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日报】科学家解析人脑中“刹车神经”结构,成功搭建可鉴别诊断超早期卒中的超低场强磁共振
科 学 时 讯
1,JNeuro:科学家找到修复髓鞘的新方法
来源:生物谷
图片来源: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找到方法修复髓鞘被认为与预防多发性硬化(MS)病人残疾进展同等重要。而近日来自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种重建由于MS受损的神经覆盖物(髓鞘)的方法,该研究由Jessica Fletcher领导的研究团队完成,相关研究成果与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
阅读链接:
2,Nature丨剑桥MRC的科学家破解皮克病tau蛋白纤维结构
来源:BioArt
皮克病和AD中的tau丝蛋白结构对比
8月29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剑桥大学MRC实验室Michel Goedert组与Sjors H. W. Scheres组合作完成的一篇题为Structures of filaments from Pick’s disease reveal a novel tau protein fold论文,阐述了皮克病的tau蛋白纤维丝的冷冻电镜(Cryo-EM)结构,将为皮克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案和见解。
阅读链接:
Nature丨剑桥MRC的科学家破解皮克病tau蛋白纤维结构
3,张云武/许华曦合作团队揭示神经突触结构与功能调控的新途径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过程中的参与作用
来源:BioArt
近日,厦门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张云武教授和许华曦教授合作在Biological Psychiatry(精神病学领域排名第一的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RPS23RG1 is Required for Synaptic Integrity and Rescues Alzheimer’s Associated Cognitive Deficits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揭示了一条新的调控神经突触结构与功能的途径,并证实这条途径的异常与A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AD治疗的新的靶点。
阅读链接:
张云武/许华曦合作团队揭示神经突触结构与功能调控的新途径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过程中的参与作用
4,科学家解析人脑中“刹车神经”结构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叶升实验室与浙江大学冷冻电镜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第一次对人脑中的“刹车”——GABAA受体进行原子分辨率的解析,得到了一种处于开放状态的GABAA受体三维结构。8月23日,《细胞研究》杂志在线发表了该研究论文。
阅读链接:
5,何时,人们不再用吗啡和芬太尼这些“毒品”来止痛?
来源:APExBIO
AT-121是一种双功能MOP / NOP激动剂。J-113397,NOP受体拮抗剂;naltrexone,MOP受体拮抗剂
来自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化合物——AT-121。具有双重的治疗作用,既可以抑制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和危险的副作用,又可以产生吗啡样的镇痛作用。这项研究是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恒河猴)身上完成的。该研究结果在8月29日发表于著名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阅读链接:
6,西南医院冯华团队研发可鉴别诊断超早期卒中的超低场强磁共振 将配备在救护车上
来源:神外前沿
近日,西南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冯华教授团队联合重庆大学何为教授团队,共同研发了磁场强度为50mT的超低场磁共振系统。目前,该样机已搭建成功,总体重量不超过240千克,为未来配备于救护车上提供了可能性。
据悉,目前该项目的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发现超低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颅内血肿。
阅读链接:
阅 读 分 享
1,试验失败之后,他将论文写成了小说
来源:科研圈
奥利弗·萨克斯 | Adam Scourfield/BBC/AP Photo/AP
2015 年的今天,“当代医学桂冠诗人”奥利弗·萨克斯逝世。他用一个个精彩的案例故事记录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更为“帕金森神药”左旋多巴的传奇故事留下了一个精彩的注脚,其作品被翻译成 25 种语言,被改编成电影、戏剧。这一切的声望和荣誉,或许还得从那场失败的临床试验开始。
阅读链接:
2,孩子犯错你只会打骂罚?这个风靡了30年的训狗法对人居然很有用
来源:把科学带回家
Martin Levy 是一位资深的整形外科医生,也是一位爱狗人士。在20年前他开始训练狗的野外导航能力。没想到 20 年后,他把这个技术用在了训练新的外科医生上,发现效果还挺不错。这套训练法来自响片训练法(Clicker training)。
响片训练法的效用在体操、高尔夫、足球训练等技能训练上都得到了研究支持,在特殊教育中也获得了不少成功案例。
阅读链接:
孩子犯错你只会打骂罚?这个风靡了30年的训狗法对人居然很有用
3,什么是“青年痴呆” :明明很年轻,迷糊起来却犹如失智
来源:KnowYourself
为什么身心状态良好的年轻人们会在生活里频频“失智”?他们的注意力跑哪儿去了?是巨大的生活压力让他们变得越来越“痴呆”吗?本文介绍了“青年痴呆”的概念,形成的原因并提供了提高专注力减轻“青年痴呆”的建议。
阅读链接:
资 源 分 享
人在迷茫的时候该干什么?——推荐42本心理学书
来源:武志红
这个书单分为两类,一类是心理学专业著作,另一类是与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我曾经说过,读好书真正的价值是帮助你明白,人该如何存在。希望这一份心理学书单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书单链接:
审校:Simon
题图:摄图网
前 文 阅 读
1,【脑科学日报】 IQ每年上涨,人类不断突破智力极限?「多巴胺」来袭!谷歌推出新型强化学习框架“Dopamine”;
2,脑科学日报|大脑和颅骨骨髓的“秘密通道”;深部脑刺激可调节葡萄糖代谢;如何更好地照料失智老人?。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