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最高5000+稿酬,还有
青苗法鸣是以“青苗法鸣”“青法在线”等微信公众号为主体,横跨微博、知乎、B站等多领域的新媒体平台。自2016年11月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青年学人”,坚持服务青年法律人,帮助他们克服从学习到深造、从校园到职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致力于全方位地展现青年法律人的精神风貌。
“青苗法鸣”公众号主要推送各类与法学、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术类、思想类稿件,体裁原则上不作要求,学术论文、学术随笔、时评、书评、影评、案例分析、译文、数据盘点等皆可。
“青法在线”主要推送各类与考试、升学、求职相关的经验贴(包括但不限于考研、推免、法考、外语等),以及各类与青年法律人学习、生活、就业、职场相关的信息资讯及数据盘点。
向我们投稿还能获得什么?
一是,最高5000+的稿酬
对于被“青苗法鸣”与“青法在线”收录的原创稿件,我们将于文章推送5天后,根据阅读量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稿酬,具体标准如下:
二是,数量可观的读者打赏
根据以往数据,50%左右的推文会收到读者打赏,打赏总额多者可达到数百元。这部分赞赏额(文章推送后120小时内收到的),我们将在稿酬发放时一并全部返还给作者。
三是,高质量投稿将纳入付费阅读计划
我们将根据稿件质量,不定期将部分稿件纳入付费阅读计划,在与作者提前沟通的前提下设置成为付费阅读。作者在获得前两项待遇的同时可以获得该文章的付费收入(文章推送后120小时内收到的净收入,应iphone端口要求,通过其手机端付费需要扣除30%的手续费)。根据以往数据,单篇最高付费在600元以上。
四是,经验和技艺分享类作者将纳入咨询师库
目前,我们已构建涵盖保研、考研、法考、求职、竞赛、外语以及学术与科研等7大领域,拥有上百位咨询师的专家库。这类投稿作者成为我们的咨询师以后,将拥有付费解答各类咨询提问(详情点击子菜单“联系我们”-咨询平台)及通过青法在线平台举办线上讲座的机会(详情点击《招募令:让你的智识与经验通过声音传递》)。咨询提问和线上讲座净收入的70%都归咨询师所有,而所有的前期组织、宣传、结算以及后期服务工作都由我们承担。仅2020年前6个月,线上咨询及讲座归属咨询师收入超过20000。
五是,经验和技艺分享类作者可以通过平台出售相关资料
为满足广大读者需求,各类经验贴作者可依托平台出售相关资料。我们为作者提供海量的需求,稳定的售卖价格,过滤非真实购买者,这样远比个体社群转发要更加便捷和高效。仅2020年6月,单个作者售卖资料净收入超过5000元。(详情可添加青法小助手(qfxzsggwx)沟通)
六是,不定期专栏将加赠福利
我们不定期将开设不同的专栏,在以上五项待遇基础上加赠福利,如读伴书签、品味咖啡、绝版书籍、当当购书券等(详情点击子菜单“联系我们”-专题征稿)。
七是,获得读者肯定与学界前辈的关注
多年来,我们潜心为青年学人搭建发声舞台。不少当年稚嫩的本科生作者如今已成为朋辈学霸,他们在青苗法鸣上发表的文章先后被天同诉讼圈、中国法律评论、燕大元照、法律出版社、北大法律信息网、智合等知名平台转载。迄今为止,平台读者已覆盖清华、北大等国内300多所高校,有近万名法学教授、律师和司法工作者是我们的忠实读者。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我们的稿件录用率仅为30%左右,因此,通过平台推送文章已经成为文章质量的侧面印证。
投稿指南
1.本平台以来稿质量为采用之标准,鼓励本科生独立思考、练笔发声。来稿篇幅不做硬性要求,但原则上不得少于3000字。如为学术文章,须符合基本的格式规范(参见中国法学期刊网《法学引注手册》,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
2.为规范用稿,提高编辑质量和效率,来稿请以Word文档通过附件发至本平台统一投稿邮箱:qmfmbjb@sina.com,并在邮件标题注明“投稿青苗法鸣”或“投稿青法在线”,邮件正文中附上150字内的作者简介(内容不限,需包含作者姓名等基本信息,可用笔名,亦可附上照片)。对于所收稿件,我们会尽快安排评审,并在72小时内回复审稿结果。
3.出于维护知识产权的需要,对于已在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未经深度加工的信息(如讲座综述、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等),本平台一经收录,不付稿酬,作者投稿时须附上期刊名称、期数或信息来源。
4.本平台谢绝一稿多投,来稿若已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发布的,请在投稿前将其删除,一经发现,将予以退稿。
5.本平台所收稿件视为向我们无偿转让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复制权、汇编权等知识产权。本平台将在不改变稿件基本观点和实质性内容的前提下,在推送前对稿件的标题和内容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修改。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青苗期待与您共同见证法学“后浪”们的点滴成长!
推荐阅读
投稿邮箱:qmfmbjb@sina.com
主题;篇幅;体例
青苗学人交流群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青苗微信号,加入青苗学人交流群,一同交流、分享!
本文责编 ✎编辑部
本期编辑 ✎ 张睿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