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倾听、看见与改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京报书评周刊 Author 风小杨
我们都爱孩子,看重孩子,希望他们远离伤害。所以当我们看到新闻里的恶性事件时,激愤与谴责常常是第一反应。
不过,我们需要更多的反思,而非简单的谴责。过于明晰的愤怒和悲哀常常会遮蔽一些更需要深究的东西。呈现在新闻和影像里的,有时会失于直接;而那些潜伏于琐碎日常里的,却又过于隐秘。
站在2019年尾,我们从这一年受新闻和网络关注的个别新闻案例出发,回顾关于儿童的出版和影视作品,希望对隐秘于琐碎日常的问题作出一些回应和反思。
厘清过去是艰难的,种种问题叠加在一起,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千头万绪,无法用某一个简单的原因和结论来概括。而每一种过去都会通向未来,每一个孩子都会成长为“大人”,如果他们的心灵曾经遭受过冷酷,那么就会像麦卡勒斯在《伤心咖啡馆之歌》所写的: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灵扭曲成奇形怪状,一颗受了伤的儿童的心会萎缩,一辈子都像桃核一样坚硬、布满深沟。
我们需要倾听、看见与改变。因为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不过,在开始今天的回顾之前,我们需要再次强调一个概念——“儿童”。根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的界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所以我们今天所谈到的“儿童”,既包含了日常语境中的“儿童”,也包含了人们通常所说的“青少年”。
01
“被标价”的早熟儿童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极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卢梭《爱弥儿》
02
家长和学生被卷入了一种经济关系中,他们在其中成为“教育”供给品的消费者,但是既没有机会让学校直接为他们负责,也没有机会让政府直接为他们负责。最后,只剩下一种情况,那就是系统、机构和个人都在适应问责逻辑的要求,所以问责就变成了目的本身,而不是一种实现其他目的的方法。
——格特·比斯塔《测量时代的好教育》
03
你们尤其要爱小孩,因为他们也没有罪孽,像天使一般,他们活在世上,好像是对我们的一种指示,使我们感动,使我们的心变得纯净。侮辱孩子的人是可悲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04
我忘不了这些男孩和女孩,在我们的世界里,他们的生命不应如此寂静。或者由于地理的遥远,无从听到,或者就在我们身边,却受制于阶层和身份,被看不见的玻璃墙消音。
——袁凌《寂静的孩子》
05
如果我们只是将多起暴力事件看成少数心理失常的青少年的随意行事的话,那我们就犯了一个可悲的错误。如果我们仅仅将这些事件归咎于个人的精神错乱而无其他缘由的话,那我们就一定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事情。
——埃利奥特·阿伦森《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
韩国电影《蜂鸟》剧照。
06
在草堆或者木板代替的床铺上,在漏下带着烟尘雨点的屋顶下,在一失足就性命不保的悬崖羊道上,在难以下咽的连皮粗粮里,在贫穷、脏污和疾病一起熠熠发光的院落里,或者是在物质有余却心灵匮乏的家庭里,我在走访的艰辛之余,领会到了孩子们生存的质地,和他们如何挣扎着摆脱地面,在阳光下开出灿烂花朵的勇气。
——袁凌《寂静的孩子》
07
谴责是一场伟大的室内运动。
——埃利奥特·阿伦森《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
从伊藤诗织事件回看3·11地震:日本社会为什么有沉默的大多数?
从《巨浪下的小学》论日本社会。
2019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榜120本入围书单
内有锦鲤福利,幸运者可获得入围书单120本。
—
往期关键词可购买“2019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榜120本入围书目”折上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