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朋友的“病毒性肺炎”,怎么治疗?

中医养生就关注→ 医养百家谈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导读:小朋友的病毒性肺炎该怎么办?该如何治疗,如何判断预后?一起学习孙一民先生的看法及经验方吧!



积多年之经验,余在诊治喘证(病毒性肺炎)时,认为痰鸣、喘咳、腹胀,是威胁患儿生命的三大主证。


而三者又分主次,痰鸣为首,喘促次之,腹胀季位。


盖喘由痰生,治以化痰为先,痰热清化,窍道通畅,肺气宣达,喘咳自平;次为消胀,腹胀除,腑气下行,痰减喘轻。


据临床观察,病情危笃,则腹胀益甚;反之,腹胀减轻,则病情好转。此乃肺与大肠相表里之意耳。



1



鉴于此,故制葶苈五子汤治疗是证,验诸临床,收效颇捷。


组成:葶苈子3克,牛蒡子6克,炙苏子4.5克,炒杏仁6克,莱菔子6克,川贝母4.5克,炙橘红6克,大枣(去核)5枚


制用法:共研粗末(不研亦可),为1岁小儿用量。每日一付,水煎取汁约60毫升,分三次温服。


功效:降气平喘,化痰止咳。


主治:喘证,证见痰鸣、喘咳,腹胀。




2



葶苈五子汤乃余据主证筛选出的八味药,方取葶苈大枣泻肺汤开泄肺气,泻水逐痰。盖治喘以治痰为主,治痰以降气为先。肺气降,痰喘清,则喘咳自止。


临床凡见患儿服药后,多腹胀减缓,大便较稀,次数增多,挟有风沫,或转矢气频数者,此乃湿邪下行,浊气得降矣。


与此同时,痰涎相应减少,喘咳明显好转,多数患儿转危为安。是以降肺气,利水湿,消腹胀,实为治痰、治咳之关键。


本汤药分三组。


化痰组:葶苈子、莱菔子、川贝母、化橘红;定喘组:葶苈子、牛蒡子、紫苏子、杏仁;消胀组:莱菔子、紫苏子




3



临床运用时,应绕以“痰”字辨证施治。


痰热型:患儿内有郁热,或痰湿化热,复感风寒,除主证痰鸣、喘咳、腹胀外,兼见发热,汗出,心率快,烦躁,大便干,舌苔黄,指纹紫暗。葶苈五子汤主之。


发热重者,加苇根、连翘;痰粘稠者,加海浮石、海蛤粉;小便黄者,加山栀、竹叶。


痰湿型:患儿体质肥胖,痰湿素盛,除主证痰鸣、喘咳、腹胀外,兼见纳呆,便溏,面部及下肢浮肿,舌苔白腻。葶苈五子汤加茯苓,薏苡仁、冬瓜仁主之。


脑型:本型多由痰热型发展而来,临床观察,见患儿摇头(正常玩耍除外),两目朦胧,表情痛苦,应急治之,若失治、误治,翌日即可昏迷。


摇头一证,临床意义颇大,多为昏迷、抽搐之先兆,应急予紫雪丹清热解毒,镇痉开窍。


若热毒入脑,症见高热、昏迷、抽搐,两目上吊,可予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紫雪、安宫功效大同小异,余临床用之,恒以昏迷程度为准;昏迷之前投紫雪,昏迷时服安宫。若投安宫过早,反会引邪入内,促使昏迷,或加重昏迷。


安宫牛黄丸用量,一般一次丸,一天两次,鼻饲,若过量凉甚,小儿易发呆滞。


若患儿体弱,昏迷,宜用西洋参3克,煎汤送服之,以助正气。


此型患儿若痰鸣,喘促,可同时服葶苈五子汤祛痰定喘。




4



小儿肺炎合并心衰,应按辨证施治投药。


心率过快属心经有热者,葶苈五子汤加清心泻火之山栀、连翘、麦冬,脉即可转缓。


若痰鸣、喘促,脉数,多为痰湿阻络,治宜利湿化痰,葶苈五子汤加利水渗湿之薏苡仁、茯苓、赤小豆治之。


若体弱,精神萎靡,四末欠温,脉弱无力,可与生脉散或西洋参等。



5



余临床喜用组药,诸如热痰,用川贝母、化橘红、海浮石,清化热痰;湿痰,用冬瓜子、茯苓、薏苡仁,利湿祛痰;


喘促,用葶苈子、紫苏子、牛蒡子,降气平喘;腹胀,用莱菔子通调腑气;咳嗽,用杏仁、枇杷叶、前胡,宣肺止咳;


高热,用连翘、苇根清热;惊战,用双钩藤、蝉蜕定惊;腹泻,用山药、扁豆健脾止泻;纳呆,用谷芽、麦芽,鸡内金消积化食。


实践证明,组药力宏,取效迅捷。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来源:肖相如频道,本文选摘自《河南省名老中医经验集锦》,河南省卫生厅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3年7月。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推荐

中医救急,随手见功

养生,方向在哪里?

早上喉咙里会有痰是为什么呢?

腿上有颗“六味地黄丸”,按一按补肾强腰,远离腰膝酸软、耳鸣耳聋!

诸法无效的肩周炎,通过腹诊治好了
       

END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版 | 权 | 声 | 明 |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更多母婴健康知识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