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让人看不懂,哲学表示“不背这个锅”

给孩子 2022-09-14

以下文章来源于爸爸真棒 ,作者CW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时间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



这几天被这篇浙江省语文高考的满分作文刷屏了,这篇《生活在树上》的文章引用了各种海德格尔、韦伯、维特根斯坦、卡尔维诺等名家哲学、文学概念,遣词造句繁复而精致。一些人认为其中所涉及的哲理过于晦涩,导致了大多数人接受和理解无能。


果真如此吗?真正的哲学应该是什么样的?


不妨去听听这位从高中接触哲学,最终把哲学作为大学四年的专业,并顺利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等学校录取通知书的这位学霸,是怎么看待以上问题。

本文转载自:爸爸真棒(babazhenbang)“爸爸真棒”是一个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昨天被这篇浙江省语文高考的满分作文刷屏了,作为今年申请到哲学专业的我,看得目瞪口呆。这篇《生活在树上》的文章引用了各种海德格尔、韦伯、维特根斯坦、卡尔维诺等名家哲学、文学概念,遣词造句繁复而精致,最后振臂一呼追求“个体超越性”,读完,我却只感受到了一种作者对于读者的轻蔑,他没有与读者沟通的欲望,也没有解释引用内容的耐心。我从一个半吊子哲学学生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不是真正的哲学,甚至不包含任何“哲思”真正的哲学应该是什么样的?在大学申请的时候,我填报的意向专业也是哲学,并最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等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从高中接触哲学,到最终把哲学作为大学四年的专业,我想分享我学习哲学的一些反思和探索的过程。作为国际教育与公立教育的接轨处,一个公立国际部的学生是怎么学哲学的?我们究竟可以如何理解哲学?又有哪些书目可以阅读?

01

入门,要关注哲学的全貌

其实,我一开始对哲学的印象并不好。我一直很相信那句“哲学的目的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觉得哲学家只会空谈、说漂亮话。在我升入高中的时候,学校的老师要求每个新生都读《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我对于这本书,乃至整个哲学学科的最初态度,最初其实是想证明这门学科真的没啥用。但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的印象是,哲学家们的思想,是很有强度的。哲学是一门没有实证的学科,因此要求更强的逻辑性,否则就变成了自说自话。以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苏格拉底为例,他的著作《申辩篇》就使用了严谨的命题-推论的论证方法,以递进的方式完成了他关于思考价值的论述。《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一书中也说道:“这本书很自我,我们只关心两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如何才能获得最大的幸福?”△《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书籍封面。对于哲学的初步接触让我意识到,没有任何事物是可以被当作理所当然的,我们习惯于事物被赋予的社会概念,如,我是一个学生,我要去读书,但是其实这些概念都可以被推翻。我到底是谁?我要去哪里?除了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还有别的存在方式吗?也正是这个推翻的过程让我们有自由去思考,怎样才能获取更大的幸福。对我来说,《哲学家们都干了什么》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用简单而风趣的方式带读者过了一遍哲学史。我认为读入门书籍要强调连贯性,其重要程度超过对于细节的理解。类似的书籍还有费尔南多·萨瓦特尔的《哲学的邀请》,小西奥多·希克的《做哲学》等。这类入门书籍,读者可以选风格喜欢、作者靠谱的一两本就可以。△《哲学的邀请》、《做哲学》封面读了西方哲学的入门,我又去看了东方哲学。这方面,我读的是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是以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来讲哲学脉络,而这本书则由一位哲学家本人所写,更强调语言的效用和美感。也正是从这本书起,我对哲学开始真正感兴趣如果说西哲在我心里是一个关于“申辩”和对抗的学科,那么中哲则让我感觉更平和、更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冯友兰在书中写道:“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这对我来说,无疑是更深的一层拷问。我之前习惯的生活方式与思考方式,一定是正确而正义的吗?究竟怎么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其实要说哲学,广义来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不管是亦舒的“做人,做要紧的是姿态好看”,还是汪曾祺的“忍着、憋着、眯着”,这些生活方式都可以算哲学。而狭义来说,哲学指的是对于抽象概念的思考,以及用严谨的学术语言来描述这样的思考过程的学科。哲学像一把雨伞,包含了很多学科的思考方法与核心关切哲学也像是一棵大树,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了解这棵树的全貌。当你走近这棵树时,一定会看到满眼的树叶和果实,但是你通常只会花时间去仔细触碰几片——有可能因为你对别的就是不感兴趣,更有可能是因为你没有时间精力去看别的树叶了——而吸引我的几片树叶,就是伦理学、女性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

02

储备知识,消化“大部头”

让我下定决心多读哲学的,是尼采的《道德谱系学》。这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从语言学为出发点,对西方的道德观念、宗教影响做了溯源与批判。这本书的风格可以用“狂放”来形容,尼采在书里使用了大量的夸张、排比,用接近口语化的方式,逼问道德的本质。这让我看到,原来哲学还可以这么写!原来哲学不一定要是无聊的“因为、所以、当且仅当”!正是抱着这样的兴趣,我才从伦理学出发,读了更多哲学作品。△我读《道德谱系学》的笔记在伦理学方面,我对于它对现代政治的指导意义很感兴趣。从更关注精神本质的尼采的《道德谱系学》,再到讲国家机器之合法性的霍布斯的《利维坦》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再到当代自由主义的两个极端,罗尔斯和诺齐克。我把大家耳熟能详的这些书都读了一遍。这些书籍都很有名气,里面提到的观点和名词也都被广泛引用。在读全书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个人风格:尼采的汪洋恣肆,卢梭的冷静克制,福柯的独特趣味。我会更关注每一个细节的论证,以及各个小的推论是如何组合在一起,导出全书结论。如果要推荐书籍,我觉得”牛津通识读本“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要求。这是一系列图书,每本都一两百页长短,内容囊括文学、物理、生物、历史、地理、经济、艺术与设计、戏剧、媒体等知识领域。哲学方面,这套书既有讲哲学家的,也有讲哲学流派的,特别适合简单翻看。这套书起到一个目录的作用,能够提供很多具体的书名、人名,读完再按图索骥,就方便很多。如果你想迅速读懂《生活在树上》这篇文章,或许就应该去试着读读牛津通识读本里面的《维特根斯坦与哲学》、《海德格尔》、《科学哲学》等书目——虽然也很晦涩,但是我保证不像那篇高考作文一样全篇都是生僻字。△我在北京的万圣书园拍的牛津通识读本系列照片当然,这些都属于哲学中的欧陆哲学分支(continental),而美国学界更流行的分析哲学(analytical)则需要更严格的逻辑和术语的训练。如果说欧陆哲学从现实出发,试图阐释现实;那么分析哲学则是从理论与语言出发,试图完成对于人为构建的概念的批判。这方面我还没有特别了解,也很希望在大学里稳扎稳打地学习相关的知识。这也是我个人感觉哲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项品质: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哲学的目的在于解释世界,而出于不同的语境,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解释。要牢记自己欠缺的东西,并不断通过阅读和学习来补上。在申请大学的时候,我提到了哲学对于我的启示意义:不把任何事情当作理所当然。在申请时,很多人告诉我要体现自己的特殊经历、精彩故事等等,但是为什么要把身份政治当作理所当然的申请制胜法宝呢?于是我决定,与其在申请材料里强调自己的各种社会公义相关活动,不如多写一些这些活动带给我的思考,以及我是如何从愤怒地批判社会不公,再到珍惜我的环境给我带来的帮助与启发的。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抛开自己的预设观点,构建一个自己的价值体系、语言体系。

03

触类旁通,建立连接

我的学校不开哲学课,所以我对哲学的了解更多的是通过校外的资源。读书是最基础的办法,但对哲学社群的接触也是必要的。除了阅读,我还会利用高校对外开放的教学资源。疫情之前,我会去北大、人大等大学参加一些对外开放的讲座。而现在,讲座搬到了线上,反而更方便身处各地的人们参加了。我一般会参考“北大清华讲座”这个公众号上的资源分享。这些讲座我不会要求自己必须听明白,主要是学习一下专业学者们是如何建立观点并展开辩论的。不止于系统地读大部头书目,现在读哲学也可以摄入碎片资源。闲来无事的时候,我会在 academia.edu 、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askaphilosopher.org 这些网站上随意刷新内容,读一些随机的条目。
  • academia.edu主要用来查询论文和著作,还可以通过关注某个作者来读到相关的最新论文。

  • sep则是哲学界的百科全书,可以便捷地搜索到哲学家、哲学术语、哲学流派等等。

  • askaphilosopher.org,正如它的名字,是个提问的平台。每个网友提出的问题都会被专业的哲学学者回答,还按照内容分成“生活”、“知识”等类别。

在各个网站上“冲浪”的过程往往能让我有“捡到宝了”的感觉。在刚结束的申请季,我就发现 askaphilosopher.org 的运营者之一在 Amherst 做客座教授。我给他写了邮件询问了 Amherst 的哲学教育大纲。总之,这些网站不仅能多元化我的哲学知识库,更能让我和学界的最新动态保持紧密联系。△askaphilosopher.org以我了解更多的女性主义哲学为例。高二的时候,我在英语课上读了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并选定了麦克白夫人作为我的论文主题。在分析麦克白夫人对于丈夫的情人/助手/母亲等混合情感时,我引用了哲学里的精神分析理论,这一部分的知识是我通过阅读拉康等精神分析流派的哲学家所积累下来的。而通过随机翻看的网络资源,我了解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哲学家 Julia Kristeva,并将她关于“无条件的母爱”的论述应用在了对麦克白夫人的分析上。同时,她关于“恶心艺术”(abject art)的批判也很适用于莎士比亚作品中频繁出现的血腥暴力场景。这一系列的思考被我融入在一篇分析论文里,最后还被英语老师写进了大学推荐信。不过,讲了这么多理论与读书,很重要的一点反而是,读哲学不能“掉书袋”。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哲学学得好不好?就让他/她把一个理论讲给没读过哲学的人听。如果能用很简单的话把道理讲明白,那就是真正学懂了。哲学对一个人来说,就像是做饭放的盐:不可以没有,但也不可以浮在表面、一眼就看见。那篇《生活在树上》,之所以让人觉得水平不高,或许也因为它对于术语的过度痴迷。总结起来,我的哲学探索是读几本入门书、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流派、读书听讲座和写作并重、摄取碎片化知识、建立各类知识之间的连接。这不是一个具体的书单,但是我自己检验出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引用我很喜欢的作家大卫·华莱士的话来说,教育的自由在于“有意识地决定什么有意义、什么没有。”在我看来,哲学就是这样一个赋予我决定能力的学科。正如哲学里的“奥卡姆剃刀”,削减那些无意义的表象,关注那些深刻而永恒的道理。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动动手指点一个“在看”并把公众号“设为星标”


 拓 | 展 | 阅 | 读 
比尔·盖茨公布夏季书单:“没有什么比读书更美好”
诺奖得主们,都给孩子们写过哪些书?| 书单
真正有趣的书,能让最讨厌书的孩子路转粉 | 书单
纽约公共图书馆2018暑期书单!含学龄前、小学、中学、成人
当孩子发出“天问”,谁来解惑?| 周国平《给孩子的哲理》面世
童年是哲学的高光时刻,但这是种需要唤醒的天赋
和孩子一起哲学入门…or放弃?
西塞罗:哲学是灵魂的医生

给孩子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微信公众号ID :tochildren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点亮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