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整个夏天,20本好书为你带来秋意
新一期的刀锋关注,我们继续为你推荐好书。
本期的刀锋关注,我们看到了更多的青年作者的作品。魏思孝、吕晓宇、大头马等作者带来了不同风格的虚构类作品,当下和未来、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在他们的文字之间变得模糊。本期书单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思想大家们的作品,比如鲍曼、斯坦纳、段义孚等思想家和学者的思考都用最深入浅出的方式让我们重新观察日常。当然,好书远不只这些,我们依旧在寻找更多的好书。
秋天开始的时刻,我们继续与书相伴。
《沈颖与陈子凯》
魏思孝 著
大方 | 中信出版社,2023-8
沈颖出生于山东淄博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母亲患癌去世,父亲在她成长过程中长期缺位,父母的婚姻如同虚设。每天虽然衣食无忧,但内心却无所依托,无人可以倾诉。她一直以为,生活本应该如此,陈子凯的出现,唤醒了她从未体会到的情感,犹如黑暗中的一束光亮透入,搅动出了天翻地覆的景象。但陈子凯的冷漠和回避态度,让沈颖对眼下的一切产生了不多见的幻灭。后续陈子凯提出分手,犹如踩在沈颖本已脆弱的神经上,直到断裂……
魏思孝再续“人物小传”与“微型史诗”写法,直击当下被人们忽略的身份和情感认同危机,描摹出命运的偶然、一代人的精神困境与当下的时代变迁。
《国王的游戏》
大头马 著
理想国 | 北京日报出版社,2023-8
《遗忘爱达荷》
[美]艾米丽·卢斯科维奇 著,杨扬 译
新经典文化 |南海出版公司,2023-8
《水下之人》
吕晓宇 著
大方 | 中信出版社,2023-8
《让我们相信这寒冷季节的黎明》
[伊朗]芙洛格·法罗赫扎德 著,李晖 译
明室Lucida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3-7
芙洛格·法罗赫扎德是伊朗现代诗歌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她以大胆叛逆的生活方式和坦率直白的诗歌语言,在以男性为绝对主导的伊朗诗坛横空出世。法罗赫扎德的诗歌充盈着磅礴的生命力,并以其独有的视野和感受力书写女性的生命经验。
《让我们相信这寒冷季节的黎明》是法罗赫扎德的首个中译本,精选其创作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五十余首诗歌作品,横跨其一生出版的所有诗集。尽管英年早逝,但法罗赫扎德短暂而绚烂的一生却在社会和艺术两个领域领风气之先,并在诗歌领域达到了一个绝对高度。其作品不仅为伊朗文学,也为世界文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
《有人跳舞》
辽京 著
春潮Nov+| 中信出版集团,2023-8
《我们,被淹没的》
[丹]卡斯滕·延森 著, 陈磊 译
后浪、后浪文学 | 贵州人民出版社,2023-8
在丹麦南部的海港小镇马斯塔尔,那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以海为生。
1848年,小镇被卷入丹德第一次战争,并非所有为荣光而战的人都有幸生还。劳里斯·马德森因为一双神秘的靴子幸存,不过很快就逃回海上,从此销声匿迹。他的儿子阿尔伯特势所必然地成为水手后,孤独地踏上了漫长的寻父之旅。多年后,他带着一颗头颅,回到了那个日渐由女人维系日常的小镇,直到遇上了一个男孩和一位寡妇。而这个女人已打定主意要结束这一切,将所有人从那桀骜不驯的海洋中解救出来……
这里有小镇的平凡生活和孩童的闹剧,也有海上的历险和摧毁人类灵魂的战争。小说带领读者见证了三代人的生活,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横跨一百年的时间;也驶过了广阔的世界:从纽芬兰贫瘠的岩石,到萨摩亚茂盛的种植园,从塔斯马尼亚最蹩脚的酒吧,到俄罗斯北部的冰冻海岸。这是一个成长故事、一部家族传奇,也是一曲献给逝去时代的挽歌,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关于命运的荒谬与残酷、人类的暴力与爱、激情与脆弱的永恒画卷。
《化蝶》
哲贵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3-9
信河街越剧团的新团长剑湫走马上任了,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编《梁祝》,让悲剧变成喜剧。这一决定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但考虑到越剧的式微有目共睹,大家还是决定放手一试。
剑湫在排戏之前做了周全的考虑,可是没想到出状况的竟然是旦角肖晓红。难以入戏的祝英台、亦敌亦友的剑湫与肖晓红、横亘在二人中间的尤家兴,还有梨园师承间的角力,处在一个紧密圈子中的剑湫要怎样排出新剧,陷入困境的肖晓红又该如何化茧成蝶?
围绕着舞台,小说中的角色都在试图平衡“台上”与“台下”两种人生。可是当平衡点被打破时,卸掉戏妆的演员惊觉现实的生活从来不像舞台上那么纯粹而富有美感,他们必须思考该如何回应真实的人生。
《化蝶》是哲贵的小说新作,他将目光投向“越剧”这一主题,以一个剧团围绕新剧排练的故事,探讨人与传统、他人、自己的关系。
《变成树的亚沙》
[日]今村夏子 著,朱娅姣 译
创美工厂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3-9
《克雷姆斯的弯曲时间》
[意]克劳迪奥·马格里斯 著,陈英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8
《克雷姆斯的弯曲时间》是意大利作家克劳迪奥·马格里斯的最新作品,收录了五则与时间有关的短篇故事,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有着不同的身份——年轻时曾是企业家的老门卫,与学生相遇的老音乐教师,遇到陌生女士的演说家,大器晚成的作家,观看青年时代电影的老教授。
在每一个故事里,主人公都回忆起从前的某个片段,每个人都去寻找那些已失去和已找回的时间,那些与生命、爱情和经历有关的时间。时间与因果关系如影随形:由因结果,果又会成为后续的因,最后一切都会归于原点。
五则短篇故事回望过去,与旧时相遇的故事,模糊了真实与虚构的边界,探寻时间的本质,是爱因斯坦时空理论的小说实践。
《将熟悉变为陌生:
[瑞士]彼得·哈夫纳 著,王立秋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8
齐格蒙特•鲍曼去世前,曾与瑞士记者彼得•哈夫纳交谈了几天,在鲍曼位于英国利兹的家中,两人就鲍曼毕生的工作进行了四次长谈。在这场谈话中,鲍曼继续以“流动的现代性”来描述我们的时代,涉及当前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经济危机到新型穷人,从社会责任到公民权利,从战争阴影到幸福日常,从偶像作家到人格类型……并就这些话题,深入思考,为我们这代悬浮在不安全感中的人提供对自己境况的新认知,改变了我们对现代世界的思考方式。
这场最后的对谈,让我们对21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思想家之一——鲍曼有了新的了解:他从不回避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总是努力质疑公认的智慧和常识,让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
《我是谁?
——段义孚自传》
[美]段义孚 著,志丞 / 刘苏 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2023-8
本书是知名美籍华裔地理学家、人文主义地理学之父段义孚的回忆录。他把童年放在世界格局的大舞台中联动叙事,回忆在欧美求学的岁月,提及自己选择地理学的原因,并将自己的生理和精神特质展示给读者,坦率而真诚地完成了对自我的剖析和反思。
从中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到英国、美国,辗转于不同文化的段义孚,是一名真正的世界主义者。他的世界,从行为和事件走向了观念和思想,超越了狭隘的地方主义,而拥抱了更为辽阔的人类文明。如何在平凡的事物与事件里,去体察个体生命的意义?怎样的人生才是美好的?段义孚的经历也许是特殊的,但他的问题却是普遍的,也正因如此,他的观念与思想,仍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我仍能活得像风:
巴基斯坦女性文学选集》
[巴基斯坦] 法哈尔·扎曼 主编 / 巴基斯坦文学院 编
赵善江 / 张帅 / 王伶俐 / 文慧 / 苏亚莉 译
四川文艺出版社,2023-8
《当图书进入战争 :
美国利用图书赢得二战的故事》
[美] 莫里·古皮提尔·曼宁 著, 犹家仲 译
新民说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8
二战期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在欧洲大肆焚书,义愤填膺的美国图书管理员闻讯,组织了“胜利图书运动”,募集了2000万本精装书,送往国内外军事机构。然而,图书数量、种类远远不能满足士兵的需求,而笨重的精装书也难以在战场上携带。
为此,美国图书协会与美军展开了一个非比寻常的“军供版图书”项目:为参战美军提供小巧、轻便的特制平装书。至二战结束,1200种不同主题,覆盖各个阅读领域,共计1.2亿本“军供版图书”为士兵带来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与绝无仅有的阅读体验。
“军供版图书”不但帮助美国赢得了战争,让一批作者成了畅销书作家,而且推动了出版行业平装书革命,使阅读习惯从知识分子扩展至整个民族,创造了新一代民主的读者,帮助欧洲出版业浴火重生。本书为历史爱好者与爱书之人讲述了一段激动人心的二战奇闻。
江弱水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3-8
《天上深渊:鲁迅十二论》是关于鲁迅的综论,是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好书”得主江弱水的潜心力作。
全书分十二章,从《呐喊》到《彷徨》,从《朝花夕拾》到《故事新编》,从现代散文诗《野草》到鲁迅的旧体诗,从鲁迅的生命困局到话语困境,直到语文观,对鲁迅的写作做了一个纵向而又立体的观照。
本书破除了对鲁迅作品的许多陈见,提供了解读鲁迅的新的路径,同时,也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所做的更为精细完整的分析,如鲁迅与胡适的语文观的对比、鲁迅旧诗的艺术魅力的讨论,等等。在鲁迅研究已经汗牛充栋的今天,本书多有创见与发明,提供了许多对于鲁迅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
《思想之诗:
从希腊主义到策兰》
[美]乔治·斯坦纳 著,远子 译
新民说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8
斯坦纳认为,整个西方哲学史中藏着一条文学的暗线,所有思想论说都蕴含风格、形象、韵律和声调,伟大的哲学与文学一刻不停地互动、争竞着。
本书即斯坦纳围绕哲学和文学的关系所展开的阐述。这段复杂而迷人的关系起始于赫拉克利特的隐喻闪电,途经柏拉图与自身文学才华的对抗、笛卡尔优雅而克制的文法修养、黑格尔辩证法的舞台化身、维特根斯坦的述行教诲……一路蜿蜒曲折至海德格尔与策兰从历史迷雾中发出的最强音,并最终消弭在新千年后的噪杂中。
《日本游戏开发者口述史》
[英]亚历克斯·威尔特希尔 编,夏里 / 林延平 译
读库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3-8
《太后西奔:
帝国晚期的仓皇与激荡》
谭木声 著
新星出版社,2023-7
1900年庚子事变,清廷太后“西狩”。这一独立的历史事件,却关乎中华社会的历史走向。
作者以大历史的视野,从小切口进入,使用新的研究材料,以丰富的细节展现这场起于一家一姓私怨、终于家国命运的大动荡。其间穿插晚清最后二十年的政治纠葛、人物关系、满汉冲突,在国际环境和民间宗教的背景下,呈现历史的生动、人物的鲜活、命运的悲剧。《太后西奔》中关系万千重,晚清最后二十年乃至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脉络,在这里都看得见、说得清。
《文化困知录》
冯天瑜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3-8
《亚洲文明史纲:
文明互鉴的东方智慧》
武斌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3-7
喜欢这篇文章,请让我们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