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柜比出轨更可怕? | iWanna说心理
上一篇文章"LGBT编年百科:你真的知道吗?"中,我们简单介绍了LGBT+群体的历史行动,回顾了他们的故事。六月是LGBT+群体的骄傲月,这一次我们将从LGBT+群体常见的议题——出柜谈起,一起来看看其中的挑战。
出柜(Coming out)指向他人公开自己的性取向或性别认同的行为,即告诉别人自己是同性恋、双性恋等,或告诉别人自己的心理性别是男性、女性或第三性别。出柜是个很形象的说法,也就是出柜前,一直待在柜子里面,可想而知,柜子里面并不舒服,无法畅快呼吸,无法肆意活动,处处受限;不敢让他人看到自己的真实样子,也担心真相揭开后朋友们离开自己。既然柜子里不是久留之地,出柜似乎是个必然又无可奈何的选择。然而从柜子里走出来,也是一条不易之路。
1
他人的异样目光
高中时候,宿舍有四个人,有一天晚上只剩我和一个最好的朋友在,我跟她出柜了。我说你知道吗,我喜欢女生,我跟一个女生在一起了。她一下从床上坐起来,转头看我,沉默了好几秒,问我是真的吗。我说是。她说,你确定你们不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你确定你对她是那种喜欢吗?你会跟她上床吗?我说,我爱她,以后会的。那晚我们都失眠了,后来,我知道她在尽量地不表现异样,但她躲闪的眼光,还是经常刺痛我。她不懂我。
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出去玩,侄子说他要带一个男性朋友一起,订房间时候,他跟我说,他们两个要住在一起,要大床。我心里咯噔一下,又不敢直接问,我开始上网查,问朋友问医生,我希望他只是暂时的,如果有什么办法能治好他,我一定会带他去试。
从小,我就觉得自己应该是个女孩,我喜欢穿裙子,喜欢粉色的东西,我只喜欢跟女孩子一起玩,不喜欢小男孩吵吵闹闹的、一身臭汗。从小被人骂没有阳刚之气,娘娘腔,但我无力改变。是我的灵魂放错了身体。
“你是同性恋,那你一定性生活混乱,甚至有艾滋病”,很多人对LGBT+群体有着这样的刻板印象。的确同性恋,尤其男同性恋群体感染HIV的几率更高,但如此以偏概全也无形中增加了这个群体成员的心理负担。就好像说疟疾在非洲的发病率高,那如果你是非洲人,你就一定有疟疾一样,这种推论有些可笑,但却深深植根在很多人心里。
奇葩说里,蔡康永在泪眼中说过——“我们不是怪兽”。然而现实中,的确很多人将LGBT+群体看做“怪兽”或是异类。蔡康永说,别人想要出柜,来问他的建议,他一般都会拦一下,因为出柜后,并不会被社会温柔以待,而他也没办法全天候地保护别人。出柜,意味着可能会失去朋友,和家人决裂,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意味着可能会失去工作,影响晋升;还意味着可能每天活在别人或好奇或怜悯或不屑的目光中。
每个人都有个人自我(personal self)和公共自我(public self)。后者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他人看法和外界评价的影响,他人眼中的“我”也构成了自己眼中的”我“。在社会中,同性恋、跨性别,是个灰暗的、不能被接受的现象,所以往往公共自我很难形成良好的自我接纳。可见对于LGBT+群体,来自他人的各种各样的目光,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源。
归根结底,他人的不理解,来源于对LGBT+群体了解的匮乏,很多人对于LGBT+的看法来源于缺乏科学依据的刻板印象。其实,科学研究发现性取向、性别认同和基因、大脑结构等都有关系,也就是说很大程度上是由生理因素决定的,就像异性恋自然而然地喜欢异性、有性唤醒一样,同性恋群体会被同性吸引。也有研究者在小鸡出生前改变它的相关基因,结果出生后在性吸引方面表现为同性恋。
一方面,普及LGBT+知识和文化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在如今的现实情况下,LGBT+的朋友们也要客观地看待,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社会为何如此,并努力寻找路径和自己和谐地相处。
2
家人共担的痛苦
女儿是同性恋的事,很快就在单位里传开了,真是好事不出门啊。关系亲近的几个人,小心翼翼地来询问,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想从这个地方消失,让谁都找不到我。
我写了一封信给妈妈告诉她我是同性恋。之后妈妈有大概三个月没有和我说过任何话。
每次跟妈妈一起出门,遇到她的同事,他们都会打量着我说:呦,小琦倒是一直不爱打扮哈,不像别的女孩似的,也不爱留长头发,倒是挺省事儿的。我不在她身边的时候,她都是怎么面对这些的呢。我很清楚自己,但我心疼我妈。
我自己在高考的时候,是先报志愿再高考,很固执地报了一个高于自己水平的志愿,跟爸爸妈妈说,如果我落榜了,我就复读,我自己承担后果。但妈妈说,话是这么说,但如果你真的落榜了,我和你爸爸需要面对的东西并不比你少。的确,家庭的关系是那么地紧密,“我自己承担后果”在某些层面上是一句很幼稚的话。
家里孩子30岁不结婚,父母都会被身边人议论,何况是孩子是同性恋,终身不会和异性结婚。“跟爸妈教育肯定有关系”、“真是造孽啊,挺好的一对夫妻啊”、“她孩子不是在国外吗?可能国外都这么开放吧”,这样的社会话语,也是需要一个家庭共同承担的。出柜之后,不光自己会承担别人的目光和指点,父母、家人同样会面临艰难的处境。往往我们可以寻求更加开放的地方,寻找更加舒服的环境,而父母往往会在原地,无法跳脱出去,所以父母所承担的心理压力并不少于孩子。
3
异性婚姻的枷锁
我是家里的独子,父母从我22岁,就一直期待我结婚生子。一直拖了5年,我告诉他们我喜欢男人,他们不信,以为我是因为赌气。后来又一次严重的争吵之后,我爸住院了,那天他哭了,跟我说真的希望看到我的下一代,咱们家的苗不能到你这断了。我妥协了,我跟一个女人结了婚,生了孩子。这是个悲剧。
在一些文化里,比如中国,异性婚姻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就是传宗接代,一个小生命的降生,往往承载着两个家庭,甚至家族的殷切期望。可能正是由于这种文化,中华民族得以传承几千年,生生不息。然而对于LGBT+群体来说,这显然是个沉重的枷锁。因为扛不住压力而被迫选择结婚的人不在少数,“我和丈夫结婚4年,有了孩子,最近发现他很多奇怪的行为,原来他一直是同性恋。我的丈夫被一个男人抢走了”;“我的妻子生了孩子后,跟我说其实她一直爱着一个女人,生孩子是为了给父母一个交代。我不懂为什么,那我算什么?“。
出柜意味着无法像异性婚姻一样,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似乎自己成了整个家庭的罪人,这使得出柜难以启齿,也难以被接受。
4
出柜后被迫不断出柜
在大学一次团建活动里,我们喝酒聊天,氛围特别好,大家都分享自己的心事和秘密,于是我很冲动地跟大家出柜了。我并不后悔,但最困扰我的是,后来在各种场合,我都不得不再次出柜,有的时候时机并不适合,有的时候我很尴尬。比如,小组讨论论文的时候,组员突然八卦又好奇地问:诶,听说你同性恋啊.....是真的吗。我想赶快从这个大学毕业,再到一个新的圈子,出柜前我要慎重再慎重。
出柜之后,各种人来问我各种奇怪的问题。你要做变性手术吗?你平时去男厕所还是女厕所?诶你是不是跟金星差不多啊?那你到底算男人还是女人?你自己觉得自己是女人,那你和一个男人在一起,算同性恋吗?有的时候我身心俱疲。
一次出柜,或和一个人出柜,可能并不是最困难的事,因为这是我们鼓足勇气、自主决定的。然而一次出柜后,我们往往会被迫地不断出柜。特别是在一个小圈子里,消息可能会飞速地蔓延开,听到风言风语的人往往会带着好奇来询问,而被动的出柜也就开始了。即使没有他人的询问,出柜对个体意味着公开自己的性取向或性别认同,在未来,为了保持自我的一致性,也无法再待在柜子中了。所以,一次出柜,会引发蝴蝶效应,心血来潮型的出柜往往会带来很多后续问题。
5
出柜是第二步,自我认同与接纳在前
前面说到的这么多挑战,都是来自外界,其实另一个很重要的挑战的来源,是自身。出柜是告诉别人自己的性取向,或性别认同,这是一种宣告(claim)。其实与之类似的“走出柜子”还有很多,比如告诉别人自己的妈妈是精神分裂症,告诉别人自己有先天性的不易看出的残疾,告诉别人自己受过性侵犯。其实这些都是很困难的。困难的原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首先要完成对自我的认同,进一步完成对自我的接纳。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客观理性地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是这样的人,并充分地接纳自己。这是个并不容易的事情。前面所提到的所有挑战,都会使我们怀疑自我: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我要承受这些东西?
首先要理性成熟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才能更好地走出柜子,勇敢地面对各种目光,坚定地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柜子里有着种种限制,而出柜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出柜的前提是完成稳定、成熟的自我认同,设想好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及自己要如何应对,武装好自己,再打开这个柜子,才能真的改变在柜中被限制的境况。
参考文献
Drescher, J. (2004). The closet: psychological issues of being in and coming out. Psychiatric Times, 21(12).
如果你对出柜的挑战有切身的体会,如果你对出柜的技巧有独门的建议,欢迎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你想说的话,让我们互相陪伴,给彼此力量。如果你有话想要倾诉,也欢迎预约朋辈咨询,我们倾听你的心事,懂你的不易与努力。
作者|Hannah Zhang
编辑|Connie Gao, S妹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属于iWanna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谢谢
扫一扫,预约iWanna朋辈心理咨询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iWanna心理干货