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紧扣对话与心理,品读人物形象——统编六上《15金色的鱼钩》教学叙事

江苏彭峰 彭文峰会 2024-03-18



我从复习《七律·长征》开始这节课的教学,并且请同学回顾在这首诗中写了哪几件事。房子轩说:“翻越五岭、翻越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岷山。”他记得很牢,我出示一张草地的图片,跟同学们介绍:“长征中还有一个伟大的历程——过草地,说说你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过草地的资料。”刘佳慧说:“红军战士过的草地叫松潘草原,位于四川省。”她说清了草地的名字以及地方,我出示补充资料,说:“今天我们一起去阅读作家杨旭以长征途中红军过草地为素材创作的小说《金色的鱼钩》。”
我出示要求: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故事的情节,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石晋铷说:“课文主要讲了这样几件事情,老班长接受任务照顾病号,用缝衣针做成鱼钩钓鱼,老班长牺牲了。”吴雨菲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文章不仅讲了这三个部分的内容,还讲了老班长吃鱼骨,我把这个鱼钩珍藏起来这样两件事情。”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大家觉得其实两位同学说得都不错,吴雨菲更加关注了细节。洪梓铭说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红军过草地的过程中,炊事班长接受任务照顾三个小伤员,钓鱼给伤员吃,最后三个小队员走出草地,他壮烈牺牲的事情。而我最后珍藏了这一枚鱼钩。”同学们已经有了快速找准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大家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之后,我说:“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也要关注略读提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提示告诉我们这节课要完成哪些任务?”顾周洲说:“一共有两个任务,一个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然后和同学交流,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看出来的?还要说说老班长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同学们跟着略读提示一起去读课文,我出示了学习要求:默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老班长,并且提醒同学们特别关注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
于贺谦第一个汇报:“我关注到了第二自然段对老班长的外貌描写,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我读到这里感觉老班长很苍老,高瘦、驼背、满是皱纹。”谢子毅说:“其实四十多岁年纪也不是很大,但是他却已经满是皱纹了,可以看得出他很辛苦。但是他已经是当时部队里年纪最大的人了,因此大家都叫他老班长,可见他是很和蔼可亲的。”是的,他们不仅能够找出关键的外貌描写,还能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说感受。我请同学接着交流写外貌的部分。唐一彤说:“我找到的是这里,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这里可以看出老班长这么瘦,肯定身体很虚弱,但是他仍然鼓励我们,可见老班长很乐观。”她看到了文字背后的故事。我们一起读了这两句话。
陈易梓轩接着介绍:“我关注了老班长的动作,这里写到,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他为了让我相信他真的吃过了,还特意摸了摸嘴,让我感觉这老班长真的是一心只想着他要照顾的战士。”“多么善良啊,我们一起读出了老班长的善良。”
吕佳泽说:“我找到的是这句话,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这句话里有很多的动词,坐、捧、嚼、咽等,可以看出老班长在吃这些东西的时候其实是很痛苦的。”是的,因此文中这样写: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我问到道:“这是写我的心理,对刻画老班长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呢?”祝锦雯说:“从我的反应可以看出我心疼老班长,并且觉得不可思议,他为了让战士们吃得好,宁可自己吃鱼骨头,那是多么扎喉咙啊!他舍己为人。”“老班长听到我的声音,他又是如何说如何做的?”我出示对话让同桌读,说体会。洪梓铭说:“老班长为了让战友吃得好,宁可自己吃鱼骨头,他知道这样做对自己的身体只有坏处,可是仍然瞒着大家,可见老班长一心为了战友。”说得多好,我们全班读了这一番对话,在对话中感受老班长舍己为人。
邓子熠交流最后一处动作描写:“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这里他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仍然心里想着战友。”我们一起读了这句话。
我接着说:“刚刚大家关注的是动作、外貌,其实文中像刚刚的对话和心理描写还有不少,你找到了吗?”
代泽熙说:“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这句话是老班长的谎话,虽然是谎话可是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善良。”
孙瑞辰说:“‘不要紧,我身体还硬实!’其实我们都知道他的身体很糟糕,可是他仍然不忘关心小战士,可见老班长的责任感非常强。”是啊,老班长的内心所想,通过对话表达出来,我们好像看到了老班的内心世界。
黄鸿翔说:“‘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我体会到虽然老班长自己的身体很差,但是为了让小战士有营养摄入,不辞辛苦。”原来,每天老班长都如此辛苦地为 “我们”找吃的。正是通过对话,我们了解到老班长每天在做什么,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尽职尽责的老班长形象。
刘馨语说:“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小梁,你不要太脆弱!’这里老班长面对已经知道情况的我仍然要求我保守秘密,他心里只有其他人。” 我接着讲:“其实这里用的是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我们能感受到老班长为了让我们喝上鱼汤,想方设法地安慰我们,不想让我们有思想负担,甚至还要笑着说。”
读到这里,我们读到了一位舍己为人、关心战友、责任心强的老班长。我接着问:“文中还有不少地方写的是我的心理,找找看,画下来,说说有什么样的作用。”
冯浩然站起来读了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并且说:“这些心理描写是从侧面表现了老班长对战士的无比关爱,也写出了老班长为了给战士们找吃的真的非常不容易。”“是的,我们和老班长就这样相互鼓励着,渐渐走到草地的边儿了。”“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这些天他比我们瘦得还厉害呢!”终于有一天,老班长倒下了,生命垂危的老班长,即使在最后一刻,也没忘记要鼓励三个小战士克服困难走出草地,也没忘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更没忘记一个共产党员忠于职守的职责。多么可敬的老班长啊!同学们通过朗读感悟这位可敬的老班长。
“聂荣臻在回忆录中写到了过草地,好多人在过草地时牺牲了,那他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许子萱说:“金色的鱼钩,其实是这篇文章的一个线索,这鱼钩代表了老班长的善良,舍己为人,它是长征精神的缩影。”是的,“金色的鱼钩”是文章的写作线索,记录了老班长尽心尽责照顾病号的英雄历程,赞扬了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是整个长征精神的缩影,同时也提示了课文的主题。“我们一起去听那躺在博物馆中的鱼钩讲述它的故事。”我播放视频给同学们看。
结束后,我再次推荐:“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在长征路上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同学们可以观看八集大型纪录片《长征》,去了解更多的长征故事,去认识更多的红军战士。”

统编五上、六上第3-4单元教学叙事汇总

课件信息:

尊敬的一、二、三、四、五、六年级语文老师

您好!
如果您需要与教学叙事配套的原创课件,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课件”两个字,您就能看到购买链接。

彭文峰会

2022年9月24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