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上海法院综配改革案例第21期丨创新审判工作机制 加大司法保护力度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落实“严格保护”见实效
欢迎光临 司法改革 栏目
推送司法改革最新动态,展示司法改革最新成果,解读司法改革最新政策。
编者按
知识产权审判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利实施,事关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事关服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近年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创新完善知识产权诉讼制度,积极推进审判工作机制创新,依法审结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案件,为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创新审判工作机制 加大司法保护力度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落实“严格保护”见实效
全文字数: 1909
阅读时间: 6分钟
/语音版请点击播放/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三年多来,积极贯彻落实“司法主导、严格保护、分类施策、比例协调”的知识产权司法政策,注重完善审判工作机制,注重发挥威慑作用,注重提高违法成本,为营造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积极稳妥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为充分保护知识产权提供保障
一是充分运用证据保全及时固定侵权证据,为认定侵权事实、确定侵权责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案件中,依权利人申请,通过诉前对侵权软件安装使用情况进行证据保全,有利于快速查清事实,促进当事人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或者达成“赔偿+软件正版化”的和解协议。而对于被告在证据保全过程中有毁灭证据的行为,法院依法对被控侵权事实作出不利于被告的推定。二是充分运用财产保全切断侵权人隐匿财产后路,促成纠纷和解和责任履行。充分发挥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功能,尽可能实施足额财产保全,在此基础上可以促使当事人和解撤诉、化解纠纷,也能确保判决后当事人自动履行或者强制执行到位。三是充分运用行为保全及时制止侵权损害后果的蔓延,并对即发侵权踩下“急刹车”。如在一起侵害商业秘密案件中,作为公司高管的被告离职前复制了多个含有原告公司技术信息的文件并即将出境。法院在依法审查原告的申请后,迅速作出诉前行为保全裁定,并连夜向被告送达了民事裁定书,促使双方当事人在后续的侵权诉讼中解决了纠纷。建院以来,截至2018年8月,共依法裁定支持各类诉讼保全771件,其中诉前保全77件、诉中保全694件。
二、着力破解举证难题,引导当事人积极举证
一是注重类案审理指引的制定,规范引导权利人依法举证。先后制定了《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审理指引》《侵害商业秘密纠纷审理指引》《计算机软件案件审理要点》等,明确类案裁判思路,引导当事人积极举证。二是对于证据材料由被告掌握的情况,通过合理分配举证责任促使积极举证。如在涉及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奖励、报酬等纠纷中,发明人很难获取所在单位实施专利的销售合同、发票等难题,该院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引导发明人所在单位主动提交相关专利的销售发票,为准确查明职务发明人应获得的报酬数额打下基础。三是对于证据材料由第三方掌握的情况,签发法院调查令取证。如对于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侵权产品的,销售数据往往在网络平台储存。该院依原告申请开具调查令,向网络销售平台公司调取被告销售侵权商品的数量,由此查明被告的侵权规模并确定赔偿数额。
三、加大对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的惩治力度,充分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
一是根据侵权情节和在案证据,结合适用举证妨碍和法定赔偿原则确定赔偿数额。对于被告侵权时间较长、侵权规模较大、侵权恶意较为明显的案件,该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依法定最高赔偿额确定赔偿数额。如在“宝马”“大润发”等侵害商标权案件中,都判决了被告承担法定最高赔偿额300万元。对于能够查明原告实际损失已超过法定最高赔偿额的,该院结合案件具体情节及被告不提供侵权获利证据的实际情况,在法定最高赔偿额以上酌定赔偿数额。如在一起计算机软件侵权案件中,根据已经查实的证据,被告使用某计算机软件构成侵权,原告实际损失超过了著作权法规定的法定赔偿数额50万元上限。该院根据全案证据情况,以双方提交的软件销售价格为参考,综合考虑被告的侵权期间和主观恶意等因素,依法判决被告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1505万元,充分显示了法院加大侵权损害赔偿的力度。二是根据不同性质的侵权行为确定赔偿数额,打击源头侵权和反复侵权。如在审理一起侵害某国际公司商标权的上诉案时,该院认为,被告同时还是假冒商品的生产者,作为侵权的源头,应承担更重的责任,故在二审中根据查明的具体事实及侵权规模,判决提高了被告的赔偿数额。三是保障权利人诉权,全面支持合理支出。加大对权利人维权合理支出的赔偿力度,对鼓励权利人维权积极性、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知识产权管理秩序有积极意义。该院对侵权事实及合理支出事实确定的案件,尽可能提高合理支出的判赔额,使其与知识产权服务的市场价格相协调。
责任编辑 / 丁戈文 伍红梅
执行编辑 / 胡逸娴
⏩ 转载请标明本公号和二维码 ⏪
推荐阅读
●【司法改革】上海法院综配改革案例第14期丨集约化分流 社会化减负 徐汇区法院积极探索审判辅助事务新型管理模式
●【司法改革】上海法院综配改革案例第15期丨虹口区法院聚焦实践需求 积极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与深度应用
●【司法改革】上海法院综配改革案例第16期丨强化审判监督 确保类案同判 市二中院积极推进法律适用统一机制
●【司法改革】上海法院综配改革案例第17期丨打造生态司法 护航生态发展 崇明区法院聚焦“四化”推进 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机制改革
●【司法改革】上海法院综配改革案例第18期丨增强改革配套功能 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徐汇区法院探索形成“八员一者”诉讼辅助事务社会化模式
●【司法改革】上海法院综配改革案例第19期丨精心谋划 全面应用 加强延伸 浦东新区法院积极开展互联网审判工作 提升审判质效
●【司法改革】上海法院综配改革案例第20期丨健全制度 强化分工 深化合作 上海高院积极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 惩戒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满意请点赞,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