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成婚》|决定婚姻破裂与否的关键是什么?
核心书摘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为爱成婚》并不提供婚姻生活的指导方案,但它用形态各异的婚姻制度及其演变规律搭建了一个关于婚姻问题的理解空间。这一空间为我们定位自己的婚姻和爱情状况,提供了足够的线索和可能性。历史学家斯蒂芬妮·孔茨在这部开拓性的著作中,把我们带上了一段婚姻探索之旅。从古巴比伦的婚姻密谋,到维多利亚时代情侣们的性苦闷,再到当前关于同居、离婚、同性婚姻的争论,作者用真实、丰富的婚姻故事,粉碎了诸多关于婚姻生活的神话。
关于作者
斯蒂芬妮·孔茨,1944年出生,美国当代家庭委员会的研究与公共教育主管,长青州立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和家庭问题的研究,著有《我们从未如此:美国家庭与怀旧陷阱》,《我们一直如此:跟美国变化中的家庭妥协》等书。除了学术研究,孔茨在公共事务的讨论中也颇具影响力,其评论文章经常见诸《婚姻与家庭杂志》、《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
本书鲜知
学什么?爱情真的是婚姻经营的关键吗
如今,婚姻被人们视为爱情与友谊、性与稳定生活的幸福港湾。但同时,它又常常在现实中给我们带来种种焦虑和痛苦。这种令人沮丧的落差让我们忍不住去探究:什么是婚姻?它跟爱情是什么关系?它如何变成今天的样子,未来又会走向何方?
《为爱成婚》就颠覆了传统神话,帮你客观看待婚姻制度,同时作者也直击当下婚恋问题痛点,带你了解婚姻的前世今生,建立起科学婚姻观,面对未来婚姻,无论如何,我们需要调整个人期待和社会支持体系,以便适应这一崭新的现实。
你还会发现
· 婚姻制度的诞生与爱情之间的关系;
· 婚姻制度的发展历程;
· 当代婚姻的变革与未来婚姻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婚姻制度的诞生与爱情之间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婚姻都不是建立在夫妻双方相亲相爱的基础上的,而是一种专门用来获取财富和权力的制度。但是现代人结婚,不再是以对方的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为前提,而更多地考虑对方是否和自己兴趣相投、三观一致。
因为夫妻间的爱意会让他们从更大的社会关系网中脱离出来,社会关系网被破坏,就会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所以,最初婚姻制度的诞生,不是因为至死不渝的伟大爱情,而是为了政治经济目的,为了维持社会关系,创造更大的家族利益而结合的功利婚姻。
从婚姻的诞生来看,婚姻是人类早期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发明,本质就是为了合作而诞生的。为什么呢?用作者孔茨的话来说,只有不断和外界的群体建立友好关系,这样他们才能更加自由和安全地迁徙,寻找猎物、鱼类、植物和水源,或根据季节的变动而迁移。在家庭群体的范围之外建立起自己的社会网络,用婚姻来建立新的亲属血缘关系,是让群体更紧密的一种最有力的方式,因为它能产生在两个营地中都有亲属的后代,就像新西兰的毛利人所说:“礼物带来的联结会被切断,但人的联结不会。”
所以,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婚姻最初只是一种扩展合作关系、一种在本地群体之外的人员和资源流通方式。当人们通过婚姻加入新群体的时候,陌生人就会变成亲人,敌人就会变成盟友。
随着社会产生财富盈余,家族开始主张各自对于领地和资源的永久权力,一些家族会比另一些家族积聚更多的货物和权力。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富有的家族就不再有兴趣和贫穷的家族共享资源、聚集劳动力或发展盟友关系了。
渐渐地,交换婚姻变成了一种巩固资源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创造一个互相负有义务、彼此联系的圈子了。婚姻这时候已经成为让有权有势的家族积累人力和财富的途径,说白了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门当户对。
通常来说,在古代,如果子女长大成人,到了该成家的年纪,父母会托乡里知名的媒婆,帮忙物色靠谱的对象,所谓靠谱,其他条件都好商量,但双方一定要门当户对。如何理解“门当户对”?我们知道,古代的宅邸大门前,一般会放置两个石墩,这一方面是为了美观,另一方面石墩也能反映出一户人家的家境情况,门口的这两个石墩就被称为“门当”。“户对”则是指古代官吏所住的宅邸,门楣两侧往往会有砖雕或木雕,而且砖雕或木雕要根据官吏的官衔和职位设置,不能随心所欲。
文官通常是圆柱形,武官则是方形、六边形,内行人只要通过观察“户对”,就能判断出房屋主人的身份。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婆在为双方牵线搭桥之前,一定会先弄清他们的“门当”和“户对”,如果家境和地位相当,才能继续撮合。
婚姻制度是社会背景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时代不同,婚姻制度也会有所区别,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婚姻制度的筛选条件也就变得越来越苛刻了。所以说,婚姻制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婚姻是因为爱情形成的,或是完全不因为爱情而存在。综合各种婚姻形式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才能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婚姻。
二、婚姻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以协作为前提、以谋求家族最大利益为目的的结合方式。但现代婚姻却不完全是这样,现代婚姻大多以爱情为前提,以忠贞为原则,是一种因为三观一致、习性相同而自由组合的小家庭方式。那么,这种改变是如何发生的呢?
首先,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导致家庭规模向小型化发展,婚姻从以积累家族财富为目的向经营家庭的“伙伴关系”形式发展。新的城镇职业的发展,削弱了封建地主和农村体制的力量,社会允许个人自由选择结婚对象,一旦结婚,夫妻就不再受到家族的干涉,不仅有了自由选择工作的权利,也有了自由选择伴侣的权利。
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还是要追溯到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上来。16世纪的西欧,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更多的人开始涉足那些可以独立进行、不必依赖邻居或社会地位高的人的行业或职业。对人数日益增长的工匠、手艺人、商人、城镇的小制造商以及富有的乡下自耕农来说,日常的工作单位变成了婚后的夫妻家庭,他们在家中或者独立工作,或者和佣人、学徒一起工作。
一段和睦美满的婚姻成了做生意的必要条件,当男人和女人结婚时,他们被认为应该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或者开始自己的生意,而不是作为一个更大的家庭集团中的一分子而劳作和生活。
因为夫妻要养活孩子,他们必须等到积攒或继承了足够的能维持一个独立家庭生活的财富的时候才会步入婚姻,所以很多行业会要求已经可以出师的雇工和学徒,在通过考核成为师傅、能够确定拥有一份稳定的生计之前,必须保持单身。因此,欧洲西北部的人结婚的时间一般会比世界上的其他地方晚一些。
在16世纪时,很多欧洲城市的女性,可能在30-40岁的时候才会结婚,因为婚姻对于当时的年轻人来说,不是为了生育后代而结合,而是为了经营家庭生意,所以他们结婚之前,会先考虑经济基础,再考虑组成家庭生育后代。
除此之外,避孕技术的发展也是婚姻制度发生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避孕技术的发展为女性步入职场,增加收入带来了可能性,女权主义的兴起让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18世纪,市场经济的扩张和启蒙运动的出现带来了人们婚姻观念上的变革。到18世纪末,人们对伴侣的自由选择逐渐取代了包办婚姻,自由选择伴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理想,那个时期的人们是鼓励为了爱情而结婚的。
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在启蒙运动中,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开始拥护个人权利,他们坚持认为社会关系的组织应该以理性和正义为基础,而不是强权。他们相信,对幸福的追求是一个正当的目标,因此提倡为了爱情、而不是为了财富或地位结婚。
其次,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家庭中丈夫和妻子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丈夫不再只是家庭劳动力的管理者,而被看成靠一己之力养家的人;妻子也不再是家庭经济的主要贡献者,而是维系家庭情感的核心。从此,婚姻第一次被看作两个个体之间的私人关系,而不是更大的政治和经济同盟系统当中的一环。
衡量婚姻是否成功的标准不再是它涉及多大的财产金额,获得了多少有用的姻亲关系,或者生下了多少个孩子,而是这个家庭多大程度满足了个体成员的感情需要。所以,曾经被当作工作和政治的基本单元的婚姻,现在则被看成了远离工作、政治和社区责任的避难所。
三、当代婚姻的变革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人类花了150年才把以爱情为本、男性养家的婚姻观念改造成西欧和北美的主导婚姻模式,却在近25年的时间里被摧毁了。当代的年轻人不再把婚姻看成是“人生大事”,他们以更开放、更多元的方式来对待婚姻。晚婚、不婚、离婚、婚前性行为变得普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婚姻变革呢?当代婚姻究竟是不是最好的方式呢?
作者孔茨认为,现代婚姻说不上好还是不好,它只是婚姻试验中的一个实验组。而这组试验还在继续发展,会根据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组织形态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很多人觉得,当代婚姻的高离婚率、低欲望现象是由当代婚姻模式带来的。但作者认为,正是因为人们把追求个人幸福当做婚姻目标,而这个目标最终摧毁了婚姻制度的稳定性,导致了晚婚不婚等现象。人们越是希望在婚姻中达到个人幸福,就越是对“空虚”或不满意的关系怀着批判态度。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女性逐渐寻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就连那些对自己的婚姻比较满意的女性也总是希望女儿能过一种不同的生活,女性越来越渴望拥有更独立、更主动的生活。
其实,对“男性养家,女性居家”的婚姻模式不满的不仅仅是女性,你可能想象不到,首先有不满情绪的,其实是男性。作家罗伯特·林德纳说:当一个男人努力在工作和家庭中满足社会的所有期望的时候,他就成了“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奴隶……一个没有独立身份的迷失生物”。可见,男女双方在婚姻中都有着自己的苦闷和憋屈,当生存不再是问题的时候,精神生活就变得尤为重要。
实际上,婚姻制度的变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来的,从工业革命到如今的现代社会,社会生产方式一直在变,婚姻制度也一直在变,原本以追求个人幸福为目标的现代婚姻,未来也可能向不可预估的方向发展。
比如说,在过去的婚姻制度里,我们认为男性负责赚钱养家,女性负责操持家务,女性在家庭财务贡献中处于弱势,那么,男性就有绝对的话语权。但是,随着女性进入职场,收入越来越高之后,女性对婚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她们要求男性和自己承担一样多的家庭事务,也希望自己有同样的话语权。男女双方都不再能强迫伴侣遵守一种预先规定好的社会角色或性别印象,“爱情、尊敬和协商”必然取代传统的严格规定。
随着结婚时间的推迟,男女双方在结婚时,身上都会携带着很明显的个人特色、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两人能够在所有兴趣和信念上互相契合的假设已经不再成立了。当两个成年人走到一起,没有人再有支配权时,双方都必须学会和而不同。
再比如说,当你的寿命有100岁时,你还会考虑20岁就结婚吗?要和一个人一起生活80年,你能确保自己不会厌烦吗?很多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这确实是一种可能性。所以,很有可能,在未来会形成一种协议婚姻,双方在结婚的时候就说好,我们只是各自人生路途中一段路的陪伴者,到了20年或者30年后,可以选择继续走下去,或者分道扬镳。
从现在的观点看,这些假设看起来还有点惊世骇俗,但是谁能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假设不会成为现实呢?我们现代婚姻的方式放到过去,不也是不可理解的吗?
总结
以上就是《为爱成婚》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这本书把我们带上了一段婚姻的探索之旅,作者用真实、丰富的婚姻故事,粉碎了许多关于婚姻生活的理解,婚姻最初只是一种积累财富、获取权利的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爱情才成为婚姻中的主旋律,婚姻中的双方才逐渐平等。
其实,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未来婚姻形式会走向何处,我们谁也不知道。爱情为婚姻的组织形式注入了很多不确定性,但也为婚姻奠定了长久的生命力。至于未来会发展成合约婚姻还是开放婚姻,都没关系,存在即合理,与其担心现代人的婚姻危机,不如换一个视角看待亲密关系,也许你能比现在更从容地经营婚姻和生活。(编辑:丽亚)
相关内容:
《美德的起源》|美德是让合作能够长久稳定地维持下去的最好“工具”。
《共赢》|通过帮助别人而取得的成功将是牢固、持久的,使人终身受益。
《原生家庭》|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是如何伤害子女,并持续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的。
《杜拉斯传》|敢爱,敢恨,她从未放弃过抗争,而是在抗争中获得欢乐。
【彪悍江湖】《撒切尔夫人》|为什么说权力是撒切尔夫人生活的前提背景?
上次推送内容
本次推送:
《为爱成婚》|决定婚姻破裂与否的关键是什么?
【行走日本系列】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2 |摸不透的日本民族性
楚亡:从项羽到韩信|谁夺走了项羽的天下。
《销售的革命》|销售如同恋爱,换个角度来看更容易成功。
史记·赵世家|“信”是企业发展的无形资产。
《自下而上》|为什么说一切改变都是暗流涌动的底层自发的?
《决策的逻辑》上|如何才能反败为胜?先把捣蛋心理搞定再说。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为什么孩子们学游戏比学习知识快?
下次推送:
《卡夫卡的妄想》|心理治疗为什么是一场没有硝烟、没有流血的战斗?
《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从铁木真到成吉思汗:草原英雄的崛起。
《市场营销原理》|销售技术酷炫,如何让销售者抢着掏钱?
【行走日本系列】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3|从文化生活了解日本
《轻足迹管理》|如何在企业管理上灵活出击?
《及格主义》|如何看待中美教育差异?
《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不潮不花钱,如何让你的产品引领潮流?
史记·萧相国世家|开国名相背后的自省意识。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