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全球化浪潮加剧了不同文明间的摩擦,并最终导致了国际冲突。

今今乐道·越读者 品卷一族
2024-12-10

核心书摘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是一本国际关系学著作。在这本书里,作者将世界文明划分为西方文明、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等八大文明版块,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全球化浪潮加剧了不同文明间的摩擦,并最终导致了国际冲突。全书通过对大量真实案例的引用和分析,提出了解决文明间冲突的三个原则:避免原则、共同调解原则、求同原则。只有正视国际冲突,认清其背后的文明因素,从根源出发求同存异,才能避免冲突的发生。

适合谁读

· 进取者

· 历史爱好者

· 关注国际时事的人

关于作者

塞缪尔·亨廷顿,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美国政治学会会长,曾任白宫安全顾问。一生著作颇丰,其中《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作为国际关系学的经典著作享誉世界。他的“文明冲突论”一经提出便掀起轩然大波,在学术界引发了激烈的辩论,成为解释国家冲突的又一经典理论。

学什么?如何看待国际冲突乱象的根源

美国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加拿大无理扣押孟晚舟,法国愈演愈烈的“黄背心”运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当今国际局势愈发复杂,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活动时时发生,造成各种极端和流血事件。那么,如何理解这些冲突,引发这些冲突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就回答了这一问题。书中指出,冲突背后是文明的差异,文明的差异和碰撞才是冲突和动荡的根本原因。全书从文明的定义讲起,仔细分析了当今世界典型的国际冲突案例,提供了一种研究国际关系的新思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国际冲突。

你还会发现

· 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文明;

· 什么是“断层线战争”;

· 如何理解“鲶鱼效应”。

一、文明究竟是什么

1989年,随着苏联的解体,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也宣告结束。当时很多政治学者都认为,苏联的解体意味着资本主义将会一统天下。比如,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就认为,资本主义民主体制终将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政治体制,成为人类政治发展的最后归宿,后来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很有影响力的著作《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然而,同样作为知名政治学者的亨廷顿对福山的观点表示怀疑,亨廷顿认为冷战后的世界依然冲突不断,而作为一个政治学家,他需要一个模型作为分析工具,来解释这种冲突和产生冲突的根源。亨廷顿把着眼点放在了文明上,他认为,文明可以界定利益,产生合作,国际冲突的主体将会是不同的文明,正是文明带来了不同的身份认同和价值、信仰体系。

说起文明,很多人都熟悉这个词,在咱们中国古代的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的说法。文明,就是普照天下的光耀。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一部文明史。比如,有着狮身人面的古埃及文明,有散发神秘气息的亚特兰蒂斯文明,也有中国上下5000年的璀璨文明,这些都诱惑着后世的人去探寻发现。

文明其实并不是一个实体,它只是一个体系,关系着政治、经济、科学和艺术。本书的作者亨廷顿在书中虽然无数次提及“文明”这个概念,但是他也没有把文明下一个完整严格的定义。他把文明理解成一个对于人类群体的划分单位,在这个群体内部,通常有着共同的语言、历史、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和宗教。通常,在一个文明系统当中,人们拥有大体相似的知识、信念、价值和身份认同。

在书中,亨廷顿把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按照上述标准划分为8个文明板块。第一个板块是由基督教主导的西方文明,包括北美、中西欧、澳大利亚等;第二个板块是拉丁美洲;第三大板块是从前苏联分裂出来的以及周围的东正教国家,包括保加利亚、希腊等国;第四个文明板块是伊斯兰文明国家,包括中东、北非等等。

亨廷顿把亚洲划分成了三个主要的文明,有以中国和韩国为代表的儒教文明国家;以印度和尼泊尔为代表的印度教文明国家;以及自成一体的日本文明。除此之外,非洲南部也可以算作一个单独的文明板块。

在这八个比较明确的文明板块之外,亨廷顿认为还有一些难以被归类,自成一派的国家,比如以色列;同时还有一些处在裂缝中的国家,这些国家中的人具有不同的文明认同,比如乌克兰。

亨廷顿绘制的这幅世界文明脉络图,相对清晰,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分布状况。好了,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亨廷顿说这些板块之间的冲突无可避免呢?

二、为什么不同文明之间会产生冲突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鲶鱼效应,说的是在挪威,市场上鲜活的沙丁鱼比速冻的要贵上好几倍,渔民们为了保持沙丁鱼到岸后依然鲜活,就在装沙丁鱼的水槽中放入一条鲶鱼。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和沙丁鱼有着天然不可调和的冲突,所以当沙丁鱼群中出现鲶鱼的时候,为了活命,这些沙丁就会改变一贯的惰性,不停地游动,以求保命,到岸时自然就是鲜活的了。

其实,任何事物都是需要不断冲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世界才会把那些优秀的强有力的留下。而所谓文明的冲突,就是政治冲突、经济冲突、艺术和科学冲突的统一。

今天,在全球化的大潮之下,随着文明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多,地球正在变成“地球村”。世界确实变得越来越小了,但是距离的拉近并不会自动带来团结,相反,不同文明之间原本独立和分离的生存空间不见了。也就是说,全球化不仅不能够消除深层次的文明差异,相反,正是因为全球化的兴起,文明之间的互动增多,摩擦、不满和误解也会变得更为常见。

亨廷顿认为,全球化带来了两个方向完全相反的趋势。一方面,全球化确实带来了趋同的倾向,不同国籍、人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被不断地抹平,趋向一致。譬如在今天全世界的一线城市里,你都可以看到拿着苹果手机、端着星巴克咖啡、开着奔驰车的人。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样一种趋同会让国家壁垒逐步淡化,人类会朝着更加平等的方向迈进。

其实,这种表面上的趋同,也可能会带来个体身份认同的丧失,甚至反而会加剧人们的焦虑。人们可能禁不住要问:我到底是谁呢?我的独特性在哪里呢?这样的问题可能会让人们更想要回归到属于自己的传统文明当中,产生更强的文明意识和独特的身份认同。

如果我们把形形色色,内心深处有着根本不同“三观”的人群放在一起,让他们产生密集的互动和接触,更有可能出现的是冲突和纷争,而不是理解和共存。

这种文明之间的冲突,必然会影响地区间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阻止政治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就像不同的大陆漂移板块的交界处会形成地震带,这些地震带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地震。亨廷顿认为,在文明的板块之间也会形成“文明的断层线”,在这些断层线的周边,如果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一些偶然事件的刺激,就有可能引发不同文明之间的正面冲突。

而且,亨廷顿通过研究发现,冷战结束后,各国通过文明的冲突会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国际政治秩序。各个文明板块里会出现核心国家,其他小国会出于身份认同和自我保护的需要,团结在这些核心文明国家身边。这样就会形成以核心国家为首的“同心圆”格局。

亨廷顿认为我们已经看到的、初具雏形的同心圆结构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阵营、以俄罗斯为首的东正教阵营,和以中国为首的大中华圈。而伊斯兰文明中还没有产生体量足够大、地位足够高的核心国家,这也就使得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对峙问题格外棘手。

根据以上的理论,亨廷顿认为,重建之后形成的世界政治秩序,一定是以文明大国为核心,以文明板块为分界的同心圆国家群之间的持续对峙和冲突。

三、如何避免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 

好了,说完了是什么和为什么,这第三个维度,咱们就得来说说怎么办了。面对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三个解决原则。

1、避免原则

亨廷顿为文明冲突开出的第一个药方是避免原则,也就是核心国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这是多文明和多极世界和平的首要前提条件。

从现在的国际格局来看,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占据重要的地位,这些核心国家是在文明基础上建立新秩序的主要因素,各个国家将会围绕着它们认同的核心国家来进行自身的定位,因此世界文明的未来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世界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之间的理解、沟通和合作。

通俗点说,世界就像是几个大哥带一些小弟组成的一个个团体,小弟看大哥的眼色行事,所以决定世界秩序的关键因素就是这些大哥的选择和判断。亨廷顿认为,要想避免文明的冲突,这些做大哥的核心国家就要在国际舞台上成为沟通者,而不是霸权者。

《联合国宪章》确立了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根据《宪章》规定,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不能干涉成员国的内部事务。同样,任何国家就更不应该干涉另外一个国家的内政。

所以,要想避免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世界上的核心国家,就必须严格遵守不干涉其他文明国内政的原则,要以合乎历史发展规律为前提,尊重其他国家的民主和主权。

2、共同调节原则

所谓的共同调节原则,也就是核心国要相互协商,遏制和阻止彼此文明间的断层线战争。亨廷顿认为,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更应该通过对话来遏制断层线战争,和平对话是现阶段处理多样文明差异的最好方法。

亨廷顿说,在不同文明和不同传统中,仍然存在着共同价值,比如人道、公正、智慧和信任等,这些共同的价值观是对话和合作存在的前提。同时,这些价值观也可以通过实际的对话过程得到加强,这些共同价值观把属于不同文明的人们维系在一起。

对话并不是要让一方的立场凌驾于另一方的立场之上,也不是要强调两者之间不可弥合的差异,而是要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适价值观。虽然,这种对话也会存在矛盾和冲突,但是这些矛盾和冲突可以在相互协调的过程中逐渐减少。

真正的对话是要倾听不同的声音、开放不同的领域、学到未知的东西,也会为人类和谐开辟出一条最佳路径。因此,和谐世界理念是追求“和而不同”的世界,主张不同文明间的对话,通过对话与交流建立互信、促进合作、增进了解、共同发展。

总之,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状态,减少战争也就意味着增进和平。各个国家都要尽量避免非理性的战争,要使冲突战争服从于和平发展的大趋势,最大限度地扩大和平空间,这才是人类未来的最终走向。

3、求同原则

最后一点,我们来说一下求同原则。亨廷顿认为,所有文明的人民都应该探寻并努力扩展与其他文明在价值观、惯例和习俗方面的共性。

说到求同原则,我想起了一个中国古代的例子,很能说明人类是如何在复杂多极的文明世界里共存的。

中国的元朝是一个存在不到一百年的短命王朝,但是整个元朝时期,对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却远远超出了历朝历代,真正达到了中国儒家讲的“和而不同”的境界。

蒙古国建国后,从公元1219年到1260年,40多年时间里,成吉思汗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起了庞大的蒙古帝国,对世界历史和世界文明的融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时,对西南亚发动攻击的统帅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wù],蒙古铁骑在旭烈兀的指挥下,横扫中东地区,建立了西到地中海,东到阿姆河,北到高加索,南到印度洋的伊儿汗国。

虽然蒙古大军的西征是伴随着杀戮和血腥而来的,但是神奇的是不同文明的碰撞,带来的也可以是融合。伊儿汗旭烈兀,对待不同文明的态度,可以用兼收并蓄来形容。

旭烈兀本人是一名佛教徒,崇拜弥勒佛,但他的母亲和妻子却是基督徒,而他治下的国土主要以西亚南亚为主,又是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圣城所在地,所以在旭烈兀的统治下,伊儿汗国基本上把世界主最主要的几种宗教全部囊括了,而且还能让信奉各种教义的人们都能相安无事,真的让人匪夷所思。

据《元史》记载:有一次,罗马教廷派出访问团来到伊儿汗国,教廷使者见到旭烈兀就说:“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上帝,其他宗教的神明都是不存在的。” 旭烈兀并没有直接反驳这位使者,而是缓缓地说:“是的,上帝创造了我们大家,不过正如他创造的你我手指头长短不一那样,上帝也允许我们各自有不同的信仰,也允许有其他宗教神明存在。”

你看,旭烈兀的确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一句话就把可能引发的文明冲突给化解了。所以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在《元朝的宗教》里说,“元代对一切宗教都很宽容”。

旭烈兀在西亚统治期间的另一大重要贡献是,他不但把伊儿汗国的影响力延展到了欧亚各地乃至非洲,他同时还与元朝本部加强了联系,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让中国的四大发明加快了西传的速度,而且也把阿拉伯数字、阿拉伯历法等不同文明的成果传入了中原地区。

所以说,蒙古西征是文明的冲突,但是在求同原则的影响下,也同时开启了文明的融合。这就好比,近代的中国和西方是有冲突的,但是在冲突中也伴随着文明之间的融合。

总结

《外交》杂志认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是20世纪最富争议的国际关系理论之一,它几乎刺激了所有文明体系的神经。文明的冲突,其实是人类天性的一种冲突,正因为有了这个冲突,所以人类才会一直进步。

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中,亨廷顿认为,文明指的就是一个具有共同语言、文化、历史和宗教的身份认同和知识价值的体系。根据对文明的这一定义,亨廷顿把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文明,界定为八个板块,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非洲文明。

在书中,作者亨廷顿说,不同文明之间的摩擦就像地球板块之间的地震带一样,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冲突,“文明的冲突”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各地区发生冲突的最主要原因。亨廷顿在书的最后一部分还提出了应对冲突的三个基本原则,分别是:避免原则、共同调节原则和求同原则。

虽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一直以来就饱受国际学界的争议,而且文明冲突论中的文化因素,也相对难以把握,所涉及的问题也很复杂。但是,亨廷顿的观点对于我们思索并探寻文明形态的更多可能,却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是我们思考国际政治版图变化的重要工具。

所以,我们应该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来看待他的观点,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地看待国际政治问题。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1336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越读者)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金句:文明是人类的终极部落,文明的冲突就是全球规模的部落冲突。

国际关系纷繁复杂,文明作为一种被人们忽视的因素,正在地区冲突之间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点击右下方“分享”按钮,把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送给需要的朋友,使他认清国际冲突的实质。

相关阅读:

《圣经与利剑》|“圣经”和“利剑”分别代指英国人与犹太人的文化共鸣和渊源,以及英国帮助犹太人建国的政治动机。

《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蒙古征服客观上造就了欧亚世界的方方面面的融汇与交流。

上次推送:

《九型人格》|第八型人格的拥有者是天生的领袖,他们极度自信,有实力,有能力,也有影响力,最适合创业。

《高手》|思维方式的不同,造就了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不同。

《活好》|体味百岁老人的人生智慧,活出真实而通透的自己。

【行走日本系列】《日本名城解剖书》|走近日本“城”文化

徐智明分享:《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八)

【诺奖文学】《大地》(下)|这片土地,埋葬了我好端端的前半生。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