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太极学术 | 张娟:一叶扁舟烟波里,大海苍茫写春秋——叶周印象记
一叶扁舟烟波里,大海苍茫写春秋
——叶周印象记
《一叶扁舟烟波里,大海苍茫写春秋——叶周印象记》, 东南大学 张娟,(此文刊发于《文综》2018年冬季刊)
作者:张娟
张娟与叶周
和叶周相识,是在江苏师范大学召开的“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新移民作家笔会上,在会议上,张凤老师展示了一张叶周童年时期的照片,和弟弟妹妹们依偎着坐在一起,他们笑得那么灿烂,那么无邪,仿佛不知道将等待自己的命运是什么。现实生活中的叶周,还能依稀看出童年的圆脸,眼神却总有一种淡淡的忧郁。在饭桌上,我向叶周说起了照片和对他忧郁眼神的印象,他说:“你知道吗?我们背后那堵墙,写滿了文革标语,我们的家被一群红卫兵占去做了总部,窗外日夜飘扬的是血红的战斗旗帜。而孩子是那么天真,依然笑得那么灿烂。”他说完这段话,嘴角在微笑,眼神却更为沉郁,仿佛一个时代的救赎都需要他的承担。我被他的话震动了,仿佛在这忧郁背后,影影绰绰可以看到这个时代的背影。回去以后,我翻开叶周送我的《丁香公寓》,立刻就被这个故事吸引了。
《丁香公寓》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是叶周出版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丁香公寓》描写的是上海的一座历史名楼中的故事,这也是叶周儿时生活的地方。叶周八岁那年开始了文化革命,父亲叶以群受到冲击,很快含冤告别人世。这张照片就拍摄于父亲逝世之后,家里都是造反的痕迹,连一堵干净的墙都找不到。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留下了这样一幅前后反差强烈的照片。
由这幅照片引导,我逐渐走进了叶周的文学世界。为了写《丁香公寓》的书评,我专程去了上海,拜访丁香公寓的原型枕流公寓,在叶周散文的引导下沿着静谧的武康路,来到了巴金旧居。回到历史现场让我对叶周写作的源头和走向有了更深的理解。
叶周曾用笔名叶舟,原籍上海。美籍华裔。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长、资深电视制作人。曾任职上海影协《电影新作》杂志社副主编,上海电影制片厂文学部剧本策划。1989年赴美留学,获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大众传媒系硕士。随后在美国等地任电视导演和制作人。2004年赴澳门任澳亚卫星电视台总编辑、总制作人。出版长篇小说《美国爱情》(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选入南开大学美国华文文学选读《华人的美国梦》;散文集《文脉传承的践行者》(上海三联书店2011)入藏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长篇小说《丁香公寓》(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入藏中国现代文学馆、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作者还出版了散文集《地老天荒》《巴黎盛宴/城市历史中的爱情》(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并在《收获》《上海文学》《延河》《北京文学》《中国作家》,以及香港《大公报》、美国《世界日报》、上海《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了一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
叶周的创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蓝本,回顾少年生活和文坛旧事;二是书写美国生活。去年冬天,叶周到东京寻找先父叶以群年轻时的足迹。当时他父亲只有十八岁,只身到东京法政大学经济系留学。日本华文笔会前会长华纯女士专门安排了郭沫若的外孙女藤田莉那教授和田汉的侄女田伟与叶周会面,三位的父亲在革命年代都曾有过紧密的联系,我有幸随后来到东京,听到这段历史性的会面也深觉振奋。叶周书写历史的主要作品有小说《丁香公寓》和散文集《文脉传承的践行者》(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11)《地老天荒》(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2)。 叶周的父亲是著名文艺评论家叶以群,他于1932年在上海与丁玲、田汉一起入党,瞿秋白代表中央宣传部参加了他们的入党仪式。随后他担任左联组织部长。担任过《北斗》、《上海文学》、《收获》等杂志的主编或副主编;主编有高校教材《文学的基本原理》,著作有《创作漫谈》、《文学的基础知识》、《在文艺思想战线上》、《鲁迅的文艺思想》等十多种;译作有《苏联文学讲话》、《新文学教程》等。
叶周有一段文字精确地概括了父亲的人生历程:“纵观父亲的文学生涯,在所经历的各个时期,他与同时代的文坛巨擘们都曾有过十分紧密的合作。在抗日和国共内战时期,他在周恩来副主席的领导下,历尽艰险,掩护郭沫若、茅盾撤退转移;在重庆与老舍共同主持“文协”的工作;建国前夕,他在香港执行潘汉年的指示,送往迎來四百多位著名人士,最后将他们安全送往新中国。 建国初期,他和于伶并肩打造新中国上海的电影事业;稍后,他又接受周扬的委托主编高校文教材《文学的基本原理》,最终这本教材走进大学课堂,曾经滋养了无数代学人;也难忘上世纪60年代,他辅佐巴金先生主编《收获》和《上海文学》杂志,在时风时雨的文坛上如履薄冰,殚思极虑,尽己所力,创建文学品牌,培养年轻一代……想起这些我终于觉得,父亲的生命不长,可是他活着时极尽了精彩! ”(《文脉传承的践行者》卷首语)
叶周编著的《文脉传承的践行者——叶以群百年诞辰纪念文集》记录了“以群与周恩来总理、郭沫若、茅盾、周扬、巴金、于伶、罗荪、靳以、叶子铭等不同阶层人士的文学活动交往,从而呈现了文学发生和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和时代文学圈的精神生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1]小说《丁香公寓》就是以叶以群离世这一真实事件为蓝本而创作的。《文脉传承的践行者》、《地老天荒》这两本散文集收入了叶周对父亲叶以群以及他出国前在电影文学界工作时与文坛、影坛前辈交流的难忘记忆。叶周与巴金、周扬、夏衍等文化界名人都曾有过直接的接触。他曾在荒煤、于伶、冯亦代、艾明之等的书房中与他们促膝谈心,听他们的谆谆教诲。叶周不但写下了和这些文坛前辈的交往回忆,也写下了郭沫若、茅盾、潘汉年等一代文化界名流和其父亲叶以群在中国革命的不同历史时期紧密合作,呈现出他们不平凡人生中的精彩时刻和痛苦的人生磨砺。另外,散文中还写到了赵丹、黄宗英、瞿白音、谢晋、钟惦棐、王世桢……这些都是叶周参加工作后接触到的中国电影界的精英,与他们直接的思想交流,滋养了叶周的学养和灵魂,塑造了叶周文字中的儒雅气质。
叶周写作的另一个富矿来自于他在美国的二十多年的生活。美国生活的写作中,既有对他同时代华裔移民美国的奋斗和艰辛的书写,也有对移民二代、留学生等新移民的生活状况的面面观。前者的代表是长篇小说《美国爱情》,该书2001年在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描写了陶歌三段充满戏剧性的感情,陶歌留学美国,却因和妻子李波价值观差异渐大而分手;陶歌进大学后邂逅留学生方小佳,两人坠入爱河,但方小佳最终选择了能够给予自己帮助的教授;陶歌与儿子相依为命,最终和李波年轻时代的好友恬恬走到了一起,过上了平稳的家庭生活。近期又有一系列描写新移民和留学生群体的小说如《肤色》、《谋杀者的逻辑》、《布达佩斯奇遇》等作品。《肤色》描写两个祖籍上海的女孩,一个出生在美国,一个来留学,通过移民二代和留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关注种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隔阂,发人深省。《谋杀者的逻辑》聚焦中国留学生在大学遇害事件,由于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中国留学生富二代问题的讨论,也写到了不同背景的中国留学生的际遇,极具新闻敏感度和思考的深度。我最喜欢的一篇《布达佩斯奇遇》讲在美国电视台记者的邵向群带着女儿苏菲亚从洛杉矶到布达佩斯旅游,在布达佩斯,刚好遇到中东难民,母女在施以援手的同时,也对现实和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思考的深度之余,叙事方法的多变和多篇相关文学经典在叙事中反复出现形成的互文性质的表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近作《线人》以洛杉矶华人月子中心为背景,探讨人性的幽暗处;《寻找辛芝蕊》从不同叙述者角度寻找辛芝蕊在美国的追梦和梦碎历程,在叙事方式上有很大突破。我深信具有深厚文学底蕴和历史情怀的叶周,在创作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可开发。
在和叶周接触的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文人气度和儒雅气质,这总能让他在人群中被分辨出来,形成一种独特的气场。文如其人,叶周的创作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和文化情怀,在历史的镜像中结合现实思考进行写作。二是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热点,并且对社会问题有全方位的颇具深度的思考和认识。在叶周身上,知识分子气息特别浓厚,林贤治曾说过“所谓知识分子,当是指公共知识分子,他的工作虽然立足于个人专业,在纸面上行走,但是,始终与公共空间有着直接的关联,体现着一种鲜明的社会立场和道德倾向。”叶周的创作具有明显的文人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这和他成长的家庭背景、电视制作人的职业等都息息相关。
首先,叶周的成长经历颇为特殊,他的父辈是五四精英知识分子,他与很多文化前辈都有直接的交往和接触,这在意志和理性上强化了他的知识分子责任意识,他的创作接续了五四启蒙运动的思想,《丁香公寓》就是他个体成长历程的一个缩影。丁香公寓中描写的孩子们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也正是叶周走过的生命历程。他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经历了共和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各个历史时期,公寓中的作家、电影明星、民族资本家作为中国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他们的命运和社会的剧烈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也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叶周得以能够在年轻时就和很多文坛前辈们交往,以旁观者或者亲历者的身份记录下这些文化名人们生活的真实点滴,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在和笔者访谈时,叶周描绘了自己思想的成长脉络:“我对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启蒙和文化反思潮流记忆犹新。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推翻了‘两个凡是’,全民族都进入了认真反思的思想潮流。我记得十分清楚,那时尤其是我父辈的这一代作家,他们经历了十年文革的迫害走出监狱,回到正常的工作岗位上。我熟悉的前辈作家巴金、周扬、夏衍、陈荒煤、王元化等都在自己的写作中对中国历史上遭遇的人为灾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们身体力行自己写文章,创办先锋杂志,并且当中年和年轻一代作家在创作上遭遇无端指责和武断批判时,也是他们挺身而出,担当了无惧无畏的思想探索的卫护者。他们的文字和精神无疑深刻影响了我的思想和写作。他们的思想锋芒正是承继了五四时代的启蒙精神,反对封建盲從,呼吁公民意识和公民权利。前辈作家和我初入文坛时参与的这些反思和启蒙,无疑都是经历过深刻悲剧后的自觉的对于五四精神的追求。”对于五四精神的自觉继承,正是叶周身上强烈的历史和社会感的内在根源。
其次,叶周是一名电视制作人,在国内他是电影文学编辑,31岁赴美留学,进入电视传媒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完成学业后开始从事电视制作方面的职业生涯,从电视摄像、剪辑、导播,一直做到制作人和总编辑,还客串过主持人。作为一个电视人,有机会广泛地接触社会,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都会在第一时间有所接触。他在刚进入电视行业的初期,就拍摄过纪录片《平权法案备忘录》,数次采访了美国名校中唯一的华裔校长田长霖先生,以他在美国的奋斗经历为蓝本,关注弥漫在日常生活中的无形的歧视和不平等对待,认为用正常的交流方式直率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对方改变才是积极的应对之道。他的硕士毕业作品是纪录片《文化对话:谭盾的音乐创作》,通过谭盾所进行的东西方音乐元素融合一体的创作实践,探讨用其他民族的经验作为自己文化的参考,在理解的基础上互相借鉴、融合,正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一条可行路径。笔者在和叶周交谈时,他曾说过:“毕竟我们看到的世界处于多元文化交汇之地,而处于这一区域的文化和人物理应有不同凡响的故事,如果我们自己不具备观察世界的独特角度和目光,就会对生活中的许多东西视而不见,轻率地放过了。我们在国内和海外经历了那么多不同的生活,最根本的是要训练自己具备当年鲁迅的目光,敢于突破陈规,具备独树一帜的辨识和评判世界的方法和目光,提出对这个世界的评判和阐述,当然是用文学的笔。”他近期的一系列中篇小说,比如《布达佩斯奇遇》、《肤色》、《谋杀者的逻辑》等等,都与他作为电视传媒人的生活阅历密不可分,是丰富的电视人生活带给他的灵感。
1887年,美国学者雅各比(Russell Jacoby)在《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公共知识分子”概念,[2]“历史经验表明,知识分子的公共性不在于话语权的大小,也不在于声音分贝的高低,而在于批判精神。”[3]叶周虽然并不是雅各比概念中的公共知识分子,但他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以独立的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和社会热点和问题具有敏锐的参与意识,体现出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良知。在谈到自己的笔名时,叶周讲到自己原名“新跃”,是一个极富时代感的名字,开始创作后,改成了笔名“叶舟”,后来发现“叶舟”容易重名,就改为了“叶周”,一直用到现在。作为写作者的叶周,也像一叶扁舟一样,迎着风浪航行到大海彼岸,连接着中国和美国、历史和现实,观察着社会,记录着人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福他的创作之路越走越宽。
注释:
[1] 张丽军:《读叶周<文脉传承的践行者〉〉《百家评论》2013年底3期,第121页。
[2] 雅各比,洪洁译:《最后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 徐友渔:《当代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生成》,《当代中国研究》2004年第4期,第23-29页。
图片源于作者、网络
总编:凌逾
责编:邓媛
往期回顾
跨界太极学术|周维东:焦虑与突围——新诗在电子传媒时代如何生存
【跨界太极】 第937期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