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经纬学术丨赵伶俐:艺术意象·审美意象·科学意象——创造活动心理图像异同的理论与实证构想

赵伶俐 跨界经纬 2022-12-18

*文章、图片、视频等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及时联系!我们一定妥善处理!

艺术意象·审美意象·科学意象

——创造活动心理图像异同的理论与实证构想


赵伶俐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年7月 第23卷第7期


摘要:意象是意义与图像的有机结合体,是创造性活动不可或缺的逻辑基点、加工方法、过程与结果。中国古典和西方近现代美学与文艺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和认知心理学等的研究成果都表明:意象是艺术创作,审美创造、科学创造,甚至生活创造活动中所共同拥有的心理图像。是统摄感性、理性认知活动及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精神活动。意和像的构成因素及组合方式不同,形成了意像的不同种类。艺术意象、审美意象与科学意象的基本过程相似,但具体过程的目标、走向与结果表达式很不相同。有关意象的理论值得更深入和系统探讨;同时应当补充实证研究,例如艺术家与科学家创造过程中图像资料的统计分析;各类人群的意象调查与测验;各类意象加工模式、特点与水平实验等。意象研究是艺术认知、审美认知与科学认知,艺术教育、审美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重要交结点.


关键词:意象;心理图像;意象比较;理论与实证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意与像的有机融会,浑成一体,合称意象。意象是一种与人的创造性活动紧密联系的心理图像,所以“亦称创造意象”[1]。“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李政道),这不仅指科学成果可用艺术形象表达;艺术成果可用科学意义阐释,还指科学与艺术都有形象,都有意义,“科学和艺术是共同作为通过某种媒介的形式或结构来表现精神意象的一种方式”[2]。


一、意象贯穿于艺术、审美及科学创造活动


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对意象在艺术创作和审美鉴赏中的表现及特点,有过许多精辟分析。因此在美学家叶朗先生看来:“西方美学以探讨什么是‘美’为主”,而“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意象为中心的”[3]。中国五千年前的奇书《易传》就提出了“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非凡见解,其采用阴阳两元等划分组合数理划分的六十四卦,已具有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二迸制”数理的内质;其对每卦所赋予的卦象及卦意(卦辞)更是饱含深刻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对中国哲学、古典美学和文艺理论及实践,产生了根本性的长远影响,也是现代认知科学,对审美认知与科学认知、审美思维与科学思维有机结合提供的最佳诠释[4]。魏晋王弼《周易略例·明象》中“得意忘象,得象忘言”是对意、象、言三者关系的揭示;东晋顾恺之《世说新语·巧艺》中“传神写照”,是对艺术以形写神,以象含意的审美表现原则与手法的精要概括;南宋宗炳《画山水序》中的“澄怀味象”,是对艺术审美欣赏中主客体关系的揭示;而南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对于审美意象的分析”,他以“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行”(《神思》)第一次将意与象合起来,第一次铸成了‘意象’这个词”,还透过“隐秀”“风骨”“神思”“知音”等对意象在审美和艺术创作中的特点进行了“很重要的分析”[5]。朱良智教授的《曲院风荷——中国艺术审美文化十讲》[6],每讲题目都是一个意味丰富的审美意象:听香、看舞、曲径、微花、枯树、空山、冷月、和风、慧剑、扁舟等,就是对中国古典艺术美学特点的最高度的理性抽象与最生动的解读。


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中,以画竹为例提出了创作意象的三境界说,即:(1)“眼中之竹”,指面对客体进行艺术直观和审美观照的意象;(2)“心中之竹”,指在头脑和心灵内部进行主观取舍、抽象概括,变形重组等加工生成的新意象;(3)“手中之竹”,指通过一定艺术技能例如绘画、声音、动作等将内部主观意象表达或外化出来的成果。这一创作意象三境界说,至今仍是中国美学及艺术创作的精典理论之一。其实,它也反映了包括西方在内所有艺术创作和审美实践的共同规律。毕加索《和平鸽》的创作草图(图1)等,就典型地反映了意象的加工生成的过程意象创生的三个阶段,“心中意象”这一内心的中间加工阶段最为关键,因此关于意象的这一定义:“是存在于艺术家头脑中的融入了某种思想情感等因素的形象。艺术形象外化的心理基础”。[7],也颇有代表性。



然而,意象远不仅存于艺术和审美活动中。科学作为人类重要的创造性活动,同样有意象,同样有意象生成及活动的三境界。以物理学中霓虹现象到反射原理的发现为例(图2)就有:(1)在科学观察阶段面对客观的“眼中霓虹”;(2)在头脑中经科学思维加工的“心中霓虹”,这是一个将眼中之虹霓加工成科学数据和图像,抽象成反射原理及数学模型的过程;(3)将霓虹及类似现象的共同反射原理,表达成定理或公式的“手中霓虹”。



科学创造中每一新公式、模型、定理等作品的诞生,可以说都是以科学独有的表达式所显示的新科学意象的诞生。它源于科学家所直观到的客观意象例如霓虹等;同时又因其在内部对“意”的高度抽象概括性,其“象”和结果的符号化。使之比艺术作品以艺术形式所显示的艺术意象,更远离了最初的直观意象。例如麦克斯韦方程组(图3)以四个方程式“全面地总结了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再加上一个洛伦兹力公式“原则上可以解决宏观电磁现象的各种问题[8]。这一伟大方程组的建构,就经历了(1)眼中电磁现象;(2)心中电磁场理性抽象数学模型的生成提炼与完善(图4);(3)手中理论解释和表达公式(四个方程组)以及最终实证等科学意象生成三阶段。



可见,艺术审美创作和科学创作,最相同的一点是它们都有“象”有“意”伴随始终,都经历了从意象观照观察,到意象内部加工,到新意象外化表达等这样三个基本过程。其中间环节“心中意象”阶段,是象与意融合加工最复杂、最关键性的阶段。


二、审美意象与科学意象的交织


除了对过程的比较考察外,从作品角度审视,不少艺术作品和科学作品实际上都是艺术意象与科学意象交织的产物。达·芬奇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最杰出的艺术家,也是极富创新精神的科学家,他的绘画作品往往既是艺术观念也是科学理论的表达,是艺术意象与科学意象有机交融的产物。其艺术代表作之一《人体比例图》(图5),同时也客观反映了人体的数学比例,采用了圆周与切线的几何图形表达式。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最后的晚餐》,从其草图的复制图(图6)可见,以耶稣额头为焦点画出的一些放射性直线,表明他充分运用了数学射影几何的原理来创生这一艺术作品的三维空间感。



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其实也就是现实物象的抽象,几何图像本身就是象与意的融合体,具有典型的科学审美意象特征。最具代表性的是解析几何,“它揭示了两个数学分支——代数与几何的联系”o)。早期的几何学家完全只用空间图形方法揭示形的关系,例如圆截线,即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锥所得的曲线(图7,上半部),笛卡儿首次采用坐标图,描出了这些圆锥截线的X和Y坐标,并写出它们的代数方程(图7,下半部)。这一创举,发现了几何图形与数量关系或代数关系的内在逻辑联系,产生了关于几何图像的“对其代数本性”的“新的理解”。数学的形意从此有机结合起来,数学思维及其创造成果也从此更加“意象化”,在更高层面上实现了意与象的有机统一,数学也因此获得了最动人的科学性的美学形式,给人以深刻的美感震撼。



物理学更是一个科学思想理论与图像充分结合的领域。其中至少可以看到三大类典型科学意象的存在,它们还潜在或显在地与审美意象高度融合在一起(图8):(1)理论假设意象,例如关于地球图景的空心地球假说(图8—1),被认为具有很圆满的美学意识;(2)实验意象,例如在相对论理论假设中的钟表运动实验设计(图8—2),此外还有许多思想实验,其实就是靠科学意象来支撑的在头脑中实施的实验,富有生动的想象力和感染力;(3)经过实证的科学原理意象。例如开普勒的火星椭圆轨道的理论图像(图8—3),牛顿《光学》中的折射理论图像(图8—4)和爱因斯坦空间弯曲理论图像(图8—5)等。


在这些科学图像中蕴涵着深刻的科学真理,充满奇异的美感,就像一幅幅能够引起人们极大探究欲望的抽象派美术作品。例如“牛顿环”(图8—4)是牛顿《光学》中大量用于表达光的现象和原理的图像之一,图中线AB和CD表示一对棱镜的平面和凸面,牛顿把这一对棱镜贴在一起得出了著名的彩色环的图案:当运动的光粒子(斜线),穿过两个棱镜之间厚度不同的空气,通过“一阵阵”交替反射与折射[13],变得美轮美奂,科学意象和审美意象达到了高度交融状态怎么能够截然区分得开?因此有科学家“坚决主张:不妨把科学发现的过程看作是艺术活动的一种形式。这一点最好地表现在物理科学的理论方面。"[14]



查有梁先生是物理学、教育学、诗歌创作等多栖专家,常写科学诗,即用诗歌形式表达科学的审美意象,耐人寻味:


物理学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爱因斯坦的“天坛”建在城市的中心

他用“对称原理”建筑的“天坛”有三层

狭义和广义相对论,还有“统一场论”

爱因斯坦的“天坛”,尚未完全封顶

“统一场论”的建构,并没有真正完成

“天坛”的顶部,对应着宇宙的苍穹

让物理学家们,眼睛一亮。大吃一惊


不仅西方文明与科技,中国文明也蕴涵着同样巨大的科学智慧和审美魅力,以及严谨的理论逻辑与生动美学图像构成的意象。前述诞生于2300年前的《易传》就是一大典型例证。


最为不相同之处是:审美和艺术的每一过程,始终以“象”为主体展开,“意”总是内涵在“象”内,且在一定范围里总是“一象多意”,例如英国现代芭蕾舞《青春》“就是一个主题朦胧,多义的作品”[15](图9),“是一个多向联系,多种可能的作品,一个艺术多值逻辑、模糊逻辑的实例,一个没有精确的‘是’,但却有明确的‘界’的审美范围。[16]


而科学的每一过程,始终以“意”为主体展开,力图将象中之“意”抽取和概括起来,力求“多象一意”及发现其本质规律或建构数学模型,例如从霓虹及诸多类似现象得出反射定理,可用以解释其它更多类似物体的反射现象。杨振宁博士在《美与物理学》中讲到:整个物理学最后的精华是那为数不多、概括度极高且简洁优美的理论架构,表现为下述这些经典方程式:牛顿的运动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方程;狄拉克方程;海森伯格方程等,“此外最多还有四五个方程”,而“把这些方程写在一起就是整个物理学的理论架构,这个可以说是真正包罗万象”,“可以说这些方程式是造物者的诗篇,因为它们用了非常浓缩的语言,而能够把这么广大的宇宙之间包罗万象的物理现象给它准确地描绘了出来。”[17]



然而,科学如诗如画般的审美意象,是非科学家很难观照、认知和体验到的,即使物理学专业的人也未必都能够全面深刻“了解这些像诗一样的方程”[18]。人们普遍因为不懂科学的形式或者“抽象的知觉实体”(数学家哈奇森),所以对科学难以像伟大的科学家们那样产生意和象,融合产生科学意象,进而产生科学审美意象。


难道人们就真的能够普遍理解和欣赏艺术意象及审美意象吗?如同科学一样,艺术创作过程最后外化出来的意象,其实也有着自己独具的表达形式,音符线谱、色彩造型、行为律动等,这些艺术表达式似乎比科学表达式更接近人们通常感知到的客观形式,因此大众觉得理解和欣赏艺术比理解和欣赏科学要容易许多。其实不然,如果缺乏足够的专业训练和文化修养,艺术意象包括艺术意象表达式实际也同样是难以被理解和欣赏的,交响乐、现代舞、抽象美术等都是这样的实例,即便是写实性很强的艺术作品例如绘画《父亲》、摄影《希望》等,对其“象”和象中之“意”,非专业人士或缺乏精神和文化素养的人也未必能够充分感知、理解和欣赏得到。


三、意象内涵与分类


意象这一术语在国外是由美国的“E.庞德于1912年创造的”,他提出了“意象是一瞬间思想和情感的复合体”“这一著名的定义”,“从而使其意象有别于一般所说的形象。[19]此定义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涵义相当。在现代思维学里,意象被明确定义为一种“形象思维创造与描述环节的基本思维形式”,此定义最重要的是确认了意象“是由表象概括而成的理性形象,是事物的表象与主体对深层之理解的辩证统一”[20]。简单说,意象就是有意义的形象,其包括了意和象两方面因素。“意”和“象”从不同角度考察,又各有多重内涵和类别(图10)。



意和象也都有具体和抽象两大类别(图11),在各领域里,这具体和抽象两大类别及意和象两大要素的构成关系是很复杂的,并简单可以科学或者艺术来划分。无论在科学还是艺术范畴里,都可能有本质上相同的意象,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罢了。



各种要义完备及和谐构成的像,是生命力饱和、充满活力与魅力的意象,是所有创造活动的向导、起点、过程与终点。因此它对于科学创造、审美创造、艺术创作甚至生活创造等,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很遗憾,在人们头脑中通常都只是某些“意”和某种“象”的片断的、微弱的闪现,所以尽管也有意象这样的心理图像存在,但却难以导致创造性活动的发生及最终成果。只有对科学、艺术、审美具有一定加工能力,有相应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能力,倾心创造和有所创造力的人,才能够充分实现意象活动。“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其中“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是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即使只是领悟了“其极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满意足了。"[21]


四、意象实证研究构想


理论在没有得到实证的时候,只能是假说。对意象的认知模式和规律进行实证研究,是认知心理学和审美认知研究的重要而崭新的课题。美即和谐,审美认知即对美(和谐)的信息进行加工(感知识别、编码储存、选择重组、提取输出)或者将一般信息加工成为新的和谐信息的过程及其结果。意象则是认知,包括艺术认知、审美认知和科学认知加工的重要过程或者方式。对意象加工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虽然因为意象构成的复杂性尤其中间过程的模糊性而难度极大,但在目前条件下至少可以努力去做到:


(1) 各领域艺术家创作意象文献调查。收集和统计艺术家在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草图,分析其意象发生、存在特征及活动规律。(2) 各领域科学家创作意象文献调查。收集和统计科学家在理论假设阶段与实证阶段,从现实图像中抽取理论模型和数学模型过程中的草稿草图;与艺术家创作的草稿草图进行对比分析;考察科学意象发生、存在特征及其活动规律。(3) 意象实验。利用脑电仪、眼动仪、心电仪等常用心理学实验仪器,辅以激素和血液监测等,对普通和专业被试诉诸一定的审美、艺术或科学刺激,引发并记录其意象活动,考察图像和意义生成及融合水平;艺术意象、审美意象和科学意象的生成水平及规律;比较异同。(4) 意象教育实验。将所发现的意象生成规律、艺术和审美意象、科学意象的加工特点与模式等应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以改进和更新学校课程与教学方法;促进审美、艺术和科学认知的交融;促进审美教育、艺术教育、科学教育的综合化进程;促进师生的审美、艺术及科学素质创造性的发展。



向上滑动阅览


参考文献

[1] [7][19]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G].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553,1553。1554.

[2] (英)马丁·约翰逊.艺术与科学思想[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3]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3.

[4] 赵伶俐.易经,人类科学思维和审美思维方式的经典阐释[M].心理科学,1999(2).

[5]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226.

[6] 朱良智.曲院风荷[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8]霍炳海,贾洛武.曹文斗.大学物理概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183.

[9][10][11][13]Morris Kline.现代世界中的数学[M].齐民友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9。9,64.

[12]方在庆主编.一个真实的爱因斯坦(科学大师画传书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90.

[14](荚)詹姆斯w麦卡里斯特(James W.MeAllister 1996).美与科学革命[M].李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1.

[15]方兴惠.杨之施.人体的诗——舞蹈美[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68.

[16]]赵伶俐.多值逻辑与审美逻辑[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2).

[17][18]杨振宁.美与物理学[M]//叶中敏.人情物理杨振宁.译林出版社,2003。223,232.

[20]田运.思维辞典[G].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629.

[21]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M]//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








总编:凌逾

责编:王媛婷


往期精彩


跨界太极学术 | 汪欣  :视觉语言的符号意象

跨界经纬学术 |咸立强:中西文学作品中花园意象的审美意蕴比较

跨界经纬学术 | 孙鹏:“天圆地方”造型意象的现代视觉重构——论中国标志设计的方圆形态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经纬】  1715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