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夜饭 】腌制篇 家乡咸肉:五花夹心,肥而不腻,妩媚雅致

华怡 医养百家谈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年夜饭菜单:


过去,过了立冬,上海的弄堂里,小小的阳台上晒着家制干菜、刚买来的黄豆,背阴的北面亭子间窗下,挂着自家用上好的鲜肉腌的咸肉,放了花椒的,上面还盖了一张油纸,防止下雨,在风里哗哗地响。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r0013bf9btl


咸肉是大众化的食品,由于味美可口,又能长期保存,有各种吃法,炒着吃、蒸着吃,而且超级下饭,所以深受消费者欢迎。可是现在超市卖的东西越多,人就越懒了,会做咸肉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其实咸肉的制作过程很简单,今天就来教大家做一做。

肉的处理:

  • 选择检验合格的新鲜肉或冻肉。

  • 若原料为新鲜肉时,必须摊开凉透。

  • 若是冻肉,也要摊开散发冷气,微软后分割处理。

  • 咸肉用的肉可以用腿肉,但五花肉更美味,特别是带骨头的那种五花肉。买来的肉,如果有骨头,不必取出,肉也不要用水洗,切记!

  • 觉得肉不干净可以用刀把肉表面一层都刮掉就可以了。

  • 实在嫌脏就用布沾高度白酒擦一下,再晾吹干


辅料的准备:

将花椒和盐一起放入锅中,用中小火慢慢炒出花椒的香昧,盐的颜色略微发黄即可。

切记火一定不能大,否则极易使花椒糊掉。

也有邻居家放八角桂皮辣椒之类的(我没试过)


揉搓过程:

将炒好的热盐均匀的撒到肉上,用手用力的给肉来回揉搓5-10分钟,把盐味搓进肉中。


腌制过程:

揉搓完成后,将剩下的盐和花椒均匀的撒在肉的两面,盐的多少根据的自己的喜好决定,想盐味大点的就多放点,想盐味淡点的就少放点,但是必须保证撒的盐在肉的表面均匀分布,同时也要保证花椒附着在肉的表面。


然后找块重物压在肉上,腌四五天,中间记得给肉翻个身,肉会腌出水来,是正常的,把水倒掉(我家用这个盐水腌制臭咸鸭蛋,嗷嗷的臭,嗷嗷的鲜)。


风干过程:

四五天之后,把肉拿出,吊在背阴不见阳光的的地儿风干四五天(一般是朝北的窗户外面就可以)即可食用。

在四五天后就可以把腌好的咸肉切成每餐的用量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即可。


营养分析

咸肉中磷、钾、钠的含量丰富,还含有脂肪、蛋白质等元素。咸肉具有开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我家腌制咸肉的备忘录和心得积累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1、制作腌腊制品的材料一定不能水洗,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所谓腌腊制品,就是通过腌制、风干使材质变得紧致、香醇;腌制后的食材,只须在烹制前用温水清洗一下就可以了,腌制前不洗,能使保存期延长很久;

2、肉与盐的比例为每斤(500克)肉∶3钱(15克)盐,这是我搜寻苏北及江南一带腌制习惯所归集出来的经验;所谓1斤肉3钱盐,盐的用量指的是10进制的换算法,即50克等于1两,又等于10钱;具体盐的用量与腌制时间有关,盐少了,腌出来的肉不够香;盐多了,会与味觉起冲突,这个比例,比较符合江南人的口味;腌制时间在48~72小时之内,我更倾向于宁减勿增;

3、目前超市里盐的品种很多,但均不标注咸度,我的使用心得是,颗粒越粗水分越小;所以选用腌制盐(特粗颗粒)效果未必好,不太容易被食材吸收;而普通烧菜用的细盐含水量较大,用来腌制也不太合适;我用过袋装的海盐、湖盐和自然晶盐,颗粒中等,水分适中,用来腌制比较合适;若选用腌制盐,可事先压碎点再用;

4、腌制好的咸肉要选通风无光照处晾干,最好不要晒太阳,因为油脂会在受热后加速氧化而变色变味;风干至肉质略硬且表面干燥不粘手时,才算基本符合食用标准;通常腌腊制品在3~20天的周期内,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高峰值,所以三周后食用会相对安全一些。


4.有时春季腌多鲜消耗大了,夏天煮冬瓜汤没有了。

我也做,但是放在冰箱里腌制,一次不会太多,风干,也就是打开保鲜膜,放在冰箱冷藏里


5.菜谱里的用量并非刻意,只是将选购来的材料做了筛选,把符合要求的肉用来腌制而已,只要掌握比例即可。


食用方法


采用此法腌制的咸肉,蒸食、煮食均可。如蒸食,蒸前将肉洗净,切成薄片。

腌咸肉中含硝酸盐,对人体有一定伤害,容易得心脏病,应避免大量食用。

腌咸肉中还含少量亚硝基化合物,因含量不高,在食用加工时弃去汤汁即可。但千万不要油煎,在高温下可促进食物中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使其中的亚硝基吡咯烷和二甲基亚硫胺致癌物的含量增高。


END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版 | 权 | 声 | 明 |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更多陆氏药膳古方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