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诺奖文学】《流浪的星星》(上)| 坚守心灵家园,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老农整理 品卷一族
2024-12-11

《流浪的星星》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主要讲述了战争给法国的犹太女孩艾斯苔尔和阿拉伯女孩萘玛带来的颠沛流离和悲惨曲折的人生经历。

核心书摘

“只要听见水声,她就知道冬日已尽。”

《流浪的星星》以诗句开篇,细致地呈现着犹太女孩艾莲娜的成长经历,它的开篇沉浸在她对自然的热爱、音乐的沉醉、友谊的渴望中。小说遵循了勒·克莱齐奥一贯的写作风格,反对战争、崇尚自然。

我们将分为上、下两篇来讲述这本书的故事。上篇的故事主要讲了艾斯苔尔从童年到青年时期所经历的变故。

故事中,艾斯苔尔原本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可是因为战争和犹太人的身份,她失去了一切:同龄的玩伴、懵懂的爱情,还有挚爱的父亲。这些都成了艾斯苔尔生命里不可消除的悲痛,让她从一个天真浪漫的少女,变成了一个背负沉重命运的流浪者。

关于作者

本书的作者勒·克莱齐奥,是法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出生在1940年,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也是法国读者中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他在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时,瑞典学院在颁奖的时候评价他说:“勒·克莱齐奥把多元文化、人性和冒险精神融入创作,是一位善于创作、喜爱诗一般冒险和情感忘我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对游离于西方主流文明之外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性进行了探索。”

学什么

1、童年时光

2、未知之路

3、光明之城

这段时间一起和大家在共读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他也是法国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我们之前呢,一起共读过他的很多书啦,像《寻金者》、《夜莺之歌》、《燃烧的心》,还有刚刚读过的,《罗德里格斯岛之旅》。今天呢,我们要读的这本书应该说是克莱齐奥在1992年创作的一部代表作,叫《流浪的星星》。很多人非常喜欢这个作者,勒·克莱齐奥,他是一位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旅行作家。所以呢,他笔下的许多人物都自愿远离现代世界,去自然中追寻心灵的救赎。但是啊,我们今天要和大家共度的《流浪的星星》,这本书呢,应该说是个例外,因为这里的主人公啊,是被战争逼迫着离开故土,并且被迫在绝望和死亡的阴影下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流浪,直到他从精神世界里找回自我。

在内容上,这本小说还是遵循了勒·克莱齐奥一贯的写作风格,反对战争,崇尚自然。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主要讲述的是战争给法国的犹太女孩儿艾斯苔尔和阿拉伯女孩儿萘玛带来的颠沛流离和悲惨曲折的人生经历。

原本呢,艾斯苔尔一家在法国的小镇上过着宁静的生活,可是战争的到来却打破了这一切。为了躲避德国人的追杀,艾斯苔尔和犹太族人开始了翻山越岭的流浪之旅。在流浪过程中,艾斯苔尔失去了父亲,失去了同伴,也失去了本应美好的童年。她不得不从一个天真浪漫的少女变成了一个习惯忍耐和等待的流浪者。

终于,战争结束了,但是艾斯苔尔和她的母亲的流浪,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为了遗忘战争带来的痛苦,他们决定一起去寻找犹太人的精神家园,以色列的耶路撒冷。也正是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两个人早已疲惫的心灵。当她们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到达以色列的时候呢,她们却发现圣地已经展开了新的战争。在那里,艾斯苔尔到了前往难民营的阿拉伯少女萘玛,萘玛和艾斯苔尔明明分属于相互敌对的两个国家。但是,她们却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无论属于战争的哪一方,只要战争还在继续,她们就注定只能是战火中流浪的星星。

在这本书里,勒·克莱齐奥通过描写主人公在流浪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提示出了战争对人性以及信仰的深刻影响。

故事发生在法国尼斯的一个小村子里。这个村子呢,叫做圣马丁,是个由意大利管辖的犹太人聚居区。1943年的夏天,外面的战争让整个世界都乱了套。不过圣马丁村呢,暂时还没有受到波及,所以这里也成了大家的避难所。来这里的法国人、意大利人,还有来自其他国家的人也多了起来。

进入夏天之后,孩子们就变得非常一眼。每天早上太阳一升起来,孩子闷就匆匆忙忙地跑出门儿。他们在田野间追逐嬉戏,在山谷小溪中摸鱼洗澡,或是在村里的小路上玩儿球。小艾斯苔尔却不能和别的小朋友一样,一醒来就出去玩儿。因为作为犹太人的她,每天都要和其他犹太人一起到意大利宪兵居住的旅馆前排队报到,为了能够尽早的加入玩耍的队伍,艾斯苔尔每天都会早早的和爸爸妈妈来排队,然后焦急的开始宪兵们核对他的姓名和配给证,她也会在心里不停的默念着快呀,快一点。

每当姓名在姓名本儿上,艾斯苔尔的那一项后面打勾的那一刻,她就已经飞奔出了旅馆大厅。就这么一天早上啊,跑出大厅的艾斯苔尔却没有像往常那样立刻离开,而是停下脚步四处张望。最近啊,她一直觉得有人在偷窥自己,现在这种感觉又来了。艾斯苔尔仔细观察着周围,果然在远处的树林里发现了那个一直偷窥自己的家伙。艾斯苔尔认识那个男孩儿,他叫特里斯当,是个英国人。前段时间刚好他的妈妈躲避战争来到这儿,只是特里斯当很少会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玩儿,所以埃斯塔尔和他并不熟。

艾斯苔尔仔细回想着是不是和特里斯当有什么过节,要不然他为什么要跟着自己?可是艾斯苔尔想了半天也没有想起来自己和特里斯当有什么交集,所以她只是狠狠地瞪了特里斯当一眼,以示警告就跑走了,而树丛里的特里斯当看着跑走的艾斯苔尔却愣在了当场,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狂跳不止,脸上羞红一片。


那个女孩儿的黑眼睛里总是有一簇火焰在勃勃燃烧,像是有魔力一般的吸引着自己。特里斯当好想告诉艾斯苔尔,你真美,我喜欢你。

可是她却不能,因为妈妈警告过他不要和艾斯苔尔一起玩儿。艾斯苔尔是个犹太人,妈妈的话还在特里斯当的脑海里回荡,艾斯苔尔却已经跑远了。看着艾斯苔尔的背影,特里斯当默默地想,要是她不是犹太人那该多好。

艾斯苔尔当然不知道特里斯当的心思,这时的她早已经加入了孩子群里,跑到了圣马丁村的后山谷去玩儿去了。后山谷里啊,那些外来的孩子,村里的孩子,还有像艾斯苔尔这样的犹太孩子,全都混在了一起。他们的衣服破破烂烂,头发上沾满了草棍儿,可是脸上却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在冬天到来以前,孩子们每天都会呆在一起。

有一天,艾斯苔尔和村里的孩子王加斯帕里尼去看收割小麦。在金灿灿的麦田中,加斯帕里尼突然问艾斯苔尔,你真地是犹太人吗?艾斯苔尔抬起头望着他,好像没有听懂他的问题。加斯帕里尼带着同情地看着艾斯苔尔,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问题。我爸爸说,如果德国人来了,他们会把所有的犹太人都杀光。听到这话,艾斯苔尔突然感觉到自己心跳加快。她记得妈妈提醒过他,不能告诉别人她是犹太人,无论是谁问题都不要承认,这是个秘密。

于是艾斯苔尔飞快地摇着头,以极快的语速回答说,我不,我不是。艾斯苔尔感到自己的血液在身体里翻涌,心脏传来了阵阵疼痛,恐惧或者说是痛苦,从她的眼睛里溢出来。没等男孩说话,艾斯苔尔就转身跑开了。

到了晚上,村里的广场上热闹了起来,意大利人在举行聚会。人们从圣马丁的每条街汇聚到这里,住在别墅里的富人,住在旅馆里的穷人,从战争中回来的农夫,系着围裙的农妇,还有到处奔跑着的孩子,都来到了广场上。

艾斯苔尔坐在广场的矮墙上,看着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人,听着大家叽叽喳喳的谈论声。艾斯苔尔心的疑问越来越大,她在心里问,自己人难道不都是一样的吗?是犹太人又怎么呢?突然,艾斯苔尔心里那种被人偷窥的感觉又来了,她再一次感到血液在皮肤下奔涌,她想这是因为愤怒吧,她从矮墙上跳了下来,径直走向树丛,把男孩儿特里斯当从树后面拖了出来,并按在地上愤怒的说。为什么你一直这样看着我?为什么你要监视我?特里斯当没有反抗,也没有说话,只是用他深蓝色的眼睛盯着艾斯苔尔。艾斯苔尔更愤怒了,她大声的道,走开,玩你自己的去吧,让我一个人待着,你又不是我的兄弟。

特里斯当依然没有话说,只是抬手擦掉了艾斯苔尔的眼泪。艾斯苔尔不禁后退了一步,随后她的声音柔和了下来,对特里斯当说,对不起,我也不知道刚才我是怎么了。艾斯苔尔虽然这么说,但是她的心里其实是知道的,她只是不敢承认罢了。

有一天晚上,艾斯苔尔听见妈妈向爸爸抱怨,哎,咱们家艾斯苔尔啊,整天就知道在外面乱跑,这太不安全了。而那个时候,爸爸也只是叹了口气,无奈的回答,行了,由她去吧,这也许是最后的日子了。艾斯苔尔不记得后面爸爸说了什么,她的脑海里只剩下“最后的日子”这几个字儿。从那以后,这些字就在她的脑子里生了根,就是这些字,让她无法抗拒外面自由的世界。可是,无论她怎么疯,怎么野,这几个字始终都徘徊在她的脑海里。

她不知道如何排遣着莫名的恐惧,只能变得越来越暴躁,越来越没耐心。尤其是最近的几天,艾斯苔尔发现身边的人过得越来越匆忙,他们总是用一种焦虑的眼神看着彼此。艾斯苔尔知道,那个所谓最后的日子就要来了。

星期六,还在睡觉的艾斯苔尔被一阵轰隆隆的声音吵醒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同时响起,充斥着整个山谷。艾斯苔尔惊慌地从床上爬起来,看到了早就已经穿戴整齐的妈妈,妈妈的眼神充满着慌乱和焦虑,那眼神让艾斯苔尔的心骤然变冷。她还没来得及提问,妈妈就开口说,德国人要来了。听到这话,艾斯苔尔也陷入了焦虑不安。她紧贴着妈妈的腿,不知所措的问道,意大利人呢?意大利人要走吗?伴随着艾斯苔尔的提问,外面的隆隆的声音渐渐的远了,又似乎渐渐的近了,显得那么不真实。

妈妈抚摸着艾斯苔尔的头说,意大利人签了停战协议,但是战争还没有结束,德国人要接管这里了,我们得走,所有人都得走。妈妈的眼神黯淡了下来,开口说,不,是所有的犹太人都得马上走。接着,妈妈就忙碌了起来。她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箱子,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对艾斯苔尔说,快去穿衣服,穿的暖和一点。我们从山里走,你的爸爸会在那里等我们。艾斯苔尔的爸爸是一名当地的共产党,昨天夜里,他一收到消息,就去隔壁的村子接其余的犹太人。他和妻子约定会在逃离的半路汇合,而妻子需要独自一人带着艾斯苔尔跟着村里的大部队逃离

匆忙地整理好行李,艾斯苔尔和妈妈前往中央广场。这时,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的犹太人,人们还在陆陆续续地从四面八方赶来,男人、女人、老人、孩子,他们有的穿得衣衫褴褛,有的穿着漂亮华丽,但是他们的脸色都苍白如纸。孩子们都老老实实的待在妈妈身边,不是那些一边叫一边奔跑着穿过村庄的孩子,不是那些在激流中洗澡,在艾树林里骑马打仗的孩子们。现在的他们神情呆滞,眼神空洞,像是受到了巨大的惊吓。

艾斯苔尔被他们那种不知所措的眼神惊呆了,她看着这个广场,看着这些房子,看着远处幽蓝的山脉和青翠的山谷,内心感到无比失落。她想也许自己再也看不到这一切了。

在广场旁边的拱廊下,艾斯苔尔看见了喜欢偷窥自己的特里斯当。特里斯当站在阴影里一动不动,漂亮的脸蛋儿显得有些苍白。艾斯苔尔可以察觉到特里斯当对自己有着某种莫名的情感,但是她已经没有时间去弄懂了,到底是什么了。

艾斯苔尔穿过广场,径直走到了特里斯当面前,他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的抱了抱特里斯当,在广场周围。原住民们或是站在自己的家门前,或是透过窗户静静的望着这个不知所措的队伍,眼里传来了同情的神色,那个孩子王加斯帕里尼,也站在自己的家门口看着艾斯苔尔,他的身上还穿着昨天和艾斯苔尔一起玩球深厚的衣服,可是一切都变了。

这是第一次。艾斯苔尔发现他和村里的人真的不一样,他们可以留在家里,可以住在他们的房子里,可以继续在这山谷,在这蓝天下生活。而自己,和那些像他一样失去家园,没有权利在这里生活下去的人要一起流浪。艾斯苔尔的喉咙因为愤怒和焦灼而哽咽,她的心也在胸口剧烈的跳动着。

广场上突然响起一阵骚动,人群开始出发。艾斯苔尔看着在太阳下蜿蜒前行的人影,看着拱廊下已经消失的特里斯当,心脏跳得更厉害。她紧紧握着妈妈的手,迈开了通向未知之路的第一步。

艾斯苔尔和她的妈妈不知道目的地是哪里,也不知道要走多久。但是她们不敢停下,即使箱子把手磨破了,石头把脚割破了,她们也没有停下。渐渐的,人群拉开了距离,她们超过了老人,超过了怀孕的妇女,超过了带着孩子的家庭,直到走到一座教堂前。

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的逃亡者,人坐在外面休息,神情充满疲惫。艾斯苔尔倏的抓住妈妈的手问,爸爸是不是到这里来接我们?妈妈的声音低而疲惫,我们在这里一直等到明天早上吧。艾斯苔尔乖巧的点了点头。

黎明雨声惊醒了艾斯苔尔。她听到了人们的说话声,呼唤声,是起身继续逃亡的时候。艾斯苔尔跑到教堂门口,眺望着远方,心里焦急的想,爸爸怎么还没有来?这时,艾斯苔尔的身后传来了妈妈沙哑的声,爱莲娜,我们得继续走了。爱莲娜是爱莲娜用来躲避德国人追捕的假名,但是此刻艾斯苔尔更想听到的却是爸爸含着笑意地喊她艾斯苔尔,我的小星星。

艾斯苔尔带着哭相地央求妈妈,求求你,你就再等一小会儿。可是妈妈却依然毫不留情地拉着她去追赶逃亡者的队伍,齐齐艾斯苔尔还在反抗,但是她突然停止了挣扎,也停止了哭泣。她默默地咬紧了嘴唇,用尽了所有力气,咬的血都出来了。她看见妈妈擦了擦眼睛和鼻子,妈妈哭了,她不能再给妈妈添麻烦。也就是从那一刻起,艾斯苔尔再也没有和妈妈说起过任何关于爸爸的话题。

初冬的风彻骨寒冷,但是艾斯苔尔已经感觉不到了。她明白,从德国人进入圣马丁村的那一天起,从他们开始流浪的那一刻起,一切就都不一样。从此,属于艾斯苔尔的就只有无尽的流浪和未知。

就这样,时间一眨眼到了1947年的12月,这时的艾斯苔尔已经17岁了。这几年,她一直和妈妈在流浪,每到一个地方,她们就会隐瞒身份,给别人干点粗活,因此交换食物和房间虽然过得很辛苦,但是她们已经很知足了,好歹她们还活着。

艾斯苔尔曾经无数次听别人说起,德国士兵在哪里又抓到了一批犹太人,把他们关进了集中营,或是送进了焚烧炉,这些场景时常化为可怕的梦魇。艾斯苔尔从梦中惊醒,如今她们终于没有什么好怕的,因为战争已经结束了,但是属于她们的流浪却还没有结束,因为她们还是一群没有家园的流浪者。

为了遗忘战争给她们带来的痛苦,也为了给流浪画上一个句号,艾斯苔尔和妈妈决定去寻找犹太人的圣地,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在犹太人的传说里,那里到处都是橄榄树,处处可见和平鸽,还有无数的教堂和清真寺,那里是犹太人的天堂,可是去那里的路却充满了艰难和曲折。

艾斯苔尔和妈妈在冬日黎明的微光中等待着火车,刺骨的寒风一阵阵的呼啸而过。艾斯苔尔看了一眼靠在自己肩膀上熟睡的妈妈,替她盖上了披肩。这几年的流浪生活让妈妈的身体疲惫不堪,几乎只要一停下,她就会睡过去。

上了火车后的情况也很糟,车厢里的人满满的,根本就没有座位儿。艾斯苔尔和妈妈在厕所旁边的走道上铺了一张硬纸板就躺了下来。来上厕所的人在看到熟睡的妈妈后,都会折回头去另一边的厕所。可是这个时候,有一个胖男人却非要进这边的厕所,他不耐烦地伸出手,想要摇醒睡着的吗妈。这时,艾斯苔尔忽然像个发怒的小豹子似的扑到胖男人身上,对他又撕又咬乱打一气。艾斯苔尔当然知道这样做不礼貌,但她只是在想让宝宝多睡一会儿,哪怕是多睡一秒也好。胖男人成功的被她吓走了。艾斯苔尔轻轻抚摸着妈妈的头发,就像母亲对孩子做的那样,接着又躺回了妈妈的怀里。

艾斯苔尔和妈妈转了一趟又一趟的火车,最终在马赛下了车,他们会在这里的港口等待开往以色列的帆船。冷风渐渐穿透了艾斯苔尔的棉衣,她也迷迷糊糊的睡着了。接着,他看到了圣马丁村的天空,看到了潺潺的溪水,还看到了在床头给他讲故事的爸爸。那是一个关于耶路撒冷的故事,故事里有一艘巨大的帆船,载着所有的犹太人去到了一个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城市,在那里,他们可以把生活从头来过,也可以找回从前失去的一切。

山谷里弥漫着麦香,屋后的寂静时光,夏天的碧蓝天空,还有许多许多。渐渐的风暴起来了,风呜呜的吹着,雨点儿噼里啪啦的下了起来。艾斯苔尔被冻醒了,她條的睁开眼睛,梦中的一切美好也随之消散。

艾斯苔尔感到内心一阵空落落的,她看着漆黑的天空。内心颓然的想,耶路撒冷真的存在吗?那样圣洁美丽的地方不是只存在于故事和梦里吗?可是她从不敢在妈妈面前提起这个问题,因为妈妈现在几乎只为耶路撒冷这个名字而活着。在流浪的每一天,妈妈都在说着这个名字,对于妈妈来说,和这是一扇门,一扇通向重新开始的希望之门。

突然,一个金发的少年指着远处高高的入口处,极度的喊:船!船来了,站台上等待的人群一下子炸开了锅,纷纷向海湾看去。这时候,乌云密布的天空开了一道口子,一道天光从那口子中倾泻而下,照亮了整个港口。港湾中的白色帆船在海浪的拍打中盘旋着,前进着,这一切都是那么美,叫人情不自禁的站立。

妈妈在海滩的沙粒中跪下来,虔诚的祈祷,好像希望就在不远处等着他们一样。终于,艾斯苔尔跟着妈妈登上了一艘将要把他们带到耶路撒冷的命运之门。艾斯苔尔和妈妈还有其他乘客一起躲在幽暗的船舱,因为他们属于偷渡客,如果被人发现,一切就都前功尽弃了。

帆船在海上风暴中剧烈的摇晃。一会儿被海浪抬到半空,一会儿又被海浪拍下,船舱里的人在祈祷着,抱怨着,还有人在呕吐,还有人在哭泣。

妈妈却没有抱怨。艾斯苔尔茫然的望着她,妈妈的脸上绽开了一个模糊的微笑,她用极其虚弱的声音说:我的小星星,我们终于要见到了光明之城。艾斯苔尔握紧妈妈的手,坚定地说,会的,我们会穿过风暴,会跨越海洋,会到达耶路撒冷。透过船舱里窄小的悬窗,埃斯特尔看到了外面的巨浪滔天,海浪夹着雨点儿,像帆船涌来。然后炸开卷起一堆堆泡沫褪去,然后再一次袭来,炸开,褪去,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直到海浪归于平静,一缕阳光从天窗透过来,这场风暴终过去了。

船舱里的人恢复了交谈,他们说着自己的家乡,说着自己的目标和未来。在人群里,艾斯苔尔认识了个拥有金色头发和金色胡须的男孩儿雅克。不过,艾斯苔尔觉得他更像是个牧羊人。

这天早上黎明时分,艾斯苔尔正和牧羊人雅克在甲板上望着深深的大海,畅想着耶路撒冷的模样。突然,一艘巡逻艇破浪而来,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乘坐的船遭遇了海关巡逻艇的临时检查,艇上的官员用高音喇叭喊着什么,艾斯苔尔却已经听不见了,她的心脏在发了狂似的跳着。渐渐下沉,破碎,她能想到的只有一件事,他和妈妈,永远也见不到那座光明之城,那他们要何去何从?

诺贝尔文学奖系列获奖作品《流浪的星星》上卷的部分故事就结束了。

在这段故事里啊,主要讲的是艾斯苔尔从童年到青年时期所经历的变故。艾斯苔尔原本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可是因为战争和犹太人的身份,他失去了一切,同龄的玩伴,懵懂的爱情,还有挚爱的父亲,这些都成了艾斯苔尔生命里不可消除的悲痛。让他从一个天真浪漫的少女变成了一个背负沉重命运的流浪者。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勒·克莱齐奥没有用任何血腥的词汇去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而艾斯苔尔曲折的童年,却又把战争的残酷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不断的流浪中,艾斯苔尔没有时间抚平伤口,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犹太人传说中的圣地,耶路撒冷上。她和母亲期盼着到了那座光明之城后,一切可以从头来过。然而,命运再一次和她们开了个玩笑,他们乘坐的轮船好不容易从海上的风暴中脱险,却又遇到了政府的巡逻队,那么这一次艾斯苔尔她们要如何脱离险境?她们又能否顺利抵达光明之城耶路撒冷呢?如果你感兴趣,也欢迎你和我们在明天继续共读诺贝尔文学奖系列获奖作品《流浪的星星》下卷。

相关阅读:

《圣经与利剑》|“圣经”和“利剑”分别代指英国人与犹太人的文化共鸣和渊源,以及英国帮助犹太人建国的政治动机。

《邻人》|“耶德瓦布内事件”的始末。

《以色列》|身处逆境的人如何主导自己的未来?

《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

《奥斯维辛》|以一个具体场所为切入点,对人类历史上最深重的罪行进行最透彻的诠释。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莱维的奥斯维辛三部曲最后一部。

上次推送内容:

【诺奖文学】《罗德里格斯岛之旅》|在自然中治愈心灵

【职场健康】送给那些想当鸡头的年轻人

【健康书分享】《和谐养生大智慧》04人为什么会生病——气机的偏盛偏衰是致病主因

【炳泽诗话】那只鼠死了

本次推送:

【诺奖文学】《流浪的星星》(上)|坚守心灵家园,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婚姻家庭】女人,请轻易不要为爱妥协

【健康书分享】《和谐养生大智慧》05维持身体大环境

【炳泽诗话】约会

下次拟推送:

【诺奖文学】《流浪的星星》(下)|遗忘痛苦,解放心灵

【青少年心理健康】孩子,如果你不吃读书的苦,必将吃生活的苦

【健康书分享】《和谐养生大智慧》06谁干扰了身体和谐

【炳泽诗话】周末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