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大战略》|为什么你的战略意图一败涂地?

今今乐道·曾子墨 品卷一族
2024-12-10

核心书摘

《论大战略》是一本能解释大多数“成功和失败案例”的书,凝聚了美国著名大战略研究专家约翰·刘易斯·加迪斯20年的战略研究成果,呈现了大战略逻辑跨时空、跨领域、跨文化的交融与映衬。从2500多年前的希波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战无不胜的罗马帝国领袖,到改变美国命运的开国总统,加迪斯探究了那些伟大领袖和持久帝国的智慧、气质和勇气是如何塑造的。

关于作者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著名冷战史学家和大战略研究家,曾被《纽约时报》称作“冷战史学泰斗”,现为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2005年获美国“国家人文奖章”,著有经典作品《冷战》《遏制战略》《长和平》等。凭借《乔治·凯南传》,加迪斯荣获2012年普利策奖。从2002年到现在,加迪斯一直在耶鲁大学讲授“大战略研究”课程。

本书鲜知

学什么?为什么你的战略意图一败涂地

人的思维往往处于刺猬和狐狸两种思维方式的对抗之中。前者重视目标的单一性和纯粹性,而忽视手段的配合;后者重视环境的变化和对自身能力的评估,但往往模糊了目标和焦点。加迪斯在书中展现了这种对抗和矛盾,他用大量的历史事件和对参与者思维和行为的分析,体现出战略的内涵。为什么有的战略意图能得到超水平的实现,而有的战略意图一败涂地?他的结论是,如果把刺猬理解为对战略目标和愿景的规划,把狐狸理解为对自身能力的评估和调控,那么目标与能力的平衡即为战略。

你还会发现

· 什么是狐猬精神;

· 约束的具体作用;

· 个人与国家的联系。

一、什么是“大战略”式思维

首先,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什么是“大战略”式思维。

战略是个非常宏大的概念,普通人很难用三言两语说得清楚,但是作者加迪斯却在书中用一句话定义了战略,他说:“所谓战略,就是目标和能力的平衡。”说白了就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制定目标,把长远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无限接近目标。

那“大战略”式思维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我们给大家介绍刺猬和狐狸两种生物,读懂这两种生物,你就读懂“大战略”式思维了。

1.“刺猬式”思维和“狐狸式”思维平衡就是战略

古希腊有一则寓言故事,讲的就是狐狸和刺猬。寓言里说狐狸很狡猾,会设计无数种复杂的策略偷偷向刺猬发动进攻,还会从早到晚地在刺猬的巢穴四周徘徊,伺机而动。相比之下,刺猬就有点不起眼了,它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整天到处寻觅食物。不过在面对狐狸的进攻的时候,刺猬会立马蜷缩成一个浑身尖刺的圆球,让狐狸无从下嘴,所以刺猬总是屡战屡胜。

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于是在随机应变中往往见招拆招,容易迷失方向;刺猬知道一件重要的事情,所以它能坚毅执着勇往直前,但也容易忽视环境变化。著名的哲学家以赛亚·柏林认为,人的思维也可以进行简单地“二分”,也就是分成两种,一种是灵活的狐狸式思维,另一种就是执着的刺猬式思维。书中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两种思维的差别,故事的主角是波斯帝国的皇帝薛西斯一世。

薛西斯一世曾率领波斯大军,发动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波希战争,古希腊很多像雅典、斯巴达这样的城邦,为了自卫,组成了联军,共同对抗波斯大军。前几年有一部电影叫《斯巴达三百勇士》,讲的就是斯巴达王国的三百名士兵,为了守卫温泉关这个重要关隘,和波斯军队展开殊死搏斗,最后全部战死的故事。三百勇士当时面对的敌人,就是薛西斯一世。

这场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很悬殊,波斯军队要强大得多。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薛西斯当时率领的军队多达150万人,而当时希腊联军总共加起来不过11万人。

乍一看,兵力对比明显对波斯有利,但战争的结果却是希腊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薛西斯率领残兵败将,回到波斯,不久以后,在一场宫廷政变中死了。为什么波斯军队明明占据优势,最后却失败了呢?原因就在薛西斯身上。

薛西斯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他自信到极点,总认为自己站在世界之巅,芸芸众生只能像蝼蚁一样,在他面前顶礼膜拜。这种心态让他觉得希腊联军不堪一击,希腊早晚是他的囊中之物。

而且战争一开始也的确非常顺利,薛西斯指挥下的波斯军队一路高歌猛进,薛西斯自以为占领了战略高地,就开始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失去了敏感,也对目标和能力之间的距离失去了感知,他甚至放话说要踏平希腊,再征服整个欧洲。当时薛西斯身边有一位大臣叫阿尔达班,他对薛西斯的状态非常担忧,几次提醒他说,要率领大军穿过大片的陆地和水域,需要面临极大的风险,比如通信可能会受阻,供给可能被切断,士气可能会受损。但薛西斯却无视劝告,直到在一场海战中被希腊联军彻底击败。

薛西斯就是典型的刺猬型人格,脑子里只有一件事,而阿尔达班则是狐狸思维。所以作者加迪斯在书中总结说:“狐狸和刺猬的悲剧在于,彼此都缺乏对方所具有的一些能力”,而“大战略”式思维就是让狐狸和刺猬的两种思维在同一个人身上达到平衡和兼顾。

2.目标和能力平衡就是战略

以赛亚·柏林的“二分法”思维理论认为,一个人要么是刺猬思维,要么是狐狸思维,但《论大战略》这本书中,却讲了一个特殊的人物,就是《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大文豪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可以说是伯林的简单“二分法”理论的一个漏洞,他一会儿像一只固执的刺猬,追寻历史发展的规律;一会又像一只多疑的狐狸,质疑历史的解释和经验。作者加迪斯也在书中指出:“一流的智者能够同时在脑海中持有两种相反的想法,并且仍然保持行动力。”所以加迪斯把“大战略”定义为“无限远大的抱负和必然有限的能力”之间的结合。

其实现实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刺猬和狐狸的综合体,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明白在什么事情上做刺猬,在什么事情上做狐狸。作者加迪斯在书中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那就是我们需要在自己的大脑中调和刺猬的方向感和狐狸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性,同时还要保持行动力。也就是把对立思想兼容,然后再和行动结合起来。

如果你寻求的目标超出了你的能力,又不调整目标来适应能力,就会做出不自量力的蠢事,而如果你不断提升能力,却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可能流于盲目。在目标和能力不断调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成为刺猬,什么时候该成为狐狸。像刺猬一样制定计划,再像狐狸一样对计划做出必要的调整。让目标和能力达到平衡,就是“大战略”式思维。

二、制定战略需要避开哪些陷阱

古往今来有很多英雄豪杰,因为处理不好这两种对立思维,而最后酿成大错。那为什么这些人就是不能兼顾刺猬和狐狸思维呢?作者加迪斯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掉进了陷阱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阻碍人们制定正确战略的陷阱是什么。

1.迷雾陷阱

加迪斯认为,要制定正确的战略,首先要避开的第一个陷阱,叫“迷雾陷阱”。所谓迷雾,就是未知的领域蕴含的无限可能性。战争中的迷雾就是指地图上飘着层层叠叠的迷雾,没有走到的地方,根本看不见摸不着,更不知道远处隐藏着什么,目光能看见的地方就是脚下几尺路,战争中的迷雾让人不敢行动。

而生活中的迷雾也是一样,生活中有些人遇到了难办的事情,他明知道需要赶快去解决,但总是迟迟不敢动手,这种不敢行动就是迷雾的不确定性造成的。那么应该如何规避迷雾陷阱呢?

书中告诉我们,要想规避迷雾陷阱,最好的方法就是制定战略前对当前各种条件进行评估,针对可能性条件准备预案。

要想制定正确的战略,首先要搞清楚哪些条件是可以把握的,哪些条件正笼罩在迷雾下看不见也摸不着,在这些条件下还隐藏着哪些可能性条件。战略就是可能性的艺术,我们必须要在制定战略前,先对当前各种条件进行预估,把可能性条件一一罗列出来,目光还要在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中来回巡视,然后有针对性地准备预案。

这个过程在现代战略学中被称为“净评估”,也就是彻底地评估。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种制定战略的思想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雏形。

《孙子兵法》里说:“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意思就是说,当能力接近目标的时候,“直线式”的计策才能起作用。如果事先知道手里尽是好牌,自然可以胜券在握,但如果自己手里的牌不好的时候,就需要采取迂回策略了,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获胜,孙子建议我们要向谋士求助。

明太祖朱元璋能一统江山,谋士刘伯温在其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当年,朱元璋率军攻取了应天(今江苏南京)后,踌躇满志地想实现进一步的战略计划,那就是“先杀陈友谅,后灭张士诚,再一统天下”。但战略还没开始实施,朱元璋就收到一条军情,说陈友谅正准备向朱元璋发动进攻,他的舰队已开始调动。

这时候有人献计说:“陈友谅的舰队天下无敌,我们献点城池讨好他,避免战争,自己也能保存点实力。”还有人说:“不如放弃应天,坚守紫金山。” 朱元璋听得心凉了半截,陈友谅向来野心勃勃,怎么可能为了一两座城池就放弃进攻呢?

后来朱元璋把刘伯温召进密室,急切地问:“您有什么好计策吗?”

刘伯温脱口而出:“先把主张投降献城池和逃跑的人杀掉,才能破敌。”

朱元璋明白,这是要让军队内部形成刺猬一样的战略决心。

刘伯温接着分析说:“陈友谅攻太平,只用了三天时间,这是因为太平城临江,而陈友谅的优势就是水军,而我们的长处是陆军。只要把他们引诱到陆地上来,再设下埋伏,自然能逆转局势。”

随后他向朱元璋举荐了陈友谅的旧交康茂才,让康茂才通知陈友谅,谎称他正在镇守江东木桥,陈友谅的水军如果走这里能轻易地经过秦淮河直抵应天城下。

但其实这只是刘伯温“诱敌深入”的策略,私底下刘伯温早就已经让朱元璋下令把江东木桥换成了石桥。他清楚,陈友谅是典型的刺猬型思维,他求胜心切,急功近利,一定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哪怕他明知道有风险,也会说服自己铤而走险。

这时候,刘伯温在江东桥设下重兵,陈友谅果然领着水军直接去攻江东桥,但那时木桥已经变成了石桥,陈友谅发现有诈,只好撤到龙湾,上岸坚守。这时候朱元璋集中陆军主力对陈友谅发动全面进攻,陈友谅果然大败。从那以后,朱元璋就基本掌握了元末战争中的战略主动权。

所以,定战略的时候需要刺猬般的决心,但在做紧密部署的时候,就需要像狐狸一样广泛搜集信息,知己知彼,随机应变地调整目标和计划。目光还要在已知、未知和可能性之间来回穿梭,然后有针对性地准备预案。

2.摩擦力陷阱

在了解了迷雾陷阱之后,接下来我们要说一说阻碍人们制定正确战略的第二个陷阱——摩擦力陷阱。摩擦力不仅是个物理概念,战略也得谈摩擦力。著名战略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指出,战略学中的摩擦力,是指贯彻战略意图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下面我们用拿破仑兵败俄国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摩擦力陷阱。

1812年,拿破仑率领法军占领了德国,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拿破仑制定了进一步摧毁俄国的战略。6月,拿破仑率领法军越过尼曼河,进入俄罗斯控制的立陶宛。

一开始的形势对法军非常有利,立陶宛就像是一座空城,拿破仑的军队在立陶宛没有遇到一兵一卒的抵抗,原来是沙皇一世为了麻痹拿破仑,故意下令所有臣民都躲起来,让法军如入无人之境的。立陶宛整座城没有粮草也没有人力,拿破仑的60万大军在立陶宛的处境十分艰难。

但是拿破仑已经是彻底的刺猬型人,他已经爱上了战争,听不进任何人的建议,更不会自我反思,他下达的所有命令都是服务于战争的。法军一路北上,攻下又一座空城,当他们“顺利”占领莫斯科后,才发现连俄国首都也是空城。

拿破仑一怒之下一把火点了整座城市,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天寒地冻再加上无人无粮,拿破仑不得不折返回法国,但进来容易,出去可就没那么简单了,法军一路上多次遭到俄国的伏击,最后在1814年,亚历山大和各国反法联军攻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拿破仑的这次远征彻底失败了。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强弩之末,不穿鲁缟[gǎo]。”意思是说,再强的弓射出的箭,飞到最后,就连鲁国产的绢布也射不穿了。缟,指的是一种绢布,鲁国产的缟是有名的薄,但箭居然射不穿它。

这个成语说的就是摩擦力对于战略执行的影响,就连拿破仑这样的军事天才,也难逃战略中的陷阱。法军进入俄国境内时已是强弩之末,又忽视自然地理、后勤甚至敌人,这些都是实现目标途中的摩擦力(阻力),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要想制定正确的战略,就必须知道如何才能破除摩擦力陷阱。加迪斯认为,规避摩擦力陷阱的最好方法就是自知和自制。

自知,就是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而自制,就是在快要到达极限的时候,及时撤退。在制定战略的时候,要学会动态地分析问题,把队伍因为摩擦力遭到的损耗预先计算进去。在执行战略的时候,要随时注意队伍因为摩擦力而发生的微妙变化,一旦发现极限即将到来,就要赶紧抽身。

摩擦力陷阱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越是军队势如破竹、高歌猛进的时候,越可能接近摩擦力的极限。就像我们刚刚讲到的拿破仑兵败俄国的例子,和法军浮躁的进攻相比,俄国一步步撤退,知道要静下心来忍耐,利用自身的优势,等对方接近摩擦力的极限的时候,再伺机全面反攻。这就是自知、自制的体现。

到这里,我们已经掌握了“战略”式思维和制定战略时需要避开的两个陷阱,下面我们就要进入到今天的重头戏,讲讲如何制定成功的战略。

三、如何制定成功的战略

虽然战略家们要面对凶险重重的陷阱,但还是有很多人制定了成功的战略。仔细挖掘就会发现,这些制定了成功战略的人,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其实都牢牢把握住了三大原则,分别是看重速度、审时度势和分解任务。接下来,我们分别说一说。

1.看重速度:速度快,可以规避迷雾陷阱和摩擦力陷阱

制定战略的第一个原则就是看重速度。有句老话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意思就是说,天下的武功都有bug,但只有快无法破解。这里的“快”,是指速度和反应。我们刚刚提到的大战略家克劳塞维茨也提出,大型战役中获胜的关键就是“不可浪费时间,行动一定要快”。速度越快,需要面临和处理的各种可能性就越少,风险也会相应减少;而风险越小,需要面对的摩擦力也越小,因为摩擦力而导致失败的可能性也越低。也就是说,速度可以帮助我们规避前面提到的两大陷阱。所以兵法上才强调“兵贵神速”。

2.审时度势:根据形势变化随时调整策略

制定成功战略的第二个原则在于审时度势,根据形势变化随时调整策略。作者加迪斯认为,战略虽然有宏大的格局观,但在战争过程中,需要面临各种可能性和摩擦力,所以绝对不能拘泥于既定的战略,要根据形势变化像狐狸一样随时调整策略。

美国总统林肯废除奴隶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美国内战刚刚爆发的时候,林肯其实并没有废除奴隶制的实际举动。这是因为,当时美国有几个州还在南北两方之间左右摇摆,就连他自己也是奴隶制的受益者,所以立即废除奴隶制可能会适得其反。

但随着战争的进行,形势对北方越来越不利。林肯这时才果断调整策略,先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奴隶制,接着又动员了大批获得自由的黑人加入北方军队。美国内战的性质到这里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不再是简单的南北内战,而是为解放黑奴的革命战争。广大黑奴翻身以后热情地加入战斗,终于扭转了局势,最终北方获得了胜利。

你看,林肯就是审时度势、调整策略的典型。他是一个战略家,拥有高超的洞察力,能够感知到形势的微妙变化,不断调整策略。

3.分解任务:把长远战略进行分解,逐渐接近目标

制定成功战略的第三个原则就是把长远战略分解成小任务,逐渐接近目标。书中举了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屋大维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我们都知道,屋大维是凯撒的养子,凯撒在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就是屋大维,当时恺撒试图独揽大权,得罪了一批罗马贵族,结果被刺杀了。凯撒被杀的时候,屋大维的势力还很小,所以他只能忍气吞声,和恺撒的两名老部下安东尼和雷必达结成同盟。    

之后,屋大维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安东尼,想用这种办法拉拢安东尼,孤立雷必达。屋大维为了让雷必达交出军权,就污蔑他对国家不忠诚,雷必达无力同时对抗屋大维和安东尼两个人,只好上交军权,退隐江湖。

这时候,能威胁到屋大维的人就只剩下安东尼一个了,屋大维做梦都想除掉安东尼。没想到,这机会还真让屋大维给逮到了。当时安东尼头脑发热,居然和著名的埃及艳后好上了,还说要把罗马的一片土地送给埃及艳后的儿子们。

屋大维就煽动群众,说安东尼是卖国贼,一时间安东尼名声扫地,成了罗马人民的公敌。屋大维见时机已经成熟,就正式向安东尼宣战,安东尼节节败退,最后和埃及艳后双双自杀。屋大维终于大权独揽,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

屋大维和凯撒就是两个经典的教材,凯撒想“一口吃成大胖子”,得罪了一大批罗马贵族,而屋大维却不同,他在制定战略的时候,不急于一时,而是分解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在单个竞技场上取得小胜利,最终促成整体的成功,从而扭转弱势地位。

由此可见,分解目标对制定战略有多重要。

总结

以上就是《论大战略》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这本书。

书中给我们分析了刺猬和狐狸的两种战略思维的优缺点,我们需要在大脑中调和这两种思维,平衡目标和能力,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避开两个陷阱,对各种条件进行净评估,保持自知和自制。

历史上那些笑到最后的大战略家都牢牢把握住了制定成功战略的三大原则,第一看重速度;第二审时度势;第三分解任务,逐渐攻克。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些意外丛生的地方,没有地图,而最危险的是自以为有地图。这本书能提示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以免被意外击倒。但这本书里的方法不是戒条,它只是在各种已知的意外中取了最大公约数,给大家做个提醒和准备。准备那些能解决的问题,至于未知的意外,它给你留下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弹性空间。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2178 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编辑:曾子墨)

相关内容:

《无敌舰队》|无敌舰队为什么会失败?给我们什么启示?

《拿破仑传》|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英雄?

《林肯传》|林肯总统“伟大”的背后有多么“不容易”。

《注定一战》|“修昔底德陷阱”理论: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

《1905帝国巡游》|美国塑造亚太格局的伏笔。

《权力与文化》|美国为什么会“腌割”日本?

《圣经与利剑》|“圣经”和“利剑”分别代指英国人与犹太人的文化共鸣和渊源,以及英国帮助犹太人建国的政治动机。

上次推送内容

《垃圾之歌》|如何认识正确垃圾的价值?

《超级用户》|如何找到你的超级用户,保持基业长青

《曲折发展的岁月:1949-1976年的中国》

《创业,生与死》|从日本IT办传奇创业人物的失败中汲取养分?

《从零开始做运营》|如何留住你的用户?

史记·楚世家|紧扣时代的脉门,是每个成功者共通的秘诀。

《师从天才》|如何带徒弟才能实现导师和徒弟的共赢?

《骄傲之塔》(上)|黄金时代阴影下的勇者。

本次推送:

《上瘾五百年》|瘾品为什么不能彻底被禁止?

《论大战略》|为什么你的战略意图一败涂地?

《骄傲之塔》(下)|虚妄的和平与贵族的衰落。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怎么创造出超级符号,让品牌更具传播力?

史记·儒林列传|老学者辕固生纵使满腹经纶,能言善辩,但是在我们现代看来,那分明就是在抬杠。(困审核原因,《从历史看管理》临时调整为史记·儒林列传,请朋友们风谅)

【诺奖文学】《公开的秘密》|秘密,就是那些我们想要逃离的回忆

《西点军校的领导力》|从西点军校学习提升领导力。

《第一大亨》|看第一大亨如何把握大变革时代的发展机遇?


下次推送:

《伊甸园之河》|达尔文视角下的生物进化是怎么的?

《沃兹传》|如何保持对事业的热情?

《改善》|日本的世界级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靠的是什么?

《无压力社交》|如何才能摆脱社交焦虑?

【诺奖文学】《亲爱的生活》|这是关于生活,你能说出的一切。

《运营之光》|如何将产品的核心价值传递给用户?

史记·魏其武安候列传|只有转换思维,放大格局,才能突破局限,你的人生才会越飞越高!

论语|从孔子的言行入手,学习儒家智慧。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