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经纬 | 梁炎诗:纺织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广州中大布匹市场为例——凌逾老师课程《消失与生长:城市考现学》的创意推文

梁炎诗 跨界经纬 2022-12-18


Cloth

Market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白居易《缭绫》


上下滑动查看

“白衣天使”中的“衣”离不开纺织,而说到纺织,就会想到棉花、羊毛、羊绒、蚕茧丝等纺织原料。在古代,中国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一般是毛、麻、棉三种短纤维,以及大量使用的长纤维----蚕丝。


悠悠纺织历史可追溯到秦汉,至乾隆时期起广东的养蚕缫丝业(从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盖称缫丝)开始发展。明朝中叶,广州就有了专门的丝缎行、什色缎行、绸绫行、机纱行等。清康乾时期,已有广缎、广纱等广东丝绸产品畅销海外。雍正年间,当时著名的丝绸专业会馆之一----锦纶会馆就统领了西关、上下九以及十三行附近的数百家大型丝织工厂。


明清时期,广府的丝织业就飞速发展,已有“广纱甲天下”之称。


在唐朝中期之前,中国对外的主要通道是陆上丝绸之路,由于明清两代政府实行了海禁政策,广州成为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唯一对外开放的贸易大港。那时从广州起航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增加,抵达世界7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得珠江之滨----广州呈现出一派外贸繁荣的景象,“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广府的丝织业就是这样兴起的。






跨越千年,从桑基鱼塘到广州下九路等著名丝绸店,从西关大大小小的纺织企业到中大布匹市场、十三行、站前路等服装批发市场,现如今的中国依旧是全球茧丝绸原料的主产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


虽然,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作为传统产业的纺织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广州的快速发展和崛起带来了强大的生机活力,但是在现发展阶段,我国纺织经济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以广州中大布匹市场为例


 “全国纺织看华南,华南纺织看中大”,这是业界的流行语。位于海珠区新港中路中山大学正门对面的中大布匹市场,有着3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过1991年、1997年和2004年三次升级改造,如今已发展成了中大纺织商圈,是亚洲最大的纺织服装辅料市场。


中大布匹市场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那时候是由海印桥桥底摆地摊卖毛绒线的“走鬼”自发迁到中山大学南门对面,慢慢成了气候。因为是在中山大学校园附近,买卖的商品主要是布料,久而久之就被周边居民叫做中大布匹市场。现在,随着城市的改造升级,广州老城区---海珠区正计划进行旧村、旧市场的改造。


初次来到中大布匹市场,给我的第一感觉就像是从繁华的大城市回到了自己家乡的小镇上。我的家乡在广东省茂名市公馆镇,那里没有什么耸立着的高楼大厦,也没有豪华的橱窗和车水马龙的、干净的柏油大马路。


这里也没有,不同的是这里有大量的大大小小的门店和拎着包,拉着小推车来回寻找、购买布料的男男女女,人流量很大。他们的衣着打扮大都朴素,有的骑着电瓶车匆匆忙忙,有的慢慢行走在大街小巷。


在这里,我感觉到一种平淡生活的自由和归属感,如我的家乡小镇给我的感觉一般。然后走在路上,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这里的人除了讲广州话,还有更多的是讲湖北话。


因为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广州就以改革创新和开放包容的姿态感召四面八方的年轻人奔赴而来。那时候的大塘村、康乐村、鹭江村等地的地租便宜,生意便利,吸引了大量的湖北人怀揣谋生致富的梦想来到这里打拼。其中一个城中村-----康乐村,因为湖北人居多而被人称作“湖北村”。大量的湖北人成为了中大布匹市场的特色之一,而这里也容纳了他们许多人的青春和梦想。如果不是受疫情影响,想来这里应该会更热闹、更熙熙攘攘......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那中大布匹市场为什么要旧改呢?

No.1

经营分区不明显,增加了交易的时间成本





走进中大布匹市场,各种布料琳琅满目,其品种齐全,包括针织面料、化纤面料、毛纺面料、丝绸面料、混纺交织面料、棉纺面料、麻纺面料、服装辅料布家居装饰用布、纽扣、烫类、五金类等等近10万个品种。其中辅料交易占据全球交易份额的第一,交易范围也早已覆盖了整个中国,甚至部分覆盖全球。

      

虽然交易量大,但市场的经营分区不明显。因为市场是自发经营调整的,只有部分规模较小的分类专区,还有很多产品分区重叠的现象,以至于采购商不得不在整个市场寻找目标产品。


No.2

车辆交通配套严重滞后

中大布匹市场并不是纯市场化的一个商业区,而是居民住宅、商铺和仓库三者的一个组合区域。因为是老城区,居民楼、交通设备都比较老旧,道路也比较狭窄、破旧。走在中大布匹市场的大街小巷里,看到最多的不是大中小货车,是电瓶车大军。而绝大多数的电动车都是为了运载货物或者方便来往穿梭各种商铺寻找想要的产品。虽然骑电瓶车能很大程度上帮助商家省时省力,提高交易效率,但是大量的电动车也带来了交通拥堵,难以维持交通秩序。严重的人流和车流对经营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No.3

物流市场规划落后,市场配套亟需提高

自发成长起来的市场没有完善的配套物流,以至于货物的运输存在很多缺陷,降低了商品交易的速度。

滑动查看更多

No.4

缺少电子商务交易,业态滞后

中大布匹市场经历了萌芽复苏、商圈商群形成、外围扩张发展三个阶段,现正经历电商转型升级阶段,由于轻纺产品特别是面料辅料类的分类缺失标准,容易导致产品的描述不规范,而交易就必须以实物签收交易为主,无法真正意义上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易,从而导致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难以普及。

<<<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No.5

消防、卫生、交通安全等问题日益显现


滑动查看更多

一方面,大量的店铺和人流也给当地的卫生管理带来很多问题,加上配套设施比较老旧,没有规范、严格的卫生管理,当地的市容市貌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走进比较密集的商品交易区,会看到狭窄的道路两旁横七竖八地停放着很多电瓶车,几个垃圾桶就占用了很多地方,周围的地面还沾有很多污渍,环境卫生着实有待改善。


     此外,纺织材料是易燃物,大大小小的店面都集中在同一个区域,消防设施显得尤其重要。显然,老旧的消防系统早已不能满足现在的发展需求,需要进行革新。另一方面,道路上到处是电瓶车,有的加塞、有的超速、有的骑手还边打电话边超速,穿梭在大街小巷。人车争道,不禁让人捏一把冷汗。有时交通十分拥堵,人流又大,又缺乏交警疏导,交通安全隐患不容小觑。而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中大布匹商圈的转型升级,也会影响广州整座城市的未来发展。








12

   消失or改造重现?


总的来说,中大布匹商圈是个有着深厚根基的成熟商圈,但是受到了经营硬件的限制,它的发展必须跳出局限或者重新规划才能改变现状,谋取更好的发展。但我认为,这并不是需要整个布匹市场完全消失,而是让原有的旧的制度、商业模式和商圈环境退出现在的纺织经济舞台。应该在充分利用旧的资源的基础上,提升整个商圈的现代化经营环境,重新树立起中大的品牌文化和总部经济区的称号,打造国际化商贸基地。


旧村改造,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是必然选择

       

因为广州市中心存量用地不足,很多低端产业地处城市核心地段,使得不少高端产业只能落户外围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为了释放市中心的存量土地资源,增加广州市产业空间供给,优化产业结构并推动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广州市深化城市更新工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1年5月7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网发布《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村集体经济组织决策事项表决指引》,以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顺利推进全市城中村改造。而广州知名的城中区海珠康乐、鹭江村是目前广州市最大的改造项目。显然,要实现产城融合,深化城市更新,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不可或缺。



如何逆生长,实现纺织经济的转型升级?

中大布匹市场能长成如今的’参天大树’,其实是市场、产业、资本三者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一,纺织行业于1980年代开始进驻珠三角,作为珠三角工业化道路早产物,乘着'三来一补,前店后厂'的政策东风,到1990年代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兴盛繁荣,也成为珠三角地区工业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大布匹市场该如何改变“野蛮生长、体弱多病”的状态,从而实现逆生长,成为全国纺织布料市场经济的“晴雨表”?中国纺织工业已经成为支撑世界纺织工业体系平稳运行的核心力量和推进全球化经济文化合作治理的重要产业平台。现在因为新冠疫情,很多纺织交易都受到很大的冲击,我觉得这对广州的布匹市场乃至我国整个纺织经济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但也是个转型升级实现逆生长的契机。


首先应该针对现有的市场问题作出对应的举措,包括优化市场结构和经营交易环境,改善物流市场和交通配套设施,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等。其次,也需要把更多的目光放到网络交易,实现与互联网的现实接轨,在保持欧美市场的基础上,可以积极开拓非洲、南美等地区的新兴市场。同时,还需要重视品牌力量,做好面料品质保障。为了坚持可持续性发展,也可以考虑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能否增加绿色环保元素,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因为中大布匹市场的经营规模大,覆盖面广,又处于城市核心地区,很多问题根深蒂固,旧改的过程中难免会面临诸多困难,具体的转型升级措施将有待更进一步探索和践行。


除了中大布匹市场,广州还形成了以荔湾区十三行和站西路、越秀区的流花和桂花岗、天河区的沙河和东圃、白云区的石井和机场路、增城区的新塘、番禺的市桥和南村为主的六大服装商圈,130余个服装专业批发市场。


大家比较熟知的广州白马服装市场从2005年就开始转型,是业内首个响应政府号召转型升级的市场。经过投资升级市场硬件设施,全面更新电梯、空调、消防等设备,优化租户结构等系列举措,现如今的白马市场人头攒动,但不再是乱糟糟的批发市场,那里有一系列中高端服装品牌,小档口也蜕变成时尚商铺,还可以线上看版线下预定工厂发货,俨然成为了广州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示范市场。




新旧更迭, 一座城市的创新发展少不了旧改和革新,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广州已累计有127个专业市场通过拆除整改、搬迁、规范整治等方式完成转型升级。时代变迁,承载着许多广州人文风情的旧城区、旧市场正在慢慢消失,新生长的是一座座高楼和规范管理、经营的新型市场。面对未来的发展,有很多行业人士表示充满信心,相信市场经过旧改会焕然一新,将以新的姿态重登纺织经济舞台,获取新的生机。但也有不少网友担心,在旧改后的市场里再也找不到原有的传统的市井气息,可能很多历史记忆也会随之流逝。

      

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布匹市场的旧改来实现纺织经济的转型升级,带动整个行业乃至广州这座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旧市场的消失是为了让其能够更好地生长,退出市场经济舞台并不是给它们画上句号,而是这个故事的延续,是为了让一个更好的角色能够登台展现。



这里有漫走在中大布匹市场商业圈,仔细挑选钟意的布料,货比三家,一遍一遍对色、对材料、对手感.....直到找到想要的那种为止的执着和认真;

大街小巷,人头攒动,此起彼伏的各种各样声音:喇叭声、议价声、叫卖声、笑声......

运送货物的骑手们闲下来一块面对面唠嗑的乐趣;

为生活而忙碌的勤恳,为梦想而奋斗的热情......


“存在即合理”,现有的市场经营模式是城市发展、应运而生的结果。上世纪80年代的中大布匹市场从一片农田变成地摊、铁硼、简易商铺、大型商业批发市场到现如今的中大布匹商业圈,这里承载了很多广州海珠区这片土地的专属记忆。不仅仅是中大布匹市场,在其他专业市场旧改、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希望能够继续保有广州传统市场的一些优良特点和城市文化符号,也依旧能够保有原来的烟火气息,让整个纺织经济在“消失”中“涅槃重生”。


END


感谢凌逾老师的指导和建议

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妥善处理!


文案/编辑/摄影:梁炎诗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总编:凌逾

责编:梁炎诗

审阅:陆婵映 谢慧玲 张紫嫣



往期精彩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经纬】  第2163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