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柴论音乐丨“天堂没有音乐,我们生活在地上好了!”

2016-11-06 西方音乐评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140ugwsvr&width=500&height=375&auto=0捷杰耶夫指挥《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


柴可夫斯基论音乐(一)

我不可能同时为取悦俗物和雅人而写曲。我认为一个人在创作的时候必须服从他的本能倾向,不必想到去取悦这一群人或那一群人。我开始写《奥涅金》,其实并没有特殊的目的,但是照它所发展的道路看起来,这部歌剧在戏剧上一定不会使人感到兴味。因此,一些认为歌剧的首要条件是戏剧动作的人们,是不会满足的,但是那些能够在一个歌剧里面看出单纯的人类感情的音乐表现的人们,却会为音乐所感动,我希望他们可以由我的作品得到满足。——1877年9月11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339vepnal&width=500&height=375&auto=0西本智实指挥《意大利随想曲》

音乐是上天给人类最伟大的礼物——给在黑暗中的流浪者的礼物。只有音乐能够说明安静和静穆。音乐是一个忠实的朋友、护神和慰安者。为着她,人才可以在世间生活。天堂那里也许没有音乐的吧。那么就让我们生活在地上好了。——1877年12月5日


瓦格纳是怎样的一个堂吉诃德呵!……这个人有一种光辉的才能,但是造作是他的失败,他的灵感往往被一些新理论所麻痹,这些新理论就是他企图实现的,而且它可以为着这牺牲一切的。他的歌剧里只顾着现实主义、真理主义和理性主义,而失去了音乐,他最后的四部歌剧差不多全欠缺音乐……我不明白--而且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尼伯龙根》被当成了了不起的巨著。作为民歌来看,也许是伟大的--可是作为一部本事,却不然……然而这里面有着很多强烈的迷人的交响乐片段!——论瓦格纳1877年12月30日

往期瓦格纳:1、纪念瓦格纳诞辰丨爱之死丨瓦格纳的爱情观丨最能体现德意志精神的德国人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丨“描写近乎色情的爱情的最伟大之作”;2、世界音乐&卫生组织最新权威发布丨《瓦格纳症患者病例调查报告》丨七大典型患者丨尼采丨希特勒丨布鲁克纳丨瓦格纳研究作品研究推荐;3、现代西方音乐的德法之争丨德彪西、马拉美与巴黎的悠闲丨“萨蒂之所以重要在于他引导法国新一代作曲家摆脱处于瓦格纳影响下的印象主义”


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吸引人。照我的意思,他是黑沉沉的,冷冰冰的,而且充满了虚伪,晦涩得简直不知所终。我想德国在音乐上一定已经走下坡路了,现在是法国的音乐上台了。——论勃拉姆斯1877年12月30日

往期勃拉姆斯:1、《伟大作曲家的生活》之勃拉姆斯(一)丨他粗鲁,严厉,脾气坏,容易动怒,极端敏感,愤世嫉俗,但他粗暴生硬的外表下有一颗金子般的心;2、《伟大作曲家的生活》之勃拉姆斯(二)丨早年经历让他对女人深感失望:“这就是我对女人的最初印象,你却指望我去赞美她们!” 3、《伟大作曲家的生活》之勃拉姆斯(三)丨“他信仰一个更为崇高的梦幻般世界。他具有把所谓浪漫主义的矫情拒之于外的非凡本领……” 4、《伟大作曲家的生活》之勃拉姆斯(四)丨创作三阶段分析丨他的音乐是创造性心灵的产物,具有贝多芬和舒曼的灵魂,以及纯粹音乐的严谨性;5、论勃拉姆斯钢琴音乐的时代精神丨他出色地处理了浪漫主义抒情性和古典主义曲式的矛盾,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着过去年代的精神和光荣的回声;6、勃拉姆斯继承了舒曼的音乐而非妻子丨聆听他为克拉拉创作的音乐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藏心爱人的坟墓,那是生命的狂流冲不掉的。” 7、当勃拉姆斯爱上舒曼的妻子,他是怎么做的呢丨面对生病的丈夫舒曼,妻子克拉拉又做了些什么呢丨一切要从舒曼对勃拉姆斯的知遇之恩说起…… 8、勃拉姆斯的恋母情结与偶像情结丨这两种情结是如何在其音乐创作中发挥积极推动作用的?以《g小调钢琴狂想曲》为例;9、听作家余华讲述勃拉姆斯的孤独丨“那个时代里不多的那些天才几乎都以叛逆自居,而勃拉姆斯却心甘情愿地从古典的理想里开始自己的写作”;10、浅析勃拉姆斯《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丨通过这首曲子来认识勃拉姆斯,会发现其钢琴作品充满了华丽而复杂的技巧,并伴有较高的演奏难度;11、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分析与演奏丨有人比喻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是男性,门德尔松的是女性,那勃拉姆斯的就是男性中的男性;12、尼采是如何评价勃拉姆斯的丨“他有一种无能为力的忧伤,而渴望则始终是他最大的特色......”



您认为音乐不能完全表现爱的感情。刚刚相反——只有音乐才有这样的力量。您说需要用语言,不是的,仅仅用语言是不够的,当语言没有力量的时候,更雄辩的语言(音乐)就全副武装地跑来了。表现爱的这种形式,它的机能是音乐所独占的,虽然诗人也依循着这道路。语言在诗的形式中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文字:它们已经变成了音乐。说这一类的诗不是文字而是音乐,最好的例证就是:当您细心地把它当作文字而不当作音乐来诵读时,那些诗句就差不多没有意义。然而实际上它们不仅有意义,还包含着深思——不仅文字上的,而且纯粹音乐上的。我很高兴您把器乐评价得这样高。您所谓文字常常伤害了音乐,常常把音乐硬从不可量度的高处扯下来,这是绝对正确的,而且我常常深切地感到这一点--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作器乐曲比作声乐曲得到更好的结果的缘故吧。——1878年2月


当一种新的思想孕育着,开始采取决定的形状时,那种无边 50 30506 50 15533 0 0 3642 0 0:00:08 0:00:04 0:00:04 3642际的喜悦是难以说明的。这时简直会忘记了一切,变成一个狂人,每一个器官都在战栗着,几乎连写出个大概来的时间也没有,就一个思想接着一个思想地迅速发展着。有时,在这魔幻的过程当中,忽然有外力来震撼了一下,把你从梦游病的状态中惊醒过来。教堂的钟声,仆人的进来,挂钟的响声,都使人激起了当天必须去做的工作,这些中断是说不出的讨厌的。有时,灵感飞掉了,你必须再把它找回来--但往往找不回来了。通常就只得让这个地方依靠一种很冷酷的,勉强的技术工作。大师们的作品中,有机的连续忽然中断的地方,恐怕就是要这些关口负责的,您在这些地方往往可以找到做作的痕迹。但这是无可避免的。如果艺术家的这种精神状态(即成为灵感的东西)继续下去,永不中断,那么这个艺术家是活不了一天的。弦线会断,琴也会裂成碎片。然而又一桩事情却是很宝贵的,即:一个乐曲的主要乐想,连同各个部分的总轮廓,必须不是硬找来,而是自然涌现的--这就是被称为灵感的那种超自然的,不可理解的,从来没有分析过的力量的结果。--1878年2月24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144359pra&width=500&height=375&auto=0奥伯林演绎《四季之十一月》


往期老柴:1、聆听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与激情”丨斯特拉文斯基说:“他是我们所有人中最彻底的俄罗斯人”;2、从交响标题音乐看柴可夫斯基的情感世界丨他曾说:“能像全身心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是巨大的幸福,我的头脑里永远忙于种种音乐想象”;3、柴科夫斯基音乐的民族情结丨他从不标榜自己是位民族主义者,但他的作品无时无刻不在思索着祖国的命运和生活的意义

欢迎关注以下古典音乐公众号

古典音乐放映厅


古典音乐歌单


每晚古典音乐会

每晚一张音乐CD


加入古典音乐交流群可联系微信:17098908309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公众号的推荐阅读书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