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孩子横扫英国版《最强大脑》: 鸡娃的底线是什么?看完就明白

给孩子 2022-09-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帝呱呱星球 Author 十一姐

和浪姐在今年掀起的浪潮、制造的反转一样,在育儿界,主流教育理念也一直在不断地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拨乱反正。


曾几何时,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一度占领育儿中的道德制高点,但没有几年,“快乐教育”就成为了一个遭遇群嘲的名词,


究竟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还是尽早为孩子的未来争取主动权?这始终是一个处于争论中心的话题。


今天,我们就通过《你好,未来人类》这个纪录片中反映出的华裔教育问题,并结合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爱德华·哈洛威尔的著作《童年,人生幸福之源:培养乐观的方法》,去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爱德华•哈洛韦尔

(Edward M. Hallowell)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毕业于哈佛大学和杜兰大学医学院,曾在哈佛医学院任教22年,现任哈洛韦尔认知及情绪健康中心负责人。


在这本著作中,爱德华·哈洛威尔提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公式:


幸福而成功的童年 = 玩耍、联结、练习、精通、认同。


究竟是什么意思?一起去看。

文 | 十一姐

来源|帝呱呱星球 (公众号:diguaguaxingqiu)


  1.  天才的另一面


最近看了一个纪录片,叫《你好,未来人类》,里面讲到了一个在英国生活的小孩,叫何家进。


英国有个著名的儿童智力竞技节目《天才儿童》,相当于英国版的最强大脑吧。家进11岁的时候参加了这个节目,一战成名。


只要一提到来自中国的天才儿童,大家很容易会联想到他背后站着一位中国虎妈。


因为嫌学校的进度太慢,家进的妈妈晓菲,从小就会给儿子单独制定一个课表。而且,她还坚持跟着儿子一起学习,因为只有这样,她才有能力指导儿子的学业,还能真的考察儿子对知识有没有完全掌握。


在她的高度参与和协助之下,家进基本上每次考试都是100分。


家进在英国伯明翰上学,他上的中学是全英国排名前10的公立学校。他发展也非常全面,拉小提琴、弹钢琴,连橄榄球也打的很好。


完全是学霸成长的标准路径,看起来无懈可击:一个鸡娃前先自鸡的虎妈,培养了一个十项全能的优秀小孩。


直到节目组邀请晓菲和儿子家进一起回国参观。


其中一个行程是到清华大学的幸福科技实验室,在那里家进做了一个测试。


这个测试可以通过采集人的心电、脑电数据,进行压力值、学习能力和潜能方面的测试和分析。


测试显示家进的空间感知、工作记忆能力都达到了顶级,数学能力和想象力也达到了优秀,几乎是一个没有任何短板的小孩。


但是于此同时,家进潜意识层面的紧张度,也达到了顶级。


这个时候家进妈妈才说起,其实家进早就表现出来了焦虑的迹象,从很小开始就喜欢咬手指甲,一直到现在也没改掉这个毛病。


  2.  快乐和成功可以兼得吗?


看到家进的故事,免不了又想聊聊这个古老的话题:


到底应该让孩子快乐,还是成功?难道两者注定不可兼得吗?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我提到的一个韩国校长妈妈写的《妈妈的悔过书》。在这本书里,这个妈妈问了一个问题。


她说:

“我们那个年代的老师,如果身处现代,不少会被告上法庭。只要学生稍微犯一点错,就会拿起藤条狠狠抽打,甚至还有满口脏话的老师。

而在家里,当时大家的生活都很艰难,父母通常都忙着赚钱,没有空关注小孩的需求。


这样长大的小孩,按道理很容易得抑郁症才对,但为什么那个年代很少听说,而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焦虑、抑郁呢?”


这也是我们经常会去说去聊的一个问题吧?她给出的答案是:

“因为那时候的我们可以玩耍。


和朋友跑跳玩耍的“游戏”时间,能赶走所有的压力。


然而现在却不太容易看到在外面玩耍的孩子了,为了要去补习班,孩子连玩的时间都没有,压力无法释放,才让焦虑问题越来越严重。”


焦虑的孩子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这肯定是有信息传播、数据统计的原因在里面。但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她的这一番话,说到了问题的核心。


有一本书叫《童年,人生幸福之源:培养乐观的方法》,是哈佛大学推荐美国中学生必读的50本书之一,它的作者是美国一个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叫爱德华·哈洛威尔

《童年,人生幸福之源:培养乐观的方法》

  作者:[美]爱德华·哈洛韦尔(Edward M.Hallowell)

  译者:覃薇薇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年4月


爱德华在书里面给出了一个打造“幸福而成功”童年的方程式。


当时我看到这个方程式的时候,觉得非常有启发。


爱德华认为,要打造一个快乐而幸福的童年,需要5个要素。


这5个要素是:联结、玩耍、练习、精通、认同,缺一不可。


教育,其实就是这5个要素的平衡游戏,走到任何一个极端都不对。


3.  联结和玩耍


先来说说联结和玩耍。


为什么有些孩子学了很多东西,看起来压力也很大,但却长的很好?为什么有的孩子就会因为压力太大而焦虑、痛苦呢?


奥妙就在联结和玩耍的平衡上。


就拿家进来说。他的日程被安排得非常满,虽然看起来是文体娱都有了,但其实没有哪个活动是不带有功利心、不用争输赢,可以完全没有压力去“玩”的。


而孩子需要留白、需要足够多的玩耍时间。这个玩耍不是家长安排的东西,而是真正能够让他们对冲掉压力、自己想要玩的东西。哪怕是发呆,或者做一些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事。


当玩耍和功利的“培养”之间相冲突的时候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家长去进行取舍,优先保证“玩”能得到平衡。


所以,看别人怎么做,永远只能是一个参考,必须根据孩子自己的状态来选择,每个孩子的度不一样,选择也不一样。


从另一个事情里面也可以看出家进的教育当中的问题。


家进的妈妈希望家进将来能做医生。所以,她从小就极力地跟儿子灌输学医的好处,不遗余力地控制儿子的思想和爱好。


像家进在参加《天才儿童》节目决赛的时候,可以选择主题。家进本来想选古罗马,但却听妈妈的话,选了DNA。


这次回国参观,家进有机会到大学实验室去体验一门前沿科学。


在跟课程顾问单独沟通的时候,家进明显变得更健谈,他说,编程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对此妈妈的反应是:没听他说过。


但最后,在妈妈无形的压力之下,家进还是选择了体验医学。


里面有一个细节,决定选医学之后,家进拿起一包餐巾纸往桌上一扔,很失望,像一种无声的抗议,但是妈妈没有发现。


这就是家进的状态。很听话,但是所有思想、情绪的表达都被堵住了。


他生活在妈妈的期待当中,做的所有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取悦父母。


妈妈肯定是非常非常爱自己的儿子的,看起来和孩子也很亲密,但其实她一点都不了解自己的儿子。他们之间的联结有很大的问题。


“联结”到底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真正的联结就是无条件的爱。


而无条件的爱就是:

鼓励孩子努力,但不要求他们成功。你允许孩子失败,允许他们不完美,允许他们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而不是全面开花;


你对孩子的爱、态度和评价,不会因为结果而改变;


你了解孩子,不会对他们提过高的、他们达不到的要求;


你愿意看到孩子本来的样子,并且喜欢他们本来的样子;


你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为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努力;


你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孩子之间有畅通的情感沟通。


4.练习和精通


再来说说练习和精通。


我知道也有很多父母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的,就是认为学习、或者练习一些技能,很辛苦、很痛苦,希望孩子快快乐乐过完童年就行了。其实几年前,我也是更偏向于这样的“快乐教育”。


书里面有两个观点,让我校正了对于压力和刻苦练习的看法。


一个是关于自尊感的获得


书里有一句话我很认同:自尊的根源不在于得到赞美,而在于精通带来的感受。


当孩子掌握了一项技能的时候,比如说骑自行车、跳舞,或者是弹钢琴、剪纸,他的自尊自然会提升,不管有没有得到别人的赞美。


而相反的,如果孩子没有任何技艺压身,不管我们在家里如何天花烂坠的赞美他们,当他们走到社会上,走到对比的环境里,都难免会自卑和心虚。


在生活里其实我们也能看到,很多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技能专长的人,更在乎别人的评价,幸福感、价值感也比较低。


另一个是关于幸福感的获得。


我们很容易把“幸福”等同于“轻松、没压力”。


但心理学家发现,轻松的感官愉悦带来的幸福其实是没有根的,难以持久。人们真正能够感受到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候,是处于心流状态的时候。而心流状态,是在忘我的练习和精通当中获得的。


可以这么说,通过“练习”,达到“精通”,最终获得自我“认同”,才能让孩子获得真正踏实和有力量的幸福。这三个要素是打造一个幸福童年,以及幸福人生,绕不过去的东西。


那么对于希望孩子毫无压力的家长来说,这也是一个观点的调整。


首先别觉得练习是痛苦的,把对练习的畏惧和焦虑传给孩子。


而是让孩子懂得,辛苦的练习,是达到精通的必经之路,并帮助他们体会到精通某件事带来的美妙感觉。这需要从小事开始,自己穿袜子、用剪刀、剥一个鸡蛋,一步步到数学、物理、弹钢琴。


我们总谈内驱力,内驱力,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精通某件事获得的幸福感中自然产生的。


5.一个了不起的方程式


幸福而成功的童年=玩耍、联结、练习、精通、认同。


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方程式。


它不仅可以终结“快乐”和“成功”的争论,而且给了我们平衡的方法与路径。


这5个要素是一个家长的自查表。孩子并非不可快乐与成功兼得,如果没有,那么可能是某一个环节缺失,或者失衡。


当你迷茫于该鸡娃还是放养,当你疑惑于正确的度在哪里,当你觉得孩子的状态不对,都不妨对照着找一找答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帝呱呱星球(ID:diguaguaxingqiu)。这里汇聚了传说中的海淀、西城、顺义妈妈,因为工作与地域的关系,我们能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跟大家分享帝都妈妈的育儿新认知和京城新生活。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动动手指点一个“在看”并把公众号“设为星标”


🔚

想教出乐观的孩子,父母应学会这样的解释风格和归因法

马斯洛:儿童的成长,隐喻着成人的自我实现
2018PISA测试仅55.6%中国学生具成长心态,成长性思维如何培养?

马斯洛:只有1%的人能达到自我实现,他们有14种共同特征

在功利时代,追随热爱自造内心的秩序

克里希那穆提:教育的最大任务在于产生一个完整的人

长大了的留守儿童批量走进了我的心理咨询室…


给孩子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微信公众号ID :tochildren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点亮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