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练习的心态》|如何让自己坚持10000小时,成为专家?

托马斯M.斯特纳 品卷一族
2024-12-10

核心书摘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练习的心态》是一本帮助人优化自身的指导手册。从小到大,我们在不断试错、学习新事物、练习新技能的过程中成长起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失去了“练习的心态”,练习过程变成了一种痛苦和煎熬:在学习一项新技能时,经常刚开始就放弃,或者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无法耐心、专心地应对。针对这一现象,书中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方法,即建立“以过程为导向”的新视角,来解决“工作需要我们专注,但我们却没办法专注”的矛盾和问题,手把手教大家培养专注、耐心和自律的能力。

适合谁读

· 进取者

· 基层员工

· 做事三分钟热度的人

关于作者

托马斯M.斯特纳,杰出的音乐家和爵士乐钢琴家。在超过25年的时间里,他在一家大型演出艺术中心担任首席音乐会钢琴技师,为数百位世界知名且要求苛刻的音乐家和交响乐指挥家服务过。他同时还是私人飞行员、射箭练习者、高尔夫球员,并且将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投入到练习之中。在研究了东西方哲学和现代体育心理学之后,斯特纳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写下了《练习的心态》这部著作。

学什么?如何培养耐心、专注和自律

身处快餐时代,我们经常能在网络上看到一些让人心动的课程标题,比如“手把手教你月入十万”、“一星期教你练就女神身材”、“一节课教你写出十万加爆款文章”……

这些标题起得如此吸引人,然而却很不现实。我们都知道10000小时定律,任何事情要想成功都需要长期的专注和耐心。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浮躁的心态,培养这些能力呢?

《练习的心态》一书中,作者提倡在做事情时将关注点从结果转移到过程,体味细节,并在过程中感知自己的内心变化。用4“S”方法化繁为简,用DOC原则修炼平和的心态,从而将专注和耐心渗透进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提升工作质量,最终实现自我的优化。

你还会发现

· “结果导向”文化的缺点;

· “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 什么是DOC原则。

一、为什么很多人无法专注也没有耐心

在开篇我们提到过,《练习的心态》是作者托马斯M.斯特纳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总结出来的经验,既然如此,我们肯定得先了解了解作者的主要经历,再分析分析造成很多人无法专注的原因了。

托马斯M.斯特纳这一生学习了很多技能,学习的过程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一帆风顺。4岁的时候托马斯学习过弹吉他,学了两年后就停了,以后再也没有学习过;9岁的时候,他又开始练钢琴,练了10个月后又停了;到了十七八岁,托马斯又开始了在音乐上的发展,两年后终于有了些成就,他学会了作曲,还经常到各地演奏。

到了二十五六岁的时候,托马斯已经是优秀的音乐家了。三十岁他换了个练习领域,开始学习高尔夫球,在学高尔夫的时候,他吸取了学习音乐的经验。等到了三十五六岁的时候,托马斯发现自己喜欢上了练习的感觉,于是开始研究正确的练习原理,也把写《练习的心态》这本书提上了日程。

《练习的心态》的完成得益于托马斯人生中三件重要的事。第一,他开始重新上钢琴课了,教他的老师只比他大几岁,这次学习让他深刻理解了练习心态的重要性;第二,托马斯在大学里选修过“西方哲学”,他把“西方哲学”重新研究了一遍后又开始坚持冥想,在冥想的过程中他明白了人的心理活动跟练习效果的关系;第三,托马斯决定要去做一名钢琴技师,正是这长达数十年的钢琴技师工作,让他培养了耐心和专注,他也由此理解了练习的真正原理。

作者托马斯在书中指出,专注的关键在于练习中是关注过程还是关注结果,关注结果往往做不到专注,关注过程往往效果很好,他用自己学高尔夫球过程中遇到的事情说明了两者的不同。

托马斯在学高尔夫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团体训练班,训练班里一共有五个人,教练每周会带领这五个人学习一个小时。这五个人中有三个人的目的就是学会打高尔夫球,所以他们就不想在基本动作上花时间了。

而托马斯和另外一位学员回家后每天还会抽出一点时间练习,当然也只是练习简单的挥杆而已,而且每天的练习时间也不是很长。一段时间后,大家的球技好像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练习的心态却有了很大的不同。托马斯在训练时内心总是十分平静,他只关心自己哪一个动作没有做好,而那些平时没有练习的同学却表现得很焦虑。

他们的焦虑来自两方面,一是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更快地学会打球,二是他们总在想是不是得更改学会打球的时间期限了,因为他们担心在原定的时间内学不会。六个月训练结束以后,作者熟练掌握了高尔夫球的技巧,而那些课后没有练习过的学员连基本动作都不熟练。这就是关注过程和关注结果的区别。

其实很多人都明白练习需要耐心,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不多,究其原因,是社会长期的“结果导向”文化造成的。

以目标为导向的文化灌输给人们一种理念,那就是结果是最重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结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过程的关注越来越少。体育比赛中,很少有人关注比赛的过程,运动员平时训练中的经历就更没人在意了,大家只关注谁最后赢得比赛,因为奖杯代表了一切。

在文化领域,人们只关注谁的作品得了诺贝尔奖,谁的书籍畅销了多少册。在工作中,很多人努力就是为了赚钱,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不顾,这些都是“结果导向”文化造成的。

但总会有例外,日本就是一个例外。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十分落后,各方面都不如美国。那时候,美国流传过一幅漫画,漫画上画着四个美国人推着一辆丰田车,下面写着“日本制造”四个大字,摆明了就是嘲笑日本人生产的汽车质量太差。

后来日本为了赶上美国,大力推行“工匠精神”,严格把关产品研发到生产的每一个流程,到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制造业在汽车、半导体、乐器等领域已经超越美国。

所以如果想要在练习中拥有持续的耐心和专注,就抛弃“结果导向”文化,多关注过程吧!

二、如何培养专注、保持耐心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如何培养专注、保持耐心。

1、在练习过程中尝试转变自己的视角

我们要看到过程中的每个细节跟结果一样美丽,一样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快乐。其实很多人在得到结果之后,幸福感就慢慢减退了。就像有人特别喜欢豪车,为了买车省吃俭用,刷爆信用卡,最后终于把车买回来了,开了几天后幸福感就没有了。

既然得到结果后还是不开心,不如不要只顾着要结果,好好享受买车的奋斗过程或许也不错。有时候转换视角,就会发现生活中每个环节都是快乐的。

说起感受过程中的细节,就不得不提“茶圣”陆羽了。中国人在提茶文化的时候,绝对绕不开陆羽写的《茶经》。陆羽在写这本著作之前可是对茶做了很深入的研究,他不仅研究了各种茶的炮制方法,而且还走遍大江南北,观察各地茶叶的生长状况和制作方法。

在泡茶的过程中,陆羽更是对每个细节都倾注了心血,从泡茶的水、喝茶的杯、煮茶的器具、泡茶的时间都十分在意。据说陆羽有一次在扬子江畔考察的时候,碰到了州刺史李季卿,李季卿告诉他扬子江中心的南零水泡茶极好,还特意让小吏去取些南零水来泡茶。没想到小吏取水回来的时候不小心洒了一半,因为懒得再跑回去,于是就添了些扬子江的水端过去了。

茶泡好后陆羽才喝了一口就说不对,小吏只好又去打了一壶南零水,陆羽喝了以后立马表示第二次的水才是真正的南零水。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取水小吏更是心服口服。就是因为陆羽在整个泡茶的过程中用心去体味每个细节,所以才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达到别人到不了的境界。

2、感知变化,创造耐心

我们说不要专注结果,并不说不要结果,而是要得到更好的结果。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专注过程,体味过程中的细节外,还要在过程中感知自己的内心变化,慢慢培养耐心。

李开复博士曾经经历过一个不好的结果,2013年李开复博士查出癌症之后在床上躺了两年。在这两年的治疗中,他用心体会自己内心的变化,从而对死亡有了新的见解,于是写了一本书《向死而生》。治疗癌症本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李开复博士却因为用心感知过程中自己的变化,由此写成了一本书,为生命赋予了伟大的意义。

如果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跟李开复博士与病魔抗争一样,不断感知内心的变化,我们的内心也会慢慢变得平和了,如此一来也自然就有了充足的耐心。

我们前面说到的陆羽,因为每次喝茶都用心品味,最后练成了一种“特异功能”,那就是他只要看到茶就能判断出泡茶人的心情。

据说有一次,陆羽的朋友皎然引荐了道姑李治给他认识,李治本是一代名妓,人美歌甜还写得一手好诗,后来因看破红尘出家修道了。

初次见面,李治为陆羽泡了一壶茶,陆羽看了一眼茶连尝都没有尝一口,直言这道姑太庸俗。因为陆羽从这杯茶中看出,道姑李治用的是没有烧开的水去煮茶的,茶叶还浮在水上,茶香也没有出来,这个细节说明李治煮茶用心不专,跟俗人一样。所以如果自己都不愿意感知自己的内心,又如何能做到耐心和专注呢?

三、如何将专注和耐心渗入到生活中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本书的第三个重点内容,如何将专注和耐心渗入到生活中?

1、用4“S”方法化繁为简

所谓4“S”方法,是指4个以“S”开头的英文字母,分别是简化(simplify)、细分(small)、缩短(short)和放慢(slow)。如果我们把这四个概念灵活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就能做到时时关注过程、活在当下了。

简化,指把一些项目或者事情分解成一个个更小的组成部分,从而让事情变简单,更容易分析事情的可行性。比如,你月入3000元,看到别人年入百万,于是也定了一个年入百万的目标。可是把年入百万的目标分摊到每个月,就会发现一月要挣10万似乎不太可能,这时候就可以把目标调低一点,年入十万也许更加切合实际。

细分,就是将确定好的、可以实行的总目标细分成小目标,比如前面定的年入十万,再细分一下就是每月一万,就算中间有一两个月差一点,最后保底也能达到十万。生活中一些不能量化的事,同样也可以细分,比如周末大扫除,你可以先按区域划分,客厅、餐厅、卫生间、卧室来一步步完成,这样每做完一个区域都会有成就感。

缩短,细分之后,就可以尝试缩短任务时间了。还是拿收拾房间为例,细分区域之后,给自己定一个完成的时间期限,假如以前是100分钟收拾完房间,现在规定自己在80分钟内收拾完,然后算出每个区域的完成时间,接着就按部就班地去完成。你会发现,因为有了时间限制,你比以前会更加专注。

放慢,这里的放慢不是指行动放慢,而是让心放慢,让心关注在当下的事情上。还是以收拾房间为例,你可以用心感受自己收拾出来的每个空间,地板上的纹路变得清晰了,布艺沙发上的图案更加艳丽,厨房里的餐具透着光亮……用心观察这些之后,你会发现原来收拾房间也是件很享受的事情。

做到这四步之后,自然能把关注点放在过程上,也更能提高专注力了。

2、DOC原则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能将耐心和专注渗透到生活中的第二个办法,利用冥想的附属方法DOC原则来修炼平和的心态。关于冥想,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好处,只是很多人没有办法静下来,作者托马斯告诉我们如果不愿意冥想也没关系,可以利用冥想的附属方法DOC原则让自己静下来。DOC也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中文意思分别是做(do)、观察(observe)和纠正(correct)。

我们用体育运动中射箭运动员的练习来解释这个方法的具体运用。在射箭这项运动上,亚洲的运动员一直比美国的运动员成绩好,因为美国的射箭运动员在每次射箭的时候痴迷于结果,他们每次射箭的目的都是正中靶心,然后赢得高分,但往往事与愿违。

而亚洲运动员就不一样了,他们在射箭的过程中更痴迷于射箭的技巧,力求每次拉弓和射出箭矢的技巧达到完美,而最后能不能射中好像并不重要,所以就算偶然有一箭射得不好他们也不会灰心,但这样的心态往往会造就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亚洲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就是拉弓、放箭,然后观察结果,下一次再纠正动作,如此不断重复。这一系列的动作其实就是做、观察和纠正的重复练习,这样的过程对于运动员而言,非常简单,而且没有心理压力 ,练习久了,他们在比赛场上也就十分冷静了。

现在我们把DOC原则运用到生活中,如果你在为本月信用卡账单太多而苦恼,这个“苦恼”其实就是“做”的行为。现在,你要开始观察你自己的行为,尝试将还信用卡和苦恼隔离开来,你会发现,再怎么苦恼对信用卡账单都没有作用,这是观察的结果。

接下来纠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苦恼呢?因为自己的支出没有明细,花钱没有计划,为了避免以后发生这种情况,以后就要开始学记账了。这就完成了一个做、观察和纠正的动作,生活中出现任何事情,我们都可以用DOC原则来让心慢慢变得平和宁静。

3、互相学习、互相影响

也许有人要说了,一个人的生活可以这样,人际关系就不好办了,关于这一点,作者托马斯的建议是,与生活中的人互相学习、互相影响。我们就以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为例来简单说明一下。

一般情况下,父母总以为自己的经验比孩子多,也总是希望把自己的经验教给孩子,但必须承认的是有时候孩子们处理问题的办法确实比父母要高明,就拿旅游这件事来说,很多70年代的父母就想跟团安全,可是现在的孩子都知道自己在网上查资料做攻略,怎么开心怎么玩,这是因为他们在互联网的环境中长大,更会利用网络上的资源。

在这些方面,父母应该向孩子们学习。可是在一些习惯问题上,父母显然要比孩子看得更加长远,这时候做父母的不要想着教育他们,而是用行动去影响他们,比如读书,父母如果自己经常看书,自然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所以说人际关系也是一样,学对方的长处,然后用行动去影响别人,自然会让自己更加平和,更加耐心。

总结

所有的学习和练习都需要倾注大量的耐心和专注,但很多人因为过多地关注结果总是焦虑和烦躁,《练习的心态》告诉我们,要想保持持久的专注和耐心,我们需要转换视角,发现过程中细节带来的快乐,在过程中感知内心的变化,逐渐培养耐心;而要想把专注和耐心渗透到生活中,就要学会用4“S”方法化繁为简;试着利用冥想的附属方法DOC修炼平和的心态;当然也别忘了和身边的人互相学习、互相影响。

近两年,我国的制造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大批外资工厂纷纷撤离。这是因为我国的制造业大多以代加工为主,自主设计的产品很少,再加上现在劳动力成本上升,我国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但是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若想发展制造业就必须像二战后的日本一样,专注于每一项技术,耐心做好自己的产品,所以《练习的心态》这本书中讲的心态值得每一位企业家学习和拥有!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1364 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孙小莉)

《练习的心态》金句:有了刻意、反复的努力,进步便水到渠成。

适当的练习不是苦差事,而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可以帮助你发展出耐心、专注与自律这样看似难以获得的优秀品质。

点击右下方的“分享”按钮,把练习的方法送给需要的朋友,使他收获更好的自己!

相关内容:

《新物种起源》|在未来,兼具人和机器两种属性的人更有可能适应复杂的环境。

《诺基亚总裁自述》|庞大商业帝国轰然崩塌的内部原因。

《曼巴精神》|总有人要赢,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刻意练习》|投入重金还是培训不出精英,是培训方法的问题?

《认知天性》|哪些良性干扰,能提升学习效果?

《习惯的力量》|人可以用好的习惯来替代坏的习惯。

上次推送内容

《白板》|如何打破对人性的错误认识?

史记·晋世家|晋国约700年的兴亡史。

《屏幕上的聪明决策》|如何抓住多屏时代的商业机会?

《帝王师:刘伯温》|刘伯温力挫陈友谅

《女性与权力》|如何理解“厌女症”?

【晚清宫廷回忆录】如烟往事:溥杰自传|溥仪之弟溥杰的亲情与爱情

《四步创业法》|如何在创业初期打好客户基础?

本次推送:

《野性的呼唤》|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下,如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称王之后的贪图享受、脱离群众,表明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商业秀—体验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的感情原则》|把握用户情感需要与其建立恋爱关系。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 “笨鸟”曾国藩的成才之路

《理性的抉择》|女性都是如何做决定的?

《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是如何帮助别人,并成就一番事业的?

【晚清宫廷回忆录】在太后身边的日子|海归姐妹花的清廷生活。

《练习的心态》|如何让自己坚持10000小时,成为专家?

下次推送: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人类为什么会无端作恶?

《史记·赵世家》(赵武灵王版)上|如何打好改革第一枪?

《涟漪效应》|如何用商业思维做社会公益?

《这样打造一流卖场》|如何让客户有“买东西首选你家店”的印象?

《最强兵法》|如何打破常规战术?

教育指导书籍合集

《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如何调动实物资产与知识资产?

《三G资本帝国》|三G资本是如何做到“点石成金”的?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