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新书】《效率专家爸爸》|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

盖尔布雷斯 /凯里 品卷一族
2024-12-10

效率专家爸爸全名弗兰克·邦克·盖尔布雷斯(Frank B.Gilbreth,1868-1924),是美国第二代管理学大师,世界管理学史上公认的动作研究之父

核心书摘

说到教育,特别是在中国的教育氛围中,父亲能够参与家庭教育的情况比较少见的。实际上,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与子女相处也存在很多学问,过于严厉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性,管的太少又会造成放纵。《效率专家爸爸》就是一本讲述父亲和孩子相处的书籍,它通过盖尔布雷斯和十二个孩子相处的故事,教给我们培养儿女在学习和生活上独立的方法,以及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盖尔布雷斯认为,规则应该树立在了爱的前面,而父爱也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同时,他还将动作研究中的学问应用到家庭教育中,让孩子成为高效率生活的人。


关于作者

效率专家爸爸全名弗兰克·邦克·盖尔布雷斯(Frank B.Gilbreth,1868-1924),是美国第二代管理学大师,世界管理学史上公认的动作研究之父。

学什么

1、痴迷于动作研究的效率专家爸爸

2、在生活上追求高效率

3. 在学习上追求高效率

4. 追求效率是源于爱

提到时间管理,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因为这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时间管理达人在网络上分享了各种提高效率的工具和心得。但有人说啊,时间管理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时间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步伐一分一秒地往前走。任何人都不可能管理时间,我们能够管理的只有自己。

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一本非常畅销的时间管理书籍问世,它就是《效率专家爸爸》。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个人管理和家庭教育。其实说到教育,特别是在中国的教育氛围中,爸爸能够参与家庭教育的情况比较少见的。这本书里写到的效率专家爸爸就是一个特别善于管理小孩的爸爸。这不是一本虚构的书籍,而是一双儿女对父母的真实回忆录。

效率专家爸爸的真名叫做弗兰克·邦克·盖尔布雷斯,他是美国第二代管理学大师,同时也是世界管理学史上公认的动作研究之父。爸爸的夫人莉莲·莫勒毕业于加州大学,是美国第一个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女性,被称为“管理学第一夫人”。 他们一共生了12个孩子。对的,你没听错,就是一打,比一个足球队的人数还要多。平常人家有一两个孩子都会搞得家里鸡飞狗跳,这12个孩子还不得把房子给拆了。如果你这么想,那可就错了。因为效率专家爸爸把孩子们训练成了一支高效率的“消防队”。孩子们在学生时代成绩优异,兴趣广泛,长大后个个出类拔萃,在各行各业都成绩斐然。

本书的作者就是盖尔布雷斯夫妇的一双儿女。《效率专家爸爸》这本书时而令人捧腹大笑,时而让人茅塞顿开,在给予读者快乐的同时带来时间管理的深刻启示。本书在1950年荣获法兰西国际幽默大奖,漫画版曾在《幽默大师》上连载,也颇受读者欢迎。2003年,美国福克斯公司根据本书拍了一部名为《儿女一箩筐》的电影,在美国获得了超高的票房记录。

接下来,我们从以下四个维度来解读这本书:

1、痴迷于动作研究的效率专家爸爸。

2、在生活上追求高效率。

3、在学习上追求高效率。

4、追求效率是源于爱。


一、痴迷于动作研究的效率专家爸爸

1、从水泥工到动作研究专家

爸爸小时候成绩很好,一直梦想着长大后当一个土木工程师。高中毕业时,爸爸考上了马萨诸塞理工学院。但考虑到家庭经济困难,爸爸没经过奶奶同意就偷偷去做了水泥工,没有上大学。奶奶没办法,也只有支持爸爸的决定。

上班第一周,爸爸就对工头提出了很多想法。他告诉工头,每一个人的砌砖方法都不相同。他问工头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工头说我不需要你在我面前啰嗦。但爸爸还是继续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如果自己是工头,就会仔细观察每个人砌砖的方法,然后在里面找到那个砌得又快又好的人,让其他人都学他的样子。这样就可以大幅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一开始工头听到这些话非常生气。他以为这个初来乍到的小伙子是想顶替他的位置。但是后来爸爸彻底把他给征服了。爸爸发明了一种脚手架,可以把没有砌的砖和灰浆始终保持在一定高度。这样爸爸就不用弯腰下去拿没有砌的砖和灰浆,从而节省了很多时间。很快他成为了团队里面最快的砌砖工。

虽然一开始工头骂爸爸这样做根本就是为了偷懒。但后来他彻底被爸爸征服了,还推荐爸爸把脚手架的发明送到机械学会去,爸爸凭借这个发明得奖了。再后来爸爸成为了工头、工地主任、承包商。27岁时,爸爸在纽约、波士顿和伦敦三个地方都有了自己的动作研究办事处。很多企业和工厂邀请他去推广动作研究的方法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像爸爸这样用心观察和研究,在任何领域都能有所成就。爸爸的专业是动作研究。那么动作研究到底是一门什么学问呢?讲得学术一点,它指的是研究和确定完成一个特定任务的最佳动作的个数及其组合。通俗来讲,动作研究是看完成一个任务最少需要的时间。就像上面砌砖头这个动作,爸爸经过研究,琢磨出了最省时省力的砌砖方法。

其实我国古代也有很多注重高效率的时间管理达人,北宋就有很多代表。比如大文学家欧阳修提出的“三上”作文法,即“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欧阳修非常懂得合理利用时间,所以他能够在政务繁忙的情况下完成许多传世名作。

与欧阳修亦师亦友的苏东坡在治学读书方面也是一枚时间达人。苏东坡是一个颇有才气的人,这跟他爱读书、会读书是分不开的。他非常喜欢抄书,以此来做知识储备。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被誉为“三苏”。苏东坡爱抄书这个习惯来源于他的伯父苏涣,苏涣主张“书抄数遍,其义自见”。

可是北宋又不像我们现在有复印机这种设备,抄书只能用手抄。想想就觉得费时间,可是人家苏东坡脑子转得快,他有高效率的抄书方法。宋人陈鹄在《西塘集耆旧续闻》记载过苏东坡抄《汉书》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汉书》是个大部头书,全书有一百卷,八十余万字。据陈鹄记载,苏东坡把《汉书》抄了三遍。第一遍抄完后,苏东坡再熟读背诵各段。背熟之后,他只抄这段的前面三个字作为题目,再继续背诵。第三次抄书时,他只抄每段话的前面两个字。就这样,苏东坡能够把一本《汉书》抄得倒背如流。

苏东坡不仅有高效抄书法,还琢磨出了高效读书法。他在给自己女婿的书信《又答王庠书》中提出了自己的高效读书法。他是这么写的:“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这就是著名的“八面受敌法”,意思是说读书要带有一定的目的去读,能够做到主题阅读就更好了。由此可见,苏东坡是一个非常懂得分配时间精力的人,因此除开文学天赋以外,这也是他在做学问上事半功倍的原因之一。

  

2、将动作研究运用在医学领域

就像麦肯锡这些咨询公司给其他公司解决问题一样,爸爸也并不是懂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但是他能够从动作研究的角度给人们提出非常有效的建议。比如爸爸曾经把动作研究应用在医学上来提高手术效率。一开始很多外科医生都不愿意跟他合作。因为医生认为他们在做手术时面对的是不同的病人,没有两个病人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没有一套动作可以套用在手术流程上面。但是爸爸坚持说他可以做到。他说自己可以把医生们做手术的过程拍成电影,然后播放给他们看,指出哪些动作可以精简。医生就同意试一试他的办法。其实严格来说这不是电影,而是更像我们现在拍的一些网络小视频。

获得医生和病人的允许后,爸爸在手术室里安装了摄影装置。他在医生和护士的帽子上用数字号码做了标记。爸爸自己也在手术室里穿上了白大褂。他在视频里面说3号医生真是太蠢了,一直围着手术台转来转去,绕了一大圈才去拿工具,最后还是没找到工具。爸爸指出这个医生要拿什么工具应该直接喊6号护士递给他。在拍摄过程中,爸爸把他看到的低效率动作都指出来了。摄影结束后,他把高效动作和浪费时间的动作进行分门别类,再把视频放给医生看,给他们指出哪些地方应该怎样改进。

最终,爸爸用这个方法帮助外科医生减少了15%的麻醉时间。但是爸爸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他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不过前提是他还得拍5到6个这样的手术视频。问题就是哪有这么多医生和病人愿意被拍成电影呢?病人在乎隐私会不会被曝光,医生也害怕这会引起法律纠纷。

本来这个事情是要告一段落的,可是爸爸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主意来解决没人愿意拍手术视频的问题。其实这只是他自己觉得非常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的主意是把自家孩子的扁桃腺割掉,然后把这些手术拍成电影。听到这,你可能会说这孩子是他亲生的吗?不会是充话费送的吧?不过出于内疚以及对科学献身的想法,爸爸最后决定让医生把他自己的扁桃腺也割掉。最后他的12个孩子里面有5个被挑选出来为动作研究献身。在孩子们的扁桃腺手术好了之后,爸爸真的去医生那里割了自己的扁桃腺。


二、在生活上追求高效率

动作研究其实就是学习怎样去掉一个任务中浪费的动作来节约时间。除了在科学管理业务上,爸爸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也都在践行动作研究的理论。比如我们大多数人系纽扣是从上往下系,爸爸却不是这样,他是从下往上系。因为他发现这样做可以节约5秒。他还尝试过用两把胡子刷同时刷脸,这样可以节约17秒。他还曾经用两把剃须刀来刮胡子,虽然节约了44秒的时间,但是却把脖子划开了口子。然而爸爸心疼的不是自己的伤口,而是往脖子上缠纱布浪费了他两分钟的时间。从这些小事可以看得出来,爸爸是一个多么狂热于动作研究的人。他和妈妈生了孩子以后更是如此。他把家庭变成了学校,从小就训练孩子们养成高效率的习惯。

1、打卡培养好习惯

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爸爸在浴室里贴了一张作息打卡表。表上列明刷牙、洗澡、梳头、叠被等事项。每个孩子完成一项,就在表格的指定栏填上自己姓名的第1个字母。到了晚上孩子有另外一个表格要打卡,包括称体重、完成家庭作业以及睡前洗漱这一系列事项。

这听起来有点像清单革命。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孩子们被训练得就像一个纪律严格的部队。这也是为什么盖尔布雷斯他们一家有12个孩子,但是家里井然有序的原因。你可能会问,会不会有孩子没有完成任务去伪造打卡呢?当然有这样的小调皮,不过一旦被爸爸发现,他就会严惩这些违规者。这一点类似于杀鸡儆猴。树立几个负面典型之后,再也没有孩子不完成任务还伪造打卡了。


2、爸爸的紧急集合哨

爸爸发明了紧急集合哨。这个口哨的调子是他自己编的,又响又刺耳,吹得相当难听。每一次他自己都吹得直喘气。只要哨子一响,盖尔布雷斯家的每一个孩子都会放下手中的任何事情,赶紧跑去集合。因为如果跑得慢的话,后果会很严重。每一次集合时邻居们都探头探脑,周围邻居家的狗也汪汪狂叫着围了过来。这个画面简直太美,都不敢想象。

爸爸吹响紧急集合哨,有时候是为了发布通知,有时候纯属无聊,故意逗孩子们。还有的时候是因为有谁做了恶作剧,比如说玩过他的剃须刀,或者把墨水洒在写字台上,爸爸要查出是谁干的。有时候爸爸让大家集合是为了给大家发礼物。跑得最快的那个人得到的礼物是最好的。所以你永远不知道爸爸吹响紧急集合哨到底是有好事还是坏事。这真的是一个非常爱疯、爱玩的爸爸呀。还有时是因为家里来客人了,爸爸想把孩子介绍给朋友们。说是介绍,实际上是向朋友炫耀全家集合有多快。在这种情况下,爸爸会掐着秒表计算时间。

还有一次他们家院子里烧了枯叶之后的火堆引燃了房子。爸爸发现之后吹响了紧急集合哨,孩子们在14秒之内集合完毕,这是他们创下过的最好成绩,上一次的最佳记录是22秒。所以难怪邻居们说盖尔布雷斯家着火了也不用着急,更不需要去找消防队,因为他们家本身就是一支消防队。总之这一家子可真热闹,又高效又有趣。


3、成立家庭理事会

家庭理事会的成立一开始并不是很顺利。哪有那么乖的孩子会主动做家务。不过没关系,爸爸最有办法了。当时他们家雇佣了两个人,一个负责做饭的,一个负责其他杂事。爸爸召开了第一次家庭理事会会议,孩子们认为本来请了佣人就应该让他们做家务。当爸爸无法说服孩子时,妈妈出面耐心引导孩子。妈妈说,我们当然可以请再请一些人来帮忙,但这就意味着其它生活开支要减少,比如以后没有甜点、新衣服和零花钱了。结果当然没有孩子会愿意取消零花钱和甜点,所以理事会正式成立了。

爸爸给所有的孩子都分配了指定的家务劳动。平时爸爸会给孩子们示范最高效的做家务方式。比如孩子们洗盘子时,爸爸会给他们拍小视频,然后给孩子们指出哪些动作可以去掉,这样洗盘子就能洗得更快更好。其实这也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复盘。复盘最初的意思就是在下围棋之后看一看你这局棋的得失,哪些地方走的好,哪些地方走的不好。爸爸用拍视频的方法进行动作研究也是这个意思。

理事会里面还指定了几个委员,家庭购买委员负责家里所有东西的采购。设备委员负责监督大家有没有浪费水电,他还可以征收罚金。计划委员监督大家的任务有没有按时间表来完成。后来担任家庭购买委员的那个孩子去跟百货公司砍价,拿到了购买衣服的批发价。


4、招标做家务

像上面家庭理事会里面分派的都是日常的家务劳动,比如洗碗、拖地等等。爸爸还想出了一个招标的方法来解决做得不太多的家务,比如给门刷油漆、除草坪等。孩子们谁想要零花钱就可以来竞标这类家务劳动。每个人写一张小纸条,写上给多少钱自己愿意干这个活。最后当然是出价最低的那个人中标。

有一个招标项目是给院子里的栅栏刷油漆。8岁的莉儿给出的投标价是4毛7分钱,出价最低,最后她中标了。但是妈妈很担心,因为莉儿太小了,栅栏比她还要高,而且很长。但是爸爸说必须让莉儿干,因为是她自己决定参与投标的,而且她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莉儿为什么愿意出这么低的价呢?原来她要买一双旱冰鞋,刚好差4毛7分。爸爸提醒莉儿只要开了头就要干到底。莉儿向爸爸承诺说她一定会完成的。

为了完成给栅栏刷油漆这个任务,莉儿一共花了10天的时间。她每天放学回来就刷油漆,刷到最后手都起泡了,晚上也没睡好。其实爸爸也没有睡好。他也很担心这个小女儿。妈妈有好几次都劝爸爸让孩子别干了,否则会出事的。爸爸这一次没有听妈妈的话,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孩子能够从中明白赚钱并不容易,同时要做一个信守诺言、善始善终的人。妈妈骂爸爸是个吝啬鬼。最终莉儿完成了任务,得到了4毛7分钱的报酬。后来她在枕头下面发现了一双崭新的旱冰鞋。这是爸爸特意给她买的。她明白爸爸还是很爱她的。


三、在学习上追求高效率

爸爸自己是一个特别爱学习、追求效率的人。他也特别致力于对孩子学习潜能的开发。

1、学语言

有一天爸爸又吹响了他的紧急集合哨,这次是有通知要发布。他买了两个留声机和两盒唱片。爸爸说一个个是放在男洗澡间的,另一个放在女洗澡间。当孩子们刷牙、洗脸、洗澡时,就可以听唱片了。可是这些唱片并不是什么优美动听的歌曲或者故事,而是教法语和德语的唱片。其实爸爸也没有要求他们专心听,随便听一听就好了,这样就能形成语感。

当有孩子反对说我在洗澡盆里面的时候怎么去换唱片呢?爸爸就对这个问题非常鄙视,他觉得我们这些从事动作研究的人当然应该来得及在听完一张唱片之前洗完澡。后来大家跟着留声机学习,都能说一些简单的法语和德语了。孩子们有时候在家说法语或德语,爸爸却听不懂他们说的什么。一天晚上爸爸把男孩子洗澡间里面的留声机搬到了自己的房间,一直听到很晚很晚。这真的是一个好面子又爱学习的爸爸呀。为了跟上孩子们的脚步,他也在背后努力学习。


2、学电报

莫尔斯电码是世界通用的电报码,是由美国电报发明家莫尔斯所创的。孩子们一开始是不愿意学的,但是爸爸说第一个学会电报的人会获得奖励。爸爸为了教大家学会莫尔斯电码,花了三天时间把每个房间的墙壁都用黑色油漆画满了电码。提示词被写在卧室的天花板上。因为爸爸说这样当我们躺在床上时,就可以让这些字钻到脑袋里面去。

接下来每天在吃饭时,爸爸都会在餐桌上留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莫尔斯电码。能够破解出来的人通常会有奖励。比如他有可能写的是“第一个拼出这条秘密电讯的人快去看看挂在我房间里亚麻短裤的右边口袋。落款爸爸。”口袋里的奖品有时候是巧克力糖或者冰淇淋券或者硬币。有的电讯可能是爸爸的恶作剧,上面会写着“钓大鱼的小鱼饵们,这条白花力气,没有奖,但是下次有奖。”爸爸还会在纸条上写着,“你念完这张纸条之后要发疯一样跑出去,这样别人会以为你万分激动,他也会去念这条电讯,你别做唯一的小傻瓜。”爸爸可真是整蛊高手啊。

用这样的方法,孩子们只花了几周时间就把莫尔斯电码学会了。后来爸爸又将这种墙壁涂写法转移到了教孩子们学天文学上面。爸爸按照比例在墙上画有关星球的壁画。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学得又快又好。


3、生活就是最好的学习课堂

爸爸看到蚂蚁窝会给孩子们讲蚂蚁王国的知识。他会让孩子们趴在地上看小蚂蚁是怎么搬运食物的。爸爸特别喜欢蚂蚁。因为他觉得蚂蚁是一种非常高效率的动物。蚂蚁一直在干活,从不浪费时间。而且在爸爸看来,蚂蚁懂得编组工作法,比如4只蚂蚁抬一块肉,这似乎是蚂蚁们计算过的最优方式。所以爸爸夸蚂蚁是动作研究的最好对象。即使看到一块石头,爸爸也会给孩子们讲里面蕴含的土木建筑知识。爸爸还会给孩子们讲以前冰川是怎么流过这些地面,然后留下这些石块的。

爸爸经常会带孩子们去他的工作场所。有一次爸爸作为企业的效率专家去工厂巡视,他就把孩子们都带上了,他还会让所有的孩子在出发之前都带上笔记本和笔。方便他们在途中记笔记。比如看到了一个工厂的烟囱,爸爸就会告诉孩子们铅垂线是怎么回事,怎么能在建造烟囱时弄得很笔直。再比如听到工厂的汽笛响起来。他会掏出秒表来测算白烟冒出那一瞬间道听到声音要几秒的时间。总之爸爸要求孩子们要养成时时刻刻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的好习惯。其实这就是在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和观察能力。


四、追求效率是源于爱

爸爸一生痴迷于动作研究,在家庭以外的地方,他是在给社会做贡献。他研究出了让外科手术更高效的方法,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他在工业领域研究出了更高效的生产方式,对经济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在家庭之中,他把孩子们训练得高效率,更多的是出于爱,因为他爱妻子,爱子女,爱生活。

1、爱妻子

整本书的基调都是欢乐的。可是到了最后一章,突然让人觉得很悲伤。因为作者写到爸爸离开了他们。妈妈和孩子们都无比伤心。

爸和妈妈的感情非常好。爸爸在家里其实是一个非常专制的人,他说什么孩子就要听他的,但是只要妈妈说出不同的意见,他立刻就会服从妈妈。即使已经结婚多年,他们生了12个孩子,爸爸还是亲切地称呼妈妈为莉莉,就像他们刚认识的时候一样。爸爸总是对妈妈说:“莉莉,你是老板,一切听你的。”

他们家的家庭氛围一直都是快乐的,这首先来源于他们和谐的夫妻关系。因为在一个家庭里面,夫妻关系是优先于亲子关系的。爸爸爸和妈妈彼此相爱又互相尊重。大部分时候妈妈都很赞成爸爸的教育方式,但是也有反对的时候。比如爸爸喜欢在吃饭时打做错事的孩子。妈妈总是提醒爸爸不要打孩子,特别不要打孩子一些关键部位,否则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妈妈也特别爱爸爸,试问有几个妻子能够忍受丈夫在墙上画满行星和各种神秘符号呢?

2、爱子女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让孩子自己主动成长;坏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让孩子被动成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真正爱孩子的父母懂得放手。爸爸一直是这么做的,他教会孩子们独立。他不仅带给孩子们知识能力,还带给他们快乐。

爸爸犯了心脏病好几年,但一直都没有告诉家人,直到后来越来越严重。爸爸知道自己的心脏不好,所以他才要实施家庭教学计划,让孩子们都变成高效率的人,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独立起来,这样就能让妈妈省很多事。

1924年6月14日,爸爸去世了,当时他正准备第二天去澳洲出席两个动作研究的会议。这一年他才55岁。爸爸死后,妈妈作为理事长召开了第一次家庭理事会,告诉孩子们自己第二天准备去乘坐那条爸爸本来要乘坐的船。爸爸把船票都买好了。妈妈准备代替爸爸到伦敦和布拉格去发表有关动作研究的演说。因为妈妈知道这是爸爸的心愿。接着妈妈继续对孩子们说:“我能不能去,一切取决于你们。”孩子们当然支持妈妈的决定。他们有的帮妈妈整理行李,有的去厨房准备晚饭。总之家里面一切井然有序。因为爸爸已经把他们训练成了一支高效的队伍。


结语

以上就是《效率专家爸爸》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这本书更多的是侧重于家庭教育,简单来说就是一本讲爸爸怎么管理孩子的书籍。说到爱孩子,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然而如何去爱,却是一个难题。《效率专家爸爸》这本书就很好地将规则树立在了爱的前面。同时爸爸又将无尽的爱给了孩子,以奠定孩子终身的安全感,让他们自觉地服从这些规则。所以规矩和爱在家庭教育中缺一不可。同时,爸爸也教会了孩子为何要做一个高效率的人,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为了工作,如果你最喜欢工作。为了教育,为了美,为了艺术,为了娱乐。为了你所倾心而难以言说的一切。”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6932  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

【编辑:大江东去】



相关阅读:

《刻意练习》|投入重金还是培训不出精英,是培训方法的问题?

《勇士王朝》|科技是如何改变体育和世界的?

《优秀的绵羊》|如何改变当前精英教育的弊病?

《正面管教》|你无条件的爱,孩子知道吗?

洪兰:谈正义(二)|孩子一定要懂历史。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为什么孩子们学游戏比学习知识快?

上次推送内容:

【每日新书】《狮子与宝石》|嫁给彩礼,还是嫁给爱情?

【企业那些事】八个问题,深度解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长短政策“组合拳”

为什么很多人不以貌取人,却以酒量取人?

【炳泽诗话】读到一位打女儿的父亲

本次推送:

【每日新书】《效率专家爸爸》|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

【健康全方位】职场小白不可怕,职场巨婴才可怕。

【吃瓜群众不乱扯】心里别堵,喝口小酒。

【健康全方位】《失传的营养学》01序

【健康全方位】《失传的营养学》02用知识指导生活

【企业那些事】震荡157天,滴滴的资本故事仍难以落幕

【炳泽诗话】聚餐

下次拟推送:

【每日新书】《鄙视》|如何维护一段亲密关系?

【健康全方位】情商最低的表现是讲道理

【炳泽诗话】故乡

【健康全方位】《失传的营养学》正确认识亚健康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