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皋:我劝你们有一个自己的屋顶,哪怕你有一盆花
以下文章来源于小活字 ,作者Bo-data
蔡皋先生今年已经74岁了,她的一个最为人熟知的身份,便是绘本画家。
从1982年入职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至今,蔡皋创作了为数众多的绘本插画(《海的女儿》《李尔王》《干将莫邪》《六月六》《隐形叶子》《花仙人》《桃花源的故事》《荒原狐精》等),甚至《孟姜女》《花木兰》《火城》还是退休以后画的,黄永玉老先生曾对蔡皋的画赞赏有加。
做绘本,她几十年如一日,投入且精彩。
以《桃花源的故事》为例,其中的两幅水粉画被选入日本的小学教材,《荒原狐精》《花木兰》等也获得过各种国际绘本奖,《外滩画报》形容她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然而在入行之初,因绘本一向被视为“小画”,很多朋友都劝蔡皋改习油画,“好施展自己的天赋”,但蔡皋却不这么认为,对她来说,能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就是真正的好东西。
她不仅画,还写。
蔡皋的画与文字兼优,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朴素自然而又落落大方的人生美学。
“我的但凡好一点的语言,全部是生活给我的,我很宝贵它。”
夏天里在,镇附近的马路边看农民骑旧旧的
单车,轱辘轱辘地在路上颠,那种旧旧的感觉
就颠过来了……
人一旦拥有将单车更换成摩托车的能力之后,还会想念
过去吗?
还会有人重拾
朴素和简单吗?
去年,蔡皋在《一席》演讲上讲过一段有关于她的小孙子的趣事:
我的孙子来看我的时候,他羞得脸通红,躲在他爸爸妈妈背后。
但是躲了一阵出来的时候,他的脸还是红彤彤的。
就这样一个很简单的家庭生活小细节,蔡皋记在了心上,事后她把这句话变成了一句很文学的话,口头的文学化,她写道“春天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它就是这么有一点羞怯的。”
而作为一个绘本工作者,蔡皋还有一个令人艳羡的阳台,那里是她与自然、与植物百花和小动物们交流对话的无价空间。
当讲起“楼顶上的事情”,她的言辞间更是溢满了幸福。
上百种品种的蔬菜和花,都是她的“朋友”和楼上的“居民”,花鸟虫鱼自不必说,最普通的植物品种她也种。
她看到过青蛙在楼上谈恋爱,挡在路上只能绕道走;小昆虫谈恋爱比较好看,小鸟谈恋爱“更有趣”,出于好奇心她挪动了鸟窝,鸟走后她后悔莫及“以后再不做这傻事了”;后来又有一个很难看到的黄蜂的窝,很多邻居来提意见,蔡皋平心静气地答:“你挪个地方好不好?”
楼上的居民很可爱,蔡皋经常听到它们在上面唠家常:
鸟爸爸跟鸟妈妈,鸟爸爸先来,很雄赳赳地站在最高的地方,然后就在那里叫了,声音非常嘹亮很起眼。接着雌鸟就来了,然后是小鸟,三口之家、四口之家,都被我看见。
这一切,像极了《桃花源的故事》中的那个世界:草籽花开,牛耕田,撒肥的人以及河道、田亩、木板桥和杂树、桑柏之属,黄发垂髫,怡然自得。
正如她的由衷感慨,劳作有时候是我们的一种内在需要,它不是迫于生计,它完全是一种美感的东西。
“现实的很硬,文学的、艺术的、理想的可以软化它。”
在绘本的世界中,蔡皋笔下的小人儿们一派安宁平和,这也是她对现实生活的愿景。而这种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蔡皋的童年密不可分。
至今,“童年的第一口奶、第一本书、第一首儿歌、第一首摇篮曲”,她都历历在目。
1946年,蔡皋出生在湖南长沙。老城的老街市井和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给了她一个快乐的童年。
蔡皋的父亲,毕业于西南联大,讲一口流利的英文,网球、足球、乒乓球样样拿手,动乱年代,蔡皋与父亲时有龃龉,父亲不仅没对她严厉对待,还特别地坦诚和包容。
蔡皋后来发现,在自己的生命中“心善、厚道”的父亲是“最漂亮的最好的一笔”。
蔡皋的外婆,“懂得四时八节的民俗物事”,对蔡皋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和童谣,日后,她在里面看到了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
再到她的中学老师,在蔡皋眼中他们自身就是文学,课堂上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诸家名篇,生活中,更能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是蔡皋汲取灵感的源泉;“桃李无言,下自成蹊;陌上花开,阳春三月”是她极为推崇的人生境界。
丰沃的民间文化为蔡皋的童年提供了充盈的成长物质,也为她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像《桃花源》和《人与花》是对自然的思索,《花木兰》放入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孟姜女》是对女性的思考。
下面整理的这份小书单中的每本绘本,蔡皋都注入了自己的独特用意和表达。
▼▼
《月亮粑粑》
方言是我们的来路,语言的来路,最后的故乡。
童谣、儿歌,都是传统里面最好的、挺能够流传久远的东西。我们对它有所了解,就记住了乡愁。
▼▼
《三个和尚》
“
从源头来讲,朴素的就是自然的。朴素就是不做作,一任天然,自有风度。我的图画我就传递了我的这种态度。
”
▼▼
《一蔸雨水一蔸禾》
“
我劝你们有一个自己的屋顶,哪怕你有一个阳台,哪怕你有一盆花,你也不要做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那么,每天都有一个惊喜给你预备,等你去发现。我的楼顶有好多东西,我把它写在《一蔸雨水一蔸禾》里,但是大量的藏在我30多年的笔记本里面。
”
▼▼
《花木兰》
生命的尊严必须有人去说,有人从其他角度去叙述这种尊严,我更愿意从自然的角度去看。我通过几十年的实践,从自然的角度表达对生命的看法,这跟陶渊明的思想很接近。我看书时喜欢扎进去一点,因为对魏晋精神有不可遏制的兴趣,我更想去了解桃花源。
最喜欢的是那个时代人们对尊严和生命本体的追求,对自由的追求——尽管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最为黑暗的时代之一。人必自尊而后人尊之,自己对自己没有正确的看法,就无法取得自尊。这点对小孩来说特别重要,我看到现在很多年轻人去整容,就感到很心疼,因为他们不接纳自己。我在《花木兰》里也谈到了对自己的接纳,对自己存在(价值)的肯定。
”
▼▼
《桃花源的故事》
村庄的农田、屋舍、溪流、草木都成了绘本《桃花源的故事》里的背景。故事中日常生活的用品,能找到原型的蔡皋都找到后画了出来。
“
这些东西让我有亲切感,能感到生命的温度,我也想让远离自然的小孩知道,曾经我们有过这样的(农耕)文明。
它不代表落后,这不是一个羞耻的概念,而是一个骄傲的概念:朴素、平和、自然。现在不是大家都在寻找新农村,回头去向传统中寻找答案吗?这说明我们的感觉是对的,自然的是好的。有的东西,不能因为求新求异就抛弃它。
🔚
认识女孩“桂子”的人,都不再惧怕命运的河流 | 《黑煤山》再获大奖
有蜗牛出没,大雨就很美好 | 一本自然绘本里的冷知识和小确幸
给孩子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微信公众号ID :tochildren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点亮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