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经纬学术 | 古远清:香港文学研究 20 年

古远清 跨界经纬 2022-12-18

“跨界太极”公众号更名启事


“跨界太极”公众号于2019年6月13日正式更名为:“跨界经纬”

改的是名字,不变的是初心,我们将持续为您推送精彩的跨界作品与理论!


香港文学研究 20 年

古远清,《学术研究》2002年第1期


[ 摘 要] 香港文学研究不仅在弥补内地文学研究空白中占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而且它还承担着开拓内地学者研究视野和整合两岸三地文学这一重任 。它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目前仍属 “试写” 、 “初写” 性质, 为学科的草创阶段。正如全球化不会使香港文学失却自己的特色一样, 新世纪的香港文学研究在一国两制背景下仍可单独成为一门学科。


[关键词] 香港文学  文学研究 内地



内地的香港文学研究如果从 1982 年在广州召开的首届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算起, 已有 20 年发展的历程。在这 20 年间,   香港文学在内地得到了空前普及 ,  有关作家作品研究和文学史的编撰,  从思维方式到理论范式,  从思想资源到学术背景,  不少地方都出现了与研究中国内地文学不同的风貌。在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史上,  香港文学研究无疑是特殊的一页。从过去无法接触当然也更谈不上研究香港文学 , 到现在把香港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一个分支学科来建设 , 折射出内地新时期文学研究格局的一个重大变化。很显然, 从这 20 年历程可以发现, 香港文学研究不仅在弥补内地文学研究空白中占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而且它还承担着开拓内地学者研究视野和整合两岸三地文学这一重任。



01


内地的香港文学研究大体上可分为 20 世纪 80 年代前半期和 80 年代后半期至世纪末这两个阶段, 由于 80 年代后期的历史语境变动不定, 因而作为学科草创阶段的 90 年代的成果特别值得重视。


在改革开放前, 内地读者知道的唯一香港作家是唐人 , 知道的唯一作品也是唐人写蒋家王朝野史的 《金陵春梦》 。其余皆视为声色犬马之作, 是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文艺, 禁止进口和阅读。后来从旅客走私带回的武侠小说中 , 知道香港作家还有金庸和梁羽生。窗口打开以后 , 香港作家作品源源不断地涌进来 , 但都是经过严格的政治筛选才跨过罗湖桥的。


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出版香港作品的政治标准是 :首先 , 作者必须是左派和进步作家。那怕像曹聚仁这样的形中实左的资深作家, 因他解放后 “逃亡” 香港, 以前又受过鲁迅的批判 , 故对这种被某些人称为 “反动文人”① 的作品在这时期不能重印。其次, 作品的内容必须是揭露香港阴暗面的 。像首届台港文学研讨会, 内地学者提交的论文均是有关刘以鬯与舒巷城的作品 , 之所以选中这两位作家, 主要不是他们的地位和影响,  而是这两位作家在内地出版的是 《天堂与地狱》 ②一类披露香港社会充满了千奇百怪阴影的作品 。第三, 作品必须是用现实主义手法写就。因而这时期的研究虽谈到了刘以鬯主张打破传统小说定义的小说观及其使用的意识流技巧, 但多数研究者所持的仍是现实主义的评判标准 。对用现代派手法写的 “怪异” 作品, 多半不敢碰 , 也 “碰” 不了, 因为这类创作手法研究者颇感陌生, 无从解读。


20 世纪 80 年代前期的研究成果, 主要表现为香港作家小传 、 作家剪影 、 作品赏析的出版, 有学术品位的研究著作还未出现 。此外 , 作品选编了不少 。作品选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研究成果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0 年 11 月出版的 《香港小说选》 。这本书共收入 30 位香港作家的48 篇作品, 清一色是如编者所说的 “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香港的形形色色的描述 , 反映了摩天高楼大厦背后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 同时揭露和鞭挞了上层社会的那些权贵们的虚伪和丑恶” 。从这段话可看到政治标准第一的狭窄性。用批判现实主义的标准去要求香港作家, 必然会有大批非写“辛酸和痛苦” 、 “虚伪和丑恶” 的作品排斥在外 。香港评论家李怡曾批评这本小说选远未能反映丰富多彩的香港小说全貌 , 由此引起与内地作家的一场争论。京派作家苏叔阳在读这部小说选后评论道 : “读这本书颇有啃一只酸果的感觉, 都让人觉得作家们仿佛灵魂上戴着沉重的枷锁, 目光被浓重的雾所遮断, 使他们只能感慨于眼前的生活, 或悲歌 , 或牢骚, 或于苦涩中寻求小小的安忍与欢欣, 或寄情于不可捉摸的朦胧的未来, 而不能把目光透射到这个小岛外面去, 更不用说看见广阔的世界和更加广阔的宇宙。于是在文风上就给人以晦涩 、  恍惚 , 甚至有那么点儿矫情的味道。这难道是岛市生活的局限 ?地理文化所使然 ?”   ③苏叔阳这种看法 ,  显然是他的目光被这部小说选所散发的  “浓重的雾所遮断” , 即他未能读到这部选集外大量的不受 “岛市生活的局限” 作品的缘故。就一部小说选去概括香港作家的创作特征, 其本身就是一种冒险行为。苏叔阳还说 “资本主义制度于文学的发展是不利的” , 这句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资本主义社会的商风对严肃的文学创作是一种腐蚀 , 但它一般不搞行政干预。以香港而论, 它没有频繁的文学运动和斗争, 至少不像内地把许多优秀作家打成 “右派” 或 “反革命” , 这是它开明的一面 。故笼统地说香港的社会环境不利于文学发展或说香港文学是 “被黄金霸占和奸污的诗神”  , 属 “美丽的妓女”④ , 不足以服人。苏叔阳的看法代表了内地主流作家和评论家的看法, 在 80 年代前期的香港文学研究中很具典型性。



02


内地的香港文学研究观念的转变,  是在 1984 年9 月中英两国草签 《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之后 。这时, 香港文艺界有的在赶制 《九七与香港文艺》  专辑,  有的大专院校在此之前还合办过 《九七的启示 — — 中国·香港文学的出路》 座谈会。内地的创作界和研究界也从各方面做好迎接香港回归的准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香港不再被认为是 “人间地狱”  ,  而是一颗闪闪发亮的 “东方明珠”  ,  人们对 “香港文化沙漠”   的看法也有了重大的修正:那里不仅有文学, 而且有精品 , 有金庸那样的通俗文学大师 , 有卫斯理那样的科幻小说大家 , 有东方第一部意识流小说 《酒徒》 。曹聚仁这样的中间派作家也不再被视为 “ 反动” 。从更深层次的背景看, 曹聚仁这一类自由派作家受到重视, 既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必然文化走向, 也是结束殖民地耻辱历史所呼唤的历史趋向 。因此, 经过观念调整后的研究, 虽不能脱离政治 , 但其 “ 政治” 的涵义更宽广。为适应转型期这一需要, 研究者不能不将 “革命现实主义” 、 “批判现实主义” 的强调转向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宣扬做香港的中国人的自豪感, 强调血浓于水 , 突出香港文学与中国文学的血缘关系。这表现在香港文学史编写中,   强调鲁迅当年在香港演讲的重要影响 — —以至在世纪末的香港文学研究中, 还有人说 “文革” 期间香港发生的 “反英抗暴” 是学习鲁迅抗争精神的结果⑤, 突出 “ 南来作家” 的 “领导” 作用 , 并由此建立起广泛的文学统一战线:虽不是左翼但爱国,  虽反共但写过有影响品的作家,  均肯定其对香港文学的贡献 。这就难怪香港文学史编写的内容激增 :从 “概观”  到文学史, 从文学史到分类史, 从薄薄的小册子膨胀为像电话薄那样厚的专著 。在香港文学资料长期缺乏整理的情况下, 包容面更广一些 , 材料更丰富一些, 似无可非议, 但从 “文化沙漠” 一下跳到 “文化绿洲” , 使人感到走出 “学术政治化” 误区后又来到另一个误区, 至少是过分夸大了香港文学的繁荣及其地位和贡献, 难怪香港作家有受宠若惊之感。


内地香港文学研究逐步走向学术语境 , 和两地文学界的频繁交流分不开。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计划的实施和岭南学院现代中文文学研究中心的成立, 先后邀请了众多内地学者赴港研究香港文学。这些内地学者, 在阅读无禁区的自由港, 看到了大批过去无法读到的书刊, 并听到了学术界许多不同于内地主流话语的声音, 这对改变他们的学术观念, 改进其研究方法, 尤其是从价值取向上的政治判断转向艺术多元的审美评价,  起到了重要作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香港在特殊政治环境下所形成的资讯全方位开放的特点 , 使赴港的内地学者在资料占有上不再像过去那么困难。研究条件的改善, 使研究者不再依赖研究对象提供资料 , 在选择研究视角和态度上有了一定的主体性。



正是社会的改革带动了学术的开放。世界华文文学多向的尤其是与香港文学界的双向交流,  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过, 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学术背景 、 文学观念的不同, 内地与香港学者交流中产生了一些碰撞。如 1986 年底在沙田中文大学举行的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上,   来自广州的三位学者写的论文 , 几乎成了香港学者的众矢之的 。戴天发表 《梦或者其他》 ,  ⑥开头一句直呼 “ 潘亚暾之流” ,  猛烈抨击潘氏在研讨会上提出的 “南来作家” 在香港文坛占主导地位的论断。应该承认, 广州学者所写的论文,   确有值得质疑之处,   潘亚暾对“南来作家” 所起的作用过分夸大,  也不切合香港文学的实际, 但戴天的反应太过情绪化, 以致把批评变成挖苦和抨击 ,   这不利于学术问题的深入探讨。又如对内地掀起的 “梁凤仪旋风”  的评价。内地从商业利益出发推销梁氏作品,  与此 “配套”  的是阵容强大的梁氏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   不少论者拔高梁氏作品, 这引起香港作家反感也是情理中的事。但由此说这是内地学者在 “堕落” , ⑦则言重了, 便难免引起对方的反弹。这些争论, 虽然是自发的, 远不具论战的规模, 但通过这零星的交锋, 促使内地学者反省自己, 至少研究时应力求客观公正, 不应为了一时的功利需要对香港文学现象及作家作品的评价陷入另一种盲目性。


从香港社会和文坛的发展趋势看, 过渡时期的香港文坛比 20 世纪 80 年代前期也有了巨大的变化。这时期的香港文学在转折中勃兴, 在过渡中繁荣。这转折首先是指殖民色彩的逐步清除及随之而来的左右翼界限走向模糊。在回归前, 由于受重英轻中教育的影响, 不少作家缺乏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不关心自身的文化身份, 而有了 “九七” 问题后, 文化身份却成为热点话题 。对追寻文化身份不感兴趣的作家, 则在盘算着如何移民。作家队伍的分化和人心的不安定 , 促使了一种特殊形态的以“九七” 为题材的作品诞生。香港文学不同于澳门文学正是在这点上鲜明地显示出来。不过 , “ 九七” 并没有改变一些香港作家的政治冷淡感, 他们仍我行我素, 以自己极富个性色彩的作品丰富着香港文坛。这就使研究者感到过渡时期的香港文学, 并不能简单地划分为现代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两大类, 或是西化/ 乡土、 严肃/ 通俗的二元对立 , 而是众声喧哗, 朝多样化发展。


如果将 20 世纪 80 年代前期与后来的香港文学研究加以比较, 就不难发现过渡时期的香港文学研究有了新貌。如 1986 年底在深圳召开的第三届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讨会上 , 所提交的香港文学论文多达 17 篇, 比上届研讨会多出一倍, 而且质量有所提高 。其中带宏观性的论文有 5 篇, 所论作家的范围也有所扩大, 说明研究领域在走向深化。后来还有大陆、 香港、 台湾三地文学比较研究、 关于香港文学史分期及思潮、 流派 、 社团研究 , 乃至研究之研究 。至于作家研究的对象最集中的是金庸, 对他的武侠小说的评价, 成为多年持续不断的兴奋点, 这使人觉得严肃文学研究还跟不上, 至少是研究面不够宽, 对某些文学现象(如 “艺术发展局” 扶助文学出版的功能和作用)和社团(如 “素叶” )的研究仍属未开垦的处女地。



在研究布局上,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最初进入香港文学研究领域的大都是有海 外关系的学者。像家在香港的潘亚暾 , 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 使其成为首批研究香港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成果最多的一位学者。随着内地开放程度 的加大, 人际关系和地利逐渐不成为决定因素 , 因而从 80 年代后期起,  除广东、 福建等沿海地区及京沪两地的学者仍拥有学术资源的优势外, 内陆学者也通过各种渠道取得各不相同的香港文学研究资料, 故在这一时期的香港文学研究, 和台湾文学研究一样, 在全国遍地开花 , 内地许多省份都有人从事香港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与研究布局相关的是研究队伍的变化。最早加入香港文学研究队伍的一批学者, 现在大部分已年过花甲, 但一批生力军的加盟则使研究队伍老化的趋势得到遏制 。这些学者的研究视野比老一辈宽广, 他们吸取了西方现代派的一些重要思想成果, 以活跃的思维方式, 深化了香港文学审美特征的研究 ,  改变了过去研究中过于单一和封闭的状态 。正是在观念变革的洗礼下 , 批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像赵园对施叔青 “香港三部曲” 小说的扎实研究 , 艾晓明对西西小说的探讨, 吴义勤对陶然小说的文本分析, 均极为到位 。年轻学者的开拓精神和学术上的建设者胸襟, 使我们看到香港文学研究队伍的朝气与锐气。


在检视 20 年来的香港文学研究成绩时 , 还不能忽视媒体在推动香港文学研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正因为有众多的报刊 , 如内地的 《台港文学选刊》 、 《世界华文文学》 、 《华文文学》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及香港的 《香港文学》 、 《香港作家》 、 《当代文艺》 发表内地学者的研究文章 , 香港文学研究才活跃起来。至于文学论争, 更是离不开传媒的推动。而 90 年代的内地传媒并非是主流话语的一统天下 , 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带有商业炒作性质 , 传媒的商业化使论争走出学院大门, 也使香港作家有了更多面对大众的机会。如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王朔评价金庸以及由此引起的争议中, 媒体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由此也可看出 20 世纪末香港文学研究的两个另类特色 :一是 “亲评” 与 “酷评” 并存。如果说, 冯其庸、 严家炎等人对金庸作品作全盘肯定为 “亲评” 的话, 那何满子说 “没有吸毒贩毒的人照样可以批判吸毒贩毒, 没看过金庸小说的人照样可以批判这种精神鸦片” (大意)⑧ 则属“ 酷评” 乃至 “恶评” 。但有些批判者并不属于当下流行的那种无知无畏、 满口胡言的 “酷评” , 而是出于社会责任感以及人文精神的张扬和对武侠小说的深入分析上。如王彬彬对北京某些著名学者无限崇拜金庸的态度提出纯学理的批评, 指出他们加入拜 “金” 主义的行列时一再犯的常识性错误,  均体现了以理服人的原则。⑨二是文学研究的载体不再是书刊一枝独秀,新浪网上有 “金迷” 总舵的 “金庸客栈” , 他们不在报刊而在网上形成与王朔论战的热潮。虽然网上文章的 “自娱” 性质影响文章质量的提高, 但这也是一种文化新风景。它有可能发展成一种以对话形式出现的新的 “网络文学评论” 。


03


香港文学研究的成果 , 比较引入瞩目的是属“初写” 、 “试写” 性质的香港文学史的 《香港文学史》【10及 《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11】 、《香港小说史》。【12香港文学史的写作与内地一般文学史写作相比, 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是它探讨的是一个特定地区的文学现象。在前港英政府统治下, 香港华文文学并非是主流文化 , 文学史涉及的作家作品数量少, 可背景十分复杂 。二是作为内地文学分流出去的香港文学, 其历史很短, 史的线索少且不明显, 况且对何时才有真正的香港文学乃至什么叫香港文学, 学术界仍有争议 。这些特点, 给香港文学史的编撰带来相当的难度 。但内地学者不畏困难, 拿出史家的气魂与史识, 对各种史料进行初步的梳理, 尽可能加以学科化与系统化的整合 , 为后人 “重写” 香港文学史打下了基础。这里应强调的是, 内地学者写史得到香港学者的启发帮助和文艺界的支持。像黄维梁的 《香港文学初探》【13】及卢玮銮 、 黄继持、 郑树森编的众多史料集及相关论述, 成了内地学者案头的必备参考书。刘登翰主编的 《香港文学史》 , 则由香港作家联会一手策划。这种用大兵团作战方式写出的文学史, 在观点上无法做到像私家治史那样前后统一,   但它集思广益,  体例新颖,  在各章中大体上做到了史论结合 ,   这是港内外较多人肯定的同类书中有特色的一部 。在香港文学研究中, 还出现了一种整合性的研究, 如陈辽 、 曹惠民主编的 《百年中华文学史论》 ,【14】情怀、 现代化转型、 传播与消费等更广的范畴内审从人文精神 世间视百年台港澳文学, 开拓了两岸三地文学研究的新空间, 也揭示了百年来的台港澳文学产生发展的渊源和变化 , 为包括香港文学在内的中华文学的学术思考注入了新灵感。



与文学史写作相关的是个案研究。在这方面, 李勇的 《曹聚仁研究》【15】 、 吴义勤 《漂泊的都市之魂》 【16】 周伟民与唐玲玲的 《论东方诗化意识流小说》 【17】陈墨的金庸研究系列【18】均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专著所折射的香港文学演变, 均不是线性推进式, 而是表明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香港作家出现, 有不同的文学风格形成。而对这些作家艺术成就的肯定 , 又往往通过不同地区的内地学者批评经验的积累和探索去完成的。如果我们只有宏观研究而没有这些个案研究 , 那宏观研究就会建立在沙滩上。一些以 20 世纪为名的中国文学史或通史, 其香港文学部分之所以写得比大陆文学乃至台湾文学差, 除把香港文学作为聊备一格加以处理方法的失误外, 还与缺乏扎实的微观研究有关。


比起内地的台湾文学研究来,  香港文学研究成绩要逊色。再加上香港文学成就比不上台湾与内地, 因而香港文学被某些人认为是 “学问” 很浅的学科。“九七” 回归后, 甚至它能否单独形成一门学科 , 有人还提出疑问。不能说这种看法全属偏见, 因为香港文学提供的研究资源有限。另一方面, 还因为香港文学史料的整理, 内地学者做得远比香港差 。这里面有客观原因 , 也有主观原因, 如有人就瞧不起史料整理工作。有些香港文学史著作之所以引起香港学界不满, 除史料错得离谱外, 还有一个问题是以内地的评判标准去套香港文学, 这自然会削足适履。要解决这个问题, 除有条件者多赴香港考察外, 应用内地研究当代文学学者所倡导的历史还原法 ,  即在占有充分的史料基础上去还原, 尽可能把问题放在历史语境中去考察 。同时, 还应把制约香港文学发展的种种因素置于学术解剖刀下。在阐明香港文学创作和评论高度自主化的历史合理性的同时,  也应揭示前港英政府对华文创作任其自生自灭的负作用, 其中对各种背景作家的文化处境和流行作家文化性格的解剖, 还有因圈子多引起党同伐异现象的分析, 均应鞭辟入里 。这样, 才能显示史家从政治层面延伸到历史视域乃至哲学 层面的通透眼光和不为贤者讳 、 不为人情所囿的学术风格。


近几年 , 内地学术界在探讨全球化问题 。其实, 全球化不可能仅像经济全球化那样, 使世界各国的文学走向同一化 ;相反 , 全球化会使各民族文学保持各自的特征和品格。香港文学同样不会因为全球化失却自己的特色, 更不会因回归而与内地的特区文学一体化。在一国两制的大背景下 , 新世纪的香港文学研究必将通过两地文学的密切交流和理论对话, 形成新的研究秩序。这不是说否认全球化给作为弱势的世界华文文学带来了威胁 — — 尤其是在大中华文化空间内 ,  香港文学会继续受到内地文学、 台湾文学的挤压 ,  我们要强调的是全球化给香港文学及其研究所带来的挑战。对内地学者来说, 全球化可继续改变自身长期形成的自我封闭和禁锢, 这是扩大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视野和从分流走向整合的一次机遇 。内地的香港文学研究者在吸纳世界思想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 必将发掘中国文学研究固有的宝贵资源, 把香港文学研究更推进一步。


注释:

①秦似: 《回忆 <野草>》 , 《新文学史料》 1979 年第 2 辑。

②刘以鬯: 《天堂与地狱》 ,  花城出版社, 1981 年。

③苏叔阳 : 《 沙漠中的开拓者 — — 读 <香港小说选>》 , 《读书》 1981 年第 10 期。

④苏叔阳: 《关于<香港小说选>的批评的反映》 ,《文艺报》 1983 年 8 月。

⑤黄树红: 《鲁迅与香港新文学》 , 广东鲁迅研究学会编 《 鲁迅与五 四新文学精神(1999 年研讨 会论文汇集)》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第 276 页。

⑥香港 《信报》 1986 年 12 月 30 日。

⑦罗孚: 《最高一级的堕落》 , 香港 《 明报》 1993 年6 月 14、 15 日。

⑧参看何满子 《 为武侠小说亮底》 , 刊 《文汇报》 ;《破 “ 新武侠小说” 之新》 , 刊 《中华读书报》 。

⑨王彬彬: 《雅俗共赏的神话》 , 《红岩》 2000 年第6 期。

⑩这类著作主要有:王剑丛 《 香港文学史》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5 年;潘亚暾 、 汪义生 《香港文学史》 , 鹭江出版社, 1997 年;刘登翰主编 《香港文学史》 , 香港作家出版社, 1997 年;施建伟等 《香港大学简史》 ,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11】古远清: 《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 ,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12】袁良骏: 《香港小说史》   ,  海天出版社,   1999 年。

【13】黄维梁: 《香港文学初探》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87 年。

【14】陈辽、 曹惠民主编 《百年中华文学史论》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

【15】李勇 : 《 曹聚仁研究》   ,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年。

【16】吴义勤: 《漂泊的都市之魂》 , 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 年。

【17】周伟民、 唐玲玲: 《论东方诗化意识流小说》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

【18】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0 年起陆续推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编:凌逾

责编:何春桃

推荐人:谢慧清


往期精彩:

跨界太极学术 | 古远清:站在当下学术前沿,进一步擦亮“粤派批评”的名片

跨界太极学术丨古远清:别开生面的香港文学研究——读《跨媒介香港》

古远清文,霍艳摘:凌逾著《跨媒介香港》,《中国文学年鉴2016》,2017年出版。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经纬】  1596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