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3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从李白与酒之关系看其理想的破灭》及其点评——李世焕

2017-02-14 李世焕 新乡文史论坛


      李白生于中亚碎叶,五岁随父到绵州。十五岁以前是李白在家里读书学剑的时期。他敏而好学,博览群书,“五岁颂六甲,十五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这个时期已经发现到他刚接触到酒,就对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难解难分。他常把剑带在身边,不时地起舞和吟啸。酒和剑成了他这时候必不能少的命根。他自己说他这时“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少年时代的李白就是准备做一个仗义侠客,做一番了不起的事业。他这时期的饮酒,不过是以酒来浇助仗义侠客的理想之苗,任侠行义的豪思而已。
       李白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开阔了自己的抱负。他不但称羡侠骨,而且想当宰相一样的大官了。他怀着“济世”,“拯物”的抱负,开始了第一次漫游。他对自己的才能,向来是很自负的。他曾说自己“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唐宋诗醇”说他“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为了给自己的才能找一个适当的施展机会,他四处奔波。唐代一般读书人所热烈追求的进士考试,他从来没有想到参加。他想到的只是“投杆佐极”,“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环区大定,海县清一”。他抱着这样的宏大理想,仗剑出蜀,游三峡而到襄阳。李白在游历中,目睹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更加激励了他的理想,萌发了他的抱负。所以,他寄情山水,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在这些诗篇中都表现了他的壮志豪情。
       在襄阳,李白留恋了一个时期。他对山公楼等名胜区都是尽情游览的。“襄阳曲”和“襄阳歌”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人们常说:“酒可以浇愁,还可以助兴。”这句话是不错的。李白这时饮酒已达到入迷的程度。但这个时候的诗人无忧无虑,放荡不羁:“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他这时生活很豪纵,对前途充满了乐观进取的精神。他在三十三岁时写的著名的酒诗“襄阳歌”中说道:
‘’旁人借问笑何事,笑煞山公醉如泥......
春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妁,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李白此诗以歌咏山简起兴自比,把那种佯狂放荡的醉态和醉中想象描绘的异常精彩。诗句清新明快,充满生气,热情天真,才华横溢。在这首诗中,诗人是一个放浪的,天真的酒客形象。但这时期的饮酒,诗人完全是为了助兴,借酒兴发自己的理想。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了爽快高兴,搏击进取的精神。由于诗人自幼养成了任侠作风,在醉后可以毫无忌惮地表现他的傲骨的态度,因此他这时的饮酒和任侠的行为是密不可分的。李白出身于一个富商,他仗义疏财,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余万,都救济了为数众多的所谓的“落魄公子”。怪不得他说:“归家酒债多,门客灿成行”。他饮酒挥霍,一方是为了高兴,借以抒发理想和抱负,一方是为了结交具有豪侠性格的知心朋友。他二十七岁到达湖北的安陆结了婚。这时,他给妻子的诗说:“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他给朋友的诗说:“琼杯倚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他给自己的孩子的诗说:“南风吹我心,飞坠酒楼前”。后来,他和孔巢父等五人共同隐居在泰山南边的租来山。一块饮酒酣歌,时人称为“竹溪六逸”。这个时期,李白天天想着饮酒,日日醉如泥团。有人说李白一生的嗜酒都是为了借酒浇愁,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可以说在长安三年之前,李白饮酒是为了助兴,而不是浇愁。因为这时期的李白,涉世未深,钉子碰的不多,理想之鹰常在胸中腾跃,因而诗的基调是乐观的,近乎是天真的。天宝二年秋,他应诏由会稽入京,行至南陵,与妻子相别时写了一首“南陵别儿童入京”。其中说:“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在这欢快的气氛中,能说是以酒浇愁吗?这时候的诗人处处透发着天真的稚气。认为自己的理想一定能够达到,所以,他尽情的喝酒。当玄宗征召他进京时,他乘着酒兴,“仰天大笑”,驻马扬鞭,走向长安了。他的仰天大笑,是天真的笑,是天真的李白想实现自己理想的大笑。李白在此以前的饮酒,完全是为了助兴。恰如理想的火焰被酒的风箱吹鼓助燃一样。然而,这种性格,在李白还不是最典型的,或者还是不成熟的。他的真正性格是“入世愁来,以酒浇愁。”这要从他以后的生活中才能看出。

    李白到长安仍旧喝酒。他这时的“酒”,“兴”,“愁”几乎是交织在一起的。起初,他在繁华的长安心情格外激动。他认为在皇帝身边可以“揄扬九重万乘主”,抱负有了施展的机会,英雄到了用武之地,他狂热地做着实现理想的美梦。唐孟桀“本事诗.高逸第三”说:“李太白初从蜀至京师......,知章首访之,既奇其姿,后请所为文......,谈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的确,李白找到了一些能谈得来的朋友,在一起饮酒酣歌,海阔天空的谈论,抒发自己入世的抱负。他和贺知章,崔宗之常常在一起饮酒,游览,时人称为"酒中八仙".这些人都喜爱放纵浪漫的生活情调。他们的饮酒包含着理想的追求与及时行乐的因素。酒后高谈阔论,用傲慢的态度来睨视一切。所以,这又是以酒助兴的。
       李白到长安不久,就亲眼看到,皇帝是一个昏庸的君主,皇帝身边的宠臣都是一些奸诈无耻之徒。这些脑满肠肥的封建统治者,决不会按照每一成员的才能给予与之相适应的待遇和地位的。玄宗眼里的李白是“穷相”,“非廊庙器”。不把他做当官的材料。而把李白当做御用诗人,宫廷里的点缀。为榨取其诗才可以“以水沃之”。其地位与乐工,倡优何异?这对于“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李白,真是绝大的讽刺。另外,杨玉环,高力士等一批贵宦也极力馋毁李白。李白在长安的三年,耳闻目睹,使他对唐朝中央统治集团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他四十七岁在长安愤怒地写道: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徐祯卿说:“此篇讥时贵也。”据新唐书“宦者传”记载:开元,天宝中,宦官所占的甲舍名园和上腴之田就有长安的一半。像高力士那样的人,气焰是极其凌人的。玄宗喜欢斗鸡的游戏,在长安设有“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人,饲养和训练成千的雄鸡。其余诸王,外戚,公主,侯家,都用高价买鸡。对于擅长斗鸡的人,皇帝特别爱幸,都赏做大官。李白曾受过这些鸡徒之流的威胁和欺凌。政治腐化,权臣弄奸,官吏贪污成风,人民生活日渐凋敝,生产力渐趋衰落。富有正义感和怀有“济世”,“拯物”极大抱负的李白不能不感到愤怒。所以,他沉痛的说:“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狗赌梨粟。弹剑作歌苦作声,旖裾王门不称情。”“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他对于像燕雀一样的人能够当权,而像鸳鸾一样的有才能的贤才却反而流离失所的黑暗情形感到愤慨。于是他纵酒狂歌,以酒消愁。李阳冰有段话很可注意:“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李白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现实社会却“谁贵经论才?”李白怀有一腔报国的热望,而遇到的是嘲笑和冷漠,感到的是压抑和幻灭。他时而高歌自己的理想,碰了壁却又哀叹自己的不幸。他时而乐观,时而颓唐,时而激愤,时而消沉。。一种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绪,不断的从他的诗里流露出来。
      在长安不到三年,他就“高歌大笑”离开京都。

       这个时候的大笑是美好的理想遭到冷酷现实挫折的苦笑,是对昏君奸臣的冷笑。这时期李白的饮酒是兴和愁连在一起的,可以说愁大于兴。有了愁,有了酒,才更有了傲慢。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就生动地给李白画了一幅素描:“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反抗,是一种不达志的苦争。现实容不得这样的酒中仙,几个酒友在本末倒置的黑暗面前怎么能挥发起兴致来呢?
       生活的刺激使李白更能以澄澈清朗的眼光来正视社会。从而拨开“盛世”的烟雾透见了丑恶的现实。所以,诗人愁绪万端。请看他四十三岁在长安时写的“月下独酌”: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石。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缪本题下注云“长安”。“本事诗”云:“白才行不羁,放狂坦率。乞归故山,,玄宗亦以非廊庙器,优诏许之。”这是在诏许返山时写的诗,“愁”字脱颖而出。观澜索源,诗人的苦闷情绪缘由政治失意---在宫廷受馋遭疏远后的思想反映。
       诗人曾引足让贵宦高力士脱靴,李白把他只看成可供驱使的奴仆。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对阻碍他理想实现的权奸们的捉弄和报复。因而遭到馋毁。在离别长安时,他对“翰林诸公”写了一首离别的诗。其中说:“一朝去金马(宫门),飘落成飞蓬。......才力犹可依,不惭世上雄。”证明他不愿轻而易举的弃世。他的豪放乐观的情绪还没有被消磨掉,他对自己的才力仍具有高度的自信。他同时写了一首“天马歌”,其中两句说:“万里足踟蹰,遥瞻阊阖门。”清代学者肖士贇说:“此篇盖为逸群绝伦之士,不遇知己者叹,亦白自伤其不用于世。”积极用世而志不达的矛盾既是李白一生不幸的原因,也是他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原因。两年多的侍诏翰林是李白一生中的重大转折时期。由于从政失败,有了同最高统治集团直接接触的经验,他的思想和创作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这种变化是他被驱逐出京以后的作品中才更能显露出来。

       李白离开长安以后,又开始了十年漫游。这时期他对于酒饮的更凶了。但这一漫游是失意后的漫游,与上次不同。上次有很多钱财,因此生活很豪纵。这一次纵然皇帝送了他点钱,但时间不长,生活困难的情形就来了。“余亦不火食,游梁同在陈”,简直像孔子在陈绝粮时那样,感到生活的窘迫了。他这时的醉饮只是靠别人的馈赠。他在《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自注说:“时于落星石上,以紫绮裘换酒为饮。”所谓“紫绮裘”,大概是他在长安做翰林供奉时的旧物,这时也拿来换酒吃了,足见他的嗜酒和生活的窘迫。这里应该指出:李白在漫游第一期,饮酒和任侠分不开。长安以后的第二期漫游,饮酒和求仙分不开。因为现实逼得他不能生活,只有求助于幻想中的仙道之类了。他的才能在社会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他才想象到能力大的仙人是会爱他的。显然,这是对现实的一种批判。“人间不可以托些,吾将采药于蓬邱”。他看不惯世间的庸俗和污浊,因此才以神仙为寄托。但神仙毕竟是是一种幻想,并不能解除他生活中的愁绪:“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还是喝酒吧,酒能浇愁。“荡涤千古愁,留恋百壶饮。”,“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足见他很烦闷,而饮酒就是为了消愁。他在《梁园吟》中大声说道:“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心情复杂的李白忧思忡忡。但他是一个豪放的诗人,极力从忧思中摆脱。他饮酒行乐,寻仙访道,慷慨怀古,叹息人生的无常,就是为自己解怀。请看他四十五岁在第二次漫游中的《将进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刘忠叟《乐府集》说:“将进酒,李白所拟,直劝岑夫子,丹丘生饮耳。诗起句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则其地在梁宋。”说明诗人漫游黄河流域时所作。这篇思想感情极为复杂的作品巧妙地引出了人生若梦的主题,并赋予惊心动魄的悲剧气氛。通篇不离酒,可是在这酒的后面,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极为深沉而愤怒的情绪。这首诗是诗人当时在政治上遭到严重挫折的反映。李白高度激昂的心境转而为极端的灰心。所以,他宁愿醉死,不用醒来。他不但自己痛饮,还劝他的朋友也沉醉在酒里。再看他同时期写的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就知道他在政治上毫无出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形容自己的处境:“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嫉贾生。”他像韩信那样受人嘲笑,像贾谊那样遭人嫉恨。“蜒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丑妇)衣锦,西施负薪!”整个社会真是荒唐之极!正是出于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极端不满和失望,他才像恩格斯说的:“灌输入对于现存秩序永恒的怀疑.”从而得出人生若梦的消极结论。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才向往隐士和求仙的生活,幻想在及时行乐中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他在《行路难》第一首中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宋诗醇》说:“李白此时,冰塞雪满,道路之难甚矣!”尽管目前的遭遇很偃繾,甚至有无所适从之感,看样子很悲观,但我们的诗人是倔强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破浪济沧海的精神还在支配着他。这种矛盾使他非常痛苦,因而也使他的作品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抱着“不惜微躯损”的精神参加了永王幕府,准备平叛立功。然而不久这种理想就破灭了。李璘对于他,实际上并不那么重视,“徒尘添幕府,终无能为”。他已经感觉着自己在幕府里面等于灰尘了。他对于李璘的忘公谊而急私忿固然早就失望,而对于肃宗李亨的先安内而后攘外也十分痛心。他被夹在两种私心只间遭受到灾难。永王失败被杀,是李白继长安放逐之后在政治活动中的又一次大失败,而且失败的更惨,更加突如其来。他虽然没有被杀头,但浔阳的监狱在等待着他,夜郎的流放在等待着他,迅速的衰老和难治的疾病在等待着他。
     李白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面前“但愿长醉不用醒。”从字面看来似乎颓废,可并不使人产生颓废的感觉。反使人被拨动心弦,产生奋发的情绪。原因就在它是诗人的“济世”,“拯物”热望无法实现时发出的愤激之词。背后隐藏着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和愤怒。我们可以说,李白的恃才傲物,玩世不恭只是意味着一个怀有高尚的情操,缤纷的才华的诗人想建功立业反受到现实迫害后的抗议。
       在李白后期的作品中,酒与愁几乎永远分不开:“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烦忧。”万千忿结辑,忧从中来。“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在后期的酒诗中,他有着浩如瀚海的忧郁和愤怒情绪。如上所说,这些“忧”,"愤","愁”,“思”,系政治失意而来,并包含着诗人思想上的矛盾---对现实社会已经感到极度失望,却仍旧不肯抛弃“济世”的理想。直到晚年诗人还是“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只有了解这种矛盾及其产生的社会政治原因,才能真正了解李白与酒及对他的作品作出正确的解释。
       哲学大师黑格尔说:“香槟酒产生不了灵感。”我们认为: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他所创作的真正来源也不是酒。

       灵感源于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黑格尔老人还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露出来。”反动统治者的高压常常窒息了文学的生机,然而由于对立统一规律的作用,也会产生相反的结果。那就激发起进步作家反抗的情绪,使文学创作闪耀着更加突出的时代光芒,也使作品闪耀着作家诗人鲜明的个性。李白的诗篇正是如此。

       郭沫若先生曾经就李白和杜甫现存的诗文作了一个初步的统计:“李白现存的诗和文一千五十首,说到饮酒的有一百七十首,为百分之十六强,杜甫现存的诗和文有一千四百余首,说到饮酒的有三百余首,为百分之二十一强。”当然,不能仅仅根据这样的统计而得出结论,说杜甫嗜酒甚于李白。李白的诗文比杜甫遗失的更多。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李白自“安史之乱”以来“八九年间著述十丧其九”。预料李白的酒诗比杜甫要多。
       李白的酒诗写的唯妙唯俏。但我们欣赏它不是因为对酒感兴趣,而是因为以酒诗为题材的作品最能代表李白的思想和艺术个性。李白的个性并没有固定不移的模式,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自身的经历变迁而变化的。我们可以把长安三年作为诗人性格的分水岭。前期作品引入注意的是,诗人热情天真,狂荡不羁,使“海县青一”的理想犹如海上红日喷薄而出。他这时期的痛饮狂歌,完全是用酒来浇助自己的兴采,借以升发自己的理想之光。他大胆追求,豪放飘逸,想象丰富,处处透发着青壮年时期的李白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神采和积极用世的急切心情。
       最代表李白性格的是长安三年以后,他的升腾的如火焰般的理想,被黑暗现实的污水浇灭了。他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森严的封建礼法和庸俗的社会关系使他感到窒息。他急切地追求者个人的自由解脱:“摧残槛中虎,羁靾篝上鹰。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他渴望摆脱羁靾,腾风凌云,得到个人的自由。人间是污浊的,黑暗的,不自由的。长安三年,理想成了泡影,几度漫游,只是在黑暗中徘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叫我不得开心颜。”哪儿有自由?哪儿开心颜?还是用酒来浇愁吧,因此,他才把酒作为自己的避难所,终日沉湎于酒,纵酒狂歌,遣烦解闷。他在临死的六十一岁那年,仍旧“醉着风落帽”,还是一个酒狂长者。酒喝多了,不但解不了愁,而且对身体是有害的。762年就因为他终日饮酒,得了腐肋疾,病死在当涂李阳冰处。就在这一年的秋天,他在《覧镜书怀》中,怀着理想破灭和疾病衰老的折磨,悲叹自己的不幸:“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李白临终前,赋有《临路歌》。哀叹自己不遇其时。李白二十四岁作《大鹏赋》,愿自己成为“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想把自己的才能贡献给社会,而社会的当权者却不容许他这样。他深感理想破灭的痛苦,   终于抱憾离开了人间。
       这里应该注意,我们分析李白与酒,要抓时代背景,要找社会根源。鲁迅说:“喷泉里喷出的是水,血管里流出的是血。”当时的环境造就了李白,李白的作品也反映了他处的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复杂的社会矛盾。李白是那个时代培育出来的,他的理想,他的苦闷,他的豪气,他的忧伤,都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李白也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从李白的生平以及他的酒诗中我们应强调两点:一,人生若梦,及时行乐与李白的人生理想并不相符。李白一生的经历和全部作品都表现,他是一个有执著追求的人,是一个积极面世并怀有强烈政治抱负的诗人。二,社会的黑暗与李白的理想形成了无法解决的矛盾。既不愿同流合污,又不愿独善其身。因此,这种歌咏实际引向了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怀疑与否定,充满了幻灭之感。这些都使我们对诗人的痛苦深感同情。当一些歌咏失去社会政治色彩,变成关于人世无常的单纯感叹时,在我们看来,便没有多少积极的意义。例如《酒》,《春日醉起言志》便属于这一类作品。这些作品,作者有意在酒中自我麻醉,很显然,这些诗作也是他追求与幻灭的反映。
       历史上,诋李的道学家把纵酒当成李白人品“污下”的证据之一,甚至污蔑李白与杨贵妃调情。根本原因是李白的思想性格有违于他们崇奉的礼法。我们的观点同他们的看法截然相反。用我们的观点衡量,正直的李白是在痛苦的矛盾中挣扎,同恶势力不懈地反抗。如果他附炎趋势,他的诗篇也不会那么感人。因为他的理想同现实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在现实面前碰了壁,理想变成了绝望,才使他纵酒狂歌,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纵观李白的一生以及他和酒的不解之缘,我们可引用恩格斯给拉萨尔信中的那句话,“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来说明李白与酒倒是合适的。
      李白没有辜负历史要求他扮演的角色,因此,他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伟大的诗人。那些个反对他,压抑他的权贵们早已灰飞烟灭,而“酒仙”李白的名字却永标青史,反映他追求与幻灭的酒诗却永远闪耀着光辉。
( 完  )
                    李世焕于一九八五年七月

以下是各位文学家、诗人和各位朋友的精彩点评:
读野草评李白有感
  某君著论李白,邀予谈议,不才何敢。浅说几字,粗陋何以示人。与友不忌,送之斧正也。拱手。,,爱音手记,二0一五,十二月十七日晨
太白华夏一奇才,
野草著文抒胸怀。
侠肠义胆示挚诚,
刚烈酣畅人共爱。
飘零不忘酒共友,
呼儿将出换酒来。
黄河之水天际下,
酒涛万里笑颜开。
一笑壮观好山水,
庐山瀑流九天外。
二笑知己古热肠,
酒师汪伦受赞爱。
三笑崔灏诗文好,
黄鹤题诗辞情迫。
四笑权贵多饭囊,
睥睨天下仗剑怀。
五笑明月与对酌,
杜康村里杏花栽。
野草品文又论人,
其人其事是其爱。
太白天上若有知,
观文一定笑颜开。
一生诗酒写天下,
诗文千年花常在。
              河南省延津一中高级教师刘秋堂

        呵呵,一口气看完了,反复品味,终于明白了李白可能并不爱喝酒,就是因为当时所处的环境,好多的事情是他不可违的,所以只有解救装疯卖傻,如果出现了什么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那只有是酒的缘故了!其实在那个年代,既要生存又要有自己的理想抱负,就得要这样做啊!
                                               ---- 郑宝宝

和田美玉超黄金,
温润喻德来古训。
一粒数万且避价,
世上有几赏玉人?
  ------ 医学专家、作家、书法家郑学农


【温馨提示】

《新乡文史论坛》,集文学与史学于一身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新乡人自己的《旧闻新知》期刊^^

微信公众号“lfx1215ifeng”,长按下方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新乡文史论坛”

信箱lifengxian009@163.com

总编辑:楚国农夫

微信:nrawbz1215,欢迎踊跃投稿并提供素材。 

延津申姓究竟有何神秘渊源?[组图]

身为新乡人,你知道市县区有哪十七大古迹吗?(组图)

依旧存留 “毛泽东大道”的两个国家

延津县名由来及其本土七大名流(组图)

中国领导人绝版全家福,值得珍藏!(组图)

解密卫辉市初名汲县暨姜太公故里之各村名探源(组图)

新乡县因何没有县城?【高清组图】

很多朋友都是从此绝交的(故事很短,却说透了人性)

新乡名人知多少?我仅熟知26个,请您补充您的家乡名流!(完整版:组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