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邀请了一个艺术家在他的个展闭幕式上动刀子……

阿改 象外 2023-11-22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象外


《编号017》,板上作品,182x122cm,2014

本文作品图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今天这个文章是关于王绮彪的,但在写他之前,我们先稍微讲一讲版画。


“版”这个字大家都熟悉。版图、版权、版本、版税、出版、排版、再版……一看这些词,就知道“版”跟印刷有关系。


但我跟好多圈外的朋友一说“版画”,大家就有点似懂非懂,有时候甚至会闹一点小尴尬。


两年前央美版画系的一个朋友就告诉我,当时有好几个观众喜欢他毕业展上的作品,于是就加了微信来询价。这其实是挺好的事儿,除了有一些问题让他不知如何作答,比如:


“你这1/15是什么意思?是除了展出的这一张,还有14张不一样的没有拿出来吗?”


“你这是复制品,为什么还卖这个价?”


“我能不能不买你这些版画,你把版子直接卖给我?”


(这个更绝:)“我都那么喜欢你的画了,为什么你还要收我钱?”


再说一个小故事。某天认识了一个搞艺术品金融的哥们儿,说,他们现在的生财之道不是卖原作,而是将原作的版权买下来,然后制作成“限量版画”,再将之变成理财产品——就跟发行债券一样,只不过——我问他:这限量是限多少份啊?


一万份。”


虽然我对那朋友的生意经没有歧视的意思,但听到“10000”这个数字的时候,我必须承认,“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上面这两个小故事留给大家自己琢磨。然而,版画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按照维基百科的解释:


“版画是通过印刷手段产生的视觉艺术形式。”


而根据《版画鉴赏方法》一书给我们提供的解释:


“版画是一种通过在模板上绘制图像,涂上油墨后压印于某种平面(通常是纸质物)上而得到的产品。”


由于使用的材料和技法的不同,版画的种类也分成好几种:木刻版画(这里又分黑白木刻和套色木刻)、铜版画、石版画、蚀刻版画、照相蚀刻版画、丝网版画……基本上,不专门花上一节课,根本讲不清楚每一种类型的工艺特点和艺术特性。


但大家只要抓住几个要点就可以了:


第一,版画总得经过一个中间媒介才能得到——多数情况下,就是将一块(组)版上的图像转印到另一个媒介上,哪怕是“单版画”,也得经过“”这一道工序;


第二,版画是有复制性的(所以不要在买了一张版画后还问“为什么别人还有一张跟我一样的?!”),但材料和技法不同,导致可复制的数量就不同,比如有些石版画可以印到几百版,而有一些水印木刻版画则只能印十几二十版。


所以你经常会在版画作品的画面中或画面下,看到类似这样的信息:


作者名、作品名、版数、日期


这个问题,我们在另一篇讲照片的文章有所提及,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为什么有人会愿意花几百万美金去买一张照片?





版画的历史不可谓不悠久。世界上最早的版“画”,是现藏于大英博物馆、敦煌出土的唐代金刚经,“创作”年份是公元868年。



《金刚经》之后将近400年,也就是德国古腾堡发明铅活字印刷术前后,版画工艺才在欧洲发端。然后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再一路走到工业革命和中产阶级兴起,现代艺术勃兴乃至到当代,版画艺术终于也就煌煌大观——现在艺术院校里的院系划分,“国油版雕”仍然是基础性的四根台柱子,其中的“版”就是版画系。


作为一个外行人,我自己看版画的发展史,最感兴趣的是两点:一是从古至今,是版画越来越多从黑白走向彩色;第二,是从古典走向现代乃至当代的过程中,技法、心法都越来越自由了。


比如生活在15世纪晚期至16世纪前半叶的德国大师丢勒,二十几岁就以木刻版画享誉欧洲。你看这张作于1498年的铜版画《圣母与猴》,技艺之精湛,恐怕今天好多版画家也望尘莫及。



丢勒那个时代的艺术家,多表现神话、宗教、历史题材,自然风景、都市景观、普通人的肖像以及风俗画,那些都是等而下之的题材。不过,在随后的几百年里,这个“等级观”一直在发生变化。


比如到了19世纪晚期,以《呐喊》为世人所熟知的挪威画家蒙克,创作的石版画《病中的女孩》,很显然已经跟文艺复兴时期的味道大不一样。


爱德华·蒙克,《病中的女孩》,石版画,1896年

那一年,李鸿章跑去美国考察了一趟,而孙中山则在伦敦被大清驻英大使馆的人抓了。


进入20世纪,版画的样貌就更加多姿多彩了。几乎所有现代艺术大师都有过版画创作的经验,比如毕加索、马蒂斯、夏加尔,等等。当年跟毕加索一起创立“立体主义”的法国艺术家乔治·布拉克所创作的《鸟》,今天看来仍然是可爱至极。


布拉克,《鸟》,彩色石版画,约1950年


二战之后,世界艺术不再以欧洲尤其巴黎为中心了,纽约变得越来越重要,后来名气大得很的那帮人,比如劳森伯格、贾斯培·琼斯、安迪·沃霍尔,等等,都是做版画的老手。不过,最诡异的,以安迪·沃霍尔为例,他死之前,最贵的作品也不曾卖过5万美元,到了今天,你猜他的版画值多少钱?


1.054亿美元


让你们感受一下:


安迪·沃霍尔,《银色车祸》,丝网版画,1963年


中国以版画作为出身而在多年后获得麦克阿瑟奖的艺术家徐冰,1963年的时候才8岁,这么想起来要是安迪·沃霍尔没死,今天也算是一位人瑞了。


虽然,无论从当代艺术史(虽然尚未盖棺定论)还是艺术市场来说安迪·沃霍尔都很重要,但是,我们还是换一张来洗洗眼睛吧……


葛饰北斋,《凯风快晴》,冨岳三十六景之一,浮世绘,约1830年





嗯,到了这里,终于可以讲王绮彪了。



背景资料在这里,有兴趣的可以先戳:


为什么最廉价的板材,他几刀下去就成了艺术品?

为什么我们要这么诚挚地邀请你来看一个艺术家做的板材?


如果你已经去过他的个展现场,你所看到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这样的:



但是,不要以为王绮彪从一开始就做板子,相反,人家也是正儿八经地做过好几年“正常”的版画的,比如2009年至2010年间临摹的丢勒木版画:



《丢勒语言研究》,木版画,25x17cm,2009-2010


这一套五张的木版画,前前后后花了他13个月(所以你知道不是所有艺术家都是“一挥而就”的风格)。后来去欧洲看到原版,才发现自己冤枉大了:当年在中央美院读研的时候,老师从来没说清楚丢勒原作的尺寸,结果自己埋头苦干,刻的板子竟然比丢勒原版小一倍!


这就是王绮彪复刻丢勒作品的木板


表面上吃亏了,实际上却得了大好处。在巴掌大的硬木上要刻画那么细的线条,而且完全不能出错,这就很考究刀功(听起来好像绮彪是个厨子一样……)。


所以,到了2010年,王绮彪自己创作的纸本版画,起点就很高。这些来自敦煌壁画和雕塑的人物,形象简练,却又雄浑有力——要在聊聊数“刀”之中就抓住人物的精气神,这就有赖于作者对造型的把握:点线面如何安排,黑与白如何协调,等等。





再一个,请留意这组作品的尺寸,是60×45cm,也就是说,他用的不是小块的硬木(比如桃木、梨木等),而直接是拿大的板材,刻完后直接在铜版机上印制的。这个尺寸,大概普通的铜版机能容纳的最大尺寸。


王绮彪好几次都说:当我用铜版机的滚筒来压那些木板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那些木板的“痛”。(后来开研讨会,学者西川听到这个说法就马上制止他:“你这是文艺青年的说法,不要矫情。”笑死。)


早期的这些版画,说实话,形象易于辨认,又不至于陷于模仿他人的窠臼,有着书法一般的“金石味”,喜欢的人自然就多。但王绮彪可没停下脚步,他越走越远,越刻越简,最后不可避免跑到了抽象的大道上。


《组合2》,纸本版画,60x45cmx4,2014


这组四件套的作品,大家没法看到原作是很可惜的。因为它特别有“设计感”,借用包豪斯学院的话说,是“Less Is More”;但它又不止于“少即是多”,因为当你看原作的时候就会发现,纸本上的空白处并非毫无一物,而是在某些局部存在非常细微的印痕。


我们讲一件作品耐不耐看,除了看整体,要看细节是否丰富,以及是否经得起推敲。在这套《组合2》里,黑与白已经形成一组对立的“阴阳”的关系,但是没想到,在白的地方,还有压痕,等于是又制造了一重“阴阳”的关系。因此它不仅在视觉上让人觉得好看,舒服,而且会让你联想到更多有意思的概念,比如“计白当黑”、“有无相生”等等。


同样地,另有几份纸本版画我也蛮喜欢的,比如这两张:


上:《编号330》,60x45cm,2014

下:《编号333》,60x45cm,2014


可是呢,就像前面说到的,所谓版画,毕竟还得有个转印的过程。王绮彪在木板上刻画出形象,然后涂上油墨,再通过铜版机高强度的按压,将油墨和木纹复印到纸上来,这当然有版画自身的特性和魅力;但他后来一想,为什么不能舍弃印的过程,直接把板子当成作品呢?


所以他的作品,就“进化”成这个样子:


《编号030》,板上作品,244x122cm,2011


2011年的作品(上),仍然是相对具象的;到了2015年,虽然佛教造像这一类型还仍在继续,但诸如下图这样的作品则占据越来越多的比重:画面如同混沌未开,但精心刻掉的白线,却令这混沌有了出口,在漆黑的底色里,这些显了形的线条,因此让人有无穷的想象空间。


《编号025》,板上作品,182x122cm,2015


《编号044》,板上作品,182x122cm,2015


中央美院副教授文韬说,王绮彪的这些作品,是“黑和灰的舞蹈”,这个比喻是形象贴切的。


“舞蹈”是动的,凭什么动起来?就是凭刀的走势——所以你看上一张的局部,这些如拉丝般的细线,实际上是快速走刀的结果,如蜻蜓点水,一触即走;而不规则的排线如雨水般倾泻,既引导你的视线归于中部那一块白,又引导你的视线飞升上天。


摆脱具体形象的束缚,得到的是更大的自由。艺术好玩就好玩在这里——没有人规定你要做成什么的,因为你自己才是定义艺术的主人。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王绮彪是玩得不亦乐乎。比如上面这些作品是上了油墨的(他称之为“打墨”),而有一些作品,则干脆什么也不添加,只是薄薄地削去一些局部:


《编号005》,板上作品,122x182cm,2015


《编号041》,板上作品,87×122cm,2015


你可以说《005》里的形状像山,《041》里的那条是鱼,但如果不这么看,也未尝不可——有想象力的人会天马行空,去寻找作品跟自己的连接点;而无偏见的人,才能在上面找到材料本身的乐趣。


在当代艺术里,材料主体性的要素之一。所谓“主体性”,就是“自给自足”,不需要别的东西的“帮衬”,也能自己成立。比如有一些画家(而且还非常著名)就直接把一张白布挂到美术馆的墙上,宣称这就是自己的作品。这样的行为和后续刮起的“材料主体性”之风,日后的艺术史自会有评判,但是,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作品是否能单单靠材料把你打动,就完全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与这类只刻不“画”的相较,王绮彪还有另一类作品,是只画不刻,或者只在局部非常小的位置轻轻下那么几刀。那样的作品,也非常好看:


《编号039》,板上作品,244x122cm,2016


我最喜欢的是下面这件——你可以说它就是毫不起眼的装修板材,但那一片近于浅蓝的圆,和三边方正的白咬合在一起,偏偏就让我觉得非常宁静,非常美。


《编号037》及局部,板上作品,244x122cm,2016






因为展览的原因,前不久我们邀请了好几位学者、行家来开了一个小小的讨论会,因为我要写的好几个点都已经被论及,所以我直接放点摘要在下面,供大家参考:


“他的作品跟水墨的味道有点像,但细看又能发现更加细致的效果,它不再只是单纯的形象的载体,而且也探讨木头这种材料本身,有很多材料的意外性在里面……他的板上作品去掉了版画的复制性,变成了唯一性,又融合了雕塑的东西,所以会让人重新思考人和物的关系。”

——唐宏峰(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王绮彪是在3毫米的厚度里揭出了很多层次来,这可能与他早年做建筑出身有关系。”

——吴雪杉(中央美院副教授)


“加法好做,减法难做,减到最后,就是最本质的东西。王绮彪这批东西去情绪化,更安静了,他抛掉了内容和题材的限制,更关注形式,是黑和灰的舞蹈。”

——文韬(中央美院副教授)


“王绮彪的作品,禅味很浓。禅宗讲空,万物没有自性,因为它是空的。王绮彪在追求更本质的东西,这样反而能开出一片新天地来。”

——张总(中科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徐冰把文字变成了图像,而王绮彪则把图像做成了雕塑。他的作品,跟道家讲的有一点关系:一刀下去的自然效果,背后的意念更多的是道法自然。”

——宁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每次去王绮彪工作室看着他搬板子,就觉得他像一个行动派。但他的创作又有偶发性,他是从板材里找可能性,把偶然的东西变成必然。”

——李卫(瀚海拍卖当代书画部总监)



但学者、诗人西川的说法挺有意思,或许也更适合艺术圈之外的人听:


“抽象的作品比较难谈——你可以谈它的色彩、构图,可以谈作者的人生观、修养和人生故事……但不管怎么样,都是绕着作品在谈。”


“王绮彪的作品,我只能说好看,有点传统山水画的感觉,但一直不知道该怎么直接进入——后来我想,可能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揭’。王绮彪特殊的地方,就在于他的揭开。”


工作中的王绮彪


“‘揭开’这个动作很有意思,你去揭树皮,揭墙皮,都会好看——你不揭开它,它的肌理就不向你呈现。”


“而且他的作品有‘互存’性,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存在,而是蕴含了别人的存在,别人的劳动——一块板子从一棵树到被工人们制作出来,它是好多人劳动的结果,所以我们也可以说,王绮彪的板上作品,其实是他和工人们一起做出来的作品。”


《编号01003》及局部,板上作品,244x122cm,2017


“揭”的这个过程,也可以说将表象一层层剥掉——但剥掉之后就是真实吗?还是仍旧是表象?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不过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作为视觉艺术,无论是版画也好,木板作品也好,它们都是用来被“观看”的,人的眼睛会自己去搜寻有趣味的细节,在大的结构和小的细节之间综合分析,并最终得出自己在理智认识和感性体验上的结论。


古语有曰“游于艺”,我们也可以曲解一下古人的话——在王绮彪那些两米多高的工业板材上,我们也是“游于艺”的:目光游动,心也随之游走,这,恐怕就是我们今人的福气了。


到了最后,仍旧向大家公告一下,展览还有一周结束,欢迎大家去798看。



编号记:王绮彪1994-2017


策展人:张然

总策划:杨雷

联合主办:象外


开幕:2017年7月23日下午三点半

展期:2017年7月19日-2017年8月27日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798东街马亚诺空间



以及,更重要的是,在闭幕前一天晚上,我们是有演出提供给大家的,详细信息看这里:


看见一幅画,你脑子里是否会响起一首歌?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买票。或者,可以发发朋友圈,推荐给有兴趣的朋友们。


谢谢大家。


.

END

.



把艺术拉出圈外

也欢迎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 @Artha象外

以及主编微博 @象外的阿改



音乐会的票,点下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