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脑科学日报|著名华裔科学家张首晟因抑郁去世;如何通过抑郁症状评估患者的复发风险?美国心理学会发布2019年心理学发展十大趋势

brainnews创作团队 brainnews 2019-07-03




科  学  时  讯


1, 治疗阿兹海默病新方向,研究发现失智症相关基因网络

来源:药明康德

近日,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领衔的研究团队研究了在失智症中介导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基因网络。他们发现了介导tau蛋白过量表达的两个保守的基因网络。这为开发新疗法、延缓和阻止疾病进程带来重要的新思路。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子刊《Nature Medicine》上。

阅读链接:

前沿 | 治疗阿兹海默病新方向,研究发现失智症相关基因网络


2,大头娃娃,更聪明?基于英国生物银行的新研究再添新证据

来源:brainnews

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Gideon Nave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Philipp Koellinger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提示,脑容量和认知表现之间存在微小而重要的正相关联系。

阅读链接:

大头娃娃,更聪明?基于英国生物银行的新研究再添新证据


3如何通过抑郁症状评估患者的复发风险?

来源:精神时间

针对抑郁症的复发,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精神科的 Lewis L. Judd 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其研究结果发表于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杂志。研究者的目的是,经过 8 周缓解的抑郁症患者,从之前抑郁发作的症状中,能否用于评估接下来半年其抑郁症复发的风险。

阅读链接:

如何通过抑郁症状评估患者的复发风险?


4,双相抑郁或许更应考虑电休克治疗 

来源:医脉通精神科

来自加拿大的一组研究者开展了一项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旨在汇总现有数据,分析电休克治疗MDD及BDD的有效率、治愈率及起效速度,并对两者进行定量比较。该研究于12月3日提前在线发表于Acta Psychiatr Scand.。研究显示,电休克治疗BDD的有效率及起效速度均优于治疗单相抑郁症(MDD),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治愈率与治疗MDD无显著差异。

阅读链接:

双相抑郁或许更应考虑电休克治疗 | 研究速递


5,丘脑下核的事件相关深部脑刺激影响个体的冲突加工

来源:思影科技

来自多伦多大学的Ayda Ghahremani等人在Annalsof neurology上发文,其探究了丘脑下核(Subthalamic Nucleus, STN)对冲突加工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的方法,基于Stroop任务,对帕金森病人的STN进行短期刺激训练,以探究STN与冲突加工的因果关系。

结果表明,作用于STN的事件相关DBS会影响冲突加工过程,表现为冲突加工会诱发低频振荡(Low-Frequency Oscillations, LFO)瞬时增加。

阅读链接:

丘脑下核的事件相关深部脑刺激影响个体的冲突加工



阅  读  分  享


1一个决定献身科学的青年,他的处境如何?

来源:赛先生

科学是人类的未来,青年是科研体系中最有创造力的中坚力量。但在科学研究越来越职业化的今天,“青科”可能只是茫茫人海中并不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在生活和世俗的烦恼中浮浮沉沉,唯一特别的,只剩下仰望星空的一片冰心。

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青科们面临的可能不再是博取学位的苦读,跨洋过海的求学旅途,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回国还是不回国?去学术界还是工业界?去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是追随有课题的大团队,还是自己争取经费,独立经营实验室?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待遇普遍不高,教职竞争却早已打破了头,生活压力、考核压力如影随形。青科们甚至苦恼什么时候要孩子,还是根本就不要孩子……

阅读链接:

一个决定献身科学的青年,他的处境如何?| 青科频道


2,2019年心理学发展十大趋势|美国心理学会(APA)发布

来源:糖心理

本文介绍了美国心理学会(APA)发布的2019年心理学发展趋势报告。

包括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方向,医患护理的领域,以及有可能改变心理学本身的新兴领域。 

  • 趋势一:气候变化,需要心理学家们行动起来。

  • 趋势二:亟需心理学家们推出针对慢性疼痛的非药物治疗方式。

  • 趋势三:体育领域对心理咨询师的需求日益增长。

  • 趋势四:心理学家们可以在营养健康方面发挥作用。

  • 趋势五:对长程治疗和护理的新设想。

  • 趋势六:心理学家越来越关注公平和平等。

  • 趋势七:大数据的崛起。

  • 趋势八:心理学家将参与设计更智能的高科技工具。

  • 趋势九:心理学家需要帮助人们处理电子设备的成瘾问题。

  • 趋势十:数字化治疗的兴起。

阅读链接:

2019年心理学发展十大趋势|美国心理学会(APA)发布


3,视觉颠倒:为什么你不会感觉世界是颠倒的?

来源:中科院心理所


神经网络模拟视觉运动多感觉冲突适应并预测其脑回路神经机制


大家一定很好奇,既然外界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的像,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物体都是正立的呢?为什么我们不会感觉这个世界是上下颠倒的呢?本文介绍了相关研究。

从一系列的行为、建模、和电生理研究结果中不难看出,人类的视觉-运动觉之间的映射关系是可以在后天被改变的;我们能拥有和谐统一的视知觉(从未感觉世界是颠倒的)是因为我们早也习惯了与外在世界的多感觉交互方式。可能不仅仅是视知觉,人类的一切心理体验(包括思维、情感、甚至意识等)均依赖于我们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多感觉动态交互。

阅读链接:

科普 | 视觉颠倒:为什么你不会感觉世界是颠倒的?



资  源 分  享


大鼠和小鼠 - 行为表现型研究的动物模型

来源:脑计划与脑科学俱乐部

本文旨在简要介绍不同研究中最常用的大鼠和小鼠的行为测试方法,以及为更深入的方法回顾提供参照。

  • 基本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 学习和记忆

  • 社会行为

  • 情绪: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

  • 奖励/癖嗜

详情链接:

脑行为丨大鼠和小鼠 - 行为表现型研究的动物模型


资  讯  信  息


著名华裔科学家张首晟于12月1日在美去世 终年55岁

来源:i黑马



12月6日消息,美国华裔科学家、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应用物理系终身教授张首晟被曝于12月1日去世。根据他的家人和物理系的电子邮件得知,他一直在和抑郁症作斗争。斯坦福校方周一就请了公关专家来处理此事了。当地警方认为是自杀,已经结案。

详情链接:

https://www.toutiao.com/i6631715782793363975/


审校:Simon

题图:摄图网


前 文 阅 读

 


1,脑科学日报|Nature:走出实验室的神经科学; PNAS:专业音乐训练对增加言语加工能力有效吗?综述:神经平衡和免疫平衡


2,脑科学日报|Science: 后顶叶皮层的记忆印迹;帮你冒险的水果——有助于焦虑和抑郁;精神分裂患者的睡眠障碍和自杀风险关系研究








Brainnews脑科学社群

添加管理员微信:brainnews_01,申请免费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