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有多难?我考了五次才通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吉莉安是颗大橙子 Author 吉莉安
来源:吉莉安是颗大橙子
七月太阳火热,正在准备法考的你,进入到火热的第二轮复习了吗?
想当年我的司考可谓是历经坎坷,但是,却有着很特别的闪光点。所以现在我想将这段经历分享出来。
虽然司考以难度著称,但是考了五次才过应该是少之又少,可我偏偏就是这么奇葩,在学校平时表现和能力也都不错,身边的同学们纷纷一战而胜,最多二战碾杀,可我,我就是要五次才过。
所以我写这篇“攻略”的目的,一方面我想拿我的“错误操作”作为反面教材,另一方面,也想告诉还在学校的法本们一些现在的我才悟出的经验,给有类似经历的考生们打打气。虽然司考已经改为现在的法考了,但是其内核还是有相同的地方,我的经验与教训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普通院校法本,美国LLM。整体而言,单纯从学习成绩的角度评价,我的学习成绩属于中上游水平,特点是聪明但不算非常用功,反应快但欠缺深度思考能力。
本科学校一般(一本,南方,非211,非958,但知名),研究生学校全美法学专业排名二十几,整个教育背景算是无功无过,平淡无奇。
我的八次考试的顺序是这样的,大四在校第一次司考,然后出国毕业后连续两次bar,回国工作后第三次bar拿下,接着连考四年司考,最终第五次司考拿下。这个时间顺序有很重要的两个点,第一点,我是先过的bar再过的司考,第二点,两边通过时候我都是在职的状态。
考场如战场,如何在短时间高强度的紧张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十八般武艺,这是一个难题。
无论你的学习方法是什么,以下几个方面我认为是必须重点准备的。
一、打好扎实的基础,对基本概念、知识点的理解要全面且到位。
几年下来,我发现我总是在某些地方出错,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对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没有理解或者掌握不到位,二是理解不到位后继而产生的“顺水推舟”的状态。
打比方说,关于意思表示的内容,并不是真的理解和懂得表示的到底是什么,而是凭借着做题的经验和认识在做题。
这种情况下,准确率一般能有70%左右,按理说也是不低,但是对于法理、民法、刑法这种理论性强的学科来说,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基础概念。因为基本概念是贯穿整个学科体系的根基,而每个根基偏差一厘米,垒起来的大楼就可能变成说倒就倒的危楼。
所以我的建议是,无论是不是法本背景,是第几次参加考试,在开始备战的时候,有必要把这所有的学科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学习一遍,但是这个阶段不要求自己全部记忆。我最后一次备考时下载了第一轮最基础的课程,认认真真从头到尾学习了一遍。
之前几次,因为我想着这些是本科基础课程,自己有基础,所以每年复习都是直接从强化班的课程开始,但事实是那几年我卷二卷三分数都不高,甚至还会拖后腿。
这次听基础班的课,受益程度让我自己都很吃惊,发现原来这么多内容自己是不知道的,我再结合一直以来的错题,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关于老师的选择,这一两年没关注法考我已经提不出什么具体的建议了,但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如果是有备考经验的,在补基础的这个阶段,不妨换一个与之前不一样的老师试一试。
像我这么多年一直都听钟秀勇中后段的课程,但是最后一次备考,因为找不到老钟的基础课程,又刚好有李建伟的《民法六十讲》的书和全套视频,就去看了老李的课程了,用一个月的时间从头到尾看书、听视频、梳理笔记。老李和老钟风格完全不同,也让我在年复一年的复习中找到了一点新鲜感。
刑法用了同样的方法,一个月时间,我看了柏浪涛《刑法攻略》,加上用其他一些科目基础知识的查漏补缺,前后一共大概用了三个月时间,这个过程像是往一个装满了大大小小石块的玻璃瓶里放沙子,填满整个储存空间。
虽然并不意味着这样过一轮就能全部掌握和记忆,但对于下一步的归纳总结和技能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二、注意时长与效率。
在职备考最大的问题在于时间。
我只说一说自己维持正常工作(即朝九晚六,工作时间强度较大,偶尔加班,但基本能保证双休)和兼顾复习的经验。
很久以前听过一个说法,简单粗暴地说过法考有一个规律,就是不管你上不上培训班,用什么复习方法,一定要学习积累到XXX个小时,司考才能通过。具体的时间数我已不记得,能确定的是,那的确是一个让人有些发怵的大数字。
当时觉得这种结论也太简单和片面了,毕竟每个人基础和能力都不一样,但我现在觉得,这真是一个最精炼的“通关秘籍”了。
作为天下第一大考,法考本身试题的难度以及它的通过方式都决定了它绝对不是光靠运气就能拿下的。只有当你的真实实力在大几十万的考生中达到了中上游水平,才可以说有通过的可能。
我的理解是,这XXX个小时,与其说这是时长要求,倒不如说是指大部分人通过XXX个小时的学习,可以达到一个对知识更加掌握的状态,即达到这个状态,意味着你已经达到法考设定的、法律资格从业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知识量。
另一方面,如果有的人复习时间虽然达到了但却没有效果,那要考虑的就是学习效率的问题了。
那一年我的情况是这样的,每天早上我提早一小时到单位听音频,中午不午休,听音频一小时,白天上班其他时间见缝插针地看两眼讲义或者做几道题,晚上下班后因为太累完全没有精力再看书。周末两天我基本也只能做到每天1-2小时的学习时间,然后考前休假加周末一共7天的时间,每天从9点学习到晚上11点。
学习任务上我是这样分配的,3月份开始,我用三个月来做上面提到的第一阶段民法刑法大部头的查漏补缺,两个月看民诉、刑诉、行政法、商法强化班视频加做题,一个月看经济法、三国、职业道德强化班的视频加做题,同时回头复习民法刑法。
可以看得出来,我的学习计划非常极端,民法刑法等大头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宪法、法制史我是完全放弃了,没有投入过多的时间,这是结合我自己多次考试结果而制定的个人方案。
因为我已经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和优势,因此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其实我5次考试基本都是这样,而我的卷一每次都是90以上,保证自己的强项三国基本不丢分是关键。
所以在备考的有效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制定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计划是关键的第一步。
三、提纲挈领、融会贯通。
对我来说这一步的实现带来了质的飞跃。一直以来,无论是什么学科我的学习方式都是简单粗暴的听课-做题-听/看解析,虽然知道要预习和复习,但老实说,真的从来没有做到过。
这就要说到先过bar再过司考对我的影响了。
英美法以案例法为主,没有统一的系统法典,法的适用上要遵循先例,法的内容上不断在发生变化,因此英美法的判决多采用归纳的方法,从过去的典型案例中归纳出一般原则,适用在新的案件上。
美国的法学院特别注重培养这种归纳提炼的能力。国内的法学院,课堂上往往是老师直接抛出一个个概念、法条(rule),进行解释之后,再举例说明实际发生的案件情况(facts)以及判决结果,最后再引出是如何通过概念和法条得出结论。
美国法学院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课堂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在探索rule是什么,是怎么形成的。因为没有法条可以直接查询,我必须通过学习经典案例(cases),去体会在历史的长河里,无数个类似案例是如何最终精炼成具有指引作用的rule,以及rule是如何不断地被经典案例进一步创造和改变的。
举个例子,Contracts里的一个合同是否成立的判断,哪些情况下成立,哪些情况下不成立,没有法条告诉你一二三四五和除外情况,得通过一个个case去收集,再梳理总结提炼,才能得出结论。这是判例法灵活之处,也是学习判例法难以掌握的地方。
从美国带回来的部分课本,大部分是买的二手书
Contracts某一页的笔记
总之,经历过法学院的历练,我也渐渐接受和养成了归纳总结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前面提到过,我用了三个月对基础科目进行查漏补缺,在这个过程中,我把民法、刑法的所有内容整理成了提纲式的笔记,我叫它们为outline。
以前我的笔记是散乱的,老师说什么我记什么。虽然我写了一大本,但回头看时完全找不出重点。
这一次,我先按章节、体例画出了最主干的结构图,就是所有教材前几页都会出现的那种树枝分叉状态的结构图,可以想象成一棵大树的主要粗枝干;然后画每个章节的结构图,像枝干上分出来的细枝条;最后把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和知识点的要点完整地补充进去,像在细枝条上画上一片片栩栩如生的叶子。
制作Outline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知识梳理的过程,你会清晰地看到所有知识点在宏观上的关系,以及知识点本身的所有细节。
我的刑法outline
在做题的时候,你要做的第一步是识别这道题核心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第二步是迅速在已经刻入脑海的outline中定位这个知识点;第三步是俯瞰这个知识点在枝干结构上所处的位置,并考虑它的横向和纵向关系;第四步是把这个知识点本身的细节过一遍,如果是主观题,再加上第五步组织自己的答案陈列方式,让它重点突出且又详细。
看起来好像很麻烦,但是当你对自己的outline足够熟悉,同时对这种思考和解析模式的使用足够熟练,那这个过程其实会非常流畅,而且会大大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四、寻找和形成一些属于自己的学习技巧,调整心态和状态迎接考试。
首先,关于如何练习和形成答题技巧,答案就是要不断地练习,更新、调整自己的解题思路,直至形成高正确率且高效率的定式,客观题就差不多可以解决了。
案例分析也是需要练习的,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的做法是,在过完了基础之后,就开始“看题”。所谓看题,就是看历年真题的解析。
先看题目,然后自己用列提纲的方式答题,列出自己想到的所有有可能的得分点,接着看标准答案,一方面核查自己是否想到了所有的得分点,另一方面学习标准答案的表述。
最后一周冲刺复习,自己再把outline里一门科目所有可能出大题的内容单独列出来,按照大题答题的思路进行梳理并加强记忆。
考试的时候也是,做案例题建议你要一边看题一边划出提示性文字,列出所有得分点,然后才开始正式答题,答题的时候先写重要的点,剩下的时间把其他点全部列出来,注意格式和列举方式,尽量方便阅卷人阅读。
至于的论述题,首先自己一定要明确地点出一个自己的观点,然后再继续写。如果自己实在不知道写什么,就用与题干相关的基础学科知识点从各个角度论证自己的论点并且与题干进行呼应。考场上,短短几行字中,你呈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比你拥有的记忆能力重要得多。
补充一下关于时间控制的问题。考场上每一分钟都很珍贵,没做好时间分配,或者不按计划执行导致的失分都是很不值得的失误,特别是主观题,完成所有的题目是最重要的。
我会在试卷发下来后,在第50道选择题、第100道选择题,以及每一道主观题后面写上时间,例如9:45,提醒自己到了这个时间,就必须把目前的题目完成,并开始做下一个部分的题目。
设置这些时间也很有讲究,要结合自己做题的情况,而且要在最后一题完成后预留起码10-15分钟,用来填答题卡和查漏补缺。如果对某道题有执念,那就在这最后10-15分钟里回头吧,起码这时其他题目都完成了,不会留下遗憾。
其次,想聊一聊关于心态和考试状态。考前千万不要熬夜,早上睡过头、考场上睡着的事情真的每年都在发生,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清淡的饮食,让自己状态平稳,才不会因为突发状况辜负了自己一年的努力。
总之考场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会有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改变不了的事情要学着去接受它,与它共处,就像我们总要学着成为一个“大人”去独立面对生活中不那么美好的一面。
我认为能够坚持不懈,五次思考的屡败屡战也是一种宝贵的精神,意味着对胜利结果的强烈渴望。但我们不能原地踏步和怨天尤人,要从失败中寻找胜利的线索、不断地提升自己。坚持加上精进,一定可以收获胜利。
最后用我喜欢的一句话结尾吧!
来自梵高的一句话:I know nothing with any certainty, but the sight of the stars makes me dream.
2021年「高云合同写审改突破营」下半年课程正式接受报名,7.24-25深圳站即将开营,高云教练助你掌握民法典时代的合同写作技巧,名额有限,扫码咨询详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