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律师塌房记:真正的内秀应该是专业素养

孰华予 熊猫法律星球 2024-07-01
作者:孰华予

 

法庭是律师的圣殿,也是最能检验律师成色的地方。平素,西装革履只是律师必要的外在形象展示,真正内秀的还是律师的专业素养。


而没有哪个地方比法庭对律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它集律师的表达能力、知识储备、心理素质与反应能力等多元要素于一体。


在这里,你能领略各种风格和流派的庭辩,自然也能见证丰富而多样的律师,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鄙夷,还有的则让你觉得滑稽,比如,我印象中,那位贴着创可贴出庭的律师。


遭遇战


贴创可贴的律师A和副手B都在苏州执业,那时我从上海的一个律所刚出道,经常跟所内某个三年级律师,也就是我的小师傅搭档办案。


某起用人单位违纪解除员工的案件,我们从仲裁开始代理员工方,拿到了胜诉裁决。单位输了仲裁后炒了原来的律师,找到他们来上海代理。不过一审开庭前我们并不知情,所以没有对他们进行庭前背调,算得上是突然的遭遇战。


案件在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西漕法庭开庭,适逢上海初夏的天气阴晴不定,刚出地铁口就下雨,我和小师傅都因没有带伞受到了惩罚。


小师傅平素用摩丝浇固的发型尤其不耐大雨的冲刷,内陷成了个锅盖,到法庭时中央盛积的雨水仿佛堰塞湖决堤般兜头盖脸而下。



和我们前后脚进来的一男一女,原以为是对方代理律师,询问后才知道是公司方申请出庭的证人,显然有备而来没有被淋湿。


迟到挨训


法官准点进入法庭,瞟见我们时显得格外友善,或许他目睹两位落汤鸡模样律师的惨状,心生选择做法官的优越感,而优越感在很多时候都会带来宽容。


开庭时间到了,却迟迟不见对方律师踪影,法官让公司证人联系律师。证人拨通电话,免提音里的男声回复走错了法庭,去到了浦东法院总部,正驾车往这边赶。


法官面露不快,询问证人怎么不告诉律师正确地址?没想到证人答复说公司从苏州外聘的律师,他们其实不熟。


约10分钟后,两人快步走进法庭。


领头的男人穿着笔挺的西装还系了领带,右手拎着电脑包,径直走到原告席落座,和他一身精英律师打扮极为不协调的,是他额头上贴的创可贴。他就是A律师,长得很像某位谐星。


副手是个烫着卷发的年轻B律师,身着风衣,卸下背包后有些笨拙的翻找出委托材料递给书记员。


法官看过去的眼神明显比较犀利,猜测是优越感消失后的恼怒——作为法庭的主人,他等了15分钟。待书记员收过对方委托材料,法官以如下训话拉开了本次庭审的序幕。


“你们是出庭律师,当事人花钱请你们来,怎么连法庭的门儿都找不到?还迟到了15分钟!连证人都到了,希望你们恪守下职业精神。”


听着法官的训斥,A律师似乎不以为然,他在原告席坐定后便不动如山,双手交叠在桌前,双眼凝视着我们,但似乎看得又比较远。


颤抖的副手


庭前挨训并未影响到A律师心情,但显然给了副手B律师压力,从他开庭陈述时起说话就磕磕绊绊。


他手里捧着准备好的发言稿,逐字逐句地小心念着,时不时警惕地瞥向我们和法官两眼,似乎想要接收下听众的反馈。


“不要再念了”法官的反馈如期而至。“你刚才念的跟起诉状一样么?”


B律师把头探出文稿,答道:“是一样的。”



“一样的就不要再念了,不是浪费大家时间么!还有没有补充?”法官有些激动。


B律师像泄了气的皮球,谦卑地回过头看了看A律师,但A律师没有给到任何指示,以沉默回应了B律师热切的眼神,后者仿佛心领神会,摇头说没有了。


“那好,我来问你们几个问题,请如实回答。”说着法官开始了质询。没想到头几个基本问题,比如解除日期、解除事由和员工薪资就让对方律师懵圈了。


B律师打开准备好的文件夹,把厚厚的材料全抖了出来,手足无措地翻找着。问题已经抛出很久了,B律师还在埋头检视材料,找寻答案。


法官开始变得焦躁,不满意地训斥道:“这些基本信息,你应该开庭前就要核对清楚的,怎么做的功课?”


B律师闻声变得更加紧张,拿材料的手都有些颤抖,嗫嚅着尝试回答。不过从始至终A律师都格外冷静,并不急于澄清解释,只在旁边安静的瞧着B律师独自承受法官的压力。


飘摇的证人,矛盾的证词


伴随B律师吞吞吐吐地发言,庭审十分拖沓。


法官眼见对方律师庭前准备有限,再给压力除了增加B律师抖动的幅度外,并无推进庭审的助益。


于是调整思路,转而把很多案件事实的问题拿来问我们,而且很快收到了效果。因为准备充分的我们基本有问必应,让法官很流畅的结束了质询和法庭调查,接下来该证人登场了。


对方律师和证人生疏得让人可怕,确如证人所讲“不熟”是双方关系的真实写照。


男性证人上来就显得紧张,在陈述案件事实时不停看向原告席的两位律师,但B律师往往回以更紧张的表情,A律师倒是一如既往的镇静,仿佛大局已定。


法官看出证人在察言观色,出言告诫证人不要看律师,证言应该尊重案件事实,不是律师的代理意见。


男性证人听罢只能转向法官,然后磕磕巴巴地讲完了故事,不少事实都跟本案争议无关,有的还正面承认了我方主张。女性证人的心理素质相对更稳,整体的回答和叙述比男性证人流畅,只是鲜少讲到重点。


我国证据认定一向重物轻人,证人证词往往要和其他证据相互印证才能得到采信。本案证人在公司任职,与原告有利害关系,若无其他证据印证,法庭采信度极低。


即便如此,还是能看出对方律师没有对证人进行必要的庭前辅导,很多发言还在呼应我方立场。


在我们后续的质询中,证人发言还出现了若干前后矛盾之处,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法官听了都连连摇头好像在表示抗议。



实力碾压


A律师置身事外的神态让我有些不真实感,虽然看着他头顶的创可贴,我还在联想其不幸遭遇,但如此镇静的表现不免让我有些忐忑,莫非此时蓄力是等着主将对决时大放异彩?


很多二人组律师的分工都是低阶律师负责开庭陈述和举证质证等基础环节,高阶律师要到发表关键的辩论意见时才切入,等着在辩论过程中全副输出,所以现在的沉默是为了将来的爆发?!法官是不是预料到这点,所以不怎么逼迫他呢?


就在我盘算A律师是否爆发的时候,身旁的小师傅已经爆发了!



小师傅结合证据材料概括了案件事实,主动归纳了庭审焦点,循循善诱地展开法律论证,颇具气势地批驳了对方观点。


对方应声而起的依然是捧着稿子念的B律师,发言基本是在重复起诉状的内容,了无新意。法官依旧斩截地打断了他,重复的意见就不要再说了,还有没有新的观点?


B律师先是顿了顿,小心回复说有的,然后又照着稿子读开了,大概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吧。


迟来的背调


对方整场庭审都被压制,B律师更是被小师傅吊打,奇怪的是A律师全程未发一言,好像是默许这一切的发生。


庭后上网查了下A律师的简历,发现他是苏州一家鼎有名律所的高级合伙人,个人履历跟客户都很拔尖。


我不知道A律师全程禁言是出于什么考虑,是否与额头贴着创可贴的伤势有关,但在一场决定当事人输赢的庭审中表现如此佛系肯定算不上勤勉尽责。


或许律师可以收获很多的头衔,但在法庭上缺乏责任感、又不亮剑的律师,当事人想必会说:“就这?”



律师发展到最后,往往更愿意把时间和功夫花到镀金和获客的事务上。大律师越来越多地去参与社会活动,有的甚至外聘到高校任教,与之相对的则是越来越少地经办具体案件。


如果大律师能很好平衡二者的冲突,保证案件的时间投入,这或许是个良性的循环,但行业发展的一个怪相却是高阶律师靠牺牲案件代理时间去开拓市场和树立形象,开庭找副手应付一下,自己则出工不出力,还能美其名曰锻炼新人。


所以,什么都不说不是言尽于此,更可能是什么都不知道,说错不如不说。只是新人习得的这套武功心法,恐怕不足以在行业立足,毕竟单靠沉默赢得诉讼还是挺难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需转载、节选,请在本原创文章发布48小时后联系小编(xm-planet)授权。欢迎首创稿件,如有投稿意向请联系小编



不管是法律新人还是律界大佬,真正内秀的还是律师的专业素养。合同六法创始人高云教练在「高云合同诉讼专项精讲」围绕思维、实操、技巧切实帮你提高合同诉讼专业水平,赶紧扫码咨询详情吧!


 

推荐阅读

1、下载:招标投标法律法规大全,共30万字!2、律师基本功修炼:从法律调研开始!3、新民诉法正式公布,十四个修改要点整理(附全文)4、大律师是怎样炼成的?5、从万金油到深精尖:律师的专业化道路探索6、在不靠人带的情况下,实习律师怎么逐渐上手律师工作?7、实习律师初上法庭,应该怎么做?(更多精品文章,可查看菜单栏“往期精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