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峰教授主讲“疫情防控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系列前沿讲座课第二讲
2020年3月7日下午,我院“疫情防控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系列前沿讲座课第二讲顺利举行,主讲人为我院王虎峰教授,他以“突发与回放:新冠肺炎应急响应与社会治理”为题,通过了网络课堂平台进行了系统讲授,学院420余名师生参与了此次网络讲座课程。
讲座伊始,王虎峰教授首先就新冠肺炎的爆发及应对情况进行了简要回顾,并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了新冠肺炎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在接下来的讲座中,王虎峰教授的讲课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
第一,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二,疫情中的应急响应与社会治理;
第三,对此次疫情的阶段性总结和反思。
首先,在理论基础方面,王虎峰教授介绍了国外危机管理理论中对危机阶段的划分,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介绍了我国危机应对的四个阶段: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他还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讲解了传染病的不同阶段,并就病毒侵入人体的不同阶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针对普遍关心的问题,从学术角度,王虎峰教授分别就传染病、“有效人传人”与“有限人传人”的概念做了全面的解释。接下来,他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传染病的建议。
随后,在理解疫情中的应急响应和社会治理方面,王虎峰教授围绕病毒、疫情和治理三条主线进行了阐释与论述。在病毒和疫情方面,他介绍了新冠病毒的概念、传播途径以及对人身体的攻击路径,分别就国内、国际疫情的扩散和应对情况进行了分析。王虎峰教授进一步指出,各地应对疫情的差异反映了各地治理水平的差异。对于国际方面而言,王虎峰教授对比和分析了韩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伊朗、美国等国的疫情应对政策差异,并分析了背后的原因。他认为,新加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疫情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加坡完善、均等化、标准化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经验值得借鉴。紧接着,他还介绍了学校学院、学科、团队和个人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和做出的努力。在治理方面,王虎峰教授强调,疫情防控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中央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医疗机构、国际组织、媒体、社会组织、企业与市场在疫情防控中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指出中国的疫情防控为全球树立了榜样,赢得了国际赞誉。
第三,对此次疫情的阶段性总结和反思。在疫情的总结和反思方面,王虎峰教授分别就国际、国内、湖北与武汉、学校、学科、个人如何加强对疫情的预防和准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就国内而言,需要重视对疫情早期的应对、病毒的溯源,充分给地方授权,使地方可以及时的响应疫情。就学校而言,需要做好学生的沟通和解释工作,不得提前返校。就学科而言,国家需要重点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管理等相关学科,适度增加卫生管理专业招生名额。讲座最后,王虎峰教授希望同学们利用在家的时间调整心态,做好个人防护,安心学习和研究,并通过网络平台与老师多进行研究合作与教学交流。
王虎峰教授的讲座内容引发了在线师生的积极思考,其深入浅出和幽默风趣的授课风格获得了在线师生的好评。讲座结束后,在线参与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对新冠肺炎应急响应和社会治理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对个人在疫情期间的社会责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疫情防控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系列
前沿讲座课
此次讲座为我院结合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所开设的“疫情防控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系列前沿讲座课第二讲。该系列前沿讲座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学院教师与学生就疫情防控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思考和交流,同时响应教育部和学校“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该系列讲座拟定于3月1日-4月6日期间的每周末举行,邀请学院相关领域、并在疫情防控方面具有研究基础的老师为学院全体师生开设,旨在能够推动全院师生利用网络课堂教学形式,就疫情防控中的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展开深入思考和交流,提升全院师生对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关注与认识,推动疫情防控期间学院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讲者介绍
王虎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医改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具有医学、法学、经济学背景,在地方和中央政府部门工作的经验,在卫生政策和管理研究领域有广泛的影响。主持国家社科重大和重点课题三项。2014年获得全国“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年度十大新闻人物。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获评“年度最受关注的医改专家”。2015年4月和2019年5月连续出任第二届、第三届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19年5月入选国家卫健委国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指导专家;2019年6月入选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专家。
相关推荐:
供稿:学院MPA教育中心
编辑:曾桢
人 大 公 管
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引领者
欢迎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众号
进入官网了解更多http://spap.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