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太极学术 | 凌逾:2016年香港文学与文评综览

凌逾 跨界经纬 2021-12-03


2016年香港文学与文评综览



凌逾:《2016年香港文学与文评综览》,《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摘  要:综览2016年香港文学,从总体论而言,文学刊物特色专栏的兴办、文学活动的多元设计、电影的跨媒介传播都推动香港文学的发展,香港新品文学虽略少,但香港文学研究丰富多元,既追溯新源头和提出新古韵概念,也拓展跨媒介和传统研究。就个体论而言,作家单论研究丰盈,新锐作家葛亮、潘国灵的新作研究备受关注,黄碧云、董启章、陶然研究角度多样,其他作家研究也多有创新之处。香港文学研究日益扎实,未来更可期待。


关键词:香港文学;2016年鉴;香港新文学源起;新古韵;跨媒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7931(2017)00-0000-00


文学界动静


2016年,香港作家长篇小说出版没有停步,潘国灵的《写托邦与消失咒》、董启章的《心》,均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经”)出版;葛亮《北鸢》的简体版在大陆出版[1],一年前已有台版繁体字版问世[2]。黃碧云《铅水风暴》由香港红出版集团出版,但此黃碧雲實是同名同姓的香港立法會議員,非文學作家黃碧雲也。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编《第五届红楼梦奖评论集:黄碧云〈烈佬传〉》由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廖伟棠的《异托邦指南·阅读卷:魅与祛魅》由联经出版。《肥瘦对写:骆以军×董启章》,由INK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香港文学》总编陶然先生主编《繁华落尽见真淳——香港文学笔记选》[3],精选该杂志的评论,自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共56篇,结集成书,古今中外,论题不拘,名家新秀,各显其长。“香港文学选集系列”自2000年起由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出版,这已是第17本文选。

 

《香港文学大系1919—1949》,由香港教育学院人文学院院长陈国球教授主持编纂,历经五年,3辑12卷分批问世,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丛书以体裁划分,各卷主编分别为:“文学史论”陈国球,“香港新诗”陈智德,“戏剧”卢伟力,“散文”樊善标、危令敦,“小说”黃念欣、谢晓虹,“三及第通俗文学”黃仲鸣,“旧体文学”程中山,“儿童文学”霍玉英。为凸显香港文学特色,特设“三及第通俗文学、旧体文学、儿童文学”三卷。香港《文学评论》林曼叔总编在第45期“卷首语”《祝香港文学大系面世》中指出:“但愿我们的专家学者再接再厉,继续编1950年以后的香港大学大系,谅必更为丰富多采。”[4]同盼。

 

蔡益怀出评论集《本土内外》[5],周洁茹出长篇小说《岛上蔷薇》[6],围绕这两部新书,2016 年 3 月 13 日,广州学而优书店举办了一场高端文学对谈,两位香港作家与广东作家王威廉、李德南畅谈创作经验,言说心中香港,比照两地写作现状。蔡益怀认为,很难概括香港文学是种什么状态,因为太多元;他如数家珍地梳理了历史走向;他指出,周洁茹的香港题材系列写出了七年港漂的另种视角,写出了海归们的无根漂浮状态,以随笔式、感悟式如实书写。接着,周洁茹讲述了自己从美国回香港之间断断续续的写作状态。她喜欢写各类鱼,尤其是思考美人鱼如何逃离龙宫,如何与自己和解。《岛上蔷薇》讲述纽约、香港等岛屿故事,感悟岛屿气质,讲述每一个寻找自己想要生活的女子,好像野蔷薇。王威廉说,每个人都孤独,都像岛屿,写作则像野蔷薇。在大陆人心中,香港曾代表高度繁华,如刘醒龙长篇《我们去香港》写此向往。后来,香港成为复杂而纠结的问题场域。蔡益怀说,因为很多规则在变,裂隙由此产生,其中含藏着很多新的研究领域。[7]黎必信、穗强论《本土内外》的书评,见于香港《文学评论》第43、46期。[8-9]蔡益怀另有一文,分析香港的在地书写谱系,张爱玲、舒巷城、黄碧云等人的恋地情结。[10]


 

2016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大手笔方法,一次性推出西西的三部作品:长篇《飞毡》,短篇小说集《胡子有脸》《手卷》。该书系的责任编辑为周昀,特约编辑为雷淑容。雷淑容也是西西简体彩版书《缝熊志》的责任编辑。西西已出版30多部作品,大陆已出的还有《我城》《像我这样一个女子》《哀悼乳房》《看房子》,还有20多部作品有待引进。内地日益关注香港的精品文学,而不再仅仅注意到畅销的通俗文学,功德无量。

 

2016年7月刘以鬯的《香港居》由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出版为单行本,这是1960年7月17日起连载于《星岛晚报》的长篇。东瑞编后记见于香港《文学评论》第45期[11]。刘以鬯自称:“……现代现实主义,我许多小说就是如此……”①其确实在现代派与现实派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龙头凤尾》是马家辉的首部长篇,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聚焦“香港往事”,讲述广东乡下木匠陆北才,1936年离家,当兵,后偷渡到港卖苦力,又逃回广州,再回香港,变为孙兴社龙头“南爷”。但时局动荡,南爷一刻也不得安宁。这种类似《虾球传》的粤港同煲同捞江湖的故事,后继有人,续写不已。马家辉还著有《大叔》《小妹》《关于岁月的隐秘情事》《死在这里也不错》《爱上几个人渣》,与杨照、胡洪侠合著的《对照记@1963》《我们仨@1963》等。

 

《叠印》系列散文集出版,该书受启发于小思的《香港文学散步》、香港中文大学的香港文学研究中心的“走进香港文学风景”计划。18位作者各自慢行于香港十八区,感悟该地的人物、风物或故事,以文字写生造景,回应不同作家的地景作品,与前辈记忆对话,展示社区各异的风貌特色,展示历史、文学的厚度。主编为樊善标、马辉洪、邹芷茵,作家有陈德锦、袁兆昌、邓小桦、张婉雯、郑政恒、廖伟棠、唐睿、吕永佳等。②

 

肖喜学的《香港城市探微》,由香港中华书局出版,2016年7月20日香港书展首发。全书分“香港城市观察”与“香港地名笔记”两个板块,不仅宏观梳理香港城市特质、发展脉络,比较内地与香港城市经济、城市规划、格局密度、生存方式,而且深入旧城窄巷,不仅考察繁华的商业区,也去离岛郊野,考察那四分之三的香港,微观观察,省思“城市病”的病因,思考取舍。文章话题有趣,如香港为何盛产“牙签楼”、如何在超高密度的城市生存、茶餐厅的奥妙、香港坐地铁的体验与逻辑、有趣地名、地名历史、香港房屋政策为何学不了新加坡等。


 

“香港书奖”创办于2007年,奖励前一年首次在香港或非本地出版的中文书籍(包括翻译作品)。2016年入围书目有《乜乜物物——老香港的庶民风情》[12]、《功夫港漫口述历史1960—2014》[13]、《外佣——住在家中的陌生人》[14]、《唐涤生戏曲欣赏(一):帝女花、牡丹亭惊梦》[15]等。

 

2016年,香港文学评奖、作家获奖项目整体而言比较少,但是,葛亮长篇《北鸢》独树一帜,获奖无数:2016年度中央电视台“中国好书”、2016年度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大奖、2016年亚洲周刊全球华文十大小说、2016年中版好书文学艺术十大好书、2016中国图书势力榜年度十大好书、2016书业年度评选文学类年度图书、2016新浪好书榜年度总榜十大好书、2016年度出版协会中国三十本好书、2016年度亚马逊年度优选十大好书、2016年度豆瓣读书中国文学第一名、2016年度人民日报推荐书目第一名、2016百道好书榜年榜文学类第一名、2016年度《当代》五佳长篇小说、2016年“书店文学奖”年度最佳图书等,葛亮本人也获评2016《南方人物周刊》年度中国人物。

 

2016年12月22日,第18届《当代》文学拉力赛颁奖,葛亮的《北鸢》获评“《当代》长篇小说年度五佳”之一,另有香港陈冠中《建丰二年:新中国乌有史》[16]获专家推荐奖。

 

2016年9月22日,第六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文学奖颁奖,阎连科的《日熄》[17]荣获首奖。该奖由香港浸会大学2005年创立,两年一评,奖金30万港元。黄碧云的《烈佬传》[18]曾获“红楼梦文学奖”首奖。遗憾的是,香港文学本次颗粒无收。

 

2016年4 月 21 日,卢玮銮教授,即小思,获得“2015香港艺术发展奖”之“终身成就奖”。其是著名的作家、教育家、香港资深文学研究、文化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资料文献收集整理。近15年来,她持续捐赠个人收藏给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有超过 23000 部的书籍、期刊和超过 38000 条香港文学及文化的原始材料,由此成立了“香港文学特藏”“香港文学资料库”“香港文学档案”,为香港文学、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奠下了扎实的根基。

 

大陆的文学奖项依然甚少关注港澳台文学。2016年4月16日,中国第十四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颁奖,香港文学无一人得奖。


 

但是,大陆的学术评奖有了历史性的突破,第十五届中国当代文学优秀成果奖颁给了两部华文研究论著,一是凌逾的《跨媒介香港》[19],二是王艳芳的《异度时空下的身份书写:香港女性小说研究》[20],两书均由博士后报告修订出版,导师分别为赵稀方教授和曹惠民教授。2016年10月22—23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9届学术年会在西安召开,特设“境外华文文学”分组讨论,主持人是武汉的古远清教授,评点人是江西的颜敏教授。古教授赞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不仅研究大陆文学,也将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纳入视野,这让人思考,世界华文文学是否也要研究大陆境内文学。2016年11月14日,凌逾的《开拓新古韵小说——论葛亮〈北鸢〉的复古与新变》[21]获“2016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

 

学界综论


2016年,香港新品文学虽然见少,但是大陆的香港文学研究却更为兴盛。中国社科院赵稀方研究员是知名的香港文学研究专家。关于香港文学的起点,过去国内学者基本认定为《循环日报》,而赵教授在2003年的论著《小说香港》[22]中指出,香港第一份中文期刊为《遐迩贯珍》,将香港文学的起点提早到1853—1856年,这是非常重要的历史发现。

 

2016年,赵教授重新探讨香港新文学的源起,在大陆和香港《文学评论》杂志,同时刊登了两文,讨论20年代香港文学期刊,开辟新论,讨论现代文学的认同与新旧问题。他在《〈小说星期刊〉与〈伴侣〉——香港早期文学新论》一文中提出,香港早期文学的源头不是《伴侣》,而是《小说星期刊》杂志。1924年创刊的《小说星期刊》,文白相杂,内容丰富,所刊登的白话文在数量上远多于1928年创刊的《伴侣》,在质量上也颇可观,却无人注意。鲁迅和胡适到港,都呼吁港人反对文言,提倡白话。但是,许地山认为,当时香港英文为主,中文为土,文白之争不重要,关键是要提升中文水准,爱中华文化。香港开埠之初,有识之士已经警醒,英国殖民文化会导致中文文化的衰落,因此并不一味讨伐中国旧文化,不愿自断文化根源,而造成旧文学灭亡、新文化又不能建立的局面。香港文学史若运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言/白话”叙述结构,会忽略香港特定的殖民地历史语境,忽略文言文学在香港的文化认同含义。该文既批评香港文学的书写模式,也反省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由此希望给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23]大陆的《文学评论》刊发华文文学研究较少,2016专门开辟出“台港澳文学研究专辑”,除赵教授的论文之外,还有张重岗教授的《叶荣钟的战后思考》[24]以及马泰祥教授的《“折返日文”——论台湾作家张文环光复后的跨语经验》[25]。


 

《文化认同与新旧文学:从香港〈小说星期刊〉(1924—1925)谈起》[26]一文专门研究《小说星期刊》,赵教授指出,该刊1924年创刊,不由大陆人而由香港本地作家主持,现存有24期。该刊有不少新文学,却被忽略。该文详尽精当地剖析了《小说星期刊》的办刊特色、文章内容、思想文化等,文白夹杂,粤语和官话夹杂,并呈通俗小说、传统诗文、地方曲艺和新文学,体现出不同社会阶层的文化诉求,形成了一个中文文化共同体,并体现出一个殖民地统治下中国文化认同的社会差异形式。该文尝试打破目下香港文学史中的新旧对立文学史观,重新阐释和定位早期香港文学。

 

2016年,香港诗歌研究比较踊跃。赵稀方教授指出,中国现代诗有块被遗忘的“飞地”,即1933—1936 年的《红豆》现代诗群,一个汇集港粤现代诗的诗群,既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与 20 世纪 30 年代内地现代诗运动有密切联系,有不少诗人是从《现代》转过来的。[27]赵教授在香港、广州、北京多地查找资料,终于收集到完整的综合性文学刊物《红豆》。该文首先指出侣伦和小思早期论述的一些错漏之处。然后,逐一分析现代派诗歌创作。《红豆》早期诗人如芦荻、柳木下、张弓、易椿年等多受《现代》影响,而陈江帆、侯汝华、林英强、李心若等实为《现代》的主力诗人,是《现代》改版后转来的。李心若的《归轮中》《渡》写的就像是香港:“饱尝人海的波涛的虐待”,“航我到无人的岛去吧! 那儿有尚可忍受的炎凉哪”。此外还有港粤之外的京沪诗人,如林庚、李长之、张露薇、路易士、韩北屏、吴奔星等。《红豆》诗歌群鲜明的地域特色即“半唐番”体,陈冠中、郑政恒都论述过“半唐番美学”。李金发早就写过此类诗歌,并将侯汝华视为自己的传人。该文挖掘出重要的诗歌史现象:从李金发开始的香港“半唐番”体诗歌线索,及至施蛰存、侯汝华、林英强、鸥外鸥、林庚等,值得继续考掘。

 

关于香港当代中文诗歌的代际情感结构与身份建构,龙扬志教授分析指出,20 世纪 90 年代“新生代”的集体想象,受澳门黄晓峰《澳门新生代诗钞》启发,陈德锦出版《香港诗坛的新生代》,界定香港新生代为20世纪 50—70 年代生人,如胡燕青、饮江、秀实、温明、陈昌敏、乞灵、郑镜明、林力安、钟伟民、王良和、洛枫、吴美筠、罗贵祥、钟国强、黄襄、俞风、黄灿然等。[28]古远清教授《香港当代新诗史》认为,中生代指生于40 年代的诗人,如温健骝、古苍梧、关梦南、邓阿蓝、羁魂、黄国彬和也斯等,新世代则指生于50、60年代的诗人,如康夫、叶辉、胡燕青、秀实、钟伟民、陈德锦、罗贵祥、王良和、洛枫、陈灭等。[29]著名诗人黄灿然2011 年主编《香港当代作家作品合集选》“诗歌卷”[30],选77位诗人,中生代有40人。香港当代诗关注城与人的身份、历史节点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如洛枫云:生活于历史的“跷跷板”,两头不是岸,中间亦无立足的支点[31]。有两首诗都写北角:马朗写于1957年的《北角之夜》:“最后一列的电车落寞地驶过之后/远远交叉路口的小红灯熄灭了/但是一絮一絮濡湿了的凝固的霓虹/沾染了眼和眼之间朦胧的视觉”;也斯写于1974年的《北角汽车渡海码头》:“沿碎玻璃的痕迹/走一段冷阳的路来到这里/路牌指向锈色的空油罐/只有烟焦胶的气味/看不见熊熊的火/逼仄的天桥的庇荫下/来自各方的车子在这里待渡”。两者呈现不同年代本土想象的主体性差异。20 世纪 70 年代出生的诗人更有锋芒,对家园爱恨交加,成为城市批判先锋,不乏年轻气盛和激愤。新世纪新人代表廖伟棠1998 年有组诗《交通:地铁、渡轮及其他》:“我也写过渡轮:写过它心中的木头和满身的贝蛎……只听到船身在吱嘎作响,螺旋桨在缓缓转动,不知道自己在上升还是下沉。”2008年他的《和幽灵一起的香港漫游》[32]是第一本写香港的诗集,获第十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城市文学奖”,让更年轻的诗人脱颖而出,如郑政恒、周汉辉、卢劲驰、陈李才、庄达成、梁智、岑学敏等,另外还有叶英杰、曹疏影、黄茂林、刘芷韵、邓小桦等,取材日常,重个人感受,语言多元独特,富有活力。梳理诗歌的代际递变,理解香港诗歌如何塑造香港形象,如何跨越殖民背景,进入后殖民时代。


 

关于香港新诗的文体生态,王珂教授指出,在于学院派诗歌繁荣,“都市诗歌”多见。“诗歌的一国两制”体现在于:建构“自我意识”及“主体意识”的参照体通常是大陆新诗和台湾新诗,但也受西方现代诗的影响。学院派诗人的诗体观并不极端。香港文化的多元性和诗体资源的丰富性,促成香港新诗的文体多样性。[33]著名诗人廖伟棠《香港诗的三个我》指出:“蔡炎培、也斯和昆南分别象征了香港诗的本我、自我、超我——潜意识深度的挖掘、理性完美的自知自主、对人性乌托邦的祈求超越。”[34]20世纪上半叶形成的学院派文人传统在大陆受到破坏,但香港却有也斯、王良和、苇鸣等学院派诗人,有大量观察细致、想象奇特、思想深刻、文体较规范的都市诗。

 

从传统文化切入华文文学研究,这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首席专家刘俊教授主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重要议题,2016年8月26—27日,全球学者80多人共聚南京大学,畅论华文。陈思和教授、赵稀方教授等作主题发言指出,辩证地探究文化传统的历史生产语境,要深入分析中外启蒙思想、文化历史观的渊源,反思国民性的思想根源,认为反思殖民性的任务,最适合由世界华文文学学科承担。

 

刘俊教授的会议演讲开辟新的方向,研究文学传统的生产制度和机制,用了一个新的关键词——“马赛克形态”——来论述香港文学制度的宽容自由、百花齐放、集锦成彩的特质,这得以拓展出独特的香港文学传统。


 

在“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讨会闭幕式上,凌逾教授进行大会的学术总结,30多年来,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已经日益从边缘走向主流,传统文化复兴的呼声高涨。其以若干问题来启动思考:为什么新世纪强调中华文学复兴?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自身如何形成优秀传统,进行理论建设?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么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与当地文化结合会产生哪些传统变异?我们需要复兴怎样的中华文化传统?在不同时代,对作家作品的阐释会产生哪些新的角度,华文文学传统因此会如何新变?未来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如何继续深化拓展?我们要开拓怎样的新文学、新中华文化,进而走向世界?结合大会学术讨论,作了相应的回答。[35]

 

王德威教授探索中国科幻小说的兴起、勃发与未来,他认为:史统散,而科幻兴。当代科幻涉及历史政治语言的塑造、认识论和情动力的启动、后人类的想象,省思科幻小说人性与宇宙“幽暗意识”的能量。该演讲提及香港文学,“董启章的《繁胜录》《梦华录》借南宋《西湖繁胜录》和《东京梦华录》的遗民写作,来投射回归前后的情绪反应。《地图集》重塑、虚构香港地理疆界。”“《时间繁史》以 50 万字篇幅讲述人工智慧如何应付香港的历史的僵局。”“陈冠中的《建丰二年》写科幻的乌有史,重新叩问历史,推演另一种时空的顺序,时空穿梭旅行,习以为常的各种历史观被打乱了。”[36]以科幻之眼,重读文学,能发现历史、想象、可能性的全新况味。

 

“外流作家群”是古远清教授在《外流作家群:从越境港澳到定居珠海》一文中创设的新词,指 20 世纪 50至70 年代因出身不好受歧视, 或因对政策不满遭迫害, 或动乱中挨批斗,而冒着生命危险从深圳河游到对岸的作家,从越境港澳到定居珠海。[37]该文重点分析了倪匡、寒山碧、蓝海文、黄南翔、林曼叔、吴应厦等作家的流亡和创作经历。他们是伤痕文学的先行者,多采用现实主义手法批判社会,开拓了香港文学的表现空间, 增添了文学新品种,在香港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欧梵教授、罗岗教授、倪文尖教授的三人谈,在《上海摩登》问世15年后,重返“沪港双城记”,探讨夹在世界之间的城市,剖析“都市与文化”。[38]如果重写,会关注都市建筑文化、左翼国际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议题。从个人感受出发,触摸被学术史、研究史忽略的某些鲜活记忆,沪港文化特别有活力的其实是草根文化、里弄文化,更具有原生态性。


 

美国杜克大学罗鹏教授从翻译角度,考察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重点分析阎连科、阿来、董启章、黄锦树、郭小橹的文学语言。董启章不断描述香港、香港文学如何被制造。文学语言具有陌生感,反映出社群的差异。社群在跨越文化、意识等的差异中才存在, 就像文学在跨越任何人之间的语言差异下才能出现,因此,地域文学不得不是跨地域的文学,作家利用地域与语言来探索个人与群体的身份。[39]

 

在探讨香港的城市特性方面,凌逾、薛亚聪的《挤感空间:香港城市文化》认为,从物理空间来看,香港从垂直之城发展为立体之城:早期建筑多为唐楼,既传承岭南传统建筑,又受西方文化影响,形成多间隔空间特色;1960年代后,以大厦居所为主,管道符号、穴居者和蜷缩人成为立体化隐喻。从心理空间来看,香港作家们刻画“门、窗”符号,再现因拥挤而生的窥伺、逃离主题,重觅“我城”精神。从社会空间来看,作家们呈现挤感空间,剖析由围城走向逃城,各有方式:从西西、罗启锐、许鞍华的乌托邦笔调到王家卫、潘国灵、韩丽珠的异托邦色彩,显示出港人的内心状态。[40]

 

刘俊教授在《暨南学报》专栏主持人语《空间:华文文学的表现形态与寄存载体》中指出[41],凌逾、薛亚聪的《挤感空间:香港城市文化》探讨显在空间,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压迫感,如何通过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传导到文学中,形成了香港文学特有的文化表现。刘俊教授的《“世界华文文学”、“华语语系文学”视野下的“新华文学”:以〈备忘录——新加坡华文小说读本〉为中心》[42],则从如何认识华文文学的全球形态入手,探讨不同的文学界定如何导致不同的文学生态,又如何对区域性文学归属产生了空间寄存和当下定位的影响。空间是论述世界性的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关系的关键维度和要素。

 

刘稚亚以散文笔法对香港的双重性格娓娓道来[43]:既有繁华、喧嚣甚至疯狂,也有慢的一面,传统的一面;香港作家们擅长虚实结合,在现实中穿插虚构,在严肃的考据中混入想象;对于奢侈、健康、高端、低端的标准也在不断变换之中。


 

香港像个时间的冰箱,凝固了大陆一度消逝的根文化。剖析香港文学的传统性,凌逾和曾晓虹的《蝶变》认为[44],现当代香港文坛对梁祝千年传说多有演绎,重塑,再生,尤其是女扮男装、同冢、化蝶等元素改写的流变史,重点论述港版梁祝的本土性与创新性,强化祝英台的男性气质,弱化梁山伯的伟岸形象,省思男女平等意识;以亲密戏祛除梁祝爱情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性光辉,反思复杂易变人性;注入琐屑生活、同性恋、情杀、禽流感等现实因素,消解原作的纯美性、浪漫主义色彩。解构梁祝传统的父系色彩,建构男女平等、女性意识等新话题,呈现新思想。

 

研究传统性,李鹏飞教授分析中国古代小说对现当代小说的影响[45],一是故事新编,日本改编中国古代故事叫“翻案小说”,台湾高阳和香港刘以鬯、陶然等也有改编古代小说。二是新笔记小说,提到汪曾祺、孙犁,以及董启章“V 城系列”笔记小说集:《地图集》《梦华录》《繁盛录》《博物志》。林慧频注意到港台文学的归属情节问题,如何寻根和认同中华文化。[46]

 

香港文学语言的特色是“四合语”,这是黄维樑教授的观点[47]。粤港澳自晚清起流行“三及第”文体,即文言、白话、粤语三合一。今有“新三及第”,即白话、粤语、外语三合一。如“U 拉”,竟然是“University Library”。而黄国彬教授则是文、白、俚、西四合一,再加其“新潮词语”,可谓“五行无阻”。如散文《伏在你肩上的女子》写在维港高楼就餐,主菜是海景,化身为海鸥,“扇着南风用鸥目吸饮港中的碧凉”[48]。《缩脚岁月》写香港茶餐厅三特色:港式奶茶、茶餐厅阿婶和港式相声,尤其写阿婶叫你缩脚:“到扫帚远去,你的双脚还悬垂于空中,在现实世界中定格。因为,不管你是曹沬专诸豫让聂政荆轲还是罕见的大勇韩信张良,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镇定,发自阿婶口中的霹雳,一定会叫你震栗色变,乖乖遵命,放弃脚下小得可怜的顾客领土,让扫帚挟迅雷烈风和漂白水的气味扫过来。”[49]这一段极具“诙谐史诗”(mock epic)效果,如余光中云“白以为常,文以应变,俚以见真,西以求新”③,“四合语文体”可谓是鸡尾酒语言、混血语言、什锦式散文,语言交响、纸上交响、语言嘉年华,香港散文家梁锡华、陈耀南、林山木、董桥、潘铭燊、陶杰等均有此特色,但尤以黄国彬为最,非积学储宝、贯通中西的学者型散文家不能为。


作家单论

2016年,单个作家作品论的文章特别多,越来越多的香港作家进入大陆学界的研究视野,如葛亮、潘国灵、黄碧云、陶然、董启章、也斯、李碧华、刘以鬯、金庸、梁羽生、倪匡、亦舒、舒巷城等。这是好事。


董启章《地图集》


关于董启章研究,赵稀方教授论述董启章如何建构港人的本土意识和自我身份认同,《永盛街兴衰史》以民间的历史拆解了正史的权威性,《地图集》则拆解了历史本身,混淆了真实与虚构的界线。历史,时至今日不再仅仅是正史大史,也是家族史、个人史、编织史,不仅记忆,甚至地图,也加入历史形塑的行列。殖民宗主国、母国、本土之于香港的文化建构,都需要时时反省。论者站在高处,以史与非史的诠释视角,让文学得以升华。[50]


董启章的处女作短篇为《西西利亚》,赵皙认为,该文的主题呈现、身份意识、叙事特点和语言表达均与跨界意识勾连。董启章善于写出香港的静谧深邃,改写浮躁、高速的刻板印象。《西西利亚》的男主爱上了橱窗人偶,以极致恋物跨越来反物化,抗拒消费文化的侵蚀。洋化的命名则让人感悟到身份的跨越。全文有三个“声部”:男主、店员与人偶西西利亚的独白,角色跨界。港式中文,英文夹杂方言、自创方言字、文白夹杂,形成了语言的跨越。[51]


《体育时期》


杨猛论董启章小说《体育时期》的复调特征,在叙事手法上,运用拼凑式文体与零散化情节;在叙述声音方面,弱化叙述者,突出小说人物,在对话性方面,内心独白前后矛盾,结果具有未完成性。解读细致,但小标题最好从正向角度立论。[52]郁佳璐论董启章的《地图集》与《V 城繁盛录》的时空脉络,时空错置呈现出“将错就错”的后现代面貌。[53]2016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两位新锐作家葛亮和潘国灵的两部新作。


《北鸢》,葛亮的长篇新著。凌逾指出,该书开拓新古韵小说样式。在“一带一路”大战略语境中,走向世界和复兴传统都有重要意义。《北鸢》激活传统文化符号,复现古典文学的雅致神韵,精雕细刻,重扬孟子的儒家家族伦理文化精髓,同时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让雅文传统、史传传统、五四新文化传统、儒商传统焕发出新的活力。作者在香港回望中原,省思挖掘传统文化的神髓之处,在中华性中带出香港性,如刻写传统儒商与香港经济特色结合的新商业文化精神。[54]


葛亮《北鸢》


曹霞认为,《北鸢》细加检点逝去时代的风华和文化,描摹隐藏于民间的侠义、诚信、忠诚、宽厚、仁爱等传统精神,不写政治史、革命史,而关注民国人物的气度风华,在家族史中寻觅此种精神的流脉。[55]赵振杰论《北鸢》,笔下的政客、军阀、商贾、文人、名伶、禅师等人物命运无不像风筝一般, 飘浮无着却又挣脱不得,经过血与火的侵蚀,面目全非。[56]王迅指出,《北鸢》将民国史料审美化,以日常造就历史主脉,这改写了学界认为“70 后”作家缺少历史感的偏见。[57]围绕《北鸢》,访谈葛亮的文章有两篇。王雪瑛探究葛亮作为青年作家如何直面民国的历史,如葛亮所云:以格物法进入历史情境。[58]夜雨探讨人物如何与时代达成和解,传统的变与不变等问题,葛亮说:文题北鸢,隐喻顺势而为,也隐喻历史的真精神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59]当苦难来临,人会慢慢化解苦难,这是包容感,是人生的江河所在。


饶翔编辑精细深入分析选自《北鸢》的《海上》[60],认为开篇很有电影感,寥寥几笔,写活人物,文笙的宽厚平和、抱朴守拙、抱虚守静,不热衷于谈生意,但待人以诚以善,而永安性格热烈、夸张浮华与躁动难安,埋藏着危险的因子。在大时代的“海上”,暖男文笙具有“儒表·道骨·佛心”,中正平和、随遇而安、无欲则刚,这人物隐喻作者对传统文化人格的认同,也体现出其美学风格:深情绵邈、蕴藉含蓄、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作者借文笙和仁桢这对民国好男好女,写健康人性、理想人格,寄望回归文质彬彬的“礼乐中国”。


《浣熊》


《浣熊》是葛亮第一部专写香港的短篇小说集。台湾成功大学蔡明谚教授逐一分析该书作品,很有个人见解,敢言直言。[61]如分析短篇《浣熊》与张爱玲的《封锁》一样,都从日常中挤出一个异常来,做为文字实验的舞台。但葛亮不局限于那刻,而延展到30年后,并设置了大团圆结局。张爱玲世故,葛亮纯朴。葛亮短篇因“中段”太精采,而造成结尾的相对性“缺憾”。黎慧敏分析以外来者视角呈现现代与传统冲突,考究浣城深厚:“每个人都行走在钢丝上”,运用粤俚语,仿佛文学的香港志。[62]


潘国灵《写托邦与消失咒》


2016年,潘国灵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写托邦与消失咒》问世,此前,他已出版了14部书,获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香港文学双年奖小说推荐奖、中文文学创作奖等。凌逾认为,该作拓展了中国哲思长篇小说的新路子,独创“写托邦(Writopia)、写作疗养院、暗黑美学、消失人、消失咒”等新符号、新人学,创造沙城文学、苦吟文学,打造消失美学,但此书本身不会消失,而会激励读者评说、解释的欲望。未来,评论的长度,将超过此书长度。[63]


也斯


梁秉钧笔名也斯。张松建教授的《“亚洲的滋味”:梁秉钧的食馔诗学与文化政治》[64],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度优秀论文,这是6篇获奖论文中唯一的华文文学研究。该文主论也斯的饮食诗歌和散文,侧重点在政治文化话语,探讨饮食书写与离散族裔、亚洲想象与革命叙事、文化交往与认同政治。也斯通过食物的眼睛,碰触食馔诗学的文化认同与种族维度,而较少涉及饮食消费文化中的“阶级意识”与“性别政治”批判问题。




同样论述也斯饮食文学的,还有凌逾此前的《开拓味觉地理叙事学》等[65-66],主论其长篇小说,侧重点在跨媒介叙事,剖析其如何烹制小说;开创“与美学”“电焊术”,造出新的空间结构联结法;在世界流转的饮食文化中,省思后殖民与后现代地理的错综关系;味觉与视觉越界打通,开拓味觉地理叙事学新范式。凌逾和朱莹的《饮食香港》[67],探讨也斯自创饮食诗文书写,如何既继承传统思想,又有新突破,从四个方面立论:农耕文化的港式诠释、腌煮日常生活诗学、盆菜和鸳鸯的混拌式哲学、蔬菜水果中的斑斓香港,也斯因此构建出和合无为的饮食文化诗学。三文可参照阅读。


也斯文好,因有诗意。黄梵认为,诗是也斯散文中看不见的灵魂,他善于同时打开事物的正反两,找到悖论妙趣。若无比常人深的诗心,若无主观凝视,万物的另一面就会雁过无痕。王鼎钧散文以深思取胜。也斯散文则以语言的敏感取胜,美是要不断越界的创举,找到重新发现、想象和命名的自由,不受体裁的束缚,将观察和思考用意味幽远的诗意锁牢。[68]


黄碧云研究成果丰盈。凌逾的《重构中西文化因子——从非虚构的虚构看文学大势》,剖析获得“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首奖的《烈佬传》,如何提前预告了非虚构风潮,如何以纪实法侦破事件真相,探究一个草根的一生磨难,最终如何化解心魔的心路历程,恰似中式的斯维特拉娜,但又自有超越之处,在于另辟粤语方言口语体访谈叙事;彻悟草民心路,铸造港版阿Q,成就女版鲁迅,超越处在于,向《史记》学习简约记事法,向佛学学习心灵锻造法,进行多级文化编码,进行时间空间化建构,淡静言说,化解心结,开辟新的叙事范式。[69]


黄碧云《烈佬传》


香港李仕芬教授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烈佬传》的回忆叙述。1998 年,黄碧云与人合撰《又喊又笑——阿婆口述历史》,记录香港历史。1999 年,出版三代女性故事小说《烈女图》,而《烈佬传》则为弱势男性发声,数年搜集资料,用心写作,走入吸毒者的世界。《烈佬传》一改暴烈血腥风格,采取“白头宫女话当年”式的第一人称回忆叙事,“过去是会返转头找人的”④,记忆的选择,叙述的落实,都是个人自我追寻的历程。有点类于美国克利福特·萧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少年罪犯的自述故事》。[70]梁文道论其早期的《沉默·暗哑·微小》时认为,读者必须首先越过艰涩的语言门槛,才能领受其中的诗意及哲理。⑤而《烈佬传》却采用平淡有力的话语,简浅的句子,夹杂广东口语,省思以语言写沉默的方法,凸显沉重的境界。


葛亮教授以小说家的敏锐洞见,进入《微喜重行》的世界,纵览黄碧云晚近小说风格的嬗变。[71]黄碧云后期人物若拙、若缺,即便快乐,也是微喜,不再暴烈激越,文字更有节制感。不断书写疾病与死亡,如桑塔格云,疾病是一种戏剧性地表达内心情状的语言,是一种自我表达⑥;越来越多的死亡临近,好像黄昏入暗,有种尘埃落定之美。其以世界城市的切换感知时间感,反复吟咏回归,造就悖论式的个人与历史间的张力。



黄碧云小说《末日酒店》(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1),跟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一样,都以酒店为主角。当然,两者表达的意旨有别。夏彬彬指出,这是香港作家在后殖民时代书写的澳门殖民叙事,讲述一间酒店半个世纪的兴衰,七代掌管者的更替,从开业到重新开业,酒店成为殖民政权的缩影,隐喻“权力的转移”。[72]黄碧云打破殖民与被殖民的二元对立,采取“第三立场”,比较酒店公共空间和家庭私人空间的中葡文化混杂状态,细描卑琐苟且的洋人,再现葡人家庭内部的种种不堪,在小说中渗透英语、南欧语,省思语言的强权殖民意味,拓宽了后殖民主义的论述空间。


《烈女图》(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9)是黄碧云中期小说,韩旭东分析该作如何讲香港底层女性的生存,用白描与散点透视法,勾勒香港百年史,摒弃建构传统“历史—地域”史小说的宏大叙事法,揭开大历史背后的暗角,探究书写策略背后隐藏的国族政治观。[73]施幸子有两文发表于《名作欣赏》,一是分析黄碧云《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盛世恋》,写情爱,流露暗涌的欲望、诱惑、绝望。二是分析《失城》写三个“我”:救护员詹克明、杀妻者陈路远、总督伊云思,三个悲剧故事暴烈呈现,一切轮转、重复、生死都沾染着宿命式的无意义,“有恨无人省……寂寞沙洲冷”。[74-75]


陶然


2015年,陶然连出三本大著:《没有帆的船》(香港文学出版有限公司,2015)、《风中下午茶》(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留下岁月风尘的记忆》(香港文学出版社,2015)。综论陶然,古远清教授分析其香港故事的本土色彩,能呼应时代脉搏,迅速捕捉港人对回归移民问题的彷徨心态,通过景观以及人物的自白或心态,表现港人特有的生活感受,以观照当下香港的社会状态,足见他细说香港故事的非凡才华。其故事新编解答了雅与俗如何互补的问题。叙事手法不仅有批判现实主义,还有双城拼接的时空结构、倒错的心理时间叙述以及意识流技巧等,以写实兼浪漫的笔法,写活了香港市民人生。[76]陈义芝将《留下岁月风尘的记忆》视为陶然的编辑大纲,并向在文学式微时代仍然在为文学掌舵的人致敬。[77]


《没有帆的船》是陶然的小说自选集。袁勇麟教授指出,综观陶然四十年写作脉络,从移民、九七回归到都市批判、怀旧等,关注面广,且有两主要面向:冷酷世情与隐喻爱情,爱情小说意在言外,隐喻回归心态,隐喻老香港旧景观消逝的怅惘。不断改变小说形式,如经典改写、意识流等叙事法、对潜意识的开掘、对梦与幻觉的书写、写计算机科幻故事等,寻求商业都市压抑苦闷的异化者的精神出口。[78]



凌逾教授认为,陶然《没有帆的船》呈现出独特个性:岛洋流转,见出香港性变易,熔铸香港、内地与印尼经验,广阔深邃;轮回流转,再现传统文化,古人心与今人心大战,心理透析穿心见性;世界流转,多元化合,在香港性与传统性基础上融入世界性视野;小说精品深具镜头感,适合拍成直击港情、穿越古今、独具港腔的佳片。[79-80]


曾丽琴教授指出,陶然的爱情小说价值很高。一是写男女之情纯净,痴情忧郁的男性主人公呈现出浪漫主义本性。二是充满隐喻,借爱情的书写来表达对老香港旧景观消逝的怅惘,对都市高速发展的批判,对古典、前现代中国的向往。意识流叙述与爱情隐喻的怀旧、记忆与感伤契合。[81]




西西《我城》


西西研究方面,赵晓彤论述其1968年短篇《港岛·我爱》如何向法国电影《广岛之恋》取法,为空间寻回历史记忆,在看见与不见之间呼应,在个人迁徙与丧亲记忆中坦然面对新空间,在南来都市发展“我城”意向。[82]梁昱坤比较西西与李碧华小说中女性意识,都善写边缘人物与另类体验,消解男性话语霸权,颠覆传统和历史。[83]廖昱霄分析《我城》的香港本土意识、港人形象、复杂情感。[84]郭荣荣论《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独白体叙事,形成多重阐释视角和结构的二重性:显在方面,宿命,让故事在悲凉中生长;潜在方面,对抗,让惊喜在悲凉中开花。两者结合,技巧,让叙事彰显魅力,职业区分导致言语误差,悲剧中有喜剧性。[85]大陆的西西研究论著有《跨媒介叙事——论西西小说新生态》[86],凌逾认为,西西是独树一帜的跨界大师,其对文学的最大贡献在于跨媒介叙事。盼望十年后,此书能被学界重新发现。


黄国彬教授


黄国彬教授有诗集 15 本、散文集 7 本、文学批评和翻译研究专著 11 本,译《哈姆雷特》,并从意大利原文译《神曲》,文武双全,获得香港大学的学士、硕士学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博士学位,通晓七种外文,贯通今古中西。黄维樑教授为“香港当代作家作品选集”系列《黄国彬卷》写导读,写就第一篇全面评述黄国彬诗文、评论和翻译的文章。[87]黄国彬不仅写遍诗体、散文体、叙事体,还广涉山水天文、国家民族、爱情亲情友情、文艺与科技等题材,典雅高格,厚重丰繁,雄浑秀美,属于典型的学院派作家。其诗《沙田之春》表达对环境破坏的哀痛,可谓环保诗先锋。散文集《华山夏水》《三峡、蜀道、峨眉》专门写大陆壮游,《浪鬣的声音》等则写世界环游。他还有向心和离心翻译学说。余光中、梁锡华、黄国彬、黄维樑均为沙田派学者文人。


陆士清教授撰文《余心怡怡诚笔友》,讲述写作《曾敏之评传》的感悟,从“文友聚会”的缘起,讲至对曾先生的敬仰,然后谈及其由桂林、重庆、香港、广州等地的艰险曲折的人生路径和历史使命,呈现其尚德重义的心灵河流,写来豪情满怀,汪洋恣肆。[88]


刘以鬯《酒徒》《对倒》


韩国金惠俊教授认为刘以鬯《酒徒》的意义不仅在于是中国第一部意识流小说,还在于巧妙结合深刻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手法,作为韩文翻译家,金教授解读作品特别细致。[89]李钧教授认为,《酒徒》是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作家塑造了“酒徒”,这游荡者怀着生存焦虑和情色欲望,却没有写出“酒神”的反抗精神。[90]杨峰霞比较白先勇《游园惊梦》与刘以鬯《对倒》的时间意识,都是意识流回忆小说,揭示世间万物的变,体现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港台市民普遍的精神困境。[91]彭振分析刘以鬯的《打错了》,因错而绝,因重而异。[92]


周洁茹《到香港去》


周洁茹,成名于20世纪末,十年赴美中断写作,回归香港重出江湖,林培源分析其短篇小说:香港故事与女性经验的双重奏,写异乡人在香港的故事有《到香港去》《旺角》《邻居》《尖东以东》等,讲究地理空间与他者视角,叙述者勾勒大陆客的彷徨;窥视香港社区邻居在又不在,始终是陌生人;设置男女情事于运动背景中,游离漠然的女主对社会政治景观的感受,有反讽意味;80后妻与90后夫有代沟,因价值体系的崩裂,而离婚。女性故事则有《幸福》《生病》《结婚》《离婚》等,写女性情爱婚姻的离散、聚合、精神疼痛,深刻到位,男性形象多模糊缺席,女性经验在场,但在女性失声之处,父权制社会的男权话语体系反而俯视一切。善写对话、心理,女性个体的生存与香港孤岛互动,双重奏也是多重奏。[93]



在比较《香港三部曲》与《扶桑》的妓女身体书写后,莫嘉丽教授等指出,两作都将妓女视作东方被奴役的象征,呈现颠覆或消解殖民/被殖民等权力关系的意图。但是施叔青笔下黄得云的身体强势,颠覆白人男性,暗示殖民者的没落;而严歌苓笔下扶桑的身体有宽恕性,是摒弃文明规约的隐喻,也是省思现代欲望形态。两作都揭示出妓女在东西方夹缝的生存悖论:被寓言化的身体、被族群驱逐的命运。[94-95]太原师院的李娜对比分析《白蛇传》的改编:李碧华《青蛇》以女性视角展示女性的宿命轮回;李锐和蒋韵的《人间》,以人性的视角展示人性百态的修罗场。[96]



舒巷城研究方面,王宇平教授重读《太阳下山了》,考察其抒情风格,如何借鉴白居易、巴尔扎克的抒情法,以回忆性叙事作为抒情装置,自觉完成越轨的笔致,与中国抒情传统、新文学传统及香港左翼文学传统构成承继与对话关系。[97]张佳丽以也以《太阳下山了》为例,探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对照穷街陋巷与都市景观,比较传统的贸易转口港如何转为制造业中心,造就了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交融争斗的文化场域。[99]


台湾东华大学的陈昱文教授认为,叶灵凤的《香港方物志》有环保意识,为香港早期的自然导向文学。[99]张欣解读金庸小说传播的三种文化现象:报界竞争中的商业化写作、政治博弈中的经典化过程、大众文化的产业化改编,从禁书转为经典,成为大众媒介的改编对象,衍生出众多的文化产品,与现代商业文化紧密结合,这种文学价值理念似乎成为文人成功标准。[100]


叶灵凤《香港方物志》


在推介香港文学新作、探讨香港文学传统性与跨界性方面,凌逾做了一些工作,2016年发表香港文学研究论文若干[35,101-103]。其论著《跨媒介香港》[19]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出版,2015年11月出版,2017年3月再次印刷。王瑛教授[104]、古远清教授[105-106]、徐诗颖博士[107]以及彭瑞瑶[108]、廖靖弘[109]对该书在探索建构跨媒介叙事学方面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肯定。


2016年大陆的香港文学艺术研究主要为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罕见。凌逾指导的华南师大三篇硕士论文均研究香港文学:蓝陈平的《古今故事对照记——当代港式新编艺术特色分析》,朱莹的《笔箸交流——当代香港饮食书写研究》,吉雨辉的《平和冲淡港女情——香港当代女性抒情文学之一脉》。此外还有硕士论文如下:《翻译与文化身份关系研究——以香港存在主义思潮译介为例》,王月(四川外国语大学);《林夕歌词的诗性研究》,司金川(山东师范大学);《大众文化语境中李碧华小说书写策略研究》,李坤杰(云南师范大学);《论徐訏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因素》,张露(河北大学);《暴力美学在吴宇森电影语汇中的表达与审视》,张韵秋(河北大学);《 “飞狐系列”武侠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李沣霖(曲阜师范大学);《五四子君与世纪末子君——亦舒小说女性形象研究》,吴亚娟(陕西师范大学);《“严浩腔调”——香港导演严浩电影研究》,赵子然(南京师范大学);《香港启思版〈高中语文〉与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文之比较研究》,杨婕(广州大学);《陆、港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与教学设计比较研究——以人教社课标版、香港启思版为中心》,陈思远(华中师范大学)等。


不少在读的博士、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很有锐气,作品解读细致,没有历史成见偏见的负累,思想虽然还略显稚拙,但是清纯透彻。可惜的是,通俗文学研究为多见,大众文化选题较为常见,精品文学研究匮乏。可喜的是,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香港的翻译研究,翻译是香港学界的强项。


文艺界推动


香港文学家、作家进入电影界视野,成为拍摄纪录片的题材。2016年初黄劲辉等导演的《刘以鬯:1918》与《也斯:东西》在港台热播。2016年3月,《香港文学》特设“香港文学家纪录片”专栏,有黄劲辉、麦欣恩、郑政恒、黄淑娴、宋子江、萧欣浩、杨杰铭、方太初等参与写作讨论。《明报月刊》也开设“他们在到与写作”专栏,作者包括应凤凰、沈双、黄劲辉、黄淑娴。林曼叔先生《文学评论》第43期卷首语盛赞:“两片终于在港放映,反映热烈,可说是香港文坛盛事,也是创举,可喜可贺。”[110]港台地区对此两片的影评非常丰硕。⑦作家影像列入“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还有陈果导演的纪录片《西西:我城》。



为作家拍摄纪录片,这在香港是罕见的事情。文影打通,跨媒介传播,借由影像声画,更有利于香港文学文化的传播,使之真正走向世界,这项事业值得大力宣传,值得继续推广坚持,功德无量。



《香港文学》是香港文坛的一面旗帜,已坚持办刊32年,诗图文摄影兼具,走精品路线,扎根香港,面向世界,撰稿者来自全球各地、五湖四海。近年,陶然总编不断策划新栏目,很有特色,如“机场”“火车”“海港”“闪小说”“手机”等专栏,2016年则有“农历丙申年新春大展”“饮茶”“咖啡飘香”“眼里的动物”“香港文学家纪录片”“穗港文学交流研讨会”“悼念杨绛先生”“世界华文作家槟城采风”,这些专栏关键词的选取不仅具有时效性,还具有空间感、世界性、国际性,眼光独到。由此,或许还可创设“网络”“互联网+”“大数据”等专栏。



《香港文学》第376期刊载“穗港文学交流研讨会”,《香港文学》与《广州文艺》两大杂志是省港代表性刊物,都是坚守几十年的名刊,暌违几十年后,两刊再次交流对话,穗港文化更进一步地互渗融合。最近,粤港澳大湾区未来规划的报道如火如荼,这可谓是前奏曲。


《香港文学》刊载世界各地作家们写的动物专栏,细描宠物猫、狗、鹧鸪、鹦鹉、小鸟、花狮、鸭氏孤儿等,万种风情,意趣纷呈,触动人性中最软的柔情,如美籍华人施玮云:“温柔的爱是医治的良药,是调制和平的膏油”[111],居于美国和加拿大的陈瑞琳、陈河、张欣等都写到了对宠物的缠绵相思,排山倒海,委实是动物带人类修行。马来西亚华人朵拉讲猫鼠大战,为了驱赶露露小姐,养了个咪咪小姐,写来诙谐幽默[112]。朵拉女儿菲尔如数家珍,家里养过的宠物一一道来[113]。瑞士籍广州女朱颂瑜写蛙声善引,思念的是那一抹乡愁,那渐行渐远的岭南水乡自然[114]。


《香港文学》还有常规的栏目,如每期必有的“卷首漫笔”,均由陶然总编亲自执笔。再如,“香港作家小说专号”“小说舞台”“香港作家短篇小说展”“散文家园”“散文诗绿地”“香港作家散文大展”“世纪诗群”“诗说文谈”“批评空间”“文学评论专辑”“域外视野”“文艺茶座”“真情对话”“特约书评”“逝水流年”“回声廊”“文学活动点击”“影画诗心”等,荟萃香港重要作家的重要作品、香港文学研究。2016年有昆南《地球停顿时……》、潘国灵《记忆修复员》的科幻,韩丽珠《换脸》《镜子之家》的玄幻,谢晓虹《蓝胡子》《旅人》的奇妙,葛亮《洞穴》《小双》的写实,王良和《电梯考古》《存在与不存在:华富村石滩的记忆与想象》的空间感,朗天的《施咒者》《冰镇生肠墨鱼》题目好特别,黄劲辉的《英式奶茶的滋味》《张保仔之刺杀红旗帮帮主》仿佛侦探大片,吴美筠的《迷你仓的第一个守夜》、梁科庆的《迷你仓》好像连载小说。管管的自我简介好有个性,他的诗歌更是天马行空,“身为一棵树命里就必须要拔高的理由/才有参加太阳球队的命!”(《身为一棵树的理由》)蝉带来了离骚,月亮在减肥,“送嘴,趁热”,拟人法,讲的竟然是南海局势。


《香港文学》的文学评论妙趣横生,古远清教授在10月号刊载《台湾文学现象如云,我只是抬头看过——答客问》[115],以一问一答方式,自述回家卖红薯多年后,如何笔耕不辍,不甘心学术生涯就此被沦陷,用政治天线接收台湾文学频道,台湾文坛是非如雷,我只是掩耳听过,对台湾文学的发展不免心生焦虑。这实在是其多年在学术会议上独创学术相声的集大成之作。吴周文教授评述曹惠民教授和司方维博士所著的《台湾文学研究35年》,是显示功力的厚积之作,论述严谨周全[116]。陆士清评论蓉子主编的游记散文集《品味》,品赏上海和潮汕的巨变,体会多棱镜下的斑斓。[117]陶然的《天行如飞翔》,品赏的是香港画家林天行的画作,林画家画荷、画陕北、画香港,历经修炼,中年有成,他坦言,直到2003年,他的荷花才找到自己的语言。[118]



香港的《文学评论》杂志,与北京的《文学评论》同名。香港《文学评论》刊发香港文学评论为主。第45期设“文学香港论坛:小说创作漫评”专栏,有十篇文章:陈绪石论徐訏流浪汉小说《江湖行》《时与光》的海洋文化特质;金惠俊和梁燕丽分论刘以鬯的意识流和历史传奇小说;朴宰雨论述金庸在韩国及其小说中的韩国人物;凌逾论陶然的四十年创作路——香港广角镜;彭燕彬论林湄的救赎文化符号;乔世华和聂倩琳分别论析颜纯钩小说意象;王澄霞分析黄虹坚《月亮下的奔跑》的女性写作理想,如何书写黄琪翔伉俪的风雨人生;蔡益怀自白《东行电车》自选集的写作,论述如何塑造稻草人、塑胶人等“香港畸人”系列,如何虚构想象荒唐时世;武宜三分析黄向明的史诗长篇《路》——第46期有寒山碧文也论述该小说。



林曼叔先生有《鲁迅论稿香港鲁迅研究史》(香港文学评论出版社有限公司 , 2016),陈漱渝、阎纯德对该论著均有很高的评价。陈先生说他敢啃硬骨头,阎先生说其从思想的深度和现实的高度,论述鲁迅的自由主义、人道主义、忧患意识、批判精神、悲剧精神和当下性,再现鲁迅的价值,这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研究。[119-120]鲁迅研究在香港,香港学者评述鲁迅,林先生还有《香港鲁迅研究史》,均列入《林曼叔文集》第四卷。该书系全套五卷,其余还有《中国当代文学史稿》《文学散论》《编余漫笔》《风雨当年》,凝聚心血,展示出创作、评论、编辑多行业跨界的风采。


香港《文学评论》讲究古今中外,兼容并包。不仅有“文革记忆与文学书写专辑”,还有杨昆冈论述美国歌手卜戴伦⑧获2016诺贝尔文学奖,其还论述加缪《局外人》见证的荒谬。王坤宇、程顺溪分析让·雅克·阿诺生态电影。黄维樑以《文心雕龙》为基础,建构中西合璧的文学理论体系,情采通变,在内容形式、风格文体、剖情析采实际批评、比较通变、文学功用等方面,中西如何互通有无。


第43期《文学评论》中,古大勇评述古远清主编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年鉴》,自2013年起已坚持4年,赞誉古教授有自觉的“学科建设”意识[121]。


第46期《文学评论》特设“2016年香港大学驻校作家严歌苓专辑”,其于2016年9月30日至11月29日居港两个月,专辑文章四篇:葛亮与严歌苓的访谈《无形的国土——严歌苓访谈》,濮方竹的《当代中国的“东方想象”——论严歌苓当下题材的小说创作》,陈欣欣的《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从〈陆犯焉识〉看人性的力量》,梅真的《严歌苓的“雌性主义”》。其中,葛亮与严歌苓的对谈精彩、精当:作家与作家的访谈,更易谈到内核里去,如探讨游牧民族、无性国土、双语翻译、同化异化、人性局限等深刻问题;男性与女性的访谈,性别意识也易并在歧出;小说与电影改编,也见出媒介、时势等因素的妥协和协调。


引进驻校作家,香港高校早有此传统。香港浸会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成立于2004年,邀请内地、台湾及世界著名作家体验香港并讲学,至今已有9位左右国际访问作家以及若干驻校作家。2016年邀请施叔青为驻校作家,4月22日起待一个月,与浸大师生、本港作家、香港大众及国内大学进行交流。香港岭南大学邀请过白先勇等为驻校作家,2016年,陈冠中受邀担任岭大驻校作家,2016年4月底演讲谈国语与方言的互补。这些经验很值得大陆学界学习借鉴。



《城市文艺》刊发香港作家、学者、译者的文章或相关评述为主,也喜刊发诺贝尔奖得主文学与评论等,兼及外国文学,设置视听感悟、声光蕴涵等栏目,评赏电影、绘画、摄影,每期总内夹彩页,绘画摄影兼具,装帧精美。梅子主编以及编辑团队深有诗人气质,全刊诗性洋溢,从卷首语、编后记、专栏名称都可以感悟出来,如“天籁心音”“青枝绿叶”“命运如歌”“镜窗石火”“诗意从何而来”“秋季,香港作家诗文与翻译秀作绽放”“2016年青年散文创作坊簇拥创意的花”“西学东渐以文学翻译为嚆矢”等。


该刊关注香港的老中青作家,尤其扶持新锐作家。葛亮的散文《巫问》注重诡异氛围的营造,不同于常,这源于赴越南采风时,偶遇华人通灵师,根据其传奇故事写就,相关作品还有小说《问米》,可以对读。李浩荣写《男校男生》,为何福仁、刘伟成、罗贵祥、潘国灵、蒲苇刻写剪影,文笔生动有趣。此外,还有卢永昌的《键盘自语》、汎遇的《海》、孔惠瑜的《蛞蝓》、邝国惠的《青花碗》、彭智文的《鞋子》等,无物不可入文,宽广无拘。


该刊关注国际文坛热点,如设置“2016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歌手、诗人卜戴伦特辑”,包括戴天译歌词,许荣辉译自传,王家伟译综述“诺贝尔文学奖顺应时代在变”,王樽《说不尽的卜戴伦》,郑政恒《也斯笔下的卜戴伦》,何礼杰的《卜戴伦的成就》,各篇文章有远见洞见。还有安徒生奖首位华人得主曹文轩谈阅读的意义,让人成为高尚、富有、有境界、心境淡泊的人。


《字花》依然青春洋溢,不时刊发评论,如第60期有哑瓷的《等我听听心讲乜:短评董启章〈心〉》,小土的《再读〈我城〉——论西西、潘国灵及谢晓虹〈我城〉中的生活想像》,叔怪、廖伟棠的《异托邦指南/阅书卷:魅与袪魅》,洪晓娴的《办一本不可能的文学杂志!——访问创刊编辑袁兆昌、邓小桦、谢晓虹》;第59期则有《何以 This is not“西西”——陈果〈我城〉》,李日康的《自然的试探——韩丽珠〈失去洞穴〉》等。



香港文学活动丰富。第27届香港书展,2016年7月20日至26日举办,不再评选“年度作家”,而改设年度主题展览:“笔生武艺——香港的武侠文学”,展出梁羽生、金庸、古龙等八位武侠代表作家的手稿、早年连载式武侠小说剪报、早期版本的武侠小说书籍等。尤其是“文坛侠圣——金庸与查良镛”展览,重点介绍金庸的写作成就,展出手稿、亲笔对联及连载小说等。另外,邀请武侠作家温瑞安、郑丰等分享写作经历和经验,畅谈武侠文学的发展。


香港书展“名作家讲座系列”邀请两岸四地知名作家开讲。获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的曹文轩探讨“混乱时代的文学选择”“阅读与写作是弓与箭的关系”;叶永烈讨论如何以“七分跑三分写”呈现“文革”历史之门,从科幻到纪实经历180度转变;龙应台去年讲“倾听”,今年讲“幸福,可以透过努力吗?”张爱玲文学遗产继承人宋以朗与止庵对谈;还有李银河、邱华栋、詹宏志、郭位、马家辉等名家演讲。


6月23日至7月10日,第十一届香港文学节由香港公共图书馆主办。举办“与文学碰面”研讨会,讲题有“书写城市的虚实轨迹”“文学里的原乡与他乡”“文学的女性书写”等,讲者有唐睿、张咏梅、关诗佩、梁慕玲、潘步钊、吴美筠等。专题展览有两部分,“我想文学”主题展区介绍香港作家作品,在都市吟游中见证城市变迁,体会人间情味,回归写意自然的闲适,回望纪游随想的旅程;“字游·想像”则是中学生创作展区,展示年轻一代的文学试笔。


马辉洪和麦乐文以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为例,分析香港文学活动数据的搜集整理,包括文学社团、讲座、征文比赛揭晓颁奖、较重要剧团的演出项目、外国学人、作家、逝世学人等,有重要的史料价值。[122]马辉洪、杜嘉兴、麦乐文介绍“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自2012年起,香港每年都有“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这始于卢玮銮教授提出的“文学散步”概念,即实地考察认识香港文学、文化面貌,让读者亲历其境,直观感受文学、文化现场。文学散步与文学阅读关联,活动包括文学景点考察、学校经验分享会及文学夏令营,以推广文学阅读。各项活动成果结集为《走进香港文学风景》卷一和卷二,分别于2014 年和2016年出版。[123]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图书馆主管马辉洪先生2016年还编有《舒巷城书信集》先,由花千树出版。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方面,有常熟理工学院计红芳教授的项目“以南来作家为考察对象的百年内地与香港新文学关系史研究”;没有青年项目。教育部也没有香港文学研究项目。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有两项涉及香港:一是浙江大学陈雅飞教授的“香港书法研究(1911—1941)”,一是温州大学杨祥银教授的“近代香港的西方医学与公共卫生(1841—1941)”。


2016年11月8日,“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暨第十八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以“华文寻根、文学铸魂”为宗旨,以“中华情、民族梦”为主题,海内外作家、编剧、学者约300人与会。会议由中国国务院侨办、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联合主办,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王列耀会长策划筹办。白舒荣主编和刘红林主编主持分论坛“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华人故事”,香港新锐作家葛亮演讲《片墙看破尽——历史的在场与重现》,凌逾作小组汇报。除了论坛研讨,还举行了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和第二届“文化中国,四海文馨”散文大赛的颁奖仪式。2016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香港参会代表有潘耀明、陶然、蔡益怀、张诗剑、葛亮、江扬。


2016年12月8至9日,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疾病志——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电影国际学术研讨会”,由蔡元丰教授、林幸谦教授、葛亮教授等主办,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30人济济一堂,畅谈文艺。主题演讲方面,有文棣(Wendy Larson)教授的《不乐之症——中国的高尔基与乐观主义之时间性》、黄子平教授的《香港文学中的都市与疾病》。美国有李力、沈双、陈颖、张恩华、罗鹏(Carlos Rojas)等教授,台湾有李欣伦、杨佳娴、刘人鹏等教授,内地有梁海、张学昕、凌逾等教授参加,讨论中西疾病文学、医病对话、性别疾病、疾病隐喻等议题,拓展了文学的新领地。


2016年底,台湾举办“跨越1949:文学与历史国际研讨会”,来自日本、新加坡、美国以及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的学者各抒己见,时间概念展开为空间讨论。赵稀方教授谈绿背文学,评点论文则将《萧军日记》、1948年文化报事件与香港《大众文艺丛刊》联系起来,南北呼应,窥见端倪,熟悉历史事件,因此能纵横捭阖。


写作香港文学研究年鉴,实时追踪最新发展状况,凌逾从2013至2016年已做了四年研究[124-128]。2016年的香港文学出版减少,有点低谷之感。但是,文学与评论不那么同步,大陆的香港文学评论日益丰富起来,不再是只有几个老作家熟面孔的研究,研究课题也更加多元。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港台学界的香港文学研究显得不那么景气。2016年香港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是“溯源、传统、新古韵、跨媒介、环保、写托邦、消失咒……”研究路向越来越丰富多元,难以一概而论。2017年7月,香港回归20周年庆典,有不少报刊杂志设立专栏,香港文学文化研究迎来小小的高潮,有点复兴的气象。正如一苇教授文章《后“九七”时代的香港文学研究》所说:“凌逾关注当代香港的“跨媒介作家”,并对此进行了集中研究。《跨媒介香港》从影视、建筑、地理、赛博、表演等多方面,研究香港文学的跨媒介特质。这不但展现了香港当代文学的先锋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网络时代中国文学的走向……事实上,在香港已经不再成为政治焦点的时候,香港文学的研究已成气候。”[129]


文学研究离不开作家作品。凌逾论潘国灵首部长篇,结尾时慨叹:“不知什么时候,陆派作家会像港岛学院派作家般,更注重奠定深厚知识根基,勇于实验叙事创新,走出故事套路。岛派作家像陆派作家般,更注重寻找深厚的现实根基,由反线性、破碎的后现代写法,重新回归到故事性,如《蛙》般改写现实走向。而各地读者的素养也随之进化,不再只有易读好读的口味,而更勇于尝试多元风味。文化提升,有待时日。”[63]近年来,大陆和港澳台的香港文学研究日见扎实。有些问题还值得深思:香港文学现状是有活力还是乏力?后继者多不多、精不精?老一辈文艺家中多才多艺的多面手日渐凋零,后来者能否跟上?未来的香港文学怎样才能让读者继续有话可说?


注释

①参见:《刘以鬯专访——我的小说是现代现实主义》,http://www.weixinnu.com/tag/article/3722713784。

②参见:《叠印漫步香港文学地景》,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16-10/09/content_3595490.htm。

③参见:《余光中:我在这头,大陆也在这头》,http://tailian.taiwan.cn/n1080/n1173/n3351/n3546/335509.html。

④黄碧云:《烈佬传》,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2013 年版,第 103页。

⑤梁文道:《为什么黄碧云这么难懂》,参见“梁文道文集:香港杂评”,2014年9月1 2 日,http://www.commentshk.com/2004/07/blog-post_16.html。

 ⑥桑塔格著、程魏译:《疾病的隐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⑦麦若愚:《刘以鬯、黄劲辉、王家卫的岛屿共谱──〈1918〉》,《鸣人堂》2015年12月21日,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664/1391200;(台湾)Lucialucy :《〈1918〉:不著痕迹的用力,真正的风格》,2016年1月3日,http://reader.roodo.com/lucialucy/archives/54557745.html;叶辉:《石头的皱褶》,《信报》2016年1月9日;叶辉:《梅卓燕的皱褶之舞》,《信报》2016年1月25日;黄白露:《也斯:东西》,《Capital Weekly》2016年2月;木维:《文学家纪录片过大海》,《澳门日报》2016年3月14日,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6-03/14/content_1075136.htm;刘健威:《也斯:东西》,《信报》2016年4月13日,http://www1.hkej.com/dailynews/articlePrint/id/1281947。潘俊铭(小作家培训计划)中三学生,2016年8月,http://www.writerstraining.com/bestarticles/article.cfm?id=3881。访问或相关报导:2015年12月15日 鸿鸿:《也斯的野草莓──看黄劲辉〈东西〉有感》,http://reader.roodo.com/hhung/archives/53283878.html;2015年12月16日《关键评论》(有关《东西》访问),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2612;2015年12月17日《关键评论》(有关《1918》访问),https://hk.thenewslens.com/article/32640;2015年12月23日《映画民手》(访问),http://www.cinezen.hk/?p=5082;2016年1月25日 《橙新闻》(访问)影像访问,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6/01/25/010027903.shtml;2016年1月29日《星岛日报》(访问),http://stedu.stheadline.com/sec/sec_news.php?aid=15040&cat=5&subcat=6;2016年2月1日《澳门日报》,《〈浮城烟火〉和黄劲辉导演饮热柠啡》,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6-02/01/content_1064466.htm;李梦:《我们该如何谈论“香港人”身份》(评论),《橙新闻》2016年2月2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6/02/02/010028179.shtml;2016年2月29日《澳门日报》,《〈刘以鬯:1918〉与〈也斯:东西〉中的香港、澳门与文化意义》,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6-04/06/content_1080984.htm;《刘以鬯:酒徒》,2016年3月商业电台903访问“集杂志”(主持:急急子),http://www.my903.com/903openbox/903zine/post/759/;《也斯:东西》,http://www.my903.com/903openbox/903zine/post/760/;2016年3月1日《星岛日报》,《混杂东西・越界探索:也斯》(访问);2016年3月5日 《端传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305-culture-theinspiredisland-02/;2016年3月21日《明报・世纪》,《〈刘以鬯:1918〉电影背后的密码》;2016年4月9日《澳门日报》,《跨媒界者引领观者走进文学》,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6-04/09/content_1081906.htm;2016年4月11日《澳门日报》,《纪录片助城市建正面形象》,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6-04/11/content_1082468.htm;2016年5月20日《明报・世纪》,《诗能舞?》;2016年7月5日《明报・世纪》,《为了刘以鬯、也斯,读者可以去到几尽?》;2016年9月11日《明报・星期日文学》,《刘以鬯在荧幕》。2016年6月3日,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主办文学创作教学研讨会, 黄劲辉发表论文:全球化大众媒体下的本土文学再创作与推广:文学家纪录片、剧情片、舞蹈。等等。

⑧卜戴伦,大陆译作“鲍勃·迪伦”。

 

参考文献

[1] 葛亮.北鸢[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2] 葛亮.北鸢[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5.

[3] 陶然.繁华落尽见真淳——香港文学笔记选[M].香港:香港文学出版社,2016.

[4] 林曼叔.卷首语:祝香港文学大系面世[J].(香港)文学评论,2016(4):1.

[5] 蔡益怀.本土内外[M].香港:香港文学出版社,2016.

[6] 周洁茹.岛上蔷薇[M].江苏: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

[7] 蔡益怀,周洁茹,王威廉,等.本土内外与岛屿写作[J].华文文学,2016(4):26-33.

[8] 黎必信.论蔡益怀的《本土内外》[J].(香港)文学评论,2016(2):117.

[9] 穗强.文学本土性的新启示——读蔡益怀新著《本土内外》[J].(香港)文学评论,2016(5):1.

[10]蔡益怀.“倾城之恋”——香港文学的在地书写谱系[N].文学报,2016-08-25(23).

[11]东瑞.香港住屋浮世绘——刘以鬯《香港居》编后记[J].(香港)文学评论,2016(4):110-111.

[12]吴文正.乜乜物物——老香港的庶民风情[M].香港:中华出版,2015.

[13]黎明海.功夫港漫口述历史1960—2014[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5.

[14]苏美智.外佣:住在家中的陌生人[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5.

[15]叶绍德.唐涤生戏曲欣赏(一):帝女花、牡丹亭惊梦[M].张敏慧,校订.香港:汇智出版有限公司,2015.

[16]陈冠中.建丰二年:新中国乌有史[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5.

[17]阎连科.日熄[M].台湾:麦田出版社,2015.

[18]黄碧云.烈佬传[M].台湾: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12.

[19]凌逾.跨媒介香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0]王艳芳.异度时空下的身份书写:香港女性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1]凌逾.开拓新古韵小说——论葛亮《北鸢》的复古与新变[J].南方文坛,2017(1):97-101.

[22]赵稀方.小说香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3]赵稀方.《小说星期刊》与《伴侣》——香港早期文学新论[J].文学评论,2016(4):94-101.

[24]张重岗.叶荣钟的战后思考[J].文学评论,2016(4):102-110.

[25]马泰祥.“折返日文”——论台湾作家张文环光复后的跨语经验[J].文学评论,2016(4):111-122.

[26]赵稀方.文化认同与新旧文学:从香港《小说星期刊》(1924—1925)谈起[J].(香港)文学评论,2016(4):99-109.

[27]赵稀方.中国现代诗的“飞地”——被遗忘的香港《红豆》现代诗群[J].北方论丛,2016(2):1-7.

[28]龙扬志.香港当代中文诗歌的代际经验与身份建构[J].南方文坛,2016(4):111-116.

[29]古远清.香港当代新诗史[M].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8.

[30]黄灿然.香港当代作家作品合集选:诗歌卷[M].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2011.

[31]洛枫.流动风景:香港文化的时代记认[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2]廖伟棠.和幽灵一起的香港漫游[M].香港:KUBRICK出版社,2008.

[33]王珂.论香港新诗的文体生态及香港诗人的诗体观念[J].晋阳学刊,2016(6):29-35.

[34]廖伟棠.香港诗的三个我[N].时代周报,2012-10-12(C06).

[35]凌逾.复兴传统 拓展华文——“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国际研讨会综述[J].香港文学,2016(12):49-53.

[36]王德威.史统散,科幻兴——中国科幻小说的兴起、勃发与未来[J].探索与争鸣,2016(8):105-108.

[37]古远清.外流作家群:从越境港澳到定居珠海[J].学术研究,2016(7):157-161.

[38]李欧梵,罗岗,倪文尖.重返“沪港双城记”——关于“都市与文化”的一次对话[J].文艺争鸣,2016(1):40-50.

[39]罗鹏.“他者的单一语言”:地域、语言与文学创作——以阎连科、阿来、董启章、黄锦树、郭小橹为例[J].江汉学术,2016,35(3):76-81.

[40]凌逾,薛亚聪.挤感空间:香港城市文化[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2):9-17,129.

[41]刘俊.空间:华文文学的表现形态与寄存载体[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1.

[42]刘俊.“世界华文文学”、“华语语系文学”视野下的“新华文学”:以《备忘录——新加坡华文小说读本》为中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2):2-8,129.

[43]刘稚亚.香港:城市的双重性格[J].经济,2016(14):82-85.

[44]凌逾,曾晓虹.蝶变:港版梁祝的前世今生[J].文学研究,2016(1):30-40.

[45]李鹏飞.论中国古代小说对现当代小说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01-107.

[46]林慧频.港台文学的归属情节探究[J].文学研究,2016(10):57.

[47]黄维樑.香港文学语言的“四合语”特色[J].学术月刊,2016(7):134-137.

[48]黄国彬.伏在你肩上的女子[M]//黄维樑.黄国彬卷.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6:385-395.

[49]黄国彬.缩脚岁月[M]//黄维樑.黄国彬卷.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6:410-425.

[50]赵稀方.董启章:认同与消解[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6(3):5-8.

[51]赵皙.实现跨界书写的一种可能——重评董启章的《西西利亚》[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6(2):79-84.

[52]杨猛.董启章小说《体育时期》的复调特征[J].语文建设,2016(14):59-60.

[53]郁佳璐.《地图集》与《V城繁盛录》的时空脉络[J].书屋,2016(10):14-16.

[54]凌逾.开拓“新古韵小说”:《北鸢》的复古与新变[N].光明日报,2016-11-14(13).

[55]曹霞.葛亮长篇小说《北鸢》:民国气度里的丰盛与辽阔[N].文艺报,2016-11-21(2).

[56]赵振杰.北鸢南飞 断肠余音袅袅[N].文艺报,2016-01-13(3).

[57]王迅.“70 后”的历史感何以确立 ——从《北鸢》看葛亮的意义[N].文艺报,2016-04-20(7).

[58]王雪瑛.葛亮:触摸与呈现历史,是建构自身的旅程[N].文学报,2016-11-24(7).

[59]夜雨.葛亮:对苦难的包容,才是人生的江河[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6-12-06(15).

[60]饶翔.儒表·道骨·佛心——读葛亮《海上》[J].青春,2016(3):33-34.

[61]蔡明谚.论葛亮的《浣熊》[J].当代作家评论,2016(2):167-169.

[62]黎慧敏.《浣熊》与葛亮笔下的浣城[J].文学教育(上),2016,(9):166-167.

[63]凌逾.“写托邦”与消失美学:评潘国灵首部长篇小说《写托邦与消失咒》[N].文学报,2016-06-16(20).

[64]张松建.“亚洲的滋味”:梁秉钧的食馔诗学与文化政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6):149-169.

[65]凌逾.开拓味觉地理叙事学.叙事理论与批评的纵深之路——第四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六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140-158.

[66]凌逾.味觉地理学的后现代叙事[J].华文文学,2013(2):10-19.

[67]凌逾,朱莹.饮食香港:论梁秉钧的饮食文化诗学[J].香港文学,2016(4):53-61.

[68]黄梵.诗是也斯散文中看不见的灵魂[N].中华读书报,2016-05-11(011).

[69]凌逾.重构中西文化因子:从非虚构的虚构看文学大势[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4):161-166.

[70]李仕芬.边缘的人生——论黄碧云《烈佬传》的回忆叙述[J].华文文学,2016(1):100-110.

[71]葛亮.入暗黄昏——由《微喜重行》观黄碧云晚近小说风格的嬗变[J].南方文坛,2016(2):116-120.

[72]夏彬彬.后殖民主义视阈下的黄碧云小说——以《末日酒店》为例[J].文教资料,2016(5):11-13,25.

[73]韩旭东.历史·性别·谱系——从黄碧云《烈女图》看香港女性的生存境遇[J].华文文学,2016(1):111-114.

[74]施幸子.暗涌——评黄碧云小说《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盛世恋》[J].名作欣赏,2016(20):50-51.

[75]施幸子.暴烈——评黄碧云小说《失城》[J].名作欣赏,2016(23):37-38.

[76]古远清.陶然“香港故事”的本土色彩[N].文艺报,2016-08-19(004).

[77]陈义芝.陶然的编辑大纲——读《留下岁月风尘的记忆》[J].(香港)文学评论,2016(6):38-40.

[78]袁勇麟.冷酷的世情与隐喻的爱情——评陶然的自选集《没有帆的船》[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6(1):53-57.

[79]凌逾.港跃岛洋、古今的镜头感:从最新小说自选集综览陶然四十年创作[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6(1):58-64.

[80]淩逾.香港广角镜:《没有帆的船》四十年创作路[J].(香港)文学评论,2016(4):52-61.

[81]曾丽琴.再回首已是百年身——陶然小说中的爱情、文化与记忆[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6(1):65-70.

[82]赵晓彤.作为意向的地方:论西西《港岛·我爱》对《广岛之恋》记忆策略的改写[J].(台湾)中外文学,2016,45(1):195-219.

[83]梁昱坤.后现代语境中的女性抒写——西西与李碧华小说中女性意识之比较[J].鸭绿江,2016(4):50-51.

[84]廖昱霄.《我城》中的香港本土意识[J].青年文学家,2016(32):40-41.

[85]郭荣荣.论西西《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的叙事结构[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6(9):38-41.

[86]凌逾.跨媒介叙事——论西西小说新生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87]黄维樑.黄国彬的诗文创作、评论和翻译[J].华文文学,2016(5):42-55.

[88]陆士清.余心怡怡诚笔友 ——我写《曾敏之评传》[J].雨花,2016(2):74-78.

[89]金惠俊.论《酒徒》的价值与意义——以“意识流”问题为中心[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6(3):9-18.

[90]李钧.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刘以鬯《酒徒》细读[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3):109-116.

[91]杨峰霞.装在回忆里的人——比较《游园惊梦》与《对倒》的时间意识[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6(4):19-23.

[92]彭振.因错而绝 因重而异——浅析《打错了》[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16(9):43-45.

[93]林培源.香港故事与女性经验的双重奏——周洁茹短篇小说新论[J].扬子江评论,2016(2):64-67.

[94]林曼曼,莫嘉丽,艾炜.东西文化夹缝间的妓女形象与身体政治——比较研究《香港三部曲》和《扶桑》[J].三峡论坛,2016(1):110-116.

[95]林曼曼,艾炜.文化边缘下的“失语者”——论《香港三部曲》《扶桑》中的妓女形象与身体政治[J].成都大学学报,2016(4):78-84.

[96]李娜.重构神话的当代意义——以《人间》和《青蛇》为例[J].名作欣赏,2016(17):173-174.

[97]王宇平.抒情与越轨——重读舒巷城小说《太阳下山了》[J].华文文学,2016(2):115-119.

[98]张佳丽.从舒巷城文学作品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以《太阳下山了》为例[J].名家名作,2016(2):26-27.

[99]陈昱文.香港方物中的香港意识:试论香港早期自然导向文学《香港方物志》[J].(台湾)华文文学与文化,2016(4):107-133.

[100]张欣.论金庸小说的三种文化现象[J].云南大学学报,2016(2):103-110.

[101]凌逾.圆和入化太极风——陶然散文《风中下午茶》赏读[M]//繁华落尽见真淳——香港文学笔记选.香港:香港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6.

[102]凌逾.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华人故事——各华文区域阐扬优良事迹综叙[J].(台湾)艺文论坛,2016(16):30-33.

[103]陶然,凌逾(廖靖弘,彭瑞瑶,整理).对话陶然:文学创作与香港文化漫谈[M]//曹顺庆,张放.华文文学评论:第四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11-18.

[104]王瑛.跨媒介叙事的风姿[N].文艺报,2016-08-05(3).

[105]古远清.别开生面的香港文学研究[N].北京晨报,2016-03-20(A15).

[106]古远清.别开生面的香港跨界文化研究——读凌逾新著《跨媒介香港》[N].梅州日报,2016-05-27(7).

[107]徐诗颖.跨媒介叙事研究的新突破——评凌逾新著《跨媒介香港》[J].香港文学,2016(11):91-94.

[108]彭瑞瑶.究跨越之风,辟逾常之路[N].文学报,2016-07-21(8).

[109]廖靖弘.聚焦港派叙事创意,引领文学跨界新路——评凌逾著《跨媒介香港》[M]//华文文学评论:第四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

[110]林曼叔.卷首语[J].(香港)文学评论,2016(3):1.

[111]施玮.医治我的小笨笨[J].香港文学,2016(10):34-35.

[112]朵拉.不要再见,露露小姐[J].香港文学,2016(10):12-13.

[113]菲尔.把身影留给我们[J].香港文学,2016(10):20-21.

[114]朱颂瑜.蛙声善引[J].香港文学,2016(10):16-17.

[115]古远清.台湾文学现象如云,我只是抬头看过——答客问[J].香港文学,2016(10):51-59.

[116]吴周文.显示功力的厚积之作——评曹慧明﹑司方维著《台湾文学研究35年》[J].香港文学,2016(10):84-88.

[117]陆士清.多棱镜下的斑斓浅议——(游记)散文集《品味》[J].香港文学,2016(10):89-93.

[118]陶然.天行如飞翔[J].香港文学,2016(11):71-74.

    [119]陈漱渝.他在啃硬骨头——序林曼叔《鲁迅论稿》[J].(香港)文学评论,2016(43):82-85.

[120]阎纯德.永远的鲁迅——我读林曼叔著《鲁迅论稿》[J].(香港)文学评论,2016(45):112-115.

[121]古大勇.“学科建设”意识的自觉——评古远清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年鉴·2014》[J].(香港)文学评论,2016(3):103-107.

[122]马辉洪,麦乐文.香港文学活动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呈现——“香港文学活动搜寻”的经验[EB/OL].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4.1306.g2.20160217.1834.008.html.

[123]马辉洪,杜嘉兴,麦乐文.重拾文学阅读的初衷——浅析“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的实践[J].现代情报,2016(8):97-99.

[124]凌逾.盘点2013年香港文评[J].香港文学,2014(5):48-60.

[125]凌逾.2013香港文评年鉴[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4(3):51-54.

[126]凌逾.2014年香港文学研究概况[M]//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年鉴2014.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127]凌逾.2015香港文学观察:根植传统,广求创意[N].文学报,2016-03-24(23).

[128]凌逾.2015香港文学年鉴:深吸传统,深吐创意[J].香港文学,2016(5):75-84.

[129]一苇.后“九七”时代的香港文学研究[N].大公报,2017-04-09(A19).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编:凌逾

责编:李婉薇、何春桃


往期精彩:

跨界太极学术|周维东:焦虑与突围——新诗在电子传媒时代如何生存

跨界太极学术|林湄:高科技时代的“文学之思”

跨界太极学术|刘勇、艾静:京派作家的文化观


【跨界太极】  931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