为如果要告诉他们“有用”,要花很大的力气;如果根据常识,说“不要管有用没用”,那就得花更大的力气,而且吃力不讨好。因为你无法跟读书言利的人谈读书,他们关注的是“眼前”“考分”和“立竿见影”,所以大可不必试图说服所有的人来读这些古文。但是,智者永远摆脱不了这些烦恼,人们仍然顽固地问:“有什么用?”


有个人在黑夜里赶路,忽然有神灵在他的耳边说“蹲下去,蹲下去,捡一点东西放在袋子里。”这个人不敢违背神的旨意,捡了一把沙石放进袋子。当他走出谷地后,天亮了,他想起袋子里的砂石,打开袋子,发现竟然全是钻石!


30多年前,我在课堂上讲这个故事,有学生笑说“早知道为什么不装一麻袋呀”。是啊,所有的纠结就在于很多有趣的学习不可能“早知道”


这个故事,应当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论述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时说的,他用这个比喻谈基础教育不得不用强制法,只是他这里借用的是神谕,中国古代用的是打板子和罚跪。“强制”毕竟出于“跟小孩子没法讲清道理”,是一种“不得已”,不是理性、科学的教学法;如果能遵循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发现阅读的趣味,培育成“热爱”,才有可能养成习惯,提升阅读的品质。我想,商伟在编这本《给孩子的古文》时,也许有这方面的考虑吧。


义务教育阶段,少年儿童对读书学习多多少少会有些畏难情绪,偷懒、抵触甚至对抗,因为孩子无法理解“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而等到成年明白这些时,已经过了生长时节。几乎每个成年人都后悔早年读书太少,因为孩童时不明白悄悄攒积的东西会成为一生的精神财富


如语文教学要学生尽可能多背诵一些古诗文,最单纯的道理:这些经典古诗文,要让人在记忆力最强的童年把它记住,等他们“走出谷地”后,也许比较难了


“打精神底子”的时期,要能有一些“先放进去”的东西,随着年龄增长,接触纷繁杂乱的世界,一些庸俗的东西会以惊人的强势来挤占精神空间,那时就要看“底子”的宽度和硬度了。


我们来到人世时,这些古文已经被十几代、几十代人读过了,它们被称为“经典”。经典作品是不同时期语文的最高成就,同时体现了不同时代人文精神的高度,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阅读思考获得这样的滋养,只要他始终有阅读和思考的意识。


选家选编古文,各有所爱,各有所重,每个人的经验不同,趣味爱好不同,但选编者有读者意识,为读者考虑,引导“怎么读”,或许更为重要。时下一些阅读推广活动仍然有比较强的功利性,动辄与考试升学挂钩,有的书提出的阅读要求比较高,有的专家则把古文阅读渲染得很难,这些都无益于少年儿童自觉阅读的习惯养成。面向少年儿童的古文读本,要照顾他们的阅读心理,培育阅读趣味,调动他们积极思考。为少年儿童选编读本,不但要有专家视野,也要懂教育艺术,商伟的《给孩子的古文》在这方面把握得比较好。


编者有对话意识,仿佛与孩子面对面,解说不拘一格:这一篇为什么会脍炙人口,这一篇何以与另一篇有关联,有何异同,这一篇哪些话写得有些特别,如此等等,往往用几句话说得明白晓畅。


供中小学生阅读的古诗文读本,不能让学生感到艰深,望而却步;也不宜“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包办代替,嚼饭喂人。这些古文,要跟随人的成长慢慢地欣赏,随着阅历的丰富慢慢地感悟,要读好多年甚至一辈子。


只要学生愿意读,似懂非懂、一知半解都不要紧,教育的主要特征就是“慢”;人都是磕磕绊绊学步的,不能牵着孩子刨根问底地考,滚瓜烂熟地背。


世界很大,童年只有一次,有许多有趣味的东西在等他学,况且这些文章要读一辈子呢。商伟编这本《给孩子的古文》时,是留下不少空白的,大约是为了引导孩子自己“蹲下去捡”的吧。


(作者单位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9年06月12日第9版

HOT RECOMMEND

/荐/读/

《给孩子的古文》

商伟 编注

策划出品:活字文化

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04月


一部好的古文选,就是一部中华传统文化的读本。读一本好的古文选本,也就是经历一次古典文化的精神洗礼。


知名学者商伟主编的《给孩子的古文》精选从先秦到近代的古文八十篇,内容既有诸子百家之言,如《老子》《庄子》等篇章,也有史传篇目;既有脍炙人口的唐宋八大家散文,也有历代学者名家的精彩论断。书中古文言简意丰,有古人充满哲理的对话记录、朋友间寄思怀远的感情抒发,有古代名家对历史、人生、艺术的思考感悟,还有长辈的谆谆教诲,篇幅长短不一,读来朗朗上口,有助于从小培养古典文学素养。编者更添加了细致的导读和注释,既展现出古文写作的千姿百态,也启示阅读古文的不同方式,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文本。选本内容不仅适合孩子们课外阅读,也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共享阅读的喜悦和交谈的快乐,帮助孩子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

🔚

今天的孩子为什么还要读古文?

专访哥大教授商伟:当下教育万万不能忘记这一点!

读古文,你敢让孩子做“小白鼠”吗?

应付“无节操”考题只是小目标,学古文是要成为更好的现代人

清华大学教授建言“传统文化进教材”:回归而不复古

给孩子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微信公众号ID : tochildren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点亮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