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太极书评 | 邓媛:斑斓的文化美图——评陈瑞琳《去意大利——那些我爱的地方》

邓媛 跨界经纬 2021-12-03


斑斓的文化美图

——评陈瑞琳《去意大利——那些我爱的地方》


邓媛:《斑斓的文化美图——评陈瑞琳<去意大利——那些我爱的地方>》,《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文学>》,2019年2月20日


自《新世纪海外华文女作家》丛书第一期于2016年出版之后,《新世纪海外华文女作家》丛书第二期也于2017年8月2日在厦门出版。这套丛书力图“集中展示新世纪海外华文女作家所构建的文学风景”。[1]陈瑞琳《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列入这套丛书,为我们展示了她笔下的世界风光以及她所追寻的文化理想——追寻异质文化的融合互通。在一幅幅斑斓的文化美图中,作者怀乡、思乡,以乐观的心态转化乡愁;通过与他国文化的对比,重新审视、反思本土文化;在行旅中既立足于本土文化又以一种开放的胸襟接受世界文化。在怀乡、反思之中追寻异质文化的融合互通。



《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是陈瑞琳写的一部游记散文集。她将文字散播各地,笔触直指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在旅行途中享受一场文化盛宴。作者以地域作为划分基础,从意大利出发,自西向东分别描绘了欧洲、美洲、亚洲等地的风光。因此,这本书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去意大利”、“世界真小”、“美国风情”、“故乡的云”,书中共辑入49篇散文。作者以优美、丰富、感性的语言穿梭于各地域之间,然而看似感性的语言背后是厚重的思想以及情怀。严歌苓曾评论陈瑞琳“她看似随意捡来的一个个旅途故事,实际上是在追寻自己的文化理想。”[2]作者置身异地,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发现故土、国人的特点,转化乡愁;立足异域,反思走出去的中国文化;横跨世界,将家的概念扩大化,追求一种融合互通的世界文化,即她的文化理想。


陈瑞琳


跟随作者的笔触,读者在绮丽的自然风光中徜徉,在厚重的人文风光中深思。风光连绵、宛若画卷的苏格兰高地,粗犷原始的美国西部,娴静温和的台北在书中尽显自然本色。文艺复兴前三杰、文学巨匠雨果、司汤达等尽情书写着对人性的关怀,人类文明的脉搏在书中奋力跳动。作者在跨地域,跨文化中散播汉字之美,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转化身处异域的乡愁,在旅途中反思走出去的中国文化,也让我们在风格各异的人文与自然景观中感受到磅礴融合共生的世界文化。这段旅程围绕着怀乡、反思、追寻展开,作者在怀乡、反思的基础上追寻,追寻融合互通的文化。



01

一、以乐观的心态转化乡愁


如作者在书中所言,“笔下写的是意大利,但是我比任何时候都思念中国以及有关中国的一切”[3],乡愁像斑驳的光影投映在《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的每一个角落,读者能轻而易举在书中捕捉到乡愁的剪影。故乡的食物、乡音、人与物通通成为乡愁的载体,点点斑斑。例如在《水城威尼斯》中,作者面对威尼斯餐馆情不自禁地想起中餐,忍不住在“海城酒家”吃起了美味的虾仁炒蛋。在《温莎情韵》中,作者偶遇街头卖艺的中国人。浓重的东北口音给身处异地的作者带来中国的气息。在《冰火华盛顿州》,哥伦比亚河让作者回忆起祖国的渭河,泛起了生命由故乡河水孕育的想法。



然而作为新移民作家的代表人物,陈瑞琳以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乡愁。首先,她不是悲观的被迫走出去,而是主动、积极地走出去。她用游记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以及文化发现,在异域他乡,她秉持着“父母在,要远游”、“睁眼看世界”以及“活到老,游到老”的旅行观念去游历四方。


其次她通过异域景观的探索,挖掘故土、国人的特点,从而表现出自己对故土文化的热爱以及精神寄托,积极地转化乡愁。在去意大利这部分,作者书写了苍凉恢宏的古罗马,也描绘了普通中国商人依萍的生活。通过书写移民罗马的中国人依萍,作者高度赞扬了依萍身上勤劳朴素和热情豁达的中国传统美德。作者在他国发现中国传统美德的光彩,将乡愁寄托于对中国传统美德以及传统文化的热爱上。又如在《在红色的夏天》这一篇中,作者感悟美国西部的色彩斑斓,粗犷大气,又马上能想到中国的山水、侧峰、云雾。对异域景观的感慨之际,作者能及时抓住故土的特点进行对比并且描绘,表现出对故土文化的热爱。笔者认为作者写乡愁不在于愁,不是消极地抒发对故土的缠绵悱恻的思念,而是把乡愁转换成在异域对故土的热爱与追求。



再次作者在欣赏他国地域、文化时,时时心系祖国,不自禁地表现出了淡淡的乡愁,但又在旅途中借助逐渐强大起来的中国文化,将乡愁转变为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自豪感。在《大英博物馆》这篇散文中,作者在进入享有盛名的大英博物馆时,看到琳琅满目的宝物,一方面为大英帝国旧时掠夺中国的艺术瑰宝而愤慨,另一方面又能够为在博物馆内看到中国的龙主题艺术展而振奋。在《爱上阿姆斯特丹》中,一方面感慨其战争的沧桑,欣赏叹为观止的梵高绘画艺术,另一方面又能在异地他乡为矗立于交错河道中繁华的中餐厅而自豪。《如歌的行板》中的中国城与加拿大的建筑融合的自然无痕,作者赞叹不已。对于作者而言,龙主题的艺术展、繁华的中餐厅、中国城都是中国文化强大并积极向外传播的表现。强大的中国文化为作者思乡带来了便利,作者能在异国随时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随时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乡愁在这种情景下转变为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



02

二、反思走出去的中国文化


如果说作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在旅途中慢慢转换为对故土的热爱、对文化的自信,那么作者也以一种独到的眼光看待中国文化,在与异域文化的对比中反思了走出去的中国文化。


作者一方面能在异域感受到强大的中国文化,另一方面又感慨国人缺乏保护异地文化的意识。我们走出去的中国文化大多以商业为主,例如在《在罗马的中国人》,中国人凭借着商业资本在罗马买下一层层店铺,却以“以量取胜”的原则将店铺摆满商品而缺乏了艺术韵味。在罗马的中国店铺充斥着商业气息而缺失了罗马的艺术情调。中国商人在罗马不懂得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缺乏保护异地文化的意识,以金钱利益为重,而没有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在《水城威尼斯》这篇散文中,同样体现了这一点。中国商人在威尼斯的水边开了许多小商店,琳琅满目、杂乱的廉价日用品与威尼斯的格调格格不入。作者为这样的现象感到惋惜与难过,“我心里就有莫名的难过,对比人家意大利的商店,就是一个眼镜盒,也美的让人情不自禁地停住脚步”[4]。中国商人在异地缺乏对美、艺术、文化的追求,以中国的生活方式和商业经营方式破坏了当地的文化韵味。所以,作者呼吁走出去的中国人要尊重当地的文化风俗,重视当地的文化保护,使中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另外,作者也感慨走出去的国人对异地优秀精神文化的漠视。而我们真正缺乏的是对精神文化的吸收,所以,我们在走出去的同时要加强文化素养,追求精神文化。像作者所说,“我不禁由喜而悲,喜的是中国人有钱了,可以走向世界,悲的是有些新一代的中国人,去了意大利,却对意大利的文化和艺术走马观花。”。[5]。在意大利的商店里,中国小伙子为女友买奢侈品,对意大利文化毫不关注。在《在罗马的中国人》这篇散文中,作者也指出温州人移民世界各地不是因为读书和留学,不是因为在异域吸收他国的文化,而是靠家族企业的滚学球式发展,在异地发展商业。可见,新一代走出去的中国人在精神文化上的追求还是较弱,所以,作者则是强烈呼吁走出去的国人对他国优秀精神文化的吸收。例如在《寻找雨果》中,作者赞叹巴黎人爱读书的品质,明确文化才是一座城市的骄傲。《在遗憾中告别》,作者赞叹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回望中国,遗憾中国未曾有过真正的文艺复兴,呼吁中国新一代的文艺复兴。“伟大的文艺复兴告诉我们:‘只有思想,才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6]作者在这场文化旅途中,呼吁走出去的中国人应当进一步充实自己的思想,充实自己的本土文化。



03

三、追求世界文化的融合


正如作者所言“生命的意义,就是为了睁眼看世界,看世界文化的大融合”[7]。作者在不同的地域之间穿梭,发现不同的地域文化,人文特色,但作者并不是按照地域将文化进行分解,而是在世界文化中追寻融合共生,追寻人类文明的演进。


而世界文化的融合点、互通点就在于人,在于人性。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各个民族的人们都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都在积极生活,积极传播民族文化。


一方面,他们热爱生活,为生活奋斗,倾尽心血。移民罗马的中国商人依萍节俭、善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罗马买上了属于自己的公寓;在伦敦街头卖艺的中国画家为生计奔波;居住苏格兰的上班族早起赶飞机去伦敦上班……众多移民都在他乡寻求新生活的梦想。不同的文化,同样的追求使他们融合在同一个区域——移民地,也使得他们精神追求相互沟通,共同在异域开出自己的奋斗之花。



另一方面,不管来自什么国家,什么地区的人民都在倾尽心血传播民族文化。如《漫游洛杉矶散文》中,导游先生出生台湾,他向异地游客背诵满江红,说《三国》,讲《西游》,满怀情感地向游客介绍自己的民族文化。再如在《如歌的行板》这一篇散文中,中国城在多伦多建造属于自己的中国城,倾心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谱写移民之歌;意大利人在这里建立属于自己的意大利小区,传播民族文化;希腊人建造自己的希腊街,保存民族风俗。他们在为自己民族文化呐喊的同时,又不划地自封、孤芳自赏,而是积极与其他文化进行沟通。在地域上表现为各族裔社区相同相连,在文化传承上表现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所以众多的民族文化能在这里融合,并且融合得自然无痕。作者不禁赞叹文化的融合,世界的互动。正是由于这样的融合汇通,使作者模糊了他乡与故乡的概念。“我忽然有些模糊了以往观念中的‘故乡与‘他乡’的外延与内涵,在加东,眼前呈现的分明是‘他乡’里的‘故乡’!”。[8]作者毫不客气的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与惊叹。


所以面对世界文化时,我们要以博大的胸襟容纳不同的音调,谱写华丽的乐章。加拿大容纳移民,容纳不同文化,才使得众多民族文化和谐共存。在《澳门是座城》中,东方文化的包容造就了澳门的独特风采。中西文化在这里展开绚丽的篇章。“走进澳门的老街区,眼前是殖民历史的风物陈迹,但凸显的却是中西文化的大融合”[9] 作为澳门标志的三巴牌坊既有欧洲哥特式、巴洛克建筑精心雕刻的特点,又结合了东方建筑的传统牌坊这一形式。澳门的宗教也是多而杂,既有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又有东方的佛教、道教。在澳门,信教自由。多元的宗教信仰控制着人的贪欲,这个喧嚣的城市竟带来一份来自心里的平静感。澳门文化兼收并蓄,给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景观,而是一个浓缩版的世界。穿梭澳门的作者借助建筑和宗教的特点将文化版图有机地统一起来,展示的是世界文化的融合互动。



在《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中,作者将旅途中的小故事串起来,横贯古今,与时空对话。踏足异域,淡淡的乡愁被转化成为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自信,在为民族文化自豪的同时又能独到的眼光反思走出去的民族文化。然而心系民族文化而又不局限于民族文化,作者在融会贯通的世界文化中畅游,追寻着自己的文化理想,展示了一幅幅磅礴大气的文化美图。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阅读中华读书报原文。

注释

[1]陈瑞琳.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M].厦门:白鹭江发行社,2017:3

[2]陈瑞琳.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M].厦门:白鹭江发行社,2017:241

[3]陈瑞琳.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M].厦门:白鹭江发行社,2017:3

[4]陈瑞琳.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M].厦门:白鹭江发行社,2017: 34

[5]陈瑞琳.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M].厦门:白鹭江发行社,2017:3

[6]陈瑞琳.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M].厦门:白鹭江发行社,2017:40

[7]陈瑞琳.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M].厦门:白鹭江发行社,2017:3

[8]陈瑞琳.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M].厦门:白鹭江发行社,2017:95

[9]陈瑞琳.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M].厦门:白鹭江发行社,2017: 195

参考文献

[1] 陈瑞琳.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M].厦门:鹭江发行社,2017.

[2] 陈瑞琳.海外星星数不清:陈瑞琳文学评论选[M]. 九州出版社,2014.

[3] 程国军.“开花结果在海外”——论陈瑞琳及她的北美新移民文学研究[J].华文文学,2014(5).

[4]默崎.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式书写——评陈瑞琳散文集《家住墨西哥湾》[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1).


图片源于陈瑞琳、网络

总编:凌逾

责编:邓媛


往期精彩

跨界太极学术 | 从“风月”到“风云”:海外移民作家比较谈——陈瑞琳教授讲座记录

跨界太极 | 陈瑞琳开讲从“风月”到“风云”:  海外移民作家比较谈

跨界太极专辑 | 听香相遇朵拉情——朵拉、凌逾访谈录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太极】  1137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