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太极学术 | 李晟、陈祖展、方明:乡土景观特征的“跨界”研究
乡土景观特征的
“跨界”研究
李晟、陈祖展、方明:《乡土景观特征的“跨界”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摘要] 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诸如对乡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对乡土历史及文化的漠视等问题。以“跨界” 的途径从社会学、人文地理学、艺术学、生态学四个学科的角度分析乡土景观的特征可以得出:乡土景观是一复杂的综合体;乡土景观受乡土社会结构的影响较为明显且处于重要的变迁期;乡土景观是乡土文化的载体、美在顺应自然、美在形式和功能的统一。
[ 关键词 ] 乡土景观;跨学科研究;特征分析
[ 中图分类号 ] TU986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673-9272(2013)01-0126-04
一、困惑与思考
新农村建设是是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任务,也是全面走向小康社会的关键着力点。从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中来看,尽管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的物质生存环境,但是,也出现了很多令人痛心疾首的问题,诸如:对乡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对乡土历史及文化的漠视、“千村一面” 或“千篇一律”的现象。而从这些现象来看,很多新农村的建设取得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正如吴良镛院士在《北京宪章》中指出的那样,那是一种建设性破坏,已经危及了到了人们的生存。面对发展与破坏这样一对矛盾,作为景观设计从业者的我们虽然无法承担那些明显处于我们职业以外的任务,但是,我们不能置奔腾汹涌的社会、经济、技术、艺术、文化变化潮流于不顾,由此我们也开始思索这一挑战性的课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进行乡土景观的保护及设计?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很有必要回到最基本的乡土景观特征的探讨上,只有将乡土景观的特征分析透彻才能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乡土景观概念的界定
1.乡土
“乡土”在汉语大词典有 2 层意思:家乡、故土;或是地方、区域。“乡土”的英文 vernacular 源自拉丁语 vernaculus,意为土生土长的。
2. 乡土景观
目前,风景园林行业没有对乡土景观给出明确的定义,研究者对于乡土景观研究的不同视域产生了不同的乡土景观的概念,有专家认为,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 [1]。也有专家认为,乡土景观是在乡村地域范围内与人类聚居活动有关的景观空间,包含乡村的生活、生产和生态 3 个层面,乡土景观是可开发利用的综合资源,是具有效用、功能、美学、娱乐和生态五大价值属性的景观综合体 [2]。
本文对于“乡土景观”含义的探讨,来源于研究较早,理论、方法已相对成熟的乡土建筑的概念及其研究。笔者认为建筑与景观是在人居环境范畴相当于同位素,其内涵、外延、功能、特征、意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从比较成熟、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乡土建筑研究领域出发来界定乡土景观的概念将有助于乡土景观的研究。以此出发,“乡土景观”可界定为:指的是孕育于一个稳定的文化或者方言区内,或体现区域内的乡土自然环境特点,或是出自当地乡民、民间工匠之手建造的景观,或是反映朴素的平民文化和乡土文化的景观,它是在特定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下乡土生产、生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晶,是乡土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跨界
——乡土景观研究的视野拓展
由前文对于乡土景观概念的界定来看,乡土景观受社会、文化、地理、政治、经济、技术、艺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对于这一复合型的对象,如果仅以风景园林学单一学科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难免会四处碰壁,徒劳无功。如果以跨界的途径,寻求与相关学科的结合,探求新的切入点去进行研究则事半功倍。
纵观近半个多世纪,除风景园林学科之外,关注乡土社会、乡土人居环境建设及发展的学科有很多,本文主要从社会学、人文地理学、艺术学、生态学四个学科的角度对乡土景观的特征进行分析,期冀能够利用学科跨界与融合的优势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社会学视野下的
乡土景观特征分析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3]。乡土景观形成及发展、变迁同大量社会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从社会学的视野探析乡土景观的特点及其变迁规律等,是进行乡土景观保护和设计的重要前提。
1.乡土景观的格局受乡土社会结构的影响较为明显
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学家将乡村聚落分为血缘型聚落、地缘型聚落、业缘型聚落三种,并认为乡村社会结构以不同的组织形态影响着乡民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 [4]。通过调研发现乡土景观的格局受乡土社会结构的影响较为明显, 如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由于受“金字塔型”社会宗族组织结构的影响,整体村落景观也呈现出中心式的景观空间格局。而相对千户苗寨这种血缘型聚落,地缘型聚落、业缘型聚落往往呈现出多中心的景观格局,如福建南靖土楼村落、永定土楼村落。
南靖土楼村落
2. 从乡土社会变迁来看,乡土景观处于重要变迁期
新中国以来,农村经济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迁,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乡村经济模式的变迁必然影响到乡村文化的变迁。我们都注意到了这样一些事实:随着新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成熟,人们了解文化信息的日趋多元化,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对于传统的聚居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技术的进步和材料的更新使乡民对于居住环境的建造有了更多的选择;宗族组织的逐步解体、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了乡土风俗、生活习俗的变化,等等。在这种大变迁的形势之下,乡村日益走向开放,这是历史的必然 [4]。对于乡土景观来说,仍然采取封闭隔离的绝对保护方式是悖于社会发展的。为了生存和发展,消极地维持现状是不切实际的,不如积极地更新改造。
3.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乡土景观是乡土文化的载体
文化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乡村的社会文化,是由乡村居民在漫长的农耕实践中,与自然相互作用而积淀下来的文化形态,它是乡民世界观、价值观、信仰、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习俗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映。如“石敢当”,它往往立于村巷之中或丁字路口等路冲处被称为凶位的墙上,石碑上刻有“石敢当”几字,有的在碑额上还有狮首、虎首等浅浮雕。其目的是用于辟邪,表达着乡民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乡土景观就是以这种载体的形式诉说着乡土的文化。宏观上来看,乡村文化变迁中面临的是“现代”与“传统”、“新观念”与“旧思想”的矛盾,那对于乡土景观的设计来说,面临的也是“现代”与“传统”、“新观念”与“旧思想” 的矛盾。
(二)人文地理学视野下的
乡土景观特征分析人文地理学
是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地域结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对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聚落、人口、产业、文化等人文现象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研究 [5]。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乡土景观能够从宏观上探析乡土景观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同区域乡土景观地域分布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和关联性。
1. 乡土景观具有区域性差异,各具地域特色
不同区域具备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各具特色的环境因素(如气候、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水文地质、土壤等)提供给乡民不同的物质条件基础,这种物质条件基础的差异必然导致人们与环境互动的不同,人们与环境互动的不同又引起不同区域内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进而影响到信仰、观念、习俗、制度等人文地理层面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如平原地区与高原地区、山区与水乡地区乡村景观物质及文化层面的差异显而易见,表现为各具地域特色,但受人口迁徙、文化传播、建造技术革新及现代化等因素的影响, 很多乡土区域的特色性慢慢呈衰退迹象。
2. 乡土景观充分利用乡土的资源材料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中国传统乡土基本生活观念,其意是指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 就依靠什么条件生产、生活。传统的乡土景观非常深刻地体现了这一观念。诸如皖南宏村的水系景观便是这一观念的写照,宏村的选址及布局充分利用了所在环境的水系资源,将流水从村外溪中引入村落,分多条水系蜿蜒围绕各家各户,然后蓄于村中的月沼和村前的南湖,再引至村外的小河,这个水系既可做消防用水又解决了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水问题和雨水排放问题,还可用作植物生长的浇灌之用, 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村落的小气候环境、营造惬意舒适的生存领域。再如凤凰古城周边的石板寨,因湘西一带多是沉积岩地质,居住在此的苗家人就地取材,充分利用了这种不易风化的片岩,石板屋、石板院墙、石板路、石板猪牛圈、石板桌凳,极具震撼效果。这些都是乡土景观对相应乡土资源材料的应对方式,体现了乡土居民对于乡土资源材料的认同和自觉融合。
3. 乡土景观具有功利性特点
各区域的乡土景观都是当地居民根据当时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营建的,而且基本上与人们的生存、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认同和应对方式,也来源于乡民对地方社会、人文环境的认同和自觉融合 [6]。如乡民在村前或院后保留或种植的树林是为了防止寒流或是引导凉爽的气流、涵养水源、保存水土;随形就势挖掘的池塘是为了养鱼;植桑是为了养蚕织布;种植水稻、小麦、蔬菜、水果等植物是为了糊口;修建祠堂是为了祭祀或宗族活动;修建戏台是为了满足日常文化娱乐需求。由此可见,乡土景观的功利性特点明显。
(三)艺术学视野下的乡土景观特征分析
1.乡土景观美在顺应自然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里,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 即遵循自然规律;在儒家思想中,强调“和”, 如荀子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 各得其养以成”, 又曰:“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其也有应尊重自然、与万物相和、不要违背自然规律的意思。传统哲学作为形而上的观念一旦形成,必将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 思维、情感、观念以及审美[7],可以说,这些“和”、“道法自然”等思想在乡民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因此, 他们抱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依存之情进行建设、生产、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场景表现为一种顺应自然;使用乡土的自然材料进行居 室、环境的建造表现为一种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乡土建筑的形式、随形就势的乡村聚落布局也表现 为一种顺应自然。
2. 乡土景观美在恬淡和静谧
我们都读过山水田园诗,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乡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乡村生活为主。其语言恬淡洗练、风格清秀淡雅、意境深远。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中:方宅十余亩 ,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 依 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 鸡鸣桑树颠⋯⋯。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川田家》一诗中: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其《山居秋瞑》一诗: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南宋诗人赵师秀的《约客》一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些诗歌以朴素的乡村景观元素为语言(如“榆柳”、“桃李”、“炊烟”、“狗吠”、“斜光”、“穷巷”、“牛羊”、“牧童”、“荆扉”、“雉雊”、“麦苗”、“蚕”、“桑”、“明月”、“松林”、“清泉”、“浣女”、“渔舟”、“池塘”、“蛙”等)细腻的表现了乡村的环境和生活,这些诗歌描写的景物虽有动有静,但写“动”的目的是为了衬托“静”, 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在意境表达的手法上是一致的。其根本目的是表达乡村景观的恬淡安逸和静谧清雅之美。而我们目前面对的一个严重现实是很多美丽的乡村因为旅游开发带来了大量的游客,虽旅游带动了乡村的经济、改善了乡民的生活, 但严重超越环境容量的接纳以及喧嚣的活动项目(如KTV、酒吧)的引入彻底打破了乡村的宁静美,很多唯美的乡村已变得意境难觅。
3. 乡土景观美在形式和功能的统一
一到春天你去乡村可以随处发现漫天漫野的油菜花,你或许被它的色泽的纯粹所吸引,但对于乡民来说更重要的是这些油菜花是他们的经济作物;你或许欣赏过云南哀牢山的元阳梯田、广西龙胜的龙脊梯田、湖南新化的紫鹊界梯田、贵州黔东南的凯里梯田,被梯田那柔美的、富有韵律的线条所折服,但对于乡民来说梯田是治理土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此外梯田的通风采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或许你非常难忘乡村那蜿蜒曲折、野花点缀的田间小道,感叹它的尺度、疏密度是如此的精妙,但对于乡民来说这些乡间小道是祖祖辈辈依经验总结出来的最合理、最经济的劳作线路;或许你喜欢田间那形状质朴的稻草堆,也想学莫奈那样把它画在画布上封存和回味,但对于乡民来说这些稻草堆是为了更好地保持草秆,而且可以用作来年的肥料;或许你惊叹乡村那些用竹片编织的富有韵律和节奏的箩筐、菜篓、篱笆,但对于乡民来说这些是他们必备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乡土景观不仅具有形式美,而且具有明确的功能,是形式和功能的统一,是生产、生活、生态的统一。
(四)生态学视野下的
乡土景观特征分析
1. 传统的乡土景观体现了朴素的生态观念
首先,古代城市如唐代的长安城,元、明、清的北京都城,它们的布局、建造、发展严格地受到封建礼制及秩序的约束,而乡村聚落与城市相比,较少地受到某种形制的制约,它们的选址及营建多以风水理论为指导,通过综合观察地理环境的空间形势、日月星辰的运动规律等,按照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等方法来确定。而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虽然带有迷信成份,但仍被现代科学证实其蕴含着朴素的生态观念。
其次,乡土经验在乡土聚落的营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二十四节气歌”便是乡土经验的代表,其世代传承,引导乡民在不同的时节进行相应的农业生产和建设。可以说,乡土经验来源于乡民与自然的相处过程、对自然的敬畏和自觉融合,其也具有朴素的生态思想。
再者,乡土社会中的环境伦理观影响并制约着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天人合一”的观念。天, 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再如“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取之有度, 用之有节”也有近似的意思。受先哲环境伦理观的告诫,乡民们认识到他们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 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因而他们无论是农业生产、居住环境的建设都顺应自然,融合自然。
尽管上述这些观念相对于现代科学来说带有原始色彩、技术含量低下,但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 确是遵循了生态学的“适应与共生”、“循环与再生”、“系统平衡”等原则,从而维系了生态系统的稳定。
2. 乡土景观的现状——生态失衡的危机
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科技的日新月异,目前传统的乡土聚居模式已表现得与当代乡民的生产、生活诉求不相适应。如:传统的蜿蜒曲折的乡间土路表现得与现代的机械化农业不适应;传统的建筑形式或面积较小、或功能上不能满足当代乡民的需求;传统的洗涤方式为从村中心水井取水或从流经村落的溪流取水,而现代的洗衣方式是利用洗衣机,要求自来水供水,等等。乡民们上述强烈地追求现代生活的诉求导致他们稍显急功近利地对于乡土环境的改造;加上很多乡镇企业(多为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建设;另外,缺乏强有力的法制约束和规划控制,出现了很多令人忧心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为了建设住房乱占耕地; 盲目发展农业而毁掉大片的林地;过分使用农药等化学物品使土地污染加重;湖泊、湿地等水域的不恰当开垦造成水域面积迅速减少,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的能力迅速减弱;垃圾不经处理随处堆放。这些问题从生态学的“干扰学说”来看是对于生态系统的“严重干扰” [8],因此,必须进行相应的生态调节,否则生态平衡将会遭受严重破坏。
四、小结
从社会学、人文地理学、艺术学、生态学4个学科的角度对于乡土景观的特征分析来看,乡土景观是一复杂的综合体。在新农村中建设中,必须重新评估乡土景观的价值和地位,因为它关系到新农村的文化、生态、艺术等诸多层面。本文对于乡土景观的特征分析只是属于基础研究,而对于新农村建设中乡土景观的保护和设计来说,更急迫的是确定其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或许以多学科“融合”的方法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大量的工作仍急待探索。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 , 王志芳 , 黄国平 . 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J]. 华中建筑,2005,(4):123-126.
[2] 刘滨谊 , 陈 威 . 中国乡村景观园林初探 [J]. 城市规划汇刊,2005,(9):66-68.
[3] 周运清 , 向静林 . 发现、解释与导向 : 费孝通的社会学方法论 [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2):1-7.
[4] 李晓峰 . 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4-89.
[5] 朱 竑 , 钱俊希 , 陈晓亮 . 地方与认同 : 欧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再认识 [J]. 人文地理 ,2010,(6):1-6.
[6] 彭重华 , 于运乐 , 王 丽 . 长株潭新农村景观偏爱模型研究—— 以长沙光明村为例 [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1-83.
[7] 雷礼锡 . 农村环境建设的美学使命——以汉江流域农业文化与农村环境建设为例 [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2-24.
[8] 肖笃宁 , 李秀珍 , 高 峻 . 景观生态学 ( 第 2 版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10:25-46.
图片源于网络
总编:凌逾
责编:肖小娟
【往期精彩】
跨界太极学术 | 凌逾: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视野下的舞蹈创作
跨界太极学术 | 帕特里克·D·墨菲文:当代美国小说中的自然
跨界太极学术 | 邹红:跨界写作,混搭风格——莫言新剧《我们的荆轲》观后
【跨界太极】 第1098期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