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2.28脑科学日报| 重性抑郁症缓解期认知功能网络改变的独立成分分析

brainnews编辑部 brainnews 2022-04-16

 第888期   脑科学日报

2020年12月28日



科  学  时  讯

1,Cell Stem Cell丨CRISPRa助力提高神经元重编程速度和效率

来源:BioArt

CRISPRa介导的神经元富集的线粒体编码基因的早期诱导提高了神经元重编程的速度和效率

近日,来自德国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的Magdalena Gtöz课题组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CRISPR-Mediated Induction of Neuron-Enriched Mitochondrial Proteins Boosts Direct Glia-to-Neuron Conversion”的文章。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评估了培养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线粒体组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旨在通过CRISPRa(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 activation)介导的转录工程来调节各自的基因来改善重编程过程中的错配问题,早期dCas9介导的编码线粒体蛋白基因的激活可以显着提高胶质细胞-神经元的转化效率以及神经元存活率,特别是对于富集于神经元而非星形胶质细胞的抗氧化剂蛋白,表明线粒体蛋白在命运转化过程中发挥驱动作用。

阅读链接:

Cell Stem Cell丨CRISPRa助力提高神经元重编程速度和效率


2,科学家发现了与早发性痴呆相关的突变

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成年发病的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和色素性胶质细胞 (ALSP)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其特征是一种叫做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的基因突变。这种疾病最初表现为患者的精神和行为改变,随后在三、四十岁时迅速进展为痴呆症。

由于这种疾病涉及大脑中白质的退化,科学家们以前认为大脑中称为小胶质细胞的免疫细胞是在这种疾病下观察到的病理变化的主要罪魁祸首。然而,都柏林圣三一大学的研究小组通过对患者样本和临床前模型的研究,能够表明功能失调的循环白细胞是神经退行性变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于12月22日在国际期刊《EMBO分子医学》(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发表。

阅读链接:

科学家发现了与早发性痴呆相关的突变


3,Science子刊:大脑中的这个特征使我们成为人类,而不是猩猩来源:Bio生物世界不同组织或细胞类型中CTCF结合位点阳性的比例近日,瑞士洛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Advances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Robust inference of positive selection on regulatory sequences in the human brain 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预测结合亲和力变化的检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TFBSs)自适应进化的新方法,使他们能够识别大脑中大量的基因调控区域,这些区域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被选择。该方法将机器学习模型与实验数据相结合,实验数据涉及基因调控中的蛋白质与不同组织中调控序列的结合强度。该研究首次查明人类大脑中基因调控方式的特有适应性变化,得以区分人类和黑猩猩的区别。阅读链接:Science子刊:大脑中的这个特征使我们成为人类,而不是猩猩

4,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于士柱Adv. Sci.:紫杉醇与细胞穿透性MMP-2可裂解肽结合,提高抗母细胞瘤活性和BBB渗透性

来源:奇物论为了解决胶质母细胞瘤(GBM)治疗中受体混杂和血脑屏障(BBB) 渗透性差的问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于士柱等人基于肽-药物结合的策略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双功能纳米复合物药物递送系统。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设计和筛选,得到SynB3-PVGLIG-PTX,其具有最佳亲和力。SynB3-PVGLIG-PTX具有形成良好溶解性聚集体的高潜力,该聚集体可以通过MMP-2的裂解释放紫杉醇(PTX)。SynB3-PVGLIG-PTX可以在体外在MMP-2存在下特异性抑制GBM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进一步体内研究表明,与PTX和替莫唑胺相比,SynB3-PVGLIG-PTX更易进入U87MG异种移植裸鼠的大脑,并且能通过SynB3-PVGLIG-PTX控释PTX对GBM产生更好的抑制作用。阅读链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于士柱Adv. Sci.:紫杉醇与细胞穿透性MMP-2可裂解肽结合,提高抗母细胞瘤活性和BBB渗透性

5,通过面部活动识别个体的心理健康症状

来源:朱廷邵研究组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廷劭研究组的科研人员尝试构建不同心理症状的面部自动识别模型,并使用信效度检验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以探索个体的面部活动能否有效指向其心理健康症状。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Frontiers in Psychiatry,题目为“dentifying Psychological Symptoms Based on Facial Movements.”。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心理健康症状具有特异性的面部表达,使其可以被识别。由于面部数据的采集是实时且无侵入的,该研究可以与视频技术结合用于心理健康检测。除此之外,该研究创新性地将信效度检验方法应用于机器学习模型的评估,为未来的同类型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多维度机器学习模型评估方法。

阅读链接:

研究 | 通过面部活动识别个体的心理健康症状


6,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重性抑郁症患者缓解期认知功能网络改变的独立成分分析

来源:MedSci梅斯

本研究旨在探讨缓解型重性抑郁障碍(rMD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HCs)静息状态下认知功能网络改变的潜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rMDD的功能障碍连接模式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强调了大脑额叶和顶叶的关键认知控制和恢复机制的可能性。rMDD患者虽然达到临床缓解标准,但其认知功能网络仍存在独特的功能损害。在rMDD中观察到负责执行控制的认知功能网络之间的异常FC,这种现象可能与临床症状有关。

阅读链接: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重性抑郁症患者缓解期认知功能网络改变的独立成分分析


7,《自然》:吃辣能促进造血!科学家发现痛觉神经促进造血的机制,吃辣椒或有助于动员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来源:奇点网

饮食摄入辣椒素明显增加了造血干细胞动员

来自美国艾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科学团队发现,骨髓中的痛觉神经是造血干细胞动员的关键(而辣的感觉正是一种痛觉),通过饮食补充辣椒素,可以增加小鼠造血干细胞进入循环。研究者还在论文中提到,以较低的剂量刺激疼痛,比如每天吃十个墨西哥红辣椒,持续四天,是很有可能在人体内增强造血干细胞动员的。

阅读链接:

《自然》:吃辣能促进造血!科学家发现痛觉神经促进造血的机制,吃辣椒或有助于动员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丨科学大发现


8,学习乐器,真的是越早越好吗?小朋友:我太难了

来源:科技工作者

有人认为,在幼儿期的某个阶段,大脑对于音乐训练的接受度特别高。然而,近日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这一观点可能并不正确。新研究虽然也支持“早期学习与成年后高超的音乐技能和成就有关”的观点,但这可能与家庭影响(比如遗传因素和鼓舞人心的音乐家庭环境)的关联性更强;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早早开始练习的人的练习时长也比其他人长得多。

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可能与音乐兴趣和天赋有关)对于开始接受音乐训练的年龄和未来的音乐天赋有重大影响;但如果家庭因素(即遗传影响和环境影响)相同,更早开始接受音乐相关训练并不意味着成年后能取得更辉煌的音乐成就。上述结果有两种可能解释:其一,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会被鼓励更早开始练习;其二,一个热爱音乐的、有音乐天赋的家庭会为孩子提供更好的音乐环境,同时也能将献身音乐的遗传倾向传递给孩子。

阅读链接:

学习乐器,真的是越早越好吗?小朋友:我太难了

审校:Simon

题图:摄图网


前 文 阅 读


 

1,12.27脑科学日报| Nat Neurosci:一种新的脑细胞!关乎空间方位感


2,12.26脑科学日报| Neuron:骆利群团队探究突触形成和发育的关系










欢迎加入超过 20000人

全球最大的华人脑科学社群矩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