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太极学术 | 廖靖弘:听周洁茹谈香港小说
听周洁茹谈香港小说
周洁茹
周洁茹,女,1976年出生,江苏常州人,现居香港,七零后女作家。出版长篇小说《中国娃娃》《小妖的网》,小说集《我们干点什么吧》《你疼吗》,随笔集《天使有了欲望》《请把我留在这时光里》等。20岁获萌芽新人小说奖,24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9年移居香港。2013年任香港作家联会《香港作家》副总编辑。2015年回归写作。2018年任香港文学出版社《香港文学》总编辑。
【作者简介】
廖靖弘,华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现为深圳市盐田区云海学校语文教师。
5月11日,“山川上的中国”系列讲座在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举行。活动邀请了著名作家、《香港文学》杂志总编辑周洁茹女士,和广大读者一起分享她的创作心路历程。
谈深圳印象:
盐田是“到深圳去”的第一站
盐田区位于深圳市东部梧桐山麓,大鹏湾畔,境内深港边界线上的中英街更是近代以来两地交流的重要象征。讲座伊始,周洁茹便提到和深圳的缘分始于盐田。她回忆起第一次来盐田的经历,源于一次朋友打算开车走“不要钱的隧道”未果,却遭遇了暴雨冰雹天气的经历。发生在盐田的故事给周洁茹的创作带来了鲜活的材料。她特别提到在东部华侨城乘坐小火车游玩的经历。在这次旅途中,她遇到了一个为了霸座,而用眼神驱赶邻座游客的老太太。这也成为作品《到深圳去》的人物原型。这些看似“不愉快”的经历到了她笔下,却给她的深圳书写带来别样风味。讲座最后,周洁茹打趣地表示想再去坐一次东部华侨城的小火车,去寻找当年的独特体验。
谈身份变化:
一个想成为文学家的小说家和编辑
作为中国文坛上的70后新生代作家,周洁茹早在20岁的时候便发表了小说《我们干点什么吧》——这篇被学界认为是其代表作的作品。其后她又陆续发表多部作品,如《小妖的网》《中国娃娃》等。可正当她写作道路如日中天时,她却突然在文坛上“玩失踪”,转而移居国外,这一去就是十五年。这段特殊的经历大概让许多读者感到费解。在她看来,成名之早让她感受到了另类的压力。她不希望自己的努力被年龄掩盖,更不希望自己的代表作在20岁就被限定。她甚至一度对“美女作家”的标签表示介意,认为舆论对颜值的关注往往容易让人忽视甚至否定其所有写作努力。为此,她选择淡出文坛,回归一个普通女性的家庭生活。在周洁茹看来,15年不写作的时光,她创造出了最好的作品——两个孩子,同时也让自己的人生得到沉淀。她幽默地举了个例子表明这段时光给她带来的转变:“年轻时候把爱情看得比天大,失去了爱情天都要塌下来。而现在是早上上班的路上,突然一场暴雨降临,想起自己晾在外面的衣服没有收,我的天都塌了。”这也引起了现场观众阵阵笑声。
重返文坛的2015年,周洁茹又开始了高强度的写作。正当她即将走向又一个新高峰时,2017年,她却选择成为了一名编辑。2018年接手陶然先生的工作,成为《香港文学》第三任总编辑。讲座中,周洁茹一直谦虚地说自己现在的职业只是个编辑,而对于“小说家”的身份却表现得更乐意接受。她表示,自己选择当编辑是因为朋友的一句:“既能写作,又能做编辑的人才能成为文学家。”编辑工作强度大,她不得不中断创作进程。当读者问起她是否后悔成为编辑时,她表示编辑工作量比较辛苦,但相比于小说家,编辑的功德更大。没有编辑,不少优秀作品难以和读者见面。有《香港文学》的前两任总编辑刘以鬯先生和陶然先生作为榜样,自己也将以“既能写作,又能做编辑”而努力。当然,她也表示自己并不会放弃文学创作,尽管文学日益边缘化,但只要有一个读者,她的写作就会继续下去。
谈自己的香港小说:
内外视角下的人和事
作为本次讲座的主题,周洁茹的香港小说自然是讲座的重点。中国内地—美国—中国香港三地的生活经历,给她的作品带来了独特的视角。2015年重返文坛以来,她开始以一种游历者与本土结合的独特视角,创作了一批突出地理空间和概念的小说。讲座中她提到了作为她香港小说起点的作品《到香港去》。这部小说取材于当年沸沸扬扬的奶粉抢购潮、低价宰客旅行团等事件。一个内地妈妈为了给孩子买“放心”奶粉,参加低价团赴港,先后遭遇强制购物、无良导游威胁,来自四面八方的冷眼和嘲讽……终于买到了奶粉,然而却在过海关的时候被拦下,毕竟没有人告诉她:一个人只能带两罐奶粉出境……小说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和余地。
周洁茹的小说敏锐聚焦到了当时香港的社会现实,对她而言,中国内地—美国—中国香港的生活经历带来一种有别于其他香港本土作家的游历者视角。她称自己在写作中并不试图揭露或批判,她只希望通过她的笔触,以一个相对公正的角度和身份进行叙述,还原社会热点的本色。为了写好这一题材,她还曾“隐姓埋名”,与一群内地游客一同参加了一个低价旅行团,走了一圈太平山、维多利亚港、星光大道,也跟着他们进了珠宝店。周洁茹坦言,作为新香港人,她在港生活的十年收获了认同和尊重,这也使得她真正爱上了香港。香港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她也每天都在见证和经历着。对于她而言,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被写下来的没有被写下来的都很重要。不管故事的主人公是香港人、内地人还是外国人,这都是人的故事,人与人没有区别。讲座中,她反复提到自己的小说并不介入社会热点本身,只是以一个游历者的目光如实反应当下。
从上世纪70年代西西《我城》开始,香港的本土书写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大多围绕时代与城市变化下身份与归属问题的探求。周洁茹以游历者视角写香港故事,竭力淡化身份问题上的纠结,更关注于往来于城市中各种人的生活状态,描绘特定时代背景下人物的生存图谱。这既是她第二阶段创作风向的转变,也是香港本土书写一个重要的转向。
图片源于网络
总编:凌逾
责编:肖小娟
往期精彩
跨界太极学术 | 赵稀方:从《香港文学》看香港文学(八)
跨界太极学术 | 赵稀方:从《香港文学》看香港(七)
跨界太极学术 | 赵稀方:从《香港文学》看香港文学(六)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太极】 第1283期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