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经典】《我们仨》|杨绛眼中的曼妙风景。
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一段寻寻觅觅的回家归途,相守相助,相爱相失。
核心书摘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讲述了一个没有生离死别的万里长梦;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杨绛先生笔下的回忆,看似平淡,实则浓得化不开。“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绝不是这本书的精髓,坚定不移的温暖与爱才是。“我们仨”彼此间的包容与关爱,相互陪伴和共同成长,感动着所有人,为大家带来乐观心态和前进力量的同时,其和谐的家庭关系,也值得所有父母和孩子学习借鉴。
关于作者
杨绛,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同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研习。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本书鲜知
学什么?如何建立起幸福的家庭
不是会写才能有爱情和亲情,而是爱情和亲情滋润了整个笔尖。杨绛先生笔下的一家三口,既有家庭生活的无尽温馨依恋,又有时代洪流裹挟下的斗智斗勇周旋。他们有智慧,有默契,淡定从容,从没有不该有的妄念和野心;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一家人生命安全的庇护所。
思念对谁都是平等的,即使是百岁的老人。虽然书中文字含蓄节制,但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生命的意义不会因为躯体的生灭而有所改变,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家的意义也在此书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
一个过了百岁的老人,一句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道尽人间真相。你若觉得本书仅仅是妻子在怀念丈夫和孩子,絮絮叨叨都是回忆,那它就只是普通的回忆录;你若觉得这是个智慧的人在告诉你世间种种真相,得到的就绝不止是感动而已。
你还会发现
· 杨绛一家的夫妻、亲子关系是怎样的;
· 经营和谐家庭关系的关键有哪些;
· 如何能在波折坎坷中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
一、幸福的家庭是什么样的
很多人在读完《我们仨》之后的第一感受,是感动与羡慕,因为杨绛笔下的一家三口,正是无数人渴望的幸福家庭。
最早的时候,杨绛和钱钟书还没有相遇,但命运早已为他们的相遇埋下了伏笔。1917年,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因为得罪权贵被停职,杨绛全家从苏州迁到无锡,那时,亲友介绍了一处旧宅给杨绛的父亲,巧的是,这处旧宅就是钱钟书家。虽然最后这宅子没成交,但这让钱、杨两家有了交集。
中学毕业后,杨绛一直想报考清华大学外语系,那年清华大学已经开始招收女生,但南方还没有名额,心有不甘的杨绛只好报考了东吴大学。杨绛大四那年,学校因政治事件停课了,同学们都去燕京大学借读,杨绛还是心系清华大学,选择去清华借读。有一天,杨绛的同学孙令衔去清华大学看望表哥,杨绛去见同学,也见到了同学的表哥。而那位表哥不是别人,正是钱钟书。
这是杨绛和钱钟书的第一次相见,看着眼前这位身着青布大褂,脚踩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的翩翩少年,杨绛有些心动。后来两人再次见面,就约在了清华大学工字厅。
情到深处自然萌动,钱钟书说:“我没有订婚。”杨绛答:“我也没有男朋友。”就这样杨绛和钱钟书就把“我”和“你”变成了“我们”。1937年,女儿钱瑗出生,钱钟书抱着小家伙,看了又看,然后得意地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钱瑗的到来,让杨绛和钱钟书的“我们”迎来了“我们仨”。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幸福的“我们仨”家庭是什么样的。
1、相互包容,遇事不责备
2018年离婚大数据显示,导致婚姻破裂最大的杀手是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妻子嫌弃丈夫总是抽烟,丈夫嫌弃妻子婚后身材走样等等,这些小矛盾一点点累积,最终就爆发了。
婚姻本身就是锅碗瓢盆,谁也不能保证过程中不发生磕磕碰碰,杨绛处理矛盾的方法,特别值得我们借鉴。女儿钱瑗出生的那一年,杨绛住在医院里,钱钟书一个人住在家里的时候,常常因为“拙手拙脚”闯祸。有一天,钱钟书到医院探望杨绛时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原来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钱钟书不放心,又说:“那可是墨水呀!”杨绛回答说:“墨水也能洗。”钱钟书这才放心回去。
可没过几天,钱钟书又愁眉苦脸地来了。他又闯祸了,这一次是把台灯砸了。杨绛安慰钱钟书:“不要紧,我会修。”
再过几天,钱钟书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都关不上了,这时候杨绛依然说:“不要紧,我会修。”
不管钱钟书做了什么“坏事”,杨绛回到公寓后,都能一一修好。这要换成一般女人,在听到丈夫连连闯祸后,一定会连连埋怨丈夫“没用”。但是,杨绛却能理解丈夫的笨拙,照顾丈夫的面子,她知道这些小错误都能修好,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揪着不放呢?所以,遇事不责备,包容无伤大雅的小过错,就是幸福家庭的第一要素。
2、我在闹,你在笑
很多人都说:“婚姻中最好的状态就是我在闹,而你在笑。”杨绛的“我们仨”的生活里就有很多的打闹和说笑。女儿钱瑗小时候常说自己和爸爸是哥们,而他俩是妈妈的两个顽童。杨绛也说:“钱钟书对女儿从来摆不出父亲的威严,他比女儿还要顽皮。”
《我们仨》里有一个温馨的画面。晚饭过后,钱钟书像个可怜的孩子一样,趴在地上大喊:“阿圆(钱瑗的小名)欺负我。”而阿圆理直气壮地喊:“爸爸做坏事!当场拿获!”到底是女儿欺负爸爸呢,还是爸爸做了坏事呢?
原来钱钟书在女儿的屋里捣乱,在床头上垒了高高一大叠辞典,上面放一只四脚朝天的小板凳,凳脚上放着一双沾满尘土的皮鞋。钱钟书还在一只皮鞋里塞一个笔筒,把女儿的毛笔、画笔、铅笔都放进笔筒里,另一只鞋子里塞一个扫床的笤帚[tiáo zhou]。
钱钟书在干这些坏事时,刚好被钱瑗看到,于是钱瑗一边大喊“当场抓获”,一边把爸爸拦在书桌和钢琴之间,钱钟书知道自己逃不掉了,就开始耍赖,把自己缩得不能再小,紧闭着眼睛说:“我不在这里!你看不见我!”然后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看到这一幕,杨绛也判断不出谁对谁错了,只能笑笑不说话了。“我们仨”就是这样,钱钟书在闹,钱瑗在叫,杨绛在笑。
3、共同成长
美剧《傲骨贤妻》有台词说:“最幸福的婚姻,都是建立在精神世界的兼容和谐之上。一段有营养的婚姻,最坚韧的韧带不是爱情,而是兼容和谐的精神世界。”
显然,杨绛和钱钟书的精神世界是高度契合的,杨绛夫妻有一个婚姻保鲜的窍门,就是两个人要始终保持相同的成长速度。在巴黎求学的一年,钱钟书下功夫扎扎实实地读书。
他每日读中文、英文,隔日读法文、德文,后来又加上意大利文。初到法国,杨绛和钱钟书两人同读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最开始,钱钟书的法文水平没有杨绛高,在阅读速度上总是落后,但一年以后,钱钟书的法文水平就超过了杨绛。
在政治运动中,杨绛和钱钟书也从没有间断过工作。钱钟书在工作之余抽空读书,而杨绛按照计划完成了《吉尔·布拉斯》的翻译,还写了一篇5万字的学术论文。杨绛的学术论文发表的时候,钱钟书也差不多完成了他的《宋诗选注》。
1973年,杨绛和钱钟书为避祸逃到北师大。钱钟书生病了才停下做学问的工作,可是等身体刚恢复,他就继续写《管锥编》,杨绛也继续翻译《堂吉诃德》。杨绛说:“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是我们的乐趣。”
所以,在“我们仨”的家庭里,总是有一种积极的氛围,女儿认真工作,妻子坚持翻译,丈夫认真做学问,但最重要的是,一家三口都保持成长的动力,能以同一步调携手共进。
二、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多重要
纵观杨绛的一生,疾病、伤痛、战火一直伴随着她和她的家人,但一家人从来没有分开过。钱钟书曾对杨绛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为什么即使遇到坎坷重击,杨绛一家三口依旧能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对于杨绛和她的家人来说,和谐的家庭关系到底有多重要?
1、追求理想的坚实后盾
早在走进婚姻之前,钱钟书就和杨绛有过一次谈话。钱钟书说,他的志气不大,只想贡献一生,做做学问。杨绛当时就觉得,钱钟书与她志趣相投,两人的价值观也很合拍。
结婚后,只要涉及到求学、追求理想,杨绛都全力支持丈夫,她甚至会和丈夫一起追求理想。1935年,杨绛和钱钟书两人一起到英国牛津大学求学。没有了父母的保护,没有经验的两人都有点战战兢兢,但是两人的相互依靠,又给予了彼此勇气。
1941年,钱钟书对杨绛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你支持吗?”杨绛听后甚是欢喜,说:“那就写吧。”这部小说就是《围城》。为了能让钱钟书安心写作,杨绛几乎一个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
每次钱钟书写完一章,杨绛就忍不住拿来读,读完又催他赶紧写。后来《围城》出版,瞬间引起阅读热潮,钱钟书在序中说:“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地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zī zhū]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
钱钟书还有另一部有名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关于这部作品的问世,钱钟书说:“这部稿子没有遗失或烧毁,是因为此书稿曾由杨绛女士在兵火仓皇中录副,分藏两处,钱钟书特此说明。”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谢,钱钟书在样书上写下:“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这句话有点俗,但很有道理,在一个人拼命往前冲的时候,琐碎的杂事会成为一种负累,这时候一定要有一个人扛下这些负担,杨绛就是这个扛起负担的人,而钱钟书,只管往前走就好了。
2、送给孩子一生的财富
美国著名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张爱玲是一个才气不输杨绛的奇女子,她能写出惊心动魄的文字,但她对笔下的男子却总是深情又刻薄。张爱玲出生在清朝末落贵族家庭,她有一个思想开放的母亲,但她的父亲却思想守旧。她不光总在小说中描写男子的负心,甚至在自己追求爱情的时候,也走错了路。多年后,人们评价张爱玲说:“她的才情源于原生家庭,但她的不幸也同样因为她的家庭。”
那么,一个温暖的家庭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呢?我们看看《我们仨》中的钱瑗就知道了。
钱瑗从小就泡在书香里,她识字快,也爱读书。父母看书,钱瑗也想抢书看,杨绛就给她买了一只高高的凳子,买了一本便宜的大书。阿圆就坐在凳子上,手里拿着笔,学着父母的样子,一边看书一边在书上乱画。
钱瑗既继承了母亲平和的脾气,也遗传了父亲的情趣,所以,钱瑗在学校里的人缘非常好。杨绛和钱钟书逃到北师大的时候,住在钱瑗的宿舍。他们刚到宿舍,左邻右舍就都出来打招呼,当时杨绛一家用的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很多都是别人送的。
钱瑗的好人缘是她的善良带来的,而她的和气和正能量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在家里,钱瑗看到母亲对父亲的包容,也会看到父亲对母亲的依赖与逗趣,和谐家庭带来的温暖,让钱瑗保持了善意,也把这份善意传递给很多人。
三、我们如何经营和谐的家庭关系
通过以上的解读,我们已经体会到一个和谐家庭的重要。正因为有这样的家,杨绛的“我们仨”,才能更好地追求梦想,收获更多的善意。当然羡慕杨绛不是我们读这本书的目的,我们应该学会杨绛经营家庭关系的方式。
1、作为夫妻,回应是最好的保鲜剂
在异国求学的日子里,钱钟书夫妻两人没有因为学业而放弃了生活的情趣。他们租了房子,开始体会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中琐碎繁杂的事情让两人的感情消磨了吗?并没有,反而让两人的生活更接地气,也更具一种烟火气。
钱钟书总说自己“拙手拙脚”,可在搬入新居的第一个早晨,连蝴蝶结都不会系的钱钟书大显身手,给杨绛做了一顿早餐。他煮了鸡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做了又浓又香的红茶。这是钱钟书从同学那儿学来的本领。杨绛说:“我便是在酣睡中也要跳起来享用了,我从没吃过这么香的早饭。”
除了在大家庭里,除了保姆来时,还除了钱钟书生病时,钱钟书都要坚持做早饭给杨绛吃,而杨绛也会变着法子,做钱钟书爱吃的菜。家庭生活的最好的保鲜剂,就是家人之间的回应。回溯中国历史,那些恩爱的模范夫妻之间,一定少不了爱的互动。
清代伟大的文学家沈复,就在《浮生六记》这本书中写下了自己与妻子陈芸的美好生活。乾隆40年,13岁的沈复跟着母亲去外婆家,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了芸娘。芸娘眉清目秀、娇弱动人。只是初见,沈复就发誓,此生要与芸娘结为伴侣。
过了五年,沈复和芸娘再次重逢时,两人就结婚了。本是少年夫妻,按理应当少不了磕磕碰碰,可他们的婚姻却是“天作之合”。
芸娘刚嫁入沈家,拘泥多礼,不爱说话。沈复生性爽直,不拘小节。这一静一动怎么相配?很简单,沈复常逗芸娘笑,而芸娘也会回应他。慢慢地,芸娘性格也开朗起来。年轻时候的沈复常与朋友高谈阔论,年少气盛,爱说几句大话,每当这时,芸娘就坐在旁边,小声提醒:“三白(沈复的字),又吹。”
沈复爱收集破画,芸娘爱收集旧书。收集到破画,沈复会手舞足蹈地拿给芸娘欣赏;整理好旧书,芸娘也会第一时间让沈复翻阅。书和画都是上了年代的,可两人的互动却能时时新。
后来,沈复和芸娘在外寄居,生活条件就没有那么好了。但是芸娘能把贫寒的日子过成诗。芸娘就地取材制作屏风、捡来石头堆砌假山、亲手缝制全家人的衣服……芸娘还会做一种茶,找一朵将开未开的莲花,扒开莲心,把茶包放进去,再用线把莲花扎紧。第二天清晨取出来,用煮开的雨水冲泡,沈复对这茶赞不绝口。
芸娘为夫妻二人的平淡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丈夫沈复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有一年元宵节,沈复逛完庙会回家,看到芸娘在轻声叹气。沈复最懂芸娘的心,他一下子就明白了,芸娘是在感叹自己是个女儿身。200多年前,女子夜间出门被视为破坏纲常,违背礼法。为了成全妻子,沈复不管不顾,他找来自己的衣服给芸娘穿上,带着她溜出了家门,两个人大摇大摆地走在苏州城里。
那天,街上人来人往,遇到熟人,沈复就调皮地笑称芸娘是“表弟”,芸娘也调皮,学着男人的样子拱手还礼。夫妻俩一路看灯闲逛,如兄弟一般。
沈复和芸娘就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最好的亲密关系,是你来我往,在精神上交流,在生活中回应。
2、作为子女,感恩是最好的反哺
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绝对不是夫妻两个人就能撑起来的,孩子也是这个家庭中的关键成员。近来网上常有孩子杀害亲生父母的新闻,家人不是相互取暖的吗?怎么就成仇人了呢?这里面一定缺少了两个关键的字“感恩”。
钱瑗小时候身体就不好,1947年冬天,钱瑗右手食指骨节肿大,查出来是骨结核,当时还没有能治这种病的药。只有10岁的钱瑗听懂了自己的病情,回去之后,她没有害怕病痛,而是流着眼泪说:“我要害死你们了。”
长大后的钱瑗更是懂得反哺父母。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杨绛和钱钟书陷入了政治危机,钱瑗想方设法地回去看望父母。她想出办法,先写好一张大字报,假装和“牛鬼蛇神”的父母划清界线,贴在楼下墙上,然后走到家里,一言不发,从书包里取出未完的针线活,一针一针地缝。她买了一块人造棉,自己裁,自己缝,为妈妈做了一套睡衣。
然后钱瑗从书包里拿出钱钟书最爱吃的夹心糖,找了一个玻璃瓶子,把糖一颗一颗剥去包装,装在瓶子里,又把糖纸藏在书包里带走,免得“革命群众”从垃圾里发现糖纸。看着爸爸妈妈在受苦,钱瑗只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
一个幸福的家庭中,应该有一个懂得感恩的子女,在长大后成为父母的肩膀,就像钱瑗常对杨绛说的那样:“娘,不要愁,有我呢。”
3、作为父母,体面的守望是送给孩子的礼物
反哺,是子女们给父母的最好的回馈,那父母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反哺呢?
在今年年初的热播剧《都挺好》中,老父亲苏大强成为网友吐槽的对象。苏大强的几个子女都还算孝顺,大儿子和女儿一直给他物质上的支持,二儿子也一直陪伴照顾着他。但苏大强在晚年太过依赖孩子,把自己的那份艰辛全压在孩子的肩头。
其实,作为父母,体面的守望才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在女儿要分配工作的时候,杨绛就希望女儿留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就能时时看到女儿,也能照顾到女儿。后来,钱瑗留在了北师大工作,杨绛终于能放心了。
但另一个问题又来了,钱瑗的工作非常辛苦,回家倒头就睡,杨绛心疼得要命,又不想插手女儿的工作。一方面,杨绛为女儿的反哺感动;另一方面,她又小心翼翼地退离,体面地守望着孩子,尽量不给孩子添麻烦。杨绛就是这样维护着自己的家庭生活,也不打扰女儿的生活。
作家龙应台在《目送》里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即使不能追随,但只要家还在,我们就能体面地守望家庭的幸福与温暖。
总结
1997年,杨绛“平生唯一的杰作”,爱女钱瑗去世了。那时,钱钟书已经病重,他问起阿圆,杨绛看瞒不过,只好把爱女去世的噩耗告诉他。钱钟书黯然地看着杨绛,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杨绛急忙告诉他,阿圆是在沉睡中去的,她终于解脱了,不用再忍受病痛,也不用起早贪黑忙个没完了。钱钟书不想让妻子担心,只能强忍悲伤,闭着眼睛点头。
此时的钱钟书已经很虚弱,但他故意慢慢儿走,想多陪杨绛,让老伴儿一程一程送,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杨绛说:“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但杨绛陪钱钟书走得越远,越怕从此不见。可是,那一天还是来临了。钱钟书弥留之际,强睁着眼看着杨绛,说:“绛,好生过”。
钱钟书的离去,就好像一条小船冲入了茫茫云海,杨绛宁愿自己变成一块望夫石,守望着那个看不见的小船。
杨绛回首过去,注视着一步步走过的脚印,每一步都是难以割舍的亲情。钱瑗、钱钟书相继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她迷茫、伤心,但未曾堕落。她一人,住在一家三口住过的普通小区里,再没搬离过。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美好的事物总是容易逝去,就像烟花,美丽但不长久。对于世间最温暖的家,唯有珍惜,才能更好地拥有。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2144 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秋木)
相关内容:
【每日新书】(小说)《东京塔》|在日常琐碎的故事中,感受母爱的真谛。
【每日新书】《小人物:我和父亲乔布斯》|名人儿女所写的比父母更胜一筹的传记
《别闹了,费曼先生》|积极拥抱生命里的光和热,才能让人生拥有无限可能!
上次推送内容:
本次推送:
【每日新书】《蜜蜂的民主》
【跟着二战学创业】《沃顿管理精要:做最好的决策》
【听读史记学管理】礼书
【炳泽诗话】周末
【严选好书】企业家如何持续《进化》和直达《本持》
【党建读书会】065改革开放以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
【党建读书会】06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
【精品经典】《我们仨》|杨绛眼中的曼妙风景。
下次推送:
【每日新书】《海鸟的哭泣》|通过海鸟的生活,看到人类社会的善恶与未来 。
【跟着二战学创业】《有效沟通》|迪士尼也被敲诈了,只因对手会说话。
【听读史记学管理】历书
【严选好书】千亿市值背后,企业家都说了什么。
【炳泽诗话】感恩
【党建读书会】067基本经济制度
【党建读书会】06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