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日报|扎心!又一心理学研究重复实验收官,仅能重复50%的研究;酒精依赖和精神疾病共享遗传基因;氯胺酮是精神疾病的“灵药”?
科 学 时 讯
1,Nature︱重磅! 阿尔茨海默症和正常神经元中体细胞APP基因的重组研究
来源:逻辑神经科学
APP gencDNAs identified by DNA polymerase-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methods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桑福德-伯纳姆医学发现研究所(Sanford Burnham Prebys Medical Discovery Institute)与(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的合作团队开发了9种针对于小细胞群体中的APP替代策略,用来描述AD中APP基因重组现象。
研究者们成功揭示出一种散发性AD患者的大脑中APP嵌合体增加的新机制,这将有助于我们对神经变性根源的重新认识。该项成果于2018年11月21以Somatic APP gene recombin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normal neurons为题发表在Nature(IF=41.577)上。同期,Guoliang Chai(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霍华德休斯医学院)及Joseph G. Gleeso(同上)对此项工作做了重要点评。
阅读链接:
Nature︱重磅! 阿尔茨海默症和正常神经元中体细胞APP基因的重组研究
2,功能影像揭示OCD神经外科囊切手术的作用机制及其预测因素
来源:功能磁共振
背侧尾状突(dorsal caudate, DC)的术前功能连接能够预测囊切开术的临床反应
本研究题目为Dissociable Frontostriatal Connectivity: Mechanism and Predictor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apsulotomy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于2018年发表于Biological Psychiatry(2017-2018影响因子11.984),文章探讨的核心问题为揭示重度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神经环路机制以及预测因子,为功能影像生物标记指导临床治疗决策提供重要基础。
阅读链接:
3,突破短时记忆容量限制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纽约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所库逸轩教授课题组的研究,“Electrical stimulation over human posterior parietal cortex selectively enhances the capacity of visual short-term memory”,于2018年11月20日在美国神经科学学会的会刊《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在线发表。本研究的发现对于理解视觉短时记忆的容量和精度表征所分别对应的神经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链接:
4,又一心理学研究重复实验收官,28项研究仅能重复14项
来源:科研圈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已发表的关于社会行为的研究中,能够重复结果的研究的比率小于研究者预期的比率。2018 年,Camerer 等人选取了 21 项发表在 «Science» 和 «Nature» 上的关于社会行为的研究,结果仅成功重复了其中 13 项。
最近刚刚完成的一项大规模重复性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这个项目被称为 Many Labs 2,由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Charlottesville)的开放科学中心(Center for Open Science)开展,心理学家 Brian Nosek 主持。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个由近 200 名心理学家组成的国际化团队尝试重复 28 个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仅有 14 项研究被成功重复。
阅读链接:
又一心理学研究重复实验收官,28项研究仅能重复14项 | 论文推荐
5,酒精依赖和精神疾病共享遗传基因
来源:大话精神
在对与酒精依赖有关的遗传因素进行的最大规模的研究中,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确定了一种已知影响风险的基因,并且他们确定,许多其他基因也会在较小程度上导致酒精依赖的风险。此外,该研究还将与酒精依赖有关的遗传因素与其他精神疾病(如抑郁症)联系起来,并表明与典型饮酒有关的遗传因素,有时与酒精依赖有关的遗传因素不同。该研究于11月26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阅读链接:
6,Aging and Disease (IF 5.058):血清IL-33或为一种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临床预后的标志物
来源:AgingandDisease
本研究探讨了血清IL-33水平是否可以作为AIS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和预后指标。结果表明:血清IL-33水平与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和脑梗死体积具有相关性,而IL-33具备作为AIS独立诊断和预后指标的潜在临床价值。
阅读链接:
阅 读 分 享
1,希望与乱象——氯胺酮如何成为精神疾病的“灵药”?
来源:神经现实
卡吕普索健康中心推销的氯胺酮,是一种手术麻醉用药,近来被用作俱乐部毒品。在他们口中,氯胺酮能治疗抑郁症、慢性疼痛和偏头痛等二十多种疾病。诊所有时会过分夸大氯胺酮的效果,为一些尚未经过严格研究,没有充分证据支持的疾病提供治疗方案。抑郁症患者显然需要新的治疗方法,专家也同意氯胺酮拥有迅速改善抑郁及其他精神疾病的潜力,但这仅适用于部分患者。
阅读链接:
2,“反常脱衣”及其他:对于温度,大脑是如何欺骗我们的
来源:利维坦
冷感受器与热感受器 图源:Alimentarium
在中学教材里,我们了解到温度的热力学定义是“对于粒子运动的剧烈程度描述”,即粒子的平均动能,分子/原子的运动越激烈,温度就越高。而在统计力学里,温度可以粗略定义为内能对熵的导数,正如我们可以把密度定义为质量对体积的导数。因此,熵才是温度在物理学意义上的度量。好的。抛开这些我自己也看不懂的定义,温度又是什么?如果不借助测量工具,我们作为生物体所感知的温度,只是关于冷与热的体验。既然是体验,那么难免夹杂有主观感受成分。在本文所介绍的几种情况中,我们会发现有时候自己所感受到的冷暖(温度)并非一直靠谱。
阅读链接:
3,【述评】未雨绸缪:美国阿片类药物危机的启示
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
阿片类药物(opioids)是一类作用于阿片受体的化学物质,可以是天然的,如吗啡、可待因,也可以是半合成或者人工合成的,如海洛因、氢可酮、羟考酮、美沙酮、芬太尼及类似物等。虽然这类物质具有成瘾性,但在医疗中不可或缺。阿片类药物使用的理想状态是找到一个平衡点,保证此类物质仅限于医疗与科研中使用,而不被滥用。但这种平衡常常被打破,一端是该用时却不能获得使用,而另一端是被大量滥用。目前美国的阿片类药物危机是后一种情况。
美国阿片类药物危机的现状
阿片类药物危机的根源
对我国的启示与未来防范措施
阅读链接:
资 讯 信 息
精神分裂症创新疗法达到3期临床主要终点
来源:药明康德
30日,Alkermes公司宣布,该公司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在研药物ALKS 3831(olanzapine/samidorphan),在名为ENLIGHTEN-2的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共同主要终点。该公司计划于2019年中向美国FDA递交新药申请(NDA)。
详情链接:
审校:Simon
题图:摄图网
前 文 阅 读
1,脑科学日报|李毓龙研究员获第三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突破奖;为什么熬夜看手机会影响睡眠?WHO警告,空气污染是新的“烟草问题”;;
2,脑科学日报|电休克治疗(ECT)到底该不该选择?2018全球高被引学者榜单出炉!数据揭示:学术成功与导师专业多样化有关;。
Brainnews脑科学社群
添加管理员微信:brainnews_01,申请免费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