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三角关系 | iWanna请家长
“如果爸爸妈妈离婚了,你愿意跟着爸爸还是妈妈呀?”
“小芳,你来评评理,这个事儿是不是你爸爸做的不对。”
“你去告诉你爸爸,他这样做对不起妈妈,就是臭不要脸。”
“闺女啊,我告诉你,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要是真的跟你妈妈离婚了,你一定要站在我这边。”
类似的语言可能每个孩子都会觉得并不陌生,从小到大,每当父母出现矛盾,孩子都很难不被牵涉其中。这种把父母之前的矛盾转嫁到孩子身上的现象,其实有个学名,在家庭治疗中被称为三角化(parent-child triangulation)。
三角化往往和矛盾紧密相关,当夫妻双方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会感到焦虑和压力,而为了降低这种压力,将直线关系(夫-妻)变成三角关系(夫-孩子-妻),是一个常用且简单的方法,这就是为何夫妻间发生矛盾时,常常会有意或无意地将孩子牵扯进来。
三角化可以表现为强迫孩子选边站,也可以表现为极度关心孩子的学业等并以此回避矛盾,甚至可以表现为让孩子在两人中间斡旋进而负责解决问题。可以想象,相比夫妻二人直接面对彼此,剑拔弩张,中间有了一个缓冲,确实会大大降低两人的焦虑和压力。
所以,不少家长会习惯性地使用这种策略,将暂时的三角关系变成稳定的存在,形成一种特殊的家庭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孩子可能充当其中一个家长的“盟友”,可能扮演“排头兵”,也可能由于父母之间的冲突承担莫名的责备。可想而知,如果这种三角关系发展成长期的家庭关系,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爱他们,但我只能回避
“爸爸妈妈每次吵架,都会让我评理,我又能怎么办呢。我不能站在哪边,因为我不能伤害另一个人。”
长期夹在父母中间的孩子,很容易养成回避的性格,因为爸爸和妈妈都是自己很爱的人,不想伤害任何一边,而小孩子也没有成熟地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时候逃避就成了最简单的策略。但显然逃避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那么逃避也就和痛苦、挣扎联系在了一起,对父母爱的越深,这种负面的情绪也就越强烈。
行为上的逃避可以表现为:父母争吵的时候躲在一边,不发表意见,假装什么都没发生。慢慢地可以发展成不愿意回家,不愿意接家里的电话。而情感上的逃避则有更大的危害,对于孩子来说,对父母的爱是一种负担,是一种让人想挣脱的情感,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不愿意对他人投入感情,不愿意爱上哪个人,因为爱更多地意味着痛苦和挣扎。
为了我爱的人,被迫伤害另一个我爱的人
“小时候,爸爸经常出差,每周妈妈都让我给爸爸打电话,每次打之前,都会教我,让我说奶奶的不好,打的过程中如果我不说,妈妈还会在一旁使眼色。所以我每周都会跟爸爸说奶奶的坏话,我知道妈妈也很不容易,我应该保护妈妈,但我不想,我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除了上文提到的回避,也有一些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切实地被卷到了父母之前的矛盾中,变成了一方的同盟,从情感上和行动上与另一方对立,家庭变成了战场,而自己也变成了对战双方的一员士兵。
被迫地变成同盟,甚至变成武器,孩子的心理会产生很多变化。首先,孩子会产生无力感,因为很多时候孩子是没有选择权的,缺乏拒绝的力量的,比如妈妈强迫孩子说奶奶的坏话,孩子只能照做,但这会降低孩子的自主感。另外,孩子会生活在巨大的矛盾感中,明明感觉自己做的事情是不对的,但又不得不做;明明不想伤害疼爱自己的奶奶,但却没有选择。这种经历也可能会对孩子长大后的人生产生影响,类似的关系可能会在自己的婚姻中重现。
你们处理不好的事,我来处理
“我觉得我爸妈就像小孩一样,很多事拎不清,很多事要我来决断。”
这种“你们处理不好,那我来帮你们处理”的情况,在家庭治疗中被称为父母化(parentification),也就是孩子承担起父母的角色和责任,比如家庭中的大姐,可能会替代经常不回家的父亲的角色,照顾弟弟妹妹,同时为弟妹立规矩、讲道理等。而对于经常争吵的父母,父母化的孩子可能会充当法官和调解员的角色,对冲突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解决家庭的问题。
显然,这种父母化是一种孩子的主动介入,与前文提到的被动卷入有一定区别。一般来说,父母化的孩子是有想法、有能力的,也是相对早熟的,他们应对父母冲突的方式是积极地介入并试图解决。
然而,父母化的孩子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首先,其实孩子承担父母的身份,在客观上是不合理的,在有的家庭中,弟弟妹妹并不认可大姐作为“父母”的身份,反抗大姐的管束,挑战大姐的权威,会导致一些新的家庭冲突;有的父母也并不认可孩子提出的解决方案,认为孩子还不够成熟,对孩子缺乏信任。所以父母化并不一定能够实质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
另外,父母化的孩子往往是早熟的,不管孩子是否真的能承担起“父母“的责任来照顾弟妹,也不管孩子是否真的能解决父母之间的问题,至少他/她在这样尝试,在耗费心力。所以,这种过早承担责任的孩子,往往会失去一些本该属于其年龄的童真与快乐,比同龄人成熟可能也意味着有多于同龄人的烦恼。
总之,在父母二人的冲突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经常会形成三角关系。孩子也许会逃避,也许会被动卷入,也许会主动介入,但总体来说,这种三角化的关系,都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的。父母之间的冲突,还是应该在二人的直线关系中寻求解决,涉及孩子的三角关系是值得父母们关注并应尽量避免的。
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有过三角化的情况吗?
你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有“父母化”担当起家庭的责任吗?
如果对于文章的内容,你有自己的想法或是切身体会,欢迎给iWanna留言,我们期待你的声音。
作者|Hannah Zhang
编辑|Connie Gao & Hannah Zhang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属于iWanna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谢谢
扫一扫,预约iWanna朋辈心理咨询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iWanna心理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