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 · 预告 | 明天,春风春雨话清明
明天(4月5日)18:55分,CCTV10科教频道将推出清明特别节目《我们的节日—春风春雨话清明》,总时长90分钟,分为节气、节日、记忆三个篇章、共13个故事为您讲述这个春天的节日。
春风春雨话清明
中国人的节日,从来就不是一个单薄的纪念日,清明尤是如此。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清明的主题不仅是扫墓祭祀,还有郊游踏青。我们在这一天表达孝义,追思前贤,也在这一天感悟新生,拥抱春天。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它从节气向节日演化的脚步,去丈量它在中华民族传统中留下的人文深度与历史厚度。
第一篇章 清明-节气
“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清明,这个唯一以节气为名的全民节日。每年春分后的第15天,气温正不断上升,带来天地的清澈明朗。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有着历史上最为古老的观象台,24节气的观测就是从这里伊始。究竟古人为何要观测节气,又是如何观测的?故事要从陶寺遗址的13根立柱开始说起。
第二篇章 清明-节日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过后清明”
——宋 · 晏殊《破阵子》
从节气向节日的演化中,中国大地上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清明习俗。它们以盛大的仪式来标记这个重要节气,提醒人们播种希望。浙江桐乡,每到清明时节,百姓都会举办一场热热闹闹的蚕花会,这无异于是“水乡的狂欢节”。在这场以敬神为由的盛会中,蚕农们会来祭拜蚕花娘娘,祈求丰收。而蚕花会上,一项名为高杆船的民间技艺每年都是万众期待的表演项目。
第三篇章 清明-记忆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 · 学而》
家与国,清明永恒的主题。清明一经和中国的祖先崇拜、忠孝伦理相遇,便成为了一个铭刻民族共同记忆,具有强大文化生命力的节日。广东潮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侨乡。20世纪初,潮汕人纷纷远下南洋谋生,每逢清明时节,必会从大洋彼岸寄回家书,当地人称之为侨批。张美生是汕头的一名侨批收藏家,在他眼里,这些清明侨批不仅是一件件泛黄的文物,还是一份份珍贵的记忆。
何天然是一位英籍华人,从小在英国生活的他,对家乡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七年前,天然带着妻子安娜回北京定居。今年的清明节,天然在二姨的陪伴下,第一次给在忻口战役中牺牲的太姥爷扫墓,这是他从内心深处第一次如此融入整个家族之中。
图文来源:央视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621yrkcdp&width=500&height=375&auto=0
全国17人接力朗读《马恩选集 ·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全国53人接力朗读《马恩文集 ·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全国17人接力朗读《马恩选集 ·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全国66人接力朗读《马恩文集 ·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全国46人接力朗读《马恩文集 · 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
北中医学生讲思政课(1-7)
数字解读这五年(1-3)
法律基础教学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