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 知乎”与“得到”为什么一败涂地

2017-09-01 铁船长 A捕鲸船B



先是“知乎”大V被头条挖角,又是“得到”罗永浩停更,知识付费一下子裤衩都不剩!

在铁船长看来,首先知识付费就是一种泡沫,因为它既不是知识,也不方便付费,破灭是一种必然。

挺不住了


那什么是知识?

很多人最看不起的纸质书就是知识。

谁说只有上了互联网搞成录音,搞成直播才算知识的。古往今来这么多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难道他们都是无知的人。知识从来就不只是跟互联网捆在一起的,这就是个伪命题。

至于付费根本不是什么新方式


以前买书不花钱吗?以前听讲座不花钱吧?这不都是一种付费吗?上个学天天都要花钱,学个钢琴围棋美术都要花钱,这难道不是知识付费吗?


所谓只是付费硬用跟互联网捆在一起本身就是个噱头,就是个拉融资的炒作,本身根本不是一种创新的模式,不过把以前的教育出版行业上线而已,换了个名字。

知识付费的本质是眼球经济、粉丝经济


从罗胖子开始,试问他真的有“知识”吗?铁船长不是“砖家叫兽”,不敢妄评,但说起来铁船长也生长在经济学世家,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从财经的角度,我对这类东西向来看不上眼。


也不光是我个人看法,铁船长圈子里头也有不少财经界的名人大咖,他们也只是把这看作谈资笑料,没人真的相信。当然“得到”的对象也不是这群人。


我们其实是网红


但“得到”毕竟做的还是挺红火的,为什么这么强?从罗胖的轨迹可以看出,他原本是央视主持人,他是个媒体人,有知识背景的媒体人,他真正强大的是媒体行业的经验人脉和渠道!


“得到”只是披着知识外衣的娱乐节目


尽管如此,为什么这类“知识付费节目”这么受欢迎?

要从国民素质谈起。中国人是不爱读书的。不读书就没有知识的源头,没有源头就只能随波逐流,才会买椟还珠,把这些边角料当成宝物珍藏起来。


这么没逼格的地方偶是不会去的


大多数人互相之间交流读后感分享心得是不容易的,但在网上声称自己加入了什么圈子什么平台,是最廉价最直接最便捷最快速提升逼格的手段。尤其这个手段可以晒朋友圈啊。


您看了本书,认真的批注了五十条,还做了读书笔记,可是不好分享呀,俏媚眼做给瞎子看有谁知道呢?


但是有了“知识付费”就不一样了,马上可以在朋友圈中晒图装逼啦。所以这个传播方式完全是注意力经济,粉丝经济。而迅速提升逼格的方式是媒体最擅长的,但知识的内容很少很少。



与“得到”停更同时开始的,就是今日头条收购“知乎大V”。铁船长看来这个事件彻底撕下了“知识付费”的遮羞布,你们这些所谓“知乎大V”跟媒体大V实际上是划等号的,是一回事,知识的比重几乎为零。


我这么说绝不含贬义,只是客观说明。今日头条的做法体现出了一个媒体平台对另一个媒体平台的竞争,这才是这件事的本质。


今日头条挖走的不是什么“知识大V”,就是一些媒体大V而已,所以才能无缝对接,毫无违和感。因为他们其实就是一回事。

“知乎”就是披着知识外衣的媒体平台,根本没“知识”什么事。就像传说中的“老婆饼”,别做梦能吃出老婆来,认真你就输了!

 

认真你就输了


从本质上讲,"知乎"也好,"得到"也好,爆发危机一方面体现了知识创作的难度,但这还远远不是根源,根源到底在哪里呢?

一、对于专家学者来说创作知识不难,但创作完知识,被大众所接受所关注,甚至让大众付费就太难了。

二、单纯让大众付费不难,只要来点三俗内容,来点儿黄赌毒足够让他们掏钱的,但问题披不上知识的外衣就不够高大上。

三、要把两个结合起来,把知识产品真正做到能让大众接受是个难上加难的事。而把普通三俗的东西弄上点术语来点行业黑话包装,看上去简单,可是毕竟就那么点逼事,长远来看一定会灵感枯竭。


一方面要受众多挣钱,一方面要小众化提升逼格,这也是一个先天的矛盾。

为什么知识源头枯竭了?单纯只是创作难吗?不是!是这些平台拒绝“更新知识”!这才是问题所在!

理论上讲,二者既然是一个知识平台,不但有人分享,还应该有人不停的创作,源源不断的补充。但为什么补充不上去呢?

"知乎"也好,"得到"也好,其实只是单方面强调分享,强调客户,强调付费,并不太强调创作,甚至对知识的创作者很不友好。


他们的创始人用媒体人的思路、相亲节目的模式、和淘宝电商的规则去经营知识产品,焉能不败!这是他们产品先天的设计错误和基因缺陷。

知识选秀就是酱紫的


“得到”是搞知识垄断。一些创始人自封为“知识贵族”,要当知识付费平台中的“婆罗门”,彻底实行“知识固化”的路子。不信你看看“得到”,这么多年了,还是那几张老脸。


你以为你那点知识能吃一辈子吗?你以为观众不会看腻吗?刚开始有点新鲜劲儿,你们是知识的小鲜肉,现在你们是知识的老腊肉,早倒胃口了。



知乎在回答问题分享知识的过程中,选择方式更类似于选秀和投票。挺像以前那个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让观众亮灯来决定。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靠排名靠点赞靠投票选举,哪能选出什么真正的知识?虽然短期内迎合了大众的口味,选出了大家欢迎的内容。但长远来看降低了自己的质量,完全是自甘堕落。

 

知乎另一个问题就是点赞排名。完全用淘宝做电商的态度来经营知识产品。只看流量、只看价格、只看排名、不顾质量。


这种看似公平的电商方式其实是完全不适合知识产品的。同样在这种前提设定之下,真正在知乎上能走红的或是媒体人,或是一些大V。

没有流量,再好的种子也发不了芽


知乎另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流量绑架。

因为你不是大V,因为你没有流量,东西再好我也让你不被看到。你有自由创作自由发表的权力,但我有自由让你不被看到的权力,这样的“知识自媒体”,不是一个拒绝自我更新的死循环吗?


如果你是大V,你点赞多多,再加上淘宝式的的大排名规则,您就拼命地展现,就有更多人点赞,形成了一种“近亲繁殖式自我循环”的马太效应。


最终形成了知识垄断,知识固化。结果就是完全拒绝新鲜血液的加入,完全没有知识更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而这种知识固化、知识垄断、流量绑架点赞排名的方式,让后来者没有立锥之地。这是自我的闭关锁国,自我的拒绝更新,玩起了知识天朝大国的迷梦。这也是一种互联网的“流量原教旨主义”。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其实许多有知识有情怀的人还是愿意跳到知识经济这个大海中的。无奈现在这种方式,让“知识付费海洋”中的大V,就像是霸占在枯井里的蛤蟆。


他们堵住了流量入口,自以为能占领整片大海。但这些后来者,这些新鲜的血液,谁又甘心只去做“你的大海”中的一滴水呢?


从那知乎海边,慢慢消失的你,

本来V的脸,竟然渐渐远去 


想要说些什麽,又不知从何说起,

只有把它放在头条


茫然走在边,看那 ,

徒劳无功想把,每个点赞激起 


想要说声爱你,却被淹没在流量里 ,

猛然回头排行在哪里

 

最后要说“知识付费”顶多算个鸡汤,根本带不来知识。


真正的知识就得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做,真的没有捷径。


铁船长诞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小时候就看见怎么做学问,满满一屋子的书,做了一箱的卡片,写文章找一个数据绞尽脑汁。抽出一张小卡片来,然后再翻出书反复验证,这样当然很扎实。


而现在把这些过程都省了,所谓得到一瞬间就让你有知识爆棚的感觉,看上去很美,实际上没有用。


这辈子学我就够了,真的够了。。


     所谓“碎片化”其实是个常识性的错误。“玉屑满匣,不足为宝”。玉是好东西,打碎了有个屁用。就好比要想捕鱼就要撒网,您最后哪个眼网捉了鱼,就把哪个网眼留下来,这样一张“碎片化”的大网有用吗?

所以说那些经过断章取义以及“后期制作”的鸡汤是没有用的。追求知识的过程就像是品尝美食,慢慢消化来获得营养。


您把这个过程省了,直接把消化后的东西拿上来,你肯吃吗?以前禅宗的话叫做“含屎哺人”,所以老说要自悟,一个道理呀。



一个鸡蛋引爆的“煎饼”创业大潮

共享小马扎的试坐经历 ——共享经济的摩登时代

豆瓣上市能成功吗?

铁船长秒评乐视贾跃亭的失败

传统教育的三大误区 ——哪些过时观念让你内牛满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