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加字重发)|如何用朴素的生活方式,唤醒迷失的本真?
只要保持简单和宁静,就能像生活在瓦尔登湖一样轻松自在。
核心书摘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根据其独自一人在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生活后写成的非虚构长篇散文作品。书中描述的瓦尔登湖四季很美,湖畔的动植物也都因为内心自成风景。作者认为内心笃定充盈的人是可以简单生活的,不论生活多么困窘,只要直面它,认真度日,不逃避,其实生活也没有那么糟糕。只要能保持自身简单和宁静,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像生活在瓦尔登湖一样轻松自在。
关于作者
亨利•戴维•梭罗,美国作家、哲学家、思想家,毕业于哈佛大学,选择隐居瓦尔登湖,倡导朴素、真实、清醒、自然的生活方式。
本书鲜知
学什么?如何用朴素的生活方式,唤醒迷失的本真
1845年,28岁的梭罗一个人来到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间小木屋,怀着一颗对自然极大的热爱之心,选择在瓦尔登湖隐居生活,体验简朴、接近自然的生活。瓦尔登湖湖畔的动植物能因内心自成风景,大自然一直恩施并重和人类相行相依。1847年,梭罗离开了他钟情的瓦尔登湖,选择其他的生活方式。
《瓦尔登湖》是梭罗的传世之作。书中详细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生活的26个月,他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崇尚与呵护之心。同时,《瓦尔登湖》所体现的崇尚物质简朴、精神富足、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对处于现实浮华社会中的人们,也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你还会发现
· 梭罗对工业文明的质疑;
· 梭罗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为什么说值观的自然经历可以产生实实在在的智慧。
一、明辨本末,不为物役:对工业文明的质疑
梭罗生活的19世纪中叶,正是美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物欲主义观念是社会主流。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凯歌声中,自然遭到了重创,而这种以牺牲自然生态系统为代价的文明发展,改变了人类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灾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梭罗强烈谴责工业化对自然之美和人类诗意生存的破坏,他对以火车和铁路为代表的工业化,乃至整个现代化都进行反思和批判。
比如,梭罗痛恨铁路对环境的干扰,他在书中写道:“我们的村庄变成了一个靶子,给一支飞箭似的铁路射中……火车像铁马一样吼声如雷,使山谷都响起回声,它的脚步踩得大地震动,它的鼻孔喷着火和黑烟……”
在书里,梭罗把火车比喻为一个巨大的恶魔和铁马,张牙舞爪地闯进了宁静的瓦尔登湖畔,让宁静温馨的乡村美景遭到了破坏。他谴责说:“这恶魔似的铁马,那震裂人鼓膜的声音全乡镇都已经听得到了,它已经用肮脏的脚步使沸泉的水混浊了,正是它,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吞噬了。”
其实,不只是梭罗,早在咱们中国古代的先秦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就发出了反抗“人为物役”的呼喊。可以说,庄子的观点是今天各种“技术批判”、“技术异化”的先声鼻祖。庄子认为:“功利机巧,必夫忘人之心。”这实际上是在批判人们为了功利而制造工具,批判人们忘却本心而产生了一种物质化的“机心”。
有关庄子对“机心”的批判,在《庄子·天地篇》中,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子贡到南方的楚国去游历,在回晋国的路上,经过汉水南岸,遇到一位老人正要去给自家的菜园子浇水。
只见这位老人双手抱着一只大坛子,从井里取了水之后就去浇灌蔬菜,因为坛子太大老人做起来十分吃力。子贡看到这里,就对老人说:“老人家,我有一种机械,一天可以灌溉一百亩地,用力少而且见效快,您想不想用呢?”
老人看看子贡说:“年轻人,你说的是什么样的机械呀?”子贡说:“我说的这个机械,是在木头中间凿一个机关,后半部分重而前半部分轻,用它从井里提水就像抽引一样,井水奔流,接连不断,这个机械就叫桔槔[jú gāo]。”
老人听完一笑说:“我曾经听贤者说,有机械的人一定有投机取巧之事,有机巧之事的,一定有机变巧诈之心。胸中存留着机心,人纯粹洁白的天性就会遭到破坏;人的天性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是不可能悟出人间大道的。我并非不知道桔槔这种机械,只不过是不想让自己的心神变得不安罢了。”
这个故事反映了庄子对科技过度发展的警惕,在这种表达的背后,潜藏的是庄子对于技术破坏自然天性的深刻洞察。
不可否认,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种种便利和进步。但是,科技理性思维下的发展观,也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让人类远离自然、控制自然,选择了一种反自然的文化结果。过度的工业发展,对自然无止境地盘剥和利用,使自然环境满目疮痍[chuāng yí],人类生态危机、社会危机、人文危机凸现。
而身居瓦尔登湖畔的梭罗,亲身感受到了工业化对自然环境的巨大影响。大自然的累累伤痕,让梭罗看到了过度的工业文明给自然带来的恶果。这种以挥霍浪费物质财富为基础的生产、生活方式,不会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受能力,大肆掠夺和消耗自然资源,恶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而且使人类欲望不断膨胀,精神愈加空虚和病态。
二、崇简抑奢,返璞归真: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梭罗生活的时期正是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肆意掠夺自然,物欲膨胀,沉湎于对物质的追求和享受。梭罗批判追求物质享受的美国生活方式,指出“我们为什么要生活得这样匆忙,这样浪费生命呢?”,他提出了“简单、简单、再简单”的生活哲学。
简单生活观是梭罗最重要的哲学思想,凸显了他的人生智慧。简朴的生活将物质需求缩小到最低限度,以够用为度,降低对有限的自然资源的索取,不仅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自然所采取的掠夺式的破坏,使人与自然共生共栖的和谐成为可能,而且可以使人们有更多闲暇时间和精力倾向于精神世界的丰富。
梭罗以自己在瓦尔登湖的生活证明了简单生活的可行性。比如说,他自己动手,仅花不到29美元就建成了栖身的小木屋。他自给自足种蔬菜、种豆子、烘制面包,粗茶淡饭,衣着简朴,每星期花 27美分就足以维持基本的生活,而一周只需工作1天,其余时间全部用于阅读思考和与大自然沟通。
正如他在书中写的:“我仅仅依靠双手劳动,养活了我自己,已不止五年了,我发现,每年之内,我只需工作六个星期,就足够支付我一切生活的开销了。整个冬天和大部分夏天,我自由而爽快地读点儿书。”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关于简单之道的小故事。
公元前223年的冬天,马其顿国王,也就是开头故事当中的那位亚历山大大帝,进兵亚细亚。当他到达亚细亚的弗尼吉亚城时,听说城里有一个著名的预言:几百年前,弗尼吉亚的戈迪亚斯王在牛车上系了一个复杂的绳结,并且宣称,谁能解开它,谁就能继承亚细亚王位。
此后,各国的武士和王子都尝试解开戈迪亚斯打的结,但是他们连绳头都找不到,全都失败而归。亚历山大对这个预言特别感兴趣,就带着手下去看这个神秘之结。亚历山大仔细观察了这个绳结很久,始终也没有找到绳头,他不得不佩服戈迪亚斯王,这个绳结设计得太精巧了。
可是,看了半天后,亚历山大突然灵光一现,“哎?对呀,既然这个绳结已经是无解了,那我为什么不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开它呢?”于是,说时迟那时快,亚历山大拔出手中的利剑,对准绳结狠狠地砍了下去,绳结应声裂成了两半,这个保留了上百年的难解之结,就这么轻易地解开了。
亚历山大之所以能解开这个结,主要源于他独特的思维方式,这就像14世纪英国学者威廉的名言一样“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很多看似复杂的事情,往往摒弃过度思维,用简单的方法就能解开。
所以,在梭罗看来,摒弃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转向思想,转向内心生活,追求有价值和高尚的生活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
正如中国道家经典《道德经》中所说,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声音使人听觉失灵;浓厚的杂味使人味觉受伤;纵情猎取使人心思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这些外在的形形色色的东西给人们带来强烈的物欲感,容易使人沉溺其中。
所以老子认为,“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圣人但求温饱和安定,并不过分追求感官刺激,所以他们会摒弃物欲带来的冲击而保持知足的生活。
在瓦尔登湖畔,梭罗就过着原始人般的生活,但是他并没有缺少什么,也没有被饿肚子,更从未感到寂寞。正如他在书中所说:“大多数的奢侈品和许多所谓的生活便利品,不仅不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对人类的进步是一种阻碍。就如同他的眼里清水的滋味和价值远胜过美酒。”
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对大自然的赞美
梭罗认为,直观的自然经历可以产生实实在在的智慧。梭罗从一开始,就强调人们应该参与自然、实践自然,并对大自然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赞美。
也正因为此,才能够成就《瓦尔登湖》这部作品,梭罗很少去考虑人们习以为常的享受,而是放弃了普遍追求的财富、名利和安逸,去追寻那种常人望而却步的美,也就是自然生态之美。
梭罗认为,自然是个人保持精神独立性的避难所,是个人灵性生命的源泉。他把人类对自然的破坏等同于社会对生态成员的扼杀,是物质主义对自然的美感、诗意和灵性的破坏。
其实,梭罗对大自然的相关论述,和咱们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完全吻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天人合一”观是贯穿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其代表人物老子与庄子都对此有深刻的阐述。
比如,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 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育长、滋养、化生了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在《庄子·大宗师》里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庄子强调“道”自古以来便存在,它孕育天地万物,无形无相,又无处不在,涵摄万物。故此,人作为万物中的一员,与天地自然是源起于道的,是为道所生的,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同源,天人合一”。
作为美国的“绿色圣徒”,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记录了他在瓦尔登湖畔林中两年多的生活,书中透露出来一幕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图景,不禁令人慨叹梭罗的思想与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东西各异”,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没有像老庄那样直接用“道”来阐述天与人同源,但他在书中却提到与“道”类似的创造自然万物的“一股力量”。比如,他在书中写道:“最接近万物的乃是创造一切的一股力量。”梭罗感悟到了这样的“一股力量”是先于万物的,是亘古存在的。人与自然万物都由它所创造出来,它与人、自然万物形影相随、不离不弃。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会有一些疑惑,为什么身为美国人的梭罗,会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这么深呢?这其实要从他和爱默生的故事说起了。梭罗喜欢中国先秦圣哲经典,完全是受他的老师爱默生的影响。
梭罗在1833 年考入哈佛大学,他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主要科目包括语言学、古典文学、数学、哲学、科学等。在哈佛大学求学期间,梭罗师从有“美国孔子”之称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爱默生对梭罗的影响非常大,他比梭罗年长14岁,待梭罗就像家人一样。
爱默生年轻的时候在美国的康科德镇买了大量的土地,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提到的湖泊、森林和土地其实都是爱默生的财产,而且从1841年到1848年,梭罗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爱默生家里的,他给爱默生的孩子辅导功课,帮助爱默生做一些打理花园的事务性工作。
作为学者,爱默生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经典,早在青年时期爱默生就阅读了著名神父约书亚·马什曼编译的 《孔子著作》 (也就是《论语》),被其中深厚博大的仁爱精神所吸引。
爱默生在日记中写道:“孔子,民族的光荣,绝对东方的圣人,他是个中间人。他是哲学中的华盛顿、仲裁人,现代史中的中庸之道。”他甚至还专门摘抄了好多语录,每天默默背诵。同时,爱默生还阅读了传教士大卫·科利 1828 年翻译的 《中国古典著作 〈四书〉》,立刻被其中简洁而智慧的儒家学说所吸引。
在深深感受了中国先秦圣哲经典的博大智慧之后,爱默生又及时把它们推荐给了学生梭罗。师徒二人合作,还共同编辑了期刊《日晷[guǐ]》。在这份月刊上,他们分别选载了传教士马什曼和大卫·科利翻译的《四书》,取名《中国古典精粹 <四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广泛地传播。
可以说,就是在老师爱默生的直接影响下,梭罗对中国先秦圣哲经典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曾由衷赞叹说: “这些古书是多么动人心魄,荷马、孔子的情趣是多么高贵。”也正因为梭罗十分喜爱中国先秦圣哲经典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他的《瓦尔登湖》中,几乎处处都有中国先秦哲学思想的体现。
总结
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农耕时代,由于蒙昧,人类畏惧自然;工业时代,在理性科学的引导下,人们开始认识自然。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前进,却也滋生了人们征服自然的野心,把人类和自然对立了起来。
在大多数人得意忘形、以为自己已经凌驾自然之上的时候,梭罗却在冷静地反思。他在《瓦尔登湖》中,重新树立了生态伦理思想,强调了人类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人类是自然之子,生态系统内部的各个有机元素都是平等的,也是互相制约的。人类只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能在自然的呵护下健康合理地发展,人类文明再怎样发展,都不能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同时,现代社会经济越发展,人与人的关系就变得越加冷漠和疏离,人的物质享受越丰富,人的内心却越不容易满足了,人们不觉得自己幸福,甚至觉得人生没有了意义。从《瓦尔登湖》出版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了,但是梭罗的生活观并没有过时,反而显得更加可贵。
梭罗认为奢靡之风,只能把人的心灵、时间、精力拉向疲惫和罪恶的深渊。他发现,宇宙最精准的规律就是简单,因此他也力求简单,认为多余的金钱财富只能买来多余的东西和烦恼。梭罗的生活观,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简朴生活的样板,是一种丰富的精神生活,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在书里,我们跟随梭罗的脚步去追求自然朴素的生命体验和价值观,但是我们并不是一味地否定工业文明。就算是梭罗本人追求的也并不只是形式上的自然,而是精神上的自然;梭罗的隐居生活也不仅仅拘于一种形式,更多的是心灵上的超脱。
所以说,只要你能够保持自身的简单和宁静,那么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你都可以像生活在瓦尔登湖一样轻松自在。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2145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越读者)
相关内容:
《最后的炼金术士:牛顿传》|真实的牛顿和挂在教室墙上的那个很不一样。
《别闹了,费曼先生》|积极拥抱生命里的光和热,才能让人生拥有无限可能!
上次推送内容:
【小说】《追风筝的人》|如何直面过错,用真诚的行动实现自我救赎?
本次推送:
《寂静的春天》|放下“控制自然”的执念,学会与专心地球上其它的生命和谐共处。
【严选好书】三本书,带你跟华尔街更近一步。
《民国帮会秘史》(加字萌版)|杜月笙的四堂“人脉”课。
【大咖开讲】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五十八 )如何准确表达意见
《瓦尔登湖》(加字重发)|如何用朴素的生活方式,唤醒迷失的本真?
下次推送:
《我们如何走到今天》|这什么说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存在着意在不到的联系?
【严选好书】睡得多也容易早死,请你更在意自律。
《褚橙你也学不会》(加字萌版)|褚时健是怎么种橙子树的?
【大咖开讲】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五十九 )代理人谈判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