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书】《秦制两千年》|透过历史事件表象,了解封建帝王的权力规则
核心书摘: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力作,选取了16个历史横断面,着重探讨在每一个封建王朝的盛世背后,百姓生活的历史真相。作者直指封建王朝的核心理念“外儒内法”,将秦制帝国纷繁复杂的历史常态化、规律化,探索帝国运转的内在理路,揭示其延绵长达两千余年的奥秘;深入每一个截点,解读信史文献,用严密的逻辑掲开王朝治世的面纱,也颠覆了世人许多想当然的认知。这些历史横断面关联起来再现了两千年来秦制从萌芽到成熟,再到进化的全过程,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审视王朝兴衰的视角。
《秦制两千年》再现了两千年来“秦制”从萌芽到成熟再到进化的全过程,提供了另一种审视王朝兴衰的视角。它不是从统治者,而是从被统治者的角度看历史,拆穿了封建帝王只做不说、心照不宣的权力规则,解释“秦制”这套制度为什么在古代中国长盛不衰,并对我们这个民族在文化心理层面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
关于作者:
谌旭彬,笔名言九林,青年作家,资深历史编辑,现为“腾讯新闻·短史记”主编,在多家媒体上发表过历史类文章。
学什么:
1、秦制的萌芽
2、割韭菜的学问
3、乾隆为何痛恨东林党?
一、秦制的萌芽
首先,我们来看本书第一部分内容:秦制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萌芽并成为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隐学”的。
“秦制”的最早提法来自于北宋的欧阳修。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自汉以后,帝王称号,官府制度,皆袭秦故,以至今虽有因有革,然大抵秦制也”。晚清志士谭嗣同则说:“两千年来之政皆秦政,皆大盗也!”而毛泽东主席则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里写道“祖龙虽死魂犹在,百代皆行秦政治。”从秦朝商鞅变法开始,到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秦制”史。现在就让我们从秦制的源头——商鞅变法讲起吧。
商鞅是魏国人,他来到秦国后,向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三套富国强兵之策,其中霸道相当于一剂猛药,能让秦国短时间强盛起来。秦孝公认可了这套机制,支持商鞅进行变法。
商鞅变法主要采取以下举措:第一,奖励军功和耕织,并把那些因为懒惰而陷于贫困的人变成奴隶。第二,强迫分家,把大家族打散成小家庭,同时实施连坐之法,加强对民众的人身控制。第三,打击宗室贵族,让他们和平民一样,只能靠军功来谋取富贵和爵位。商鞅推行的这三板斧背后,蕴藏着法家的治国理念,说白了就是要愚民、控民,掠民财富。
我们先说说商鞅为什么只奖励军功和农耕,引导人们通过这两条路实现逆袭。因为军功可以使国家变强,农耕可以让国家变富,对国家都有好处;而其它的路呢,更多的是对个人有好处。商鞅可不想老百姓把好处都拿走,尽管他自己是靠肚子里的墨水和嘴皮子功夫逆天改命的,但他一上任,就把类似的上升梯子给撤掉了,并且把这些做法视为歪门邪道严惩不贷。
商鞅写过一本书,叫《商君书》,其中提到“六虱”的概念。我们知道,虱子是寄生虫,靠吸人血为生。而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和平厌战”六种思想视为国家的吸血虫,只要抓到,轻则流放,重则砍头。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六虱”都是“真善美”的好东西,为什么商鞅却要如临大敌呢?说白了,商鞅治理下的秦国不需要“真善美”,他需要的只是一群愚民。他希望民众就是一群愚笨无知、乖乖听话的小绵羊,这样才可以由着政府予取予夺、肆意摆布。
光思想上的控制还不够,商鞅还发明了连坐告密法,对百姓进行人身上的控制。商鞅制定户籍制度,把全国人民用军事模式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所有人都要相互监督,发现问题必须检举揭发,若不揭发,十家连坐。商鞅主张“防患于未然”,因为等罪行发生后再实施刑罚,就不能有效“除恶”。所以他从制度层面鼓励告密,赏赐检举告密的百姓,把罪行扼杀在萌芽中。
所以,商鞅的管理体系是非常残酷的,他自己说过这样一句话:“杀刑之反于德,而义合于暴。”意思是说,仁义只会导致“残暴”,杀戮才合乎“德行”。他的新政策出来后,如果百姓们反对,他就把他们抓起来砍头;如果百姓们歌颂,他就把他们抓起来送去做苦役。那老百姓该怎么办呢?商鞅说,最理想的行为就是啥也别多想,啥也别讨论,老老实实地遵守执行就是大秦的好百姓。因为帝国需要的是能干活的双手双脚,不需要会思考的脑袋。
最后,商鞅还要动用国家的力量,收割百姓的韭菜,用他的说法叫“国富而贫治”。意思是说:只有让百姓们挣扎在温饱线上,他们才会有求富的上进心;否则他们就会饱暖思淫欲,变得没那么听话了,而“六虱”也就趁机长出来了。所以,不能让百姓口袋里有余钱。只要他们的饭碗里多一口吃的,国家就要用重税征走;只要他们从农活中一闲下来,国家就得赶紧安排他们去服劳役。
那么,怎么做到这一点呢?商鞅实施国家授田制,让每家每户能分到一百亩的土地,有军功爵位的则适度增加。他把当时的百姓分成两类,一类是自耕农,向官府“登记造册”来换取授田,官府则根据“户籍”,要求他们缴税并服劳役。另一类地位更低,是连人身权都没有的农奴,只有干活的份。光这样还不够,他还设计了自耕农的“下滑通道”。自耕农得替国家侍候庄稼,只要敢偷懒,庄稼收成不足,这户人家就会变得贫困,当贫困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被无情地转为农奴,所以,老百姓要想保住自家“自耕农”的身份,必须足够勤劳。
为了让这些制度运转顺畅,商鞅制定了繁杂细密的律法制度。在现代社会,立法工作做得细致并不是件坏事,毕竟这样才能“有法可依”。但商鞅采用愚民政策,对受教育程度很低的广大百姓来说,繁杂细密的法律条文等同于一道道知识屏障,让他们动不动就会陷入违法困境。所以,那个时候的秦国尽管很强大,但普通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许多人想方设法逃到其它国家去,但这样做风险很大,一旦被发现不但自己死,按照连坐法,周围的邻居也得跟着倒霉。
这套机制运行多年后,秦朝的老百姓变得麻木了,成为了政府最喜欢的顺民。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又在全国推行这套机制。六国的老百姓早就习惯了之前相对宽松自由的统治,哪受得了这种严苛啊!没过多少年就“天下苦秦久矣!”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等到刘邦攻下汉中时,立刻废除了繁杂细密的秦朝律令,只是跟老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中老百姓欢天喜地,认为刘邦是仁德之主,这让他赢得了人心,最终赢得天下。
之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家的孔孟学说战胜了商鞅的法家之道,成为帝王统治的“显学”。但这只是明面上的,汉武帝包括后世其它帝王仍在使用秦朝那套弱民、愚民、控民的霸道之术。同时,政府也开始在思想方面加强垄断,自己学厚黑阴谋这套“隐学”,却让底下的臣民学习温良恭俭让这套儒家的“显学”。
公元前27年,汉成帝执政期间,他的四叔东平王刘宇来到长安觐见。刘宇非常好学,他上疏请求汉成帝将宫中所藏的诸子百家,以及司马迁写的《史记》赐给自己一份,他好带回封地慢慢研读。汉成帝的舅舅王凤坚决反对,他说,诸子百家的学说与朝廷宣扬的儒学主流经义是唱反调的,《史记》中也记载了许多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权谋,还披露了本朝的开国秘事,这些手段诡诈而残酷,都是“夺天下”时才用得上的。刘宇不好好学习儒家经书中的臣子之道,却要看这些东西,他想干什么?是要造反吗?最后汉成帝不但拒绝了刘宇的请求,还把这位王爷列入重点防范对象名单,加强了对他的监视。
二、割韭菜的学问
在上一部分我们讲过,商鞅采取“国富而贫治”的治国思想,想方设法把民间的财富集中到官家的仓库中,让百姓过得紧巴巴的,视官府如日月,爱君王如父母。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割韭菜,而这一管理模式贯穿整个封建时代,哪怕是在盛世,哪怕是在明君统治时期,老百姓也逃不脱被割的命运。
三国时的刘备刘皇叔,号称爱民如子,他真实的面目是怎样的呢?公元214年,刘备成为益州新的主人。他一上台就面临着一个大难题,军费奇缺。尚书令刘巴给他提了两条建议,刘备欣然接纳。第一条是铸造“直百钱”,也就是铸造一种新货币,一枚新币的面值相当于一百枚蜀地过去的五铢钱;第二条是由官府接管市场、控制物价,不许价格发生不利于朝廷的波动。这两个方法帮助刘备很快就解决了军费难题,蜀国的国库也很快丰盈起来。但老百姓的感受却没有那么美妙了,他们后悔自己听信了谣言,什么爱民如子啊,割老百姓韭菜的时候,比刘璋父子生猛多了!
为什么刘巴这两计能生效呢?要知道,刘璋父子统治益州时铸造的货币叫五铢钱,重量一般在2—3.7克左右,以2.5克较为常见。而刘备发行的“直百五铢钱”重8—9克,重量仅相当于旧钱的3—4倍,法定面值却是旧钱的100倍。就这样,刘备一手铸钱,一手控制市场与物价,空手套白狼,迅速地从百姓手中割取了30倍上下的财物。
但老百姓也不是傻瓜,这样的强抢豪夺肯定会激起民变,刘备的另一样武器就是严刑峻法构筑起来的高压统治。在刘备的授意下,诸葛亮在汉律的基础上修订新法。《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说,诸葛亮制定了严刑峻法来保障对百姓的统治,益州的百姓,上至豪族、士人,下至庶民、奴婢,都心怀怨言。
刘备的另一位谋士法正一开始不理解,还跑去对诸葛亮提意见,讲到当年高祖刘邦和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的故事,建议立法别那么苛刻,要用宽大政策来笼络本土势力,获得他们的支持。诸葛亮却回答说,当年秦朝实行暴政,所以汉高祖要宽大;而刘璋父子本来就很宽大仁慈,我们再搞这一套老百姓也不会感恩。与其如此,还不如用严刑峻法狠狠地修理他们一顿,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君王的威严;让他们过过苦日子,然后再放宽松一点,他们就能体会到什么是幸福了。
等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主政,他继续推行这套“割韭菜”国策,开始铸造“太平百钱”“定平一百”等大面值货币。从出土文物看,刘备时代的“直百五铢钱”重约8—9克,而新发行的太平百钱则只有1克重,又割取了八九倍的民间财富。诸葛亮在晚年能够多次组织北伐,军费主要就是通过铸币从百姓手中抢夺来的。
除了用严刑峻法构筑高压统治外,诸葛亮还多用了一个来自商鞅的治国策略:贫穷面前,众生平等。这种平等契合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民众心理,可以极大地消解他们内心的不满。下层百姓每天只能吃一顿干饭,而诸葛亮自己也不例外。百姓们看到,堂堂的丞相家里也只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就忘记了被“割韭菜”的痛苦和不满。一如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里所写的那样:“诸葛亮开诚心,布公道……刑政虽峻而无怨者。”等到诸葛亮过世后,皇帝刘禅开始放飞自我,官场风气也开始变得豪奢,“众生平等”的国策破产,老百姓们也越发怀念那位保持简朴生活本色的老丞相了。
这是三国时刘备、诸葛亮这对明君贤相割韭菜的故事,接着我们说说北宋。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有人讲“如果能够穿越,我愿意回到宋朝的汴梁城,做个快活的小老百姓。”这是史书给我们的感觉,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汴梁城的普通百姓,小日子过得真有那么幸福吗?
我们从王安石变法讲起吧。当时王安石成立了一个官方市场管理机构,叫市易司。这个机构的一个主要业务就是以略低于高利贷的利息,一般为20%,向缺乏本金的商户提供贷款,商户则以房屋作为抵押。市易司的金融服务推出后,迅速变成了一场摊派游戏——因为朝廷拿贷出多少款、收到多少利息来考核各级官员。于是官员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强迫辖下商户贷款,有需要得贷,没需要也得贷。就这样,官员们顺利完成了“KPI”,而开封城则被折腾得百业萧条,大量的贷款变成了一堆烂账。
为了消化这些烂账,当时在位的宋神宗法外开恩,允许商人将还款期限延长三年,分期、按月定时还贷。但等到宋哲宗即位后,开封城经济进一步恶化,无论皇帝如何法外开恩,都没法从破产或濒临破产的商户手里将钱和利息收上来。于是宋哲宗下了一道圣旨:凡是欠朝廷“市易均月钱”的人,不管大户小户,一概采取强制措施,没收房屋,接管收入,直到他们将欠朝廷的钱连本带利给还上。
谏议大夫梁焘得知后大惊,立刻上了一道奏疏,希望宋哲宗不要竭泽而渔。他劝告皇帝说,这些商户们就是韭菜,可以一茬茬地割,但要是没收房屋、接管收入,就像相当于连根拔起,以后还怎么收割啊。在梁焘的语境里,开封城就是一座巨大的韭菜田,包括商户们在内的京师民众则是朝廷种的韭菜。他的这一番话代表了当时有识之士的普遍看法。那么,北宋朝廷是怎么割汴梁百姓韭菜的呢?这得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开封割全国的韭菜。在宋朝统治期间,开封没有其它产业,只是一座由“公务员消费”支撑起来的纯消费型城市。由国家财政供养的军队、官僚和皇室、贵族等构成了庞大的“公务员”阶层,成为开封城核心的消费人群,开封几乎完全依赖他们来维持运转。与消费相对应的“生产”重任则落到了开封之外大大小小的城镇、乡村中,由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构成的水运网络犹如一把把巨大的镰刀,将全国的韭菜们以税赋的方式源源不断地割取,供养着开封这座繁华靓丽的城市。
第二个层次,是官府与官僚权贵联合收割商户。北宋有商业行会160个左右,多数总部设在开封。这些行会的成立全部由官府主导,安排行会承担所有的商户管理、采购、售卖等任务,不允许任何一个商人游离在行会之外。官府利用这些权力收取高额会费,赚倒买倒卖的差价,从行会中的大商人身上吸血;然后行会中的大商人又会利用官府赋予的垄断地位,从底层成员和来京城做生意的外地商人身上吸血。这种模式让开封城诞生了为数众多的“万贯富翁”,贫富差距极大。
最后一个层次,是皇权站在最顶端割韭菜。不论官僚、权贵将财富积累到何种程度,他们终究只是梁焘所说的,被朝廷刻意优待、豢养的“京师民众”,是皇权的韭菜地。平常对他们的宽纵是为了在非常之时抓出来收割。当年宋仁宗对西夏用兵,就强行向开封城中数十户豪富借款,仅李氏一户就借了20余万贯;稍后在河东用兵,又向城中的“上等户”搞摊派,许多豪富被摊派了超过1万贯。所以说,开封的百年繁华就是一场畸形的消费盛宴,是一场割韭菜游戏啊。
三、乾隆为何痛恨东林党?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本书最后一个内容:乾隆为何痛恨东林党?
明朝晚期的“东林党”,可以说是中国秦制时代的一个异数。早在明朝末期,朝廷即致力于抹黑他们,将其形容为一群无事生非、沽名钓誉之人。至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更是借修《四库全书》之机,把东林党人钦定为乱臣贼子,说他们只批评、不建设,还不干实事儿,最后导致了明朝灭亡。事实真是这样子的吗?我们把焦点放在顾宪成、邹元标、杨涟、顾大章等东林党核心人物身上,看看他们做过哪些事儿吧。
我们就拿邹元标反对“考成法”来举例。考成法是内阁首辅张居正设计出来的一套考察官员的方法。按张居正的设计,巡抚、巡按的工作业绩由六部进行考察;六部、都察院的工作业绩由六科进行考察;六科的工作业绩由内阁进行考察。月有月考,年有年考。这套模式听起来不错吧,可在实际操作中,它却变成了内阁对监察系统的变相打压。
要知道,在变法之前,言官的六科是独立于内阁存在的。他们是对皇权、相权的制约,可以对皇帝的不合理决定行使否决权,对朝廷的行政、司法、人事进行全面检查,内阁也在其检查范围内。但张居正的考成法一出来,就相当于剥夺了六科的独立性,从而建立了以内阁为核心的一言堂。
考成法还加强了对底层百姓的剥削。因为这套机制对地方官员的考核重点是“赋役完欠”情况,也就是百姓税赋、劳役的完成情况。当时官府要追查拖欠的税赋劳役,就要“追比”,简单来说就是抓人、打人、关人,直至缴足所欠税款为止。当地方官员的政治前途与追比的成效高低挂钩时,地方官只好使出各种残酷手段逼迫底层百姓,很多人甚至弃家逃亡,东林党人对此极为不满。
等到万历五年,即1577年,他们的机会来了。张居正之父去世,百善孝为先,按规定张居正必须辞去内阁首辅一职,回家服丧。但张居正不愿意离开京城,所以授意言官们上书皇帝,请他挽留张居正。此时被认为是东林党领袖的邹元标站出来强烈反对。他在奏疏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强调这种反对并不是对张居正道德层面的苛求,而是让张居正远离政坛,借此终止考成法。但考成法代表的是皇权的利益,所以邹元标不可能得到皇帝的支持,最后邹元标被廷杖80,流放贵州,落下了终身残疾。这就是乾隆所说的东林党“沽名钓誉”,但人家邹元标的奏疏中明明白白写着,他们是在为民请命、为重新建立言官监察体系、广开言路请命啊。
到了1602年前后,因为朝堂之上无力回天,顾宪成等人开始以东林书院为据点,集结在野读书人批评朝政,渐渐形成了一股颇有影响力的舆论力量,东林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等到明喜宗当政时期,魏忠贤上位,开始大肆逮捕并杀害东林党人。他不但要在肉体上消灭敌人,还要在精神上摧毁敌人,所以在朝堂上制造“假道学不如真忠义”的舆论。意思是说,东林党人是一群假道学,而魏忠贤和他的手下才是真忠义。之后魏忠贤的同党又炮制了一部《三朝要典》,给东林党人定了性。书中痛骂东林党,说他们为了达成自己“留名青史”的险恶目的,不惜拿各种琐事喋喋不休地攻击皇帝。后世那些针对东林党的批判言论,在这本书里大多都能找到原型。
等到清朝编纂《四库全书》时,乾隆皇帝又进一步给东林党人定了性,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明朝亡于东林党。乾隆是这么解释的:东林党集结在野读书人讲学,只要讲学就要标榜自己讲得好,讲得对;有了标榜,就会形成不同的门派;形成门派,等于形成了有组织的团体,就会引发门户、朋党之争。门户、朋党不以朝廷利益为先,于是明朝就灭亡了。这个逻辑有些牵强,但能看出乾隆对东林党的痛恨,其根由是在于对知识分子讲学的痛恨,因为讲学会把人聚到一起,讨论时事、辨别是非,形成有力量、有影响力的团体。
从商鞅强制大家族分家开始,统治阶层就一直痛恨团体的存在,在朝中禁止官员结党,在民间禁止人民结社。他们巴不得除了自己,所有人都变成毫无凝聚力的一粒粒沙子,任由统治者进行宰割。在他们看来,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一个强大到极点的政府、一个萎缩到极点的社会以及一群沉默到极点的个人。”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乾隆怎么能喜欢东林党呢,任何一个党派他都喜欢不起来啊。
为什么在统治阶级眼里,东林党这么可怕?平心而论,东林党真正的力量并不在于挽救明帝国的灭亡,事实上他们再怎么努力也挽救不了。他们做的事情,说白了就是要用制度章程,如《大明律》来约束皇权,把它关到笼子里去,从而维护有理想、有情怀的知识阶层参政议政的权利,并尽力维护底层老百姓的利益。
他们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所以虽九死其尤未悔。杨涟被铜锤打断肋骨、铁钉穿透双耳,还用鲜血书写“大笑,大笑,还大笑”。顾大章被投入诏狱,右手被剁得只剩下拇指与食指,仍作遗诗“当留日月照人心”……如此无所畏惧的批判精神是中国秦制时代极为少见的思想光辉。这种光辉传至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让他们提出了“君主为天下之大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先进思想;到了晚晴,这些思想又被谭嗣同、严复等人挖掘,由此谭嗣同发出振聋发聩的批判:“两千年来之政皆秦政,皆大盗也!”而严复等人则提出“兴民权,抑君权”的进步主张,在救亡图存的危难关头,为中华民族找到了一条涅槃重生的新路。
结语
讲到这里,《秦制两千年》这本书就讲完了。
通过读这本书,我们了解了商鞅变法是怎么奠定两千年秦制基础的,历朝历代是怎么割人民的韭菜,又是怎么通过限制民间讲学结社,来削弱人民对抗统治者的力量的。用一句话来概括本书:秦制就是封建帝王用来全方位控制民众,愚弄和削弱民众、掠夺民众财富的一套制度体系,是史书上那些明君贤相背后“见不得人”的玩法和伎俩。
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他总结隋朝灭亡的经验,明白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但大多数历史书籍没告诉我们,他还汲取了另一条更务实的教训“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意思是说,要让老百姓听话,就得安排大量的劳役,让他们整天忙个不停,就不会有别的心思了。你看,统治者的“以史为鉴”,反而让被统治者陷入更大的苦难。
今天我们学历史、读历史,不能光看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那一面,还要看到明君贤相私底下那些诡谲多变的东西。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对人的同情心,就不可能有仁爱精神。爱全人类容易,爱一个人难。去帮助一个人,比宣称‘我爱人民’要困难得多。”大人物的那些光鲜亮丽、慷慨激昂的话术未必能够推动时代进步,反倒是小人物具体而微的坚守与抗争,才是让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根源。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6868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
【编辑:北桔】
相关阅读:
《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一本探讨古代战争背后的军事逻辑的书。
【听读史记学管理】商君列传|商鞅: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上次推送内容:
【每日新书】《丰乳肥臀》下|通过一个家族的命运变迁,感受时代大势下个体的渺小
《孙子兵法·始计篇》(加字萌版)2/5|掌控局势才能出奇制胜
本次推送:
【每日新书】《秦制两千年》|透过历史事件表象,了解封建帝王的权力规则
【严选好书】进取者的书单应该是什么样?
《孙子兵法·始计篇》(加字萌版)3/5|从战争理论中参透用人之道。
【炳泽诗话】近观董明珠
下次拟推送:
【每日新书】《乡土中国》|寻踪溯源乡土社会的结构伦理,理解传统,读懂中国
【吃瓜群众不乱扯】貌似小聪明,却难掩那颗包藏的祸心。
《孙子兵法·始计篇》(加字萌版)4/5|两把钥匙,破解创业的时间密码
【炳泽诗话】海河车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