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说“我觉得”| iWanna与壹心理联合出品
“我们对他人做过最糟糕的事,
就是在我们没有能力的情况下
去预测他人的内心想法和目的。”
—— 菲利普·罗斯
生活中的误读
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大概经历过一万零一次如下的对(尴)话(聊):
“哇哦,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你是不是会读心术?是不是可以一眼看穿我?”
“是,不过不好意思,从入学第一天起我们就发誓不对普通人发动这项超能力了。”
这些年来,脑部神经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解读他人心理能力的大门。
神经科学家Rebecca Saxe在她的TED演讲中提到,我们每个人生来都具有这项特殊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猜想他人的心思。
然而解读心理听起来有迹可循,在修炼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走火入魔或误入歧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对星座颇有研究的:
A:“你是什么星座呀?”
B:“白羊座。”
A:“那你一定是个暴脾气吧?常常是个冲动派吧?”
B:……
某个星座所具有的特质固然是综合了许多人的共性而得出的,但把星座特质当作普适定律来应用到所有人身上肯定是行不通的。
B只说了自己是白羊座,A就为B加了这么多戏,这就是过度解读的典型现象。而过度解读他人的想法也常常会引起对方的不快,对人际交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另一种现象也十分常见。让我们来看看聊天终结者是如何把天聊死的:
Y:“期末考考得怎么样啊?”
W:“心理学导论没过,要补考了
Y:“肯定考前没有刷题吧?”
W:“
Y:“被我说中了吧哈哈”
这段微信对话里,去掉表情单看内容,似乎没有什么不妥。
但三个连发的流泪表情说明了W心情非常低落,这个时候Y需要做的是安慰而不是补一脚。一句话在不同的情境下所传递出的内容很可能是不一样的。
忽略情境,很容易不能理解他人真正的想法。
后果嘛,大概也就是被拉微信黑名单吧。
为什么“我觉得”这三个字
是一种最伤人的解读方式?
从根本上说,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过度解读和误读呢?
还记得最开始的吐槽吗?为什么别人觉得心理学专业出身的就会读心术呢?因为“我觉得”这三个字往往是一枚不定时炸弹。
在我们说出“我觉得…”的时候可能仅仅是通过几条信息线索而得出的一个主观猜测、推断或者假定。而我们又常常觉得他人会认同我们所想的。
“我觉得,我理解的你的想法,就是你想要表达的想法”,科学家将这个认知偏差叫做false consensus effect(错误共识效应)。
我们往往会过高地估计他人对于自己见解的认同程度,特别面对更亲密的朋友和家人时,我们会更加倾向于认为我们和朋友及家人的看法一致。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当我们在尝试解读他人想法时,一定要记得他人和你的想法不一定是一样的。主观臆断往往会导致过度的解读。
问一问你自己,你在解读他人想法的时候是不是解读出的是你希望对方想的东西而不是对方真实想的东西。
我们对于他人想法的感知常常会因为我们自身对于想法的期待而有所偏差。
当我们戴上了名为“期待”的有色眼镜去解读他人的想法,误读也就常常产生了。
当我们解读别人时,
会运用到大脑中的特定区域
为什么许多人希望学习读心术呢?
一方面,这来自于我们想要认识自我、他人与世界的需求。
读心术就像是一条捷径,让我们轻而易举地窥探到他人内心的想法,使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了解别人。
读心术是不存在的,但尝试解读他人心理还是尚可的。
神经科学家Rebecca Saxe在TED演讲中提到,当我们尝试着去理解他人的想法时,就需要用到大脑中一个特定的区域。
这块神奇的区域叫做RTPJ,但这块区域的发展是缓慢而持续的。
RTPJ,我们称之为右颞顶联合,它大概在你右耳的后上方。
当你在考场中奋笔疾书一道线性代数题时,这个区域是处于休眠状态的;而当你拎着你这张将将及格的线性代数考卷给你妈妈看,你妈妈对你说“考得不错嘛”,这时你的RTPJ就开始高速运转了。
“她到底是在夸我呢?还是在夸我呢?还是在夸我呢?”
成年之后的你可以从你妈妈说这句话时略带反讽的语气和没有什么笑意的面部表情推测出,你妈妈觉得你是真的考得一点都不好。
但如果是一个3岁或者5岁的孩子呢?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构建这个系统,这是一个缓慢的、需要外部协助发展的过程。
因为孩子要学会去理解:别人是可以有完全不同于自己的想法的。
如何适度解读别人的心思?
5个重点+2个tips
当别人问我们是否会读心术的时候,尽管觉得恼火,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人们对于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求。
我们不是为了读心而去解读他人的心理。
解读,是为了更有效地沟通与了解。
为了防止友尽和尬聊的现象出现,iWanna敲黑板来为大家划出了五个重点,来帮助你更好地养成适度解读这项优秀的心理习惯。
1
注重非语言交流(肢体语言)
我们感知对方的情绪与情感体验时往往会通过对方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和肢体动作等。
当对方左看右看或者转身面对着你的时候,往往他们对你的话不感兴趣。
当对方用非常单一的语调来回复你的时候,你要思考一下他们或许对你的谈话内容并不是那么感兴趣。
还记得期末考试没考过发三个哭脸的那位同学吗?面部表情往往能很直接地向我们传递一些讯息。哭泣的表情暗示着那位同学的心情低落,如果这个时候你发一个拥抱的表情或者说几句暖心安慰的话语,一定不会被拖进黑名单了。
2
考虑当下情境
光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去解读他人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你还需要考虑情境。
举一个简单的栗子,一对夫妻一起参加一场讨论会,你发现过程中妻子轻轻地握紧了一下丈夫的手。
如果这个握紧手的行为发生在讨论的中场休息时,这可能是妻子表达喜爱的信号。如果这发生在另一个人正在发言时,这或许是妻子提醒丈夫认真听讲的信号。而如果这发生在丈夫刚说了一些话之后,那很有可能是妻子让丈夫别说下去了。
所以,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有全然不同的意思。不考虑情境的解读很容易产生误会噢。
3
做一个有洞察力的倾听者
在人际沟通与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得到的一条建议便是“懂得倾听”。
而做一个好的聆听者不仅仅是全程倾听不打断对方,更重要的是提高你的洞察力。
除了倾听对方谈话的内容,我们还要倾听那些微小的变化和细节。当你的朋友在诉说过程中语调转变了,他/她或许停顿了很久才继续说,或许突然语调低沉了,或许你注意到他/她中间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这些注意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解读和了解对方的想法。
4
开放式提问
试想一下,如果那位对星座颇有研究的A是这样问B的:
“我曾经接触过很多白羊座的朋友,他们都很热情直率。我想要了解一下你性格是怎么样的,有哪些和这个星座比较相符和不符的地方呢?”
B是不是会愿意和A继续聊下去呢?
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解读他人的一个方法便是让对方给我们更多的信息。而如何获得更多且更准确的信息呢?学会开放式提问。
比起是或否这种绝对性的提问,尝试着去问一些能让对方和你分享更多信息的问题。
5
接受差异存在,包容多样性
还记得错误共识效应吗?
当我们在解读他人的想法时,不妨停下来告诉一下自己对方内心的想法和自己内心的想法是不同的。
让自己的想法先沉下去,不带任何评判和见解地去接纳对方的想法。
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法尝试着去清空自己对他人的刻板印象、固有见解,尝试着对于不同的想法更有包容性。
除了以上五个重点之外, 还有两个常用的小技巧:
① 看对方眼睛的方向
通常当一个人试图组合图像时,他的眼神通常是看向左上方。当一个人试图在现场想一个谎言时,他将会有同样的眼神方向。一个试图回忆图像的人也会向上看,但是向右看。
当然, 这些信息并不是百分百准确的还是要看情况的。
② 复制对方的姿势
都说身体知道答案, 当你复制别人的姿势的时候, 你会更容易理解对方的想法。 有些时候这会让你感受到对方的感受。
我们都知道, 挺胸抬头和垂头驼背的姿势是有两种不同的感觉。 所以当你复制对方的姿势的时候你更容易读懂对方的情绪。
不断修炼解读这项能力的魅力之处,大概就像葛林斯潘说的那样:
“我知道你认为自己已经能理解我说过的话,但是我不确定你是否真的听明白我说的内容是不是我要表达的意思。”
希望大家都能在适度解读的道路上,修炼成仙。
Reference
[1] Acharya, S., & Shukla, S. (2012). Mirror neurons: Enigma of the metaphysical modular brain.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Biology, and Medicine, 3(2), 118–124.
http://doi.org/10.4103/0976-9668.101878
[2] How to Read People's Minds Secret Ways to Read People's Thoughts. (n.d.). Retrieved July 08, 2017.
http://www.healthguidance.org/entry/12765/1/How-to-Read-Peoples-Minds--Secret-Ways-to-Read-Peoples-Thoughts.html
[3] Saxe, R. (2009, July). How we read each other's minds. Retrieved July 08, 2017.
https://www.ted.com/talks/rebecca_saxe_how_brains_make_moral_judgments#t-795720
[4] Tsipursky, G. (2016, May 05). Science-Based Secrets for Reading Other People's Minds. Retrieved July 08, 2017.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gleb-tsipursky/sciencebased-secrets-for-_1_b_9785290.html
作者|Jessica Fang、杨悠
编辑|Connie Gao、 S妹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属于iWanna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谢谢
扫一扫,预约iWanna朋辈心理咨询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iWanna心理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