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太极学术 | 欧阳友权:媒介文艺学的数字化探寻
友权 媒介文艺学的数字化探寻 |
欧阳友权:媒介文艺学的数字化探寻,
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5期
作者简介
欧阳友权,文学博士,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文艺理论、网络文学与新媒体文化。
zh 摘要 在媒介变化加速的时代,探讨媒介文艺学显得格外重要而紧迫。调适学术立场,拓宽文艺学研究视域;聚焦网络文学,探析新媒介文艺学的学理结构;把握适洽度,反思新媒介文艺学如何可能,使数字化媒介文艺学研究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学术力量,有效推进了我国文艺学在“数字化生存"时代的理论建构。
gu 关键词 媒介文艺学;数字化文艺;学理建构
Abstract:It is important and urgent to explore media literary theory in the era of dramatic media change. By adJusting our academic stances and broadening our VISIOn Of literary theory research by focusing on internet literature and studying the theoretical structure of new media literary theory,and by understanding the adaptability and rethinking the possibility of new media literary theory,scholars can promote electronic media literary theory and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theory in the digital era in China.
Key words:media literary theory;digital literature and art theoretic construction
媒介文艺学研究的是文学艺术因媒介的变化带来的文艺理论观念及其学科内涵的变化。单小曦先生对此的界定是:“媒介文艺学以媒介存在论为哲学基础,从传播学的视角,以信息论、传播学、媒介学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审视、评判、研究文学艺术现象,进行文艺现象批评和理论建设"(1),认为它是一种“后语言论"的文艺理论,为媒介文艺学的内涵与功能做了清晰的表述。从媒介哲学上考察媒介带给文艺的新变,据此阐释文艺观念和理论批评对新文艺的适洽性与兼容度,以变化了的文艺现实拓展或延伸文艺学的理论逻辑,是媒介文艺学的工作与责任,也是它的价值所在。这一论题提醒我们,面向未来的文艺学建设,不能缺少“媒介"维度,应该重估媒介的作用,充分认识媒介变化对文艺理论建设的特殊重要性。
在媒介变化加速的时代,探讨这一问题显得格外重要而紧迫。今天,数字化新媒介已经让我们进人被尼葛洛庞帝称之为“数字化生存"时代,抑或“第二媒介时代"(马克·波斯特)、“赛博空间"(约斯·德·穆尔)、“技术帝国"(R·舍普)的历史时期。最新发布的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88亿,有半数中国人接人互联网,网络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1]可以说,“以因特网为代表,数字媒介犹如风暴席卷了这个时代"(水越伸1)。在我国,数字化媒介以及由此构成的网络媒体,较之历史上任何一种媒介、任何一类媒体都更为直接、更为全面、也更为深人地渗透到了文艺各个领域和文艺创作的每一个环节,不仅改变了文艺的形态和存在方式,也改变着我国文艺发展的面貌和文坛格局,以致没有任何一种文学艺术能够像今天的网络文学和数字艺术这样,拥有如此庞大的创作者阵容、作品存量和欣赏族群;没有任何一种文艺能够像网络文艺这样,借助全媒体传播发掘IP价值,多样化延伸和改变自己的形态,并迅速覆盖大众文化市场,产生如此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竟至成为一种不可小觑的文化产业;而且,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种文艺像网络文艺这样引起那么多的质疑、争议,难以预测其变幻方式和可能形态,乃至使许多传统的理论批评家对此感到难以把握或无从置喙,甚至束手无策,已有的文艺理论似乎很难聚焦它的逻辑原点以获取观念的有效性和解读的合理性一一而造成这些断崖式"变化的始作俑者即是媒介,即数字化技术媒介构成的网络载体规制了当今文艺生产和文艺观念的嬗变,这正是媒介文艺学研究的现实基础及其作为学科构建的持论背景。正如有学者所“媒介对文学的影响并不自今日使,只不过因为当下电子媒介的发达,视觉形象的凸显,传统的文学观似乎受到了当代媒介文化更为强烈的侵袭"(蒋述卓 李风亮285)。
面对数字化媒介对文艺的全方位介入,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新媒体文艺学研究就开始起步,网络互动批评,传统媒体的即时性评论,还有学院派对此的学术关注,已经把理论思维的触角延伸至网络文艺领域,开启了数字化媒介文艺学研究的历史性征程。据新近出版的《网络文学研究成果集成》统计,网络文学诞生以来,截至2013年底,我国研究、评论网络文学的研究成果中,代表性的学术期刊论文有908篇,网络文学理论批评报纸文章1035篇,以网络文学为选题的博士和硕士论文229篇,重要学术会议提交的网络文学论文143篇,共出版网络文学研究学术著作83种,名作家的网络博客文章超过3000篇。[2]一批学人的孜孜探索及其理论贡献,已经构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学术力量,值得我们关注,也应该予以清理。
一、调适学术立场:拓宽文艺学研究视域
相对于新媒体文艺理论研究,传统的文艺学历史久远,积淀深厚,且学理逻辑缜密,一般学者会在已有的领域精耕深作,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理论聚焦去涉足其他领域。不过,也有研究者敏锐地看到了新媒介带来的文艺变化及其理论机遇,以应变的学术立场关注文艺现场,解读新的文艺现象,回应新媒体文艺问题,把文艺学的研究视野延伸至数字化文艺领域,为拓宽文艺学的研究视域筚路蓝缕,开辟出“数字化生存"时代文艺学科新的发展空间。
首先是从“原子"文艺学走进“数码"文艺学,为我国的文艺理论研究打开了一面新的窗口。最早走进这一领域的黄鸣奋教授,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便开始电子艺术研究。1998年出版《电脑艺术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出版《电子艺术学》(科学出版社),此后相继出版了《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2000年),《数码戏剧学:影视、电玩与智能偶戏研究》(2003年),《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2004年),《数码艺术学》(2004年)等著作,为传统的“原子文艺"(物理方式承载)研究增添了一个“电子文艺"的(虚拟方式存在)学术对象,率先将文艺研究带人一个新的论域,也让媒介文艺学开始步人新媒介文艺学的新阶段。仅以《电脑艺术学》为例,作者基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日益普及的现实,将视野由对于过去积累的艺术经验的总结扩大到对于艺术未来走向的考察,以电脑与艺术的价值关系为基础,分别辨析了电脑与艺术主体、艺术手段、艺术方式、艺术对象、艺术内容和艺术环境的关系,并认为电脑艺术学是计算机科学与艺术学相互渗透而产生的边缘学科,应该成为文艺学研究的一部分,目的是使文艺理论研究立足现实,寻找连接过去和未来的艺术纽带。南帆先生也是我国较早切人电子媒介文化分析、描述和批评的学者,他在1998年出版的《文学的维度》(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中,区分了媒介变化带来的“书写文化与视觉文化"两大体系,敏锐地提出视觉文明将有力地改变现代文明结构问题随后,他的另外两部著作《隐蔽的成规》(1999年)、《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2001年)更是专章讨论了“电子时代的文学"和“游荡网络的文学"问题。他不无忧患地警示人们:网络正在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行政组织产生深刻的改造,源于技术的特性,“电子传播媒介的解放和控制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必须在双重视域之中考察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电子传播媒介的诞生既带来了一种解放,又制造了一种控制;既预示了一种潜在的民主,又剥夺了某些自由;既展开了一个新的地平线,又限定了新的活动区域"(南帆4)。他告诉我们,文艺学研究不能不关注电子媒介,同时又不能不警惕电子媒介的技术特性给文明、文化、文学带来的掣肘,减少其给艺术自由造成的伤害,这对于后来新媒介文艺学延伸的“文化研究",无疑有着预警和启发意义。
此后,多样化的网络艺术研究迅速铺开,并从互联网艺术学延伸到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和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研究。数字化媒介催生的数码艺术,如网络音乐、电脑美术、网络游戏、网络动漫、数字影视、网络视频艺术如微电影和网剧,以及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艺术等,其中的观念变化和艺术创新,亟需得到理论批评的解答和回应,也可为媒介文艺学提供新媒介艺术观念的支持,提升其应变现实的能力。文艺理论和评论界研究数字化艺术的成果很多,难以尽数。如黄鸣奋陆续出版了《互联网艺术》《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等一系列著作,发表了诸如《从网络文学到网际艺术:世纪之交的走向》等一批研究论文,[3]把数字化艺术研究不断推向深人。近年来,黄鸣奋又把新媒体文艺学的理论触角延伸至西方数码艺术和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独立完成了六卷本《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史》(300万字,学林出版社,2011年)和多达312万字的《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研究》(四卷本,学林出版社,2014年),为媒介文艺学的数字化探寻奉献出拓宽视野、开启新声的厚重之作。文艺理论和评价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还有很多,如王强、许行明、王秋凡、张朝晖、谷时雨、曹增节、张江南、廖祥忠、贾秀清、李四达、万延、陈玲、马立新、谢晓昱、张燕翔、许鹏、汪代明、马晓翔、郑湛等人,均有著作出版。[4]探讨网络艺术的论文成果更是难以列举,其中,欧阳友权有关讨论网络艺术、网络游戏、网络动漫和手机、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艺术的论文产,[5]选择基础学理视角剖析对象,有助于认识数字化艺术的特征和规律,为新媒介文艺学建设探寻路径、积累学术、更新观今。
超文本小说
再者,将文艺学研究从传统文本解读引人超文本理论建构,让媒介文艺学真正走进新媒介文艺学内部,阐明了文艺学的一个深度剖面。网络超文本对传统的作品本体论、叙事学、语言学乃至文学价值论结构等都是一种超越,研究超文本正是解读新媒体文艺学一个重要的理论关节点,而“理解电子超文本网络已经是把握新世纪文学走向的当务之急"(黄鸣奋1)。黄鸣奋的《超文本诗学》是研究该问题的标志性成果。该著以开阔的学术视野讨论了超文本问题的不同侧面,通过对与超文本相适应的超写作、超阅读、超比喻,超文本的技术规范、版权规范、社会规范的分析,探讨了建立超文本美学的可能性,而超文本之于文艺理论建设的意义在于:“它启发人们重新思考过去时代的文学先驱所作的种种尝试的含义,并立足于当前网络媒体的特性进行新的开发"(黄鸣奋277一78)。南帆认为,超文本“导致了线性逻辑的解体,于是,中心、主题、主角、线索、视角、开端与结局、文本的边界,这些概念统统失效"(南帆263)。后来,陈定家对网络超文本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所著《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以及论文《“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6]对超文本之于文学生产的网络化、互文性等做了深人分析,他提出: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超文本作为网络世界最为流行的表意媒介,以“比特"之名唤醒了沉睡于传统文本的开放性、自主性、互动性等潜在活力与灵性,并以去中心和不确定的非线性“在线写读"方式解构传统、颠覆本质,在与后现代主义的相互唱和中,改变了文学的生存环境和存在方式。然而,在“如我们所想"的赛伯空间里,网络文学所营造的“话语狂欢之境"也交织着欣喜与隐忧一它精彩纷呈、前景无限却又充满陷阱与危机这一问题对媒介文艺学建设的意义在于:“超文本的崛起不仅是当代文学世纪大转折的根本性标志,而且也是理解文学媒介化、图像化、游戏化、快餐化、肉身化、博客化等时代大趋势的核心内容与逻辑前提。更重要的是,超文本正在悄然改写我们关于文学与审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陈定家161)。
二、聚焦网络文学:
探析新媒介文艺学的学理结构
网络文学是数字化文艺中发展最快、影响最大、关注度最高的领域。以网络文学为理论隹多方面探讨其中的观念变化和理论问题,廓清其学理建构,诠释建构新媒介文艺学体系的可能性,是我国新媒介文艺学研究的热点,成果多,对文艺学建设的贡献也更大。
基于网络文学生产的革故鼎新,阐释文艺学的边界拓展、原点位移及其理论观念转型,是探析文艺学创新体系的卓有成效努力。有研究者提出:“数字媒介的更替已经从艺术生产、艺术存在方式等各个侧面带来了当今时代的艺术变脸'并日渐改变了整个传统文艺所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这时候,文艺学的学科内涵和文学研究的学科边界能不发生改变吗?"(欧阳友权,“文学研究"3)。这时候的文艺学研究不仅要研究传统的文艺作品和文艺经验,还应该研究新媒体文艺作品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新媒体文艺事实和文艺问题,应该从变化了的现实出发,“关注视像文学与视像文化,关注媒介文学与媒介文化,关注大众文学与大众流行文化,关注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化,关注性别文化与时尚文化、身体文化,而文艺学则必须扩大它的研究范围,重新考虑并确定它的研究对象,比如读图时代里的语言与视像的关系,网络文学与文化中的虚拟空间,媒介时代的文学与传播,时尚时代文学的浪漫化、复制化与泛审美化,全球化时代的大众流行文化、性别文化、少数族裔文化以及身体文化。至少电视文学、电影文学、图像文化、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化应及早进人文艺学研究和文学理论教学的工作程序"(金元浦38一46)。讨论媒介文艺学转型问题的成果不少,其中,《网络文学的体制谱系学反思》一文提出,网络文学对文艺理论发展最为深刻的影响,在于让千百年来积淀起来的文学体制谱系出现技术改写或悄然置换。这突出表现为:从主体身份看,网络文学生产用普罗“草根"僭越了知识精英的文学话语权,创作范式上用自由写作颠覆既有的文学秩序,文学格局上以恒河沙数般作品存量遮蔽文学经典,价值认同上用传媒市场的商业导向对抗文学高度,而在观念传承上,则以“技术至要"搁置了传统文学的逻辑原点。作者认为,“由此引发的传统文论规制与传媒技术宰制的博弈,从体制谱系的学理本体上,把文艺理论转向与转型的时代命题推到了当今文论建设前沿"(欧阳婷等90一98)。另外,欧阳友权发表的两篇论文专门探讨了数字化网络传媒语境下中国文学及其理论转型问题,一篇是《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另一篇是《新媒体与中国文艺学的转向》。[7]前一篇认为,网络新媒介使文学的审美构成、表意体制和时空观念产生根本性的变化,表现为用平民化的叙事促动文学向“新民间写作"转型,用技术方式赢得更大的艺术自由度,以“词思维"和“自娱娱人"的新理念拉动文学深层观念的调整,为文学体制更新探索了新的路径。与此同时,数字化媒介也对文学传统的赓续造成伤害甚至异化,如技术对文学性的消解,作家主体责任担承的弱化,技术复制导致对文学经典信仰的消退等。在这样的语境中,“新世纪的中国文学仍需秉持人文性的精神原点,自觉履行文学的价值承诺,通过调控引导和主体自律改善文学对技术的依赖,使数字媒介对传统的挑战变成文学获得新生的契机,让新媒介成为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强大动力和有效资源"(“数字媒介"143)。另一篇分析了新媒体引发当代文艺学转向的几个具体层面:“首先,数字媒体让文艺理论从·大写'走向·小写'从整一'发展为·多样',文艺与文化研究的边界模糊视域叠加,以及媒介意识形态的理论建构,引发了文艺学科的扩容越界与版图勘定;其新媒体规制的时代文学场转换改写了理论的构型机制,如文学存在场的转换调整了文艺学研究对象的语境规则,文学生产场的转换改变了文艺学研究的理论秩序,而文学知识场的转换则修正了文艺理论研究的学术语法。另外,此次转向孕育的学理内涵转型加速了文艺学逻辑原点的位移,具体表现在:用艺术平权'悬置本质主义'文艺观,是媒介革命消解文艺学逻辑原点的技术策略;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是新的传媒语境对文艺主体身份的重新设定;而新媒体对文艺功能指向的价值重建,则限定了这次理论内涵转型的意义模式"(“新媒体"179)。
另外,网络文学的基础学理形态建构,为新媒介文艺学体系建构探索了必要与可能。同任何一个学科一样,文艺学的学理形态建构永远“在路上",只要文艺的发展没有止境,其理论体系的构建就不会有终点,每一次学术求索都是对学理形态的主动靠近,而每一点“真理的颗粒"也都是对学理形态建构的积极贡献,求索者的可贵就在于勇于创新、敢于试错,以“路上的学人"心态探讨“前沿的问题"。我们看到,在这些年的研究成果中,对网络文学学理形态的探讨成为建构新媒介文艺学“试错"与“创新"的原动力之一。有研究者正试图从“认识论结构"(纵向)和“本体论结构"〈横向)两个维度上搭设学理逻辑框架。前者以《网络文学论纲》[8]为代表。这部专著主要从认识论的纵向结构对网络文学基础学理做了一次初步尝试,分别阐释了网络文学的生成条件、文化依归、人文精神、学理品格、生长样态、主体视界、创作嬗变、接受范式、功能形式和发展前景等问题,通过对这些基础理论问题的形上分析,为网络文学的基础学理勾勒了一个初步阐释框架。但这个认识论的理论构架仍然是基于传统文论模式的思维预设,存在研究对象的不周延性和阐释目标的非针对性等问题,如对网络文学的媒介载体把握、文本分析、叙事手段、价值模式等问题分析不多。另一部著作《网络文学本体论》[9]弥补了这一不足这部论著运用本体论方法探究网络文学时,借鉴“回到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方法和“存在先于本质"的本体论追问模式,聚焦网络文学“如何存在"又“为何存在"的提问方式,首先把握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然后剖析其“存在本质",从现象学探索其存在方式一一媒介赋型、比特叙事、欲望修辞、在线漫游、存在形态等,再从价值论探索其存在本质,即由现象本体进人其价值本亻本一一文学体制转换、民间话语寻根、文学性嬗变、文化逻辑依凭、人文性的意义酿造等问题,从而解答网络文学的存在形态和意义生成问题,“将网络文学的本体论描述从'形态'与'价值'层面延伸至艺术可能性层面,反思其本体的审美建构与艺术导向,完成网络之于这种文学的艺术哲学命名,以求探讨构建一种网络文学学理范式的可能性"(欧阳友权1一2)。
蒋述卓、李风亮所著《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方式》以“接地气"的立场聚焦于新媒介文艺学的学理构建。作者从文学性的现状而非主观意愿出发,探索当下文学的存在方式及其可能趋向,“以现实存在的大量泛文学文本(网络文学、广告文学、电影文学、摄影文学、短信文学、流行歌曲博客写作、传媒批评等)为对象,但不是对当下各种文学存在方式的简单描述,而是着意于在分析文学存在多样性的基础上,对上述存在方式的形式机制、艺术伦理、社会效用、价值取向、发展走向进行界说,希图揭示出文学性在当下存在的多元化现实,及其中隐含的时代文化本质"(蒋述卓 李风亮3)。另有两部著作同样体现出网络文学学理创新体系建构的努力,一部是刘克敌的《网络文学新论》(风凰出版社,2011年),另一部是王祥的《网络文学创作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前者对网络文学的分类、风格、艺术特色、鉴赏模式、批评标准以及网络文学理论研究的评判方式等,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和界定,彰显出学理建构体系化的学术立场;后者基于丰富的网络阅读经验,结合当下网络小说创作实践,对网络创作的基本理念、网络艺术世界设定、人物形象创设、网络小说故事构成等,做出了有说服力的阐述,面向网络提出了一套顶用的文学创作论。
还有对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和批评标准的探讨,以及丰富的网络文学批评实践,也为媒介文艺学的数字化探寻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网络文学批评大抵由三股力量构成:一是关注网络文学的传统批评家,二是面向市场的媒体批评者,主要由记者编辑、作家和关注网络媒体的文人构成,还有一类是文学网民的互动批评,即关注并阅读网络作品的网民粉丝、论坛刷屏者、交互聊友、评论型鉴赏者等等。这三类批评主体各有短长又彼此分野,形成网络批评的多维与互补。其探讨的问题涉及网络文学批评的现状与问题、特征与价值,网络文学批评的主体身份、评价标准和批评体系,以及对文学网站、网络作家作品、网络文学特定现象的分析评论等等。我国第一部网络文学批评专著是谭德晶的《网络文学批评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此后,马季的《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周志雄的《网络文学的发展与评判》(人民出版社,2015年),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团队成员出版的系列化批评成果,如杨雨的《网络诗歌论》、苏晓芳的《网络小说论》、李星辉的《网络文学语言论》、蓝爱国的《网络恶搞文化》、曾繁亭的《网络写手论》、欧阳文风的《博客文学论》和《短信文学论》、聂庆璞的《网络小说名篇解读》,以及2014年出版的“网络文学100丛书"[10]等,是网络文学批评的代表性成果。广东省作家协会2011年创办的《网络文学评论》则是我国第一份网络文学评论学术期刊。在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理论建构上,陈崎嵘《呼吁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一文旗帜鲜明地从思想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取向两个方面就评价网络文学的尺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首先,网络文学应当有正确的思想价值取向。[……]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思想境界上追求对国家民族的担当,对真善美的赞颂,对假恶丑的鞭挞,对暴力的抵抗,对欺骗的揭露,对遗忘的拒绝,对人生终极意义的不懈追问,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永恒探寻";“其次,网络文学应当有高雅的审美趣味取向,对文学心怀敬畏,对网络志存高远网络文学应当追求积极、健康、乐观、高雅、清新的审美趣味,反对消极、颓靡、悲观、低俗、污浊的审美趣味。这种追求或反对,体现在题材选择、情节设置、人物塑造、语言使用、文本气质诸多方面,需要具体分析"(2013年7月19日)。在网络文学批评实践上,如马季、舒晋瑜、邵燕君、单小曦、夏烈、周志雄、庄庸、康桥、欧阳文风、禹建湘、曾繁亭、聂庆璞、王国平、黄发有、许苗苗、王颖、杨新敏、汪代明、傅其林、何志钧等一批学人对具体网络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评论,让有些冷清的网络文学批评不断掀起引人关注的波澜。马季的《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对“网络文学十年盘点作品的点评和年度网络文学综述,舒晋瑜主笔《中华读书报》“网络时代"栏目的评论和访谈文章,都对网络文学理论批评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把握适洽度:
反思新媒介文艺学如何可能
媒介文艺学的数字化探寻有赖于创新性的学术建构,也需要反思性的观念质疑,因为质疑和反思是理论建构的需要,其本身就是理论建构的一部分。网络文学、新媒体艺术出现后,文坛内外常有人质疑这些文学艺术是不是艺术,以及质疑研究这些文学艺术的成果算不算得上学术成果。不过这里所说的质疑,主要是来自文艺研究者对理论本身的反思和对如何建构新媒介文艺学的质疑与矫正。新近出版单小曦的《媒介与文学:媒介文艺学引论》让这一问题进一步明朗化和尖锐化。
首先是重估媒介的作用,在文艺学的逻辑要素上增设新维度我们都承认媒介之于文艺生产的重要性,但媒介在文艺学中的地位却没有被充分研究。特别是艾布拉姆斯“四要素"学说传到中国后,文论界多用“世界一作家一作品一读者"来解释文学现象,并形成了主流的文艺理论范式。单小曦则提出:“没有媒介生成的存在境遇,文学其他要素无法形成圆融一体的存在性关系,文学也难以成为显现存在意义之所,媒介文艺学要纠正这种理论偏差,把考察媒介如何具体建构文学活动视为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43)。因而他明确提出,文艺理论应该研究“五要素文学活动论建构",即在原来的“世界一作家一作品一读者"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媒介"的维度,因为在文学活动中,媒介与其他四要素具有同等地位,并且是连接其他要素的纽带。我们知道,提出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并非自今日始,多年以前王一川在《文学理论》中就曾指出:“文学总是依赖一定的媒介去实现其修辞效果的,媒介是文学中的重要因素"(王一川111)。后来,李衍柱提出:“媒介是文学生产、传播、交流、消费的纽带。它是整个文学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和载体。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学生产的思维方式、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李衍柱3)。单小曦媒介文艺学的独特之处在于,一方面提出重估媒介的价值,认为"媒介就是文学活动得以现实发生的关节占正是文学媒介的媒介性功能的发挥,连通了世界、作者、读者、文本,使它们成了活生生的文学要素,使文学活动成了文学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说媒介处于文学活动的中心,也并不为过"(单小曦62);另一方面提出了数字化新媒介“重组文学生产关系",“参与文学审美价值创造"问题,认为新媒介对社会权力场的介人和干预,导致各类文化生产场话语频道的重组,“数字媒介场中的新媒介生产方式"的形成,以及数字媒介时代文学的基本形态一一复合符号文本的出现。“复合文学文本是由语言、声音、图像、身体等多种符号复合运作、协同建构生产文学意义的审美性文本形态"(单小曦106)。
另外,在反思网络文学的审美独立性缺失中,有学者提出“数字文学"的概念,这对火爆一时又剑走偏锋的网络文学发展症结是一种切中肯綮的诊断和警示,对新媒介文艺学的理论建设也不啻是一种豁口查堵或修罅补漏。对于网络文学创作缺少“网络"的技术特色而流于纸介书写的电子化问题,欧阳友权2004年在《网络文学本体论》一书中曾有论及:“在技术媒介层面上应该尽可能多地利用电子数码技术优势,凸显网络写作特色,增加网上写作的多媒体表达和超文本链接。[……]可目前的网络文学创作还很少有人享用这种'上帝'般的艺术自由一一由于'技术恐惧情结'形成的'电子鸿沟'和习惯惰性,网络上的绝大多数作品仍然只是'书面文本电子化',不仅多媒体之作踪迹难觅,超文本写作凤毛麟角,就连最能体现网络互动特色的;合作小说'也仅止于尝试性游戏水平。要么视以机换笔为畏途而不敢迈过电子鸿沟,要么视技术为艺术、以炫技代审美、用工具理性抵抗人文情怀,是制约电子文本艺术创新的两大障碍"(321一22)。单小曦的“媒介文艺学"研究持论了同一立场,并在新媒介“审美生成论"上向前推进了一步。他认为,网络文学的学理定位应该是“网络生成文学",而不仅仅是“印刷文学数字网络版"的所谓“网络原创文学"。于是他旗帜鲜明地提出:“网络文学当然理应是一种文学,但它必须是作为这种文学存在性要素的数字艺术、计算机网络运用于文学活动而'生成'出来的一种特殊性文学,否则就不能成其为网络文学。亦即'网络生成'才是使网络文学呈现出独特面貌的根本力量,只有抓到这个根本力量,才可能为网络文学做出合理定位"(单小曦207)。以“网络生成"为起点,选择数字化技术的多媒体、超文本和交互性文学生产方式,作者对网络文学独立性的审美特质一一网络审美生成性,做出了合理的逻辑推论:“如此,一种拥有审美独立性和存在方式的网络文学才真正成为了可能"(单小曦209),应该说,这一推论是对网络文学理论逻辑的很好注脚,因为它体现了技术理念与人文审美的结合,达到了对网络文学之成为“文学"的更深人的理解和把握。单小曦对网络文学的逻辑推论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还对“网络文学"的概念釜底抽薪,提出以“数字文学"替代“网络文学",实现“网络文学研究向数字文学研究的转换"。他认为,"'网络文学'在概念外延上远远小于新媒介文学,在内涵上又不能充分揭示新媒介文学的根本属性。这就需要我们将网络文学观念转变为数字文学观念。这样,既可以名正言顺地将不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其他数字文学样式也收人讨论范围,也可以使我们超越仅仅作为数字媒介表现形式的互联网,而深摸到数字技术及其引发的审美潜能等深层决定力量,从而达到深人开掘该理论学理内涵的目的"(单小曦269)。我们知道,“数字文学"的概念在国外早有使用,如芬兰学者莱恩考斯基马(Raine Koskimaa)刃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就叫《数字文学:从文本到超文本及其超越》,2011年该书被翻译成中文在我国出版。显然,在新媒体语境下,“数字文学"较之于“网络文学"更具包容性和技术传媒的适应性,但一个概念的使用总是在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我们不可能要求丰富的网络创作来适应某个概念,而应该立足文学现实来使用一个已经为大家接受的术语。换言之,使用哪个文学概念,应该留给文学实践,由数字化的实践来检验其适当与正确与否。不过最终说来,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导,大胆的质疑和深人的思考,对于把握数字技术与新文学的适洽度,进而探析新媒介文艺学如何可能,毕竟是有意义的。
注释[Notes]
[1]参见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口》<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601/t20160122_53283.htm>
[2]数据可见欧阳友权主编:《网络文学研究成果集成》(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
[3]黄鸣奋研究数字艺术的论文代表作如:从网络文学到网际艺术:世纪之交的走向",《江苏社会科学》1(2015):195一97;“互联网艺术理论巡礼",《文艺理论研究》4(2006):83一93;“互联网与艺术",《学术月刊》6(2007):112一18;“西方数码诗学六十年",《国外社会科学》5(2010):108一17;“范式比较与数码艺术理论体系建构",《艺术评论》8(2012):12一17;“从电子文学、网络文学到数码诗学:理论创新的呼唤",《文艺理论研究》1(2014):99一105等。
[4]这些学者的著作分别是:王强:《网络艺术的可能:现代科技革命与艺术的变革》(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许行明等:《网络艺术》(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王秋凡:《西方当代新媒体艺术》(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2年),张朝晖、徐翎:《新媒介艺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谷时雨:《多媒体艺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曹增节:《网络美学》(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年),张江南:《网络时代的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廖祥忠:《数字艺术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和《新媒体艺术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贾秀清等:《重构美学:数字媒体艺术本性》(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和《数字媒体艺术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万延:《多媒体网络艺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北京:清华大学,2007年),马立新:《数字艺术论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谢晓昱:《数字艺术导论》(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张燕翔:《新媒体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许鹏:《新媒体艺术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開6年),汪代明:《网络艺术概论》(成都:巴蜀书社,2開7年)和《网络艺术概论》(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6年),马晓翔、孙为:《网络媒体艺术》(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郑湛:《数字媒体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等。
[5]欧阳友权网络艺术、自媒体文艺论文如:“网络艺术的后审美范式",《三峡大学学报》1(2003):25一30;“数字传媒时代的图像表意与文字审美",《学术月刊》6(2009):23一29;“数字化文艺学的人文承载",《长江学术》3(2009):73一78;“网络传媒艺术的文化消费性",《湖南社会科学》5(2009):134一35;“数字化传媒技术的审美视界",《东方丛刊》1(2010):1一12;“微博客:网络传播的[]软文学'",《文艺理论研究》4(2010):15一19;“博客文学的结构体式与创生形态",《社会科学战线》8(2010):162一67;“手机短信的文学身份与文体审美",《江海学刊》4(2011):202一07;“数字动漫的艺术审美与技术张力",《求是学刊》5(2011):94一98;“多维视野中的网络游戏",《文艺理论与批评》1(2012):64一70;“微博客文化批判",《中南大学学报》2(2012):15一19;“新媒体的技术审美与视觉消费",《中州学刊》2(2013):155一一59;;微信文学的存在方式与功能取向",《江海学刊》1(2015):195一一200。
[6]陈定家:《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中国社会科学》3(27):161一75。
[7]欧阳友权这两篇论文的出处:“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1(2007):143一56。“新媒体与中国文艺学的转向",《文学评论》4(2013):178一87。
[8]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9]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
[10]网络文学1佣丛书",欧阳友权主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出版,1套7本: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评论100》、禹建湘《网络文学关键词1》、曾繁亭《网络文学名篇1》聂庆璞《网络写手名家1開》、纪海龙《网络文学网站100》、欧阳文风《网络文学大事件100》、聂茂《名作家博客100》等。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11 陈定家:“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中国社会科学》3(2007):161一75。
[Chen,Dingjia.'The Rise of `Hypertext' and
Literature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Social Science China3(2007):161一75]
11 陈崎嵘:“呼吁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人民日报》2013年07月19日第24版。
[Chen,Qirong.
An Internet literature Evaluation system to be constructed." People's Daily,July19 2013(24)]
11 黄鸣奋:《超文本诗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
[Huang,Mingfe. Hyp Poetics. Xiamen:Xiamen
University Press,2001]
11 蒋述卓 李风亮:《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方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Jiang,Shuzhuo,and Li Fengliang. The State of Existence of Literature in the Media Age.Guilin: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10]
11 金元浦:“重构一种陈述一一关于当下文艺学的学科检讨",《文艺研究》7(2005):38一46。
[Jin,Yuanpu. The Reconstruction of a Statement:A Disciplinary Examination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Literature & Art Studies 7(2005):38一46]
11 李衍柱:"媒介革命与文学生产链的建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4(2007):3一9。
[Li,Yanzhu."The Media Revolu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terary Production Chain.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4(2007):3一9]
11 南帆:《双重视域一一·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Nan,Fan.Double Visions:An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E-culture.Nanjing:Jiangsu People Press,2001.]
11 欧阳婷等:网络文学的体制谱系学反思",《文艺理论研究》1(2014):90一98。
[Ouyang,Ting,et al.“A Reflection on the Institutional Genealogy Of Internet Literature."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1(2014):90一98]
11 欧阳友权:“文学研究的范式、边界与媒介",《文艺争鸣》4(2011):1一3。
[—.Essays on New Criticism.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1988.]
[Ouyang,Youquan.''The Paradigm,Boundary and Media of Literature Studies."Literature and Art Forum 4(2011):1一3。]
11 —:“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2007):143—56。
[—:"The Digital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Social Science in ChinaI (2007):143-56.]
11 —:“新媒体与中国文艺学的转向”,《文学评沦》4(2013):178—870。
—:"The New Media and the Turn of Chinese
Literature." Literary Criticism 4(2013):178—87.]
11 —:《网络文学本体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
—:"The Ontology of the Internet Literature. Bejing: China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4.]
11 单小曦:《媒介与文学:媒介文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
[Shan,Xiaoxi.Media and Literature:AnIntroduction to Media Literary Theory.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2015.]
11 水越伸:《数字媒介社会》,冉华、于小川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Shui,Yueshen.The Digital Media Community. Trans. Ran Hua and Yu Xiaochuan. Wuhan: Wuhan University Press,2009.]
11 王一川主编:《文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Wang, Yichuan, ed. Literary Theory. Chengdu: Sichuan People Press,2003.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编:凌逾
责编:李婉薇
往期精彩:
跨界太极学术 | 凌逾:拓展香港与鲁迅的世界———论林曼叔的《鲁迅论稿》《香港鲁迅研究史》
跨界太极学术 | 谢慧清:一幅跨越千年的历史博物画卷——评《梅州文化通史》
【跨界太极】 第969期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